正文 第157章 五个老婆

作品:《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今儿大长公主也要来, 给足了颜面。

    秦二娘用过早食,婆子用温水给她擦干净脸,干透后敷上一层薄薄的粉, 用麻线挽成活套绞面。

    外头的大人们已经陆续起床收拾,稍后表姐方敏过来替双胞胎梳头打理,大舅母张氏也来催促秦宛如起床。

    她缩在被窝里扭动了几下, 张氏坐到床沿同她说了阵儿话。

    仆人端来铜盆, 秦宛如哈欠连天地坐起身,张氏绞帕子给她洗脸。

    方氏过来看几个闺女,在门口探头道“你多大了还要大舅母给你洗脸”

    秦宛如回嘴道“大舅母疼我不行吗”

    母子打趣了几句, 方氏才过去看秦二娘那边的情形。

    秦宛如把帕子递给张氏, 说道“今日大长公主也要来呢。”

    张氏“听你阿娘说了, 这可是天大的颜面。”

    秦宛如“可不,有那尊大佛罩着,谁都欺负不了二姐。”

    洗脸漱口后,张氏替秦宛如梳双丫髻, 说道“三娘今年都十八了,也是个大姑娘了, 何时也能像你二姐那样挑个如意郎君呢”

    秦宛如道“大舅母放心,挑着呢。”

    张氏笑道“老大家挑的是伯爵府, 老二家挑的是状元郎,老三家挑的是什么”

    秦宛如想了想, 回道“我就侯爵府和状元郎一并都挑了。”

    张氏“”

    秦老夫人也过来看情形, 走到门口听到这话, 笑着调侃道“大白天的净做梦,既要侯爵府又要状元郎,这京里也找不出一个来。”又道, “若是有这样的人,人家凭什么相中你”

    秦宛如“我靠嘴甜忽悠来不行吗”

    秦老夫人哭笑不得。

    张氏掩嘴笑道“三娘这张嘴,指不定真能忽悠到一个顶好的郎君来呢。”

    秦老夫人摆手,“你听她吹。”

    梳好双丫髻,化好妆容,张氏取来衣裳,是一袭娇俏的淡粉衣袍,花色是细碎的白樱花,搭配月白披帛,颇典雅格调。

    仆人给她穿好衣裳,张氏整理细节,秦老夫人赞道“像个大姑娘了。”

    秦宛如“以前阿娘还老担心我以后长成小胖墩呢,我胖吗”

    张氏给她整理袖口,说道“这身段儿刚好。”

    不一会儿她们这边整理妥当后,又去瞧秦二娘那边。

    请来的妇人正跟她梳头,见秦宛如在门口探头观望,秦二娘酸溜溜道“三妹你今日可莫要抢我风头。”

    秦宛如回道“今日抢你风头的人可多着了,等会儿大长公主和文社那帮女郎都要来,个个花枝招展,你叮嘱得过来吗你”

    秦二娘噘嘴,“你真讨厌。”

    方氏道“你俩莫要斗嘴。”

    秦宛如“今儿不斗嘴,以后斗嘴的机会可少了。”

    听到这话,秦二娘的心里头不是滋味。

    是啊,今日出嫁,以后回娘家的时日就少了。

    想到此,她忽然觉得向来吵闹的双胞胎也变得可爱多了。

    外头的天色已经亮开,人们把直通前厅的红毯铺上,稍后宿在张家胡同那边的方二娘他们也过来了。

    长辈们个个精神抖擞,体体面面。

    后宅里的秦二娘已经梳好妇人头,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不由得抿嘴笑。

    这个男人可是她自己挑的。

    梳好头,接下来是上妆,上回秦大娘的妆容夸张又浓艳,这回秦二娘的妆容同样浓艳,但没有那么夸张,按民间习俗来。

    在她上妆的时候,另一边的迎亲队伍已经出发,由范谨的几位同僚和张家胡同的邻里组队过来。

    男女都是官家的,迎亲队伍也算体面。

    王简差李南送礼,并未亲自参加。

    李南先跑范家,送完礼又跑了一趟秦家,行事非常低调。

    待朝阳升起时,文社里的一帮姑娘们都过来了,有八位。

    这里头有出阁的,也有未出阁的,全是娇生惯养的女郎们,个个花枝招展,看得人眼花缭乱。

    方氏怕出岔子,亲自安顿她们。

    一行人全都去后宅看秦二娘,她的妆容已经完成,绿袍嫁衣也已穿上,只差头饰未戴。

    见姐妹们个个都打扮得靓丽惹眼,秦二娘嗔怪道“你们今儿个个都来抢我风头”

    玉娘接茬道“你待会儿还得感谢咱们呢,我听说范谨把翰林院的请来迎亲,他太过分了”

    祝三娘也道“是啊,谁不知道进翰林院的全都是经过科举考进去的,个个肚子里都装了墨水,你家男人太坏了”

    “二娘可要狠狠压他一头”

    “我听说翰林院的来了六人,除了他那位状元郎,还有榜眼探花,以及以前的状元,他们那帮老爷们儿全都是吃笔墨饭的,组这样的队来叫门,你瞧瞧他安的什么心”

