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 炫耀
作品:《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方氏探头看了看, 说道“也是被褥,不过是蚕丝被。”
方二娘瞧着屋里琳琅满目的器物,“这回备的嫁妆应比贺家的要轻松些了。”
方氏“是要轻松些, 当初贺家那边不能失了体面,填了许多, 如今范家这边除了陪嫁器物, 还是备钱银给二娘更实在方便些。”
方二娘点头,“嫁过去自己当家了, 手里头握了钱银支使是要方便不少。”
姐妹俩就嫁妆说了会儿,出去后方氏把门落了锁, 二人去厢房唠体己话。
上一回秦大娘出嫁方二娘添了不少陪嫁, 这回秦二娘出嫁,方二娘添同样的陪嫁给她。
望着匣子里的金饰器物, 方氏啧啧道“你倒是大方,上半年才把棺材本填进了三娘她们的场子里, 这又掏了这些玩意儿出来,砸锅卖铁呢你。”
方二娘“嗐,你家三丫头就是聚宝盆,今年看这势头,多半会分一笔不少的利润到手里,砸你们家不怕亏。”
这话令方氏哭笑不得,打了她一板。
方二娘道“这两年你们家可行啊,自从进京来后跟踩了狗屎似的, 势头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得了一门喜事,三丫头这里又红火得要命,指不定再过两年你家老秦又能升一级了。”
方氏笑道“你想得倒挺美, 活像那朝廷是你家开的一样。”
方二娘摆手,“清官都没钱挣,有钱的多半是贪官。”停顿片刻,“看如今这势头,以后多半是三丫头贴补家里了。”
方氏也叹道“我也经常跟老秦发牢骚,他那清水衙门的差事,一年的俸禄要养活一家子可不容易。”
方二娘“这么大一个家,客往人情,奴仆差遣,哪样不要钱”
方氏拍腿八卦道“有一回我跟亲家唠了唠,都不容易,别看贺家高门大户,养数百名家奴,每天张嘴就要吃,里头的主子们又嗜好吃喝,一年的开销委实吓人,要不然贺家掺和白叠子作甚,肯定也是想寻门路。”
方二娘“咱们两姐妹这里私底下唠,你那亲家可精明着呢,当初签棉匠的合伙契约还是以她私人的名义签署的,而非伯爵府。”
方氏倒是诧异,“防着呢”
方二娘点头,“防着呢,若是诚意伯不靠谱闹了矛盾,以后窦氏不是替他人做了嫁衣吗,我当时就发现了,没吭声,都是女人家,哪能不留一手。”
方氏“贺家不比咱们这些小门户,是得留一手,更何况伯爵府里还养得有妾室,若替他人做了嫁衣,还不得气死。”
方二娘“可不,各有各的难处。”
两姐妹唠到宵禁鼓声响起才作罢。
第二天下午方氏的娘家人千里迢迢进京,这回来得齐全,一众人高兴不已,在院子里热络笑谈。
上京来一趟可不容易,一家子血脉牵连的亲人们难得聚在一起,方大郎冲方氏调侃道“上回那小子还不乐意做秦家的女婿呢,亲迎那天我倒要问问他。”
方氏笑道“那小子可是个腼腆人,大哥勿要吓着他了。”
方二郎也道“上次去贺家送亲回来时我们可费了不少口水,那范谨就是不松口,怎么又想到咱们外甥女的好了”
方氏自夸道“我们家二娘有才有貌,嫁高门也是可行的。”
方老爷子又可以回老家吹牛了,他最是抬举读书人,忙道“状元郎好啊状元郎好”
这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方大郎调侃道“爹放心吧,状元郎跑不了”
没见到秦宛如,方老夫人问“三丫头呢,怎没见着人,去哪儿了”
秦二娘挽着她的胳膊道“三娘在闵县,要初二才回,忙得很。”
人们陆续进前厅坐下,方老夫人握着秦老夫人的手,两亲家亲热笑谈。
瞧见供奉的女郎画像,方三郎识不出来,好奇问“这是供奉的谁呀”
