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
作品:《祐宦媚景》 庆王带着一万兵马,先攻盛京城的城门,守城兵当然不是官兵的对手,过了一会,城门便被攻破。众人提枪带刀,冲入街道。
就在庆王攻城门的时候,阴云霁将梁国公和内阁等人押进了东厂厂狱,然后回兵勤王,在朱雀大街上正遇见前来会和的冯鸣。
冯鸣接到的命令是听从阴云霁指挥,因此一见阴云霁,滚鞍下马,行礼道:“参见督公。末将无能,让庆王逃跑了,如今正在攻打盛京城的城门,估计还有一刻钟就要进来了。”
时间紧迫,阴云霁没有功夫追究冯鸣的责任。夜色冷峻,他知道自己面临着险境。
宦官挨过宫刑,身体脆弱,他没有多少武功,乱军之中极易丧命,但是他没有想过退却。
阴云霁没有犹豫,从怀里掏出信号筒发射,耀眼白光划破黑暗,同时落到所有人眼中。
阴云霁快速的吩咐道:“毕方,领全部东厂人马共一千,给本督守住东厂,防止反贼营救钱善达。
瞿如,带人给五城兵马司传令,让他们监守街区,不必支援,但凡有叛军劫掠民宅,格杀勿论。
冯鸣,你领你的三千禁卫军跟本督走,到长安门准备迎敌。”
阴云霁清楚,刚刚的信号意味着最糟糕的局面发生了。这信号三千营能看到,长安门能看到,李v温在乾清宫也能看到。同样,也将阴云霁所在的位置暴露在叛军的视线之中。
三千营阴云霁留的是东厂的三档头朱厌,此刻看见信号,领三千营兵马直奔长安门。三千营兵马本是五千,因为宦官领兵,朝中攻讦,硬生生减到三千兵马。不过也借此将滥竽充数的兵痞等开除,剩下的俱是身体矫健的精兵。
神机营此刻倒是乱成一团,谁也没料到五军营竟不知何时策反了一半多的兵力。叛军在神机营打杀了不少兄弟,冲开营寨木栅,和五军营汇合而去。只留下神机营一片狼藉,伤兵遍地。
贺峰陡临惊变,知道自己少不得是一个大罪,但是也别无他法,草草清点了一下人数,还能行动的兵马竟只剩下两千,与原定的六千兵马相比,战力下降的非同小可。
贺峰硬着头皮带着这两千兵马和朱厌的三千兵马一起,赶到盛京城时,城门已经被攻成废墟。
两人心知因为神机营叛乱来得有些晚,来不及多想,带着兵马踏着城门的废墟进入盛京。
有的街道寂静无人,有的街道有零星交手,不过主战场不在街道上。远远可以看到长安门有无数火把,亮如白昼,厮杀声震天响。
阴云霁、冯鸣、贺希夷都在长安门迎敌,一共八千禁卫军对庆王带的一万叛军,人数虽不占优势,但也是有胜算的。
可是谁料禁卫军早就武艺荒废,成了空壳,平日走马斗鸡还看不出来,等到真正和暗中训练过的叛军一交手,贺希夷才知道禁卫军如此不堪一击。
交手还不到两刻钟的时间,禁卫军已经丢下上千具尸体了,甚至还有临阵脱逃的。
长安门前宽阔的大街上,人人脚下都踩着鲜血,火光照亮的地方处处是刀光剑影。
叛军虽然也死伤不少人,但是他们看出了禁卫军的无能,和攻克皇宫的希望,因此士气十分高涨。更何况背水一战,干的是成王败寇的事,叛军们不退反进,像潮水一样涌向长安门。
贺希夷和冯鸣亲自带兵厮杀,数次和死亡擦肩而过。阴云霁依赖的近侍保护圈也在攻击中渐渐薄弱。
正在此危机时刻,朱厌和贺峰赶到,连忙加入了战场。阴云霁一手训练的三千营,个个是以一当百的精兵,配的是最坚固的铠甲,使的是最锋利的刀剑。忠于皇室的神机营士兵也是精诚报国,怀着坚定的信念反而比平时更有战斗力。
这样一来,战事开始胶着起来,时间拖得越久,京畿地方军就会过来勤王,这对叛军越不利。
孙威见此,心急不已,向李v深进言道:“殿下,我们不如放弃长安门,转而攻打南安门。”
长安门因为是正门,是四方门外唯一还有宫门的。其后是午门,午门后是北定门,连二道宫门一共是四道门,墙厚城高,易守难攻。
东华门外是极宽的御河,水流湍急,桥窄容不下兵马过去,得有大军填了河才能走。西和门外是商街,越宁楼天宝阁什么的,店铺鳞次栉比,骑兵不能巷战,拆了商铺才能摸着宫门。两种方法时间都来不及。
算来算去只有南安门外没有防御,连着二道宫门,只有两道门,比较薄弱,容易攻破。
李v深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他若是想攻打南安门,早就领兵过去了,何必在这长安门苦苦支撑。李v深咬牙道:“谁也不许去,就在长安门攻,我不信攻不下来。”