    秦二娘一听这话,血压一下子飙升,“这是公然挑衅”

    祝三娘“所以我们一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一众姑娘们在后宅同仇敌忾,外头的秦致坤听到迎亲队伍里翰林院就来了数人,暗叫不好。

    刚过来的秦大娘夫妇听到这茬,秦大娘也跟着犯起愁来,说道“真是要命,今日又得打擂台了。”

    秦致坤瑟瑟发抖,“等会儿大长公主也会来。”

    秦大娘愁眉苦脸,“文社里的那帮贵女个个饱读诗书,翰林院那帮人也全都是科举靠本事考进去的,这要打起来,如何了得”

    秦致坤“”

    好愁

    莫约茶盏功夫后,大长公主的车辇在秦家的门口停下,众人连忙跪礼接迎。

    钱嬷嬷搀扶她进院子,昭庆一身雍容华贵,做了个手势,一众人陆续起身。

    她同秦致坤夫妇寒暄了两句,便去后宅看秦二娘。

    外头的方老夫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种场面,算是开了眼界。

    后宅里的女郎们跟昭庆熟络,全都七嘴八舌说起迎亲队伍的事。

    昭庆倒是淡定,坐在椅子上道“我早就听说了这茬,是陛下出的主意,他说进翰林院的皆是学问顶好的一群人,怎么能让状元郎败在咱们文社女郎的手下。”

    众人哗然。

    昭庆做了个手势,“大家稍安勿躁,翰林院那帮人有学问不假,我们若是打不过他们也不丢脸,毕竟人家是一步步真刀真枪走过来的,但也不能让他们占了便宜。”

    玉娘好奇问“大长公主有法子治他们”

    昭庆轻蔑道“那帮男人不是要讨媳妇儿吗,我今日就让范谨一下子娶五个媳妇儿,看他挑哪个。”

    此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连秦二娘都被逗笑了。

    昭庆看向秦二娘道“你可莫要把胳膊往外拽。”

    秦二娘笑道“我也想瞧瞧他到底能不能识得我。”

    于是一群人商议由哪四人伪装成新嫁娘,都要跟秦二娘身段相仿的才行。

    而抵达张家胡同的迎亲队伍也在商议,这一届的探花郎江玉说道“陛下说了,可不能让咱们丢了翰林院的脸,务必要给文社那帮女郎一个下马威。”

    榜眼贾平生“少仪啊,今日这擂台一打,你只怕顺利娶了媳妇儿也得受窝囊气。”

    范谨一身喜庆的大红,咧嘴笑道“无妨,陛下的旨意,我也没法说不,大不了回去了跪两回搓衣板。”

    这话把迎亲的队伍都惹笑了,纷纷打趣他没出息。

    范谨理直气壮道“大长公主在场呢,我要有出息了能讨到媳妇儿吗”

    众人“”

    这话没毛病。

    亲迎队伍路过张家胡同时不少人都过去观热闹。

    稍后秦家的家奴汇报新郎官来了,人们连忙把大门关上。

    姑娘们全都到院子里严阵以待,今日双方商定的开门诗是跟“雨”相关的七言诗,并且要说明来处,不准现编应付。

    个个做足了功课,甚至抱了手抄本来,势必要对阵一场。

    随着锣鼓吹打声越来越近,炮仗响起,院子里的人们激动道“新郎官来了”

    外头的范谨下马来叫门儿,秦宛如和段珍娘凑到门缝问“谁来敲门呀”

    范谨忍着笑,说道“三妹可否通融一下”

    秦宛如双手抱胸道“我听他们说状元郎你把整个翰林院的同僚都请来了,好大的威风呀。”

    同僚们的求生欲很强,应道“听说今日大长公主的文社女郎们都来助阵,陛下怕文社欺负状元郎,特地派咱们来凑数,我们就是凑数的,凑数,当不得真”

    这话把院子里的女郎们逗笑了,秦致坤一行人也看得开心。

    秦宛如掩嘴笑道“是不是凑数,我考一考就知道了。”

    范谨忙道“三妹请。”

    秦宛如清了清嗓子,说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范谨应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

    秦大娘接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门里门外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对阵,人们先从热门的七言诗对起。

    虽说涉及到雨的七言诗是有不少,但双方都是饱读诗书,对了两三百首很多的都是重复的了。

    渐渐的,人们的速度慢了下来。

    范谨知道今日要打擂台,专程提早过来,就怕耽搁误了时辰。

    事实证明他的筹谋是对的,翰林院里的人相当于天子的秘书团,能进去的都是学问颇深,有点真才实学的读书人。

    拿他们这群人跟文社里的女郎打擂台,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纵然女郎们饱读诗书,但没有像那帮人把科举当成毕生的事业去奋斗,他们的追求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故而昭庆也说过,打不过他们也不丢脸。