方氏回道“织女娘娘黄道婆。”
这人他们都没听过,全都看向那画像,生出几分困惑。
方二娘接茬道“待婚事过后咱们一块儿去闵县瞧瞧三娘她们的作坊,热火朝天的,很是了不得”
二舅母朱氏兴致勃勃道“早就听你们在信里说白叠子,那东西当真厉害”
方二娘比划了四个指头,“去年四百文一斤的白叠子,你说厉不厉害”
三舅母周氏咂舌,好奇问“到底长什么样子,家里头有吗”
方氏道“有,这回三娘她们备了喜被,就搁耳房里头。”
于是方二娘带她们去瞧。
上回长房的张氏没过来,这回也一并来了趟京,几个嫂嫂都好奇去看那喜被,个个都说好。
方二娘道“五斤重的八百文,散装的一斤二百二十文,很是走俏。”
张氏年纪比她们都要长许多,一张圆脸上写满了佳赞,说道“这东西好,软软绵绵的,冬天御寒极好,且价格也合适,比蚕丝鹅绒便宜多了,也实用。”
方二娘“大嫂说得极对,前年大娘出嫁时三丫头才只在花盆里种了几株,哪曾想今年就在闵县种了一千多亩,也幸亏贺家掺和进来了,若不然哪有这般大的场子。”
周氏暗搓搓问“我听你大哥说棉匠是三家合伙,你们珍娘出了多少钱银进去”
方二娘指了指她,“三嫂探我家底不成”
周氏“这么大的场子,至少得砸数千贯进去了。”顿了顿,“你经商十多年,家底肯定是有的,大妹子家呢,能出得起这么多”
方二娘“分文没出,全是贺家出的。”
此话一出,三妯娌面面相觑,都不信。
朱氏问“三丫头当真分文未出”
方二娘把耳房的门锁了,“二嫂这话说得,我哄你作甚”又道,“她就靠那张嘴就把贺家忽悠进来了,且还要占四成利呢。”
张氏道“许久都没见三娘了,那张嘴还是这么厉害”
方二娘同她勾肩搭背,“可不,甜死人不偿命,贺家说她是聚宝盆,我们珍娘就算得二分利都值。”
听她吹得这般厉害,三个舅母将信将疑。
而前厅的方老爷子则围绕状元郎的话题不断,他对读书人有种特色的情怀,之前觉得伯爵府厉害,那是因为门第。如今秦家又得了状元郎女婿,这个就需要过硬的本事了,过三关斩五将委实不易。
一众人都对范谨吹捧,个个夸赞好。
几个舅母过来,坐在一块儿唠,话题又扯到段珍娘她们身上。
方氏摆手道“爹吹捧当官的,殊不知有时候元威还说,他只怕干到致仕都还当不住两个女娃一年挣的。”
方老爷子不信,“云娘说大话了,三丫头娇养在后宅里,丝毫没有从商经验,她再厉害能厉害得过我这干了几十年的老头子”
此话一出,方氏打脸道“爹才说大话了,去年她跟珍娘合伙种了五十亩地,刨除成本,两人一年挣了四百多贯,就靠那五十亩地。”
方大郎“啧”了一声,狐疑问“真的假的”
方氏颇有几分小得意,“我哄你做甚,四百文一斤的白叠子,专门卖给京里的权贵们,忙都忙不过来。那可是京里头独此一家的生意,爹你能想得出这样的门道儿来”
方老爷子被唬住了。
方氏继续道“今年两个女娃到闵县种了千多亩白叠子,且还是让当地官府引进的,全是占的庄稼地,这会儿闵县那边刚刚才采摘了一批,六千多斤,一斤散装的二百二十文,爹你自己算算那利润吓不吓人。”
方二郎道“真这么能挣钱”
方氏“原先贺家掺和进来我们都觉得他们疯了,现在看来人家一点没疯,是瞧准了的。”又道,“目前开在西市的白叠子商铺可是独此一家,但凡有点家底的人家都抢着买来过冬御寒,爹还别瞧不起商贾,这样的商户我都宁愿去做,比做这清官入不敷出强多了。”
张氏插话道“方才去瞧过被褥,极好。”
方氏笑眯眯道“大嫂若是喜欢,回去的时候带几床回去。”
听到这话,朱氏和周氏忙道“大妹子可莫要忘了我们”
秦老夫人道“都有都有,让三丫头提前给你们备着。”
一众人唠了阵儿,又提起婚礼,目前该备的都备妥当了,宅子里挂了红绸布,贴了喜字,且重新整理了一番。
晚上一些人住在这边,一些人住张家胡同那边。