阴云霁在近侍的包围当中,也发现了李v深并没有向南安门移动,电光火石之间他好像明白了什么,连忙叫来已经传话回来的瞿如,摘下自己腰间提督东厂的金牌,说道:“凭此金牌到南安门调动守门禁卫军尽皆来此支援。”
瞿如惊恐道:“督主,如此一来南安门守卫虚空,若是庆王趁机绕去,如何是好”
阴云霁来不及解释,只说道:“快去,皇上命我负责调度,她如此信我,我怎么可能让她有闪失。”
瞿如只得领命而去,兵荒马乱之中,夜深黯淡之处,他一人悄悄溜走,竟无人发现。瞿如一路急奔,从长安门到南安门足有千米,路上不敢歇息,到了南安门几乎喘不过气。
瞿如直接出示了阴云霁的腰牌,调动南安门三千禁卫军,奔向长安门救援。
李v温在乾清宫已经看到了阴云霁的烟火信号,意识到了事态紧急,她不想在乾清宫坐以待毙。若是叛军攻进宫门,那么她不管在哪儿都难逃一死。
李v温穿好护心锁子甲,带了一百乾清宫侍卫登上北定门的角楼,天上漫天星子,地上流火晃动,远远的能看到长安门兵马嘶鸣,龙血玄黄。
南安门守卫三千人赶到,禁卫军人数上有了优势,立刻扭转了战局。叛军终究是谋反作乱,师出无名,一旦有一点溃败的迹象就心中胆怯,像是连锁反应,越胆怯越手软,越手软越胆怯,更显露出败相。
孙威看到大势已去,心中更是不平,在乱军中看见贺希夷,想起中秋宴上几乎被他射死,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抽刀过去便要偷袭他。
孙威驱马赶去,却不知自己的行踪落在了一直靠近侍保护正在观战的阴云霁眼中,别人没看见孙威的小动作,阴云霁看的一清二楚。
趁着兵荒马乱,孙威的刀闪着寒光,就要劈向贺希夷的后背。阴云霁提醒贺希夷也听不见,只得驱马上前,拔出自己的佩剑,替贺希夷挡了一下。
阴云霁的剑法平平,挡了一剑后和孙威交手便左支右绌起来,只几个刀光闪过,阴云霁身上就挂了彩,幸亏有甲胄保护,否则几乎丧命。
这一幕正好落在李v温眼里,她搭在窗棂上的手指轻轻颤动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平静。她不能动,即使她武艺高强,但是下面是千军万马,刀剑无眼。她身系李家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水火,岂能轻易立于危墙之下。更何况…更何况是为了一个宦官。
不能动,李v温默默的告诉自己,今夜不论谁死在下面,她也不能出宫营救。
若是阴云霁真的殉国,李v温的心里微微有些疼,就以国士之礼厚葬吧。
贺希夷震惊不已,没想到阴云霁竟会去救他,连忙过来支援。孙威不是贺希夷的对手,几个回合就被贺希夷刺中心窝,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栽于马下。
将领枭首,兵士胆寒,以孙威的尸体为中心,叛军开始疑迟着放下武器,心里没有信仰,投降就像患了传染病,瞬间就在人群之中蔓延开来。
叛军大半都投降了,只有李v深和几个近侍负隅顽抗,贺希夷驱马向前,几个回合下来,生擒李v深。
由此,激战了大半夜的攻防战,叛军溃败,绞杀者众,尘埃落定。李v温下了北定门,回到乾清宫。
来不及庆贺,贺希夷押着李v深关入宗人府,冯鸣押着所有投降叛军关入大理寺和刑部大牢,阴云霁传令京兆府清点战场,京畿地方军和边防军勿得妄动,五城兵马司扑灭明火安抚百姓,工部修缮城门。
比及黎明,百姓经过惶恐的一夜,挨家挨户开门张望。百官也几乎整夜没睡,早得了消息,照例入朝。
长安门外的尸体都已不见踪影,血迹也洗刷得很淡,唯有地砖和墙上的刀剑砍过的痕迹,和火把焚烧的黑色印记证明昨夜经历的惨烈动乱。
鼓楼钟响后,奉天殿内,百官上朝,照例是官服鲜亮,众人神色却各异。殿内空了一小半,内阁竟是全部不在,可是无人敢议论此事。
江崖九龙纹,红裳绛纱袍,十二五采玉缀于眼前。李v温出现在大殿时,照例带着温润的笑意,可是所有人心里都是一颤。
太后和楚王至今仍囚于毓清宫,从此盛京豪门再无钱氏。
笑面君王,雷霆手段,踏着刀戈鲜血,终于坐稳了裕朝江山。从今日起,再无人敢轻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