    人家可是专业的,并且还是从全国各地筛选出来的顶尖人物,要让这群娇养在后宅里的女郎们,缺乏系统教育培训的一群人跟顶级天团作战,委实强人所难了些。

    只消两盏茶的功夫,文社里的女郎们便开始词穷,多数想出来的都已经说过。

    在秦老夫人房里的秦二娘听到外头接不下了,不痛快道“这才多久啊,她们就被难住了”

    秦宛如“二姐强人所难,那帮老爷们儿全是经过科举正儿八经考进去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选出来几人,结果全都来了,你让她们怎么斗”

    方老爷子捋胡子道“文社里的女娃们也了不得,个个小小年纪却饱读诗书,到底是京里,不得了”

    秦二娘不服气,“我去,我就不信他们这么厉害。”

    方氏忙道“这不成体统”

    秦二娘“我拿团扇遮脸就是了。”

    于是这个新嫁娘亲自上阵跟自家男人打擂台。

    院子里的人们见正主儿出来了,昭庆乐道“二娘这架势是要亲自上阵”

    秦二娘朝她行了一礼,戴着凤冠,头上罩了一层红纱,外人瞧不见样貌,她回道“不能让姐妹们被翰林院那帮人欺负了。”

    昭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考进去的,若是被咱们这帮女郎打脸,以后翰林院只怕会遭人笑话。”

    秦二娘“既然这般了不得,我倒要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掺水。”

    昭庆失笑,“也可,你便去瞧瞧。”

    秦二娘知道熟悉的肯定被他们对完了,便同女郎们说起生僻些的七言诗,接连说了六七个,才有一个好像没有提起过。

    于是她亲自应了外头。

    听到熟悉的声音,门外的范谨默默地捂脸,嘀咕道“正主儿来了,今晚我定要跪搓衣板了。”

    众人颇有些小激动,“你媳妇儿亲自对阵了”

    范谨点头。

    这群翰林院的老爷们儿非要让院子里的女郎们服气才行,再次与秦二娘对阵。

    秦二娘也是个狠人,硬是穿着嫁衣,头戴凤冠站在红毯上一女挑七男,与门外的众人打起了擂台。

    那份孤勇令院子里的众人佩服,因为全是对的冷门七言诗,很多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

    连方老爷子都汗颜,外面的老爷们也倍感压力,不敢再像先前那般轻松应对。毕竟他们顶的可是翰林院的脸面,若是被一个女郎撂倒,传出去委实叫人笑话。

    双方又艰难对阵了茶盏功夫,秦二娘绞尽脑汁搜罗,范谨等人也是吃力细想,个个都叫苦不迭,怕丢了天家颜面。

    最终又对了三组七言诗,秦二娘才败阵下来。

    她委实想不出还有什么跟雨相关的七言诗了,因为最初的要求很明确,必须是有出处,不许现编,考的就是阅览。

    着实想不出来了,秦二娘采取邪门歪道,套范谨上前,两人隔着门,她问“范谨你想不想今晚上跪搓衣板”

    范谨老实回答“不想。”

    秦二娘“你是不是还留了一手”

    范谨默默地看向同僚,一人故意说道“秦二娘子,你们服输吧,我们还有好几首七言诗。”

    这话把秦二娘气着了,实际他们也是山穷水尽,就是嘴上占便宜。

    范谨知道她不服气,怕耽搁了时辰,把肚里的存货说了两个出来。

    这回秦二娘服了,因为她根本就没听说过,还是范谨讲了一番来历她才信的。

    最终他们使了些钱银总算把秦家的门开了,结果还来不及高兴,就看到院子里站了五位盖着盖头的新嫁娘。

    范谨一下子就傻了眼。

    众人见他发懵的样子,全都哄堂大笑。

    翰林院那帮人也彻底懵了。

    昭庆坐在一旁道“状元郎,你不是要讨媳妇儿吗,今儿给你准备了五位媳妇儿,你若有兴致,全都可以讨回去。”

    此话一出,众人再次失笑。

    范谨怂了,行礼道“大长公主,范某不贪心,只讨一位就够了”

    方氏等人站在屋檐下看热闹,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昭庆指了指他们,“你们都是翰林院的同僚,学问好,智谋定也不差,他们定能替你选出合意的新娘子来。”

    范谨连忙摆手,头大如斗道“自己的媳妇儿还是自己挑好了。”

    盖头下的女郎们全都笑,个个的身段都跟秦二娘相当,一样高矮,一样胖瘦,穿着不一样的绿袍嫁衣。

    她们的头上盖着红盖头,双手放置于腹部,除了露出来一点点手指外,什么都没露,且还不会发出声音,你压根就分辨不清哪个是秦二娘。

    也有可能她根本就不在这里头。

    这还不算,昭庆还命钱嬷嬷划了一条线,不准他们越过那条线找人。

    范谨头大地看向周边的秦家人。

    昭庆道“你们可不准提醒啊,今日状元郎上门讨媳妇儿,女方家定要给下马威,以后才镇得住男方。”

    范谨应道“大长公主,不用秦二娘子镇,我三从四德定是受得了的。”

    众人再次哄堂大笑,连昭庆都觉得这人有趣。

    作者有话要说  范谨五个老婆,我还是去跪搓衣板好了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