待到八月初二那天上午,要把女方家的嫁妆押送到男方家。
上回押送秦大娘的嫁妆是六辆马车,这回仍旧是六辆。
家奴们小心翼翼把嫁妆抬到马车上,仔细摆放好,上次是由表兄方倪和方湛押送的,这回多了一个长房的方林。
三个表兄接了礼书由老张等人护送到玉泉坊范家。
今日范谨还要上值,家里头除了孔氏外还有张家胡同那边过来的邻里妇人帮着打理。
现在她们已经把喜房布置妥当,明天还要摆酒席,范谨的同僚有几人要来,张家胡同也会来些人。
院子到底窄小了些,待明日的酒席后,之后张家胡同那边邻里们商议在巷子里摆席庆祝热闹热闹。
之前已经跟方氏商量好了,借段家的庖厨主厨,邻里们各自出一份自家的拿手菜,因范谨是官,都不送礼,就是感谢胡同里人们的关照。
这事秦致坤很是赞同,觉得有人情味。
方家三兄弟抵达范家把礼书送上,孔氏安排邻里把嫁妆一样样搬到院子里。
秦家的家底到底比普通人家殷实许多,送来的陪嫁像模像样,秦二娘收藏的字画,书籍等物装了一大箱子。
大长公主平时赏赐下来的珠宝首饰之物也有不少,还有秦大娘和方二娘添的那些,以及方老夫人给的私房等,其中有只箱子专门存放那些物件,琳琅满目。
东西都放好后,孔氏拿喜钱给方家三兄弟。
待他们离开段家,蔡六郎母亲郭四娘咂舌道“这陪嫁当真丰厚。”
孔氏也觉得眼花缭乱,另一名妇人道“光被褥就有十多床呢,蚕丝被,鹅绒,白叠子,委实不少。”
她们不识字,孔氏能识几个,看礼书上的首饰器物,念出来她们也听不懂。
郭四娘道“到底是娇养出来的官家娘子,又得大长公主青睐,若是一般的人家娶了这般漂亮的媳妇儿,不知得被多少人惦记。”
妇人道“你莫要说晦气话,人家不是有大长公主罩着吗,谁敢上门作死。”
孔氏也道“可莫要忘了当初在梨花湾被扒光衣裳跳河里的纨绔们。”
郭四娘戳了戳她,“你家这门亲事,真让人酸。”又道,“这么漂亮的儿媳妇儿,肚子里还有墨水,嫁高门也是够格的。”
孔氏“祖宗就祖宗吧,娶回来供着都美滋滋,一看到那张脸儿,哎哟,什么烦恼都没了。”
这话把众人逗笑了,全都打趣她这个婆母没出息。
待到下午秦宛如姐妹俩才从闵县回来了,顺便又送了一批货到西市商铺。
二人还没用饭,在一家胡人食肆里应付了一顿。
回去前窦氏过来了一趟,碰巧遇上了。
窦氏问起那边的情形,她们把柳婆子和彩英等人留下来盯作坊,目前都上正轨,只需按部就班。
秦宛如问起这边的销售情况,排除之前订货没送货的那些,目前已经发了实物五百多贯,这笔钱是已经用白叠子换取的。
段珍娘道“等明日二娘的亲迎后,还得把平康坊这边的弹弓开出来。”
窦氏问“地里的白叠子又可以采摘了吗”
秦宛如点头,“就是这两日的事,我让董蔡两家盯着,我们若没回去就不忙着采摘。”
窦氏“采摘白叠子是要亲自盯才行。”
段珍娘看向秦宛如道“那到时候我先回去,你留在这边把平康坊的弹弓开出来再说。”
秦宛如“也可。”
三人商议了会儿,二人才回秦家去了。
听到姐妹俩回来,方老夫人忙从屋里出去看情形,瞧见自家的两个外孙女,别提有多高兴,秦宛如大老远就喊道“外祖母”
方老夫人应了一声,那丫头兴冲冲向她奔来,扑到她怀里,跟麻雀似的欣喜不已。
方老夫人拍她的背,咧嘴笑道“又长个儿了”
秦宛如高兴道“真的假的”
方老夫人上下打量她,握着她的手道“比前年是要高些。”
段珍娘比她沉稳些,上前喊外祖母。
方老夫人牵着二人往秦老夫人房里走,说道“快去让你们祖母瞧瞧,天天念叨你们呢,就怕你们在闵县吃苦。”
几人进了秦老夫人房里。
秦宛如唤了一声祖母,坐到她旁边。
秦老夫人高兴不已,甚至连眼眶都有些湿润了,说道“快让我好生瞧瞧,这些日在那边可辛苦”
秦宛如摆手,“不辛苦,我就盯着,没干活。”
秦老夫人不信,看她的手道“还说没有,这是被硬壳扎的”
秦宛如“才开始被扎了两下。”
秦老夫人心疼道“这次回来什么时候过去”
秦宛如应道“珍娘表姐先过去,我要把平康坊的弹弓全部开出来才行。”又道,“那边的白叠子已经可以大量采摘了,得尽快把它们处理掉,不能坏地里。”
方老夫人插话道“我看你们忙得脚不沾地的,你俩吃得消吗”
秦宛如歪着头道“外祖母小瞧我们姐妹俩了,明年我们还要带动当地的其他村民们种白叠子,种它个数千亩,一样能消耗掉”
方老夫人“啧啧”两声,“让其他村民把庄稼地种成白叠子,他们乐意”
段珍娘道“种白叠子比种庄稼划算,他们自然乐意了。”
秦宛如“是啊,我们要专门成立一个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作用就是专门跟农户们签署收购契约。我们种子,种植指导,以及统一价收购。农户们只管种,只要种出来达到要求,我们全都要,而且规定他们只能卖给我们,相当于专属供应。”
秦老夫人戳她的额头道“野心倒不小。”
秦宛如还嘴,“我们这是带动当地农户跟着发家致富呢,我们赚钱,他们也跟着赚钱,趁热打铁。”又道,“就是要趁着独门生意赚一笔,若是往后可没有这个机会了。”
方老夫人调侃道“你鬼名堂倒不小。”
段珍娘也道“三妹主意超多,不过今年幸亏有剥籽的轧棉机,若没有那个东西,定要被愁坏。”
秦宛如“两百多贯换那玩意儿,值吧”
段珍娘点头,“值”
见二人生机勃勃,比往日愈发干练独立,两个老人都不禁感到欣慰。
女郎家能靠自己立起来就是最好的了,走到哪儿都不会太差。
不一会儿几个舅母听屋里说得热闹,也来凑一起唠家常。她们都对闵县好奇,想过去开开眼界。
段珍娘道“等明日的迎亲宴后,次日张家胡同里还有百家宴庆祝,我中午饭后就走,舅母们什么时候都可以过来,乘坐马车只需半日就到。”
张氏问“这么着急呐”
段珍娘“马上就要开始第二批采摘了,得赶紧弄回去。”
一众女人七嘴八舌,晚上秦致坤下值回来,明天就是迎亲礼,上回操办秦大娘出嫁,这回轻车驾熟。
秦宛如戳了戳秦二娘的胳膊,悄咪咪问“明天慌不慌”
秦二娘“我慌什么”顿了顿,“明儿可千万勿要给范谨开门,我文社里的姐妹们都要来凑热闹。”
秦宛如戏谑道“你这是擂台还没打够呐”
秦二娘哼了一声,“还得再跟他打一场,这回我们商议好了,对诗词。”
秦宛如翻小白眼儿,“你怎么不跟他对山海经呀,保管他许多东西听都没听说过。”
秦二娘“”
明日就要出嫁离开这个家,秦老夫人和方氏等人把她拉过去说家常。
以前秦宛如倒不觉得家里头清净,现在仔细想想,待秦二娘出嫁,她又四处奔波,家里头只剩下双胞胎,还真是清净不少。
这不,秦四娘单手托腮望着油灯道“二姐明天就走了,家里头又少了一人。”
秦五娘“没才进京时好玩了。”
不一会儿秦宛如进屋来,看二人坐在桌旁,问“你俩还不睡”
秦四娘好奇问“三姐什么时候嫁人呢”
秦宛如“好端端的提这茬作甚”
秦四娘“家里愈发清净了。”
秦宛如应道“你这是闲的,若是觉得清净,就去平康坊替我记账,过年我拿压岁钱给你。”
秦四娘眼睛亮了,秦五娘忙道“我也要”
秦宛如“那让阿娘安排你们替我干活,不干活就没有。”
秦五娘撇嘴,“抠门。”
三姐妹打趣了一阵,直到方氏过来催她们早些睡下才作罢。
翌日天不见亮新嫁娘就被催起床,一家老小都陆续起床折腾起来,坊里的婆子在晨钟声响起就过来给秦二娘开面。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还有一更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