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勾搭
作品:《穿剧后我C位逆袭》 甘露不动声色, 站在角落里观察这些人。
她大老远跑过来,看热闹是借口,真实目的是想把手里的票据卖掉。
尤其是快要过期的那些, 换成钱最安全。
她小姑娘一只, 嘴甜,脸又嫩, 极大降低了别人对她的戒心,很快出手了几十张。
倒卖票据犯法, 她怕被人盯上,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东南西北到处乱转, 寻找靠谱的买主。
太阳升上树梢的时候,她手里的票已经卖得没剩几张了, 又开始琢磨“买”。
想把捡到的那张蝴蝶牌jh5-1,换成升级款jh5-2,最好还能淘到一张相机票。
她接连问了几个人,都没戏。
正丧气着, 一个二十出头,穿着羊皮风衣、戴着羊皮手套的时髦小伙,骑着自行车溜过来,主动跟他搭话:
“小妹妹, 来这儿买什么呀”
“缝纫机。”
“哟,那可是稀罕货,就你一个人来的”
这话题转得突兀, 甘露避而不答,反问他是来买什么的
“最新款的相机,我喜欢摄影,自己在家里弄了个暗房,很多漂亮姑娘都喜欢找我拍照……”
甘露实名羡慕。
她也很喜欢摄影(自拍),给沙雕爹找的后路就是开照相馆。
买相机的钱她也有,却不敢轻易炫富,万一被有心人盯上,追查出布兜的事,她和沙雕爹就一起沙雕了。
甘家现在能摆到明面上的钱,就是傻爹攒的那三百多块,在山旮旯里算个壕,其实呵呵,禁不住花,光是这趟买缝纫机,就得花掉一小半。
开春还要再买猪崽、鸡仔,买自留地的菜种,过年父女俩各添一套新衣服,其它人情往来、小病小灾,又要花掉几十块。
狼多肉少,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
在沙雕爹眼里,买缝纫机是生产力工具≈摇钱树,买照相机是吃饱了撑的≈败家玩意儿。
事实正相反,甘家没有女主人,买缝纫机就是名声好听,给甘露瞎鼓捣用,靠它挣钱是扯淡。
买相机就不一样了,整个白云公社七八万人,只有一家国营照相馆,服务态度傲了吧唧。
想拍照的村民大老远地跑过去,风吹日晒排半天的队,小学生一样坐在镜头前,拍出来的相片木僵呆板。
稍微配合的不好,还会被摄影师骂成龟孙子。
顾客是上帝不存在滴!
如果甘露买一台相机回去,光是给芦庄附近的村民照相,一年就能挣不少钱。
村民虽然节俭,两种照片是不会省的:
一是结婚的喜照,二是老人的遗照。
就算是平时,哪儿都不缺臭美的人,照相一本万利。
甘露的小算盘,是先淘到一张相机票,再说服沙雕爹买了做生意。
她试探着问羊皮小伙:“你这张新款相机票,如果去黑市买,得多少钱啊”
“我这是紧俏货,有钱也难买到,起码要八十块……”
甘露噢一声,心里有数了,掉头开溜,去别的地方继续转悠。
羊皮小伙却错会了意,贼溜溜地拦住她:
“小妹妹,你真的想买相机票”
甘露敷衍:“想买啊,没钱。”
说话又要走,羊皮小伙把车头一横,挡住她的路:
“小妹妹,我有个办法,让你不用花钱就能拿到相机票。”
甘露警惕,后退一步,盯着满脸诡笑的羊皮小伙。
这人脸皮厚,车技更娴熟,彷佛长在了自行车座上,两个车轮就是他的两条腿,怎么腾挪都不倒,说话也不绕弯子,直接凑到甘露耳边提要求:
“小妹妹,看你长这么漂亮,去给我当一回拍照的模特,就一回,怎么拍我说了算,拍完了我送你一张相机票,怎么样”
甘露懵,直觉有猫腻。
模特而已,一回而已,就值八十块
难道这年头也有流氓变态还这么明目张胆
她心思急转,卢南樵不知何时走过来,一看见羊皮小伙,脸色不虞,扯着甘露藏到身后。
羊皮小伙诡计失败,阴阳怪气地奚落他:</p>
“哟,这不是小卢主任嘛,好久不见呀,怎么今儿有空回沪城,不深扎农村啦”
甘露吃惊,没想到自己随便在店门口搭个讪,就遇到坏蛋,还是跟卢南樵认识的。
她忘了,第一百货是这年月数得着的大商店,聚集在这儿的年轻人,非富即贵,跟卢南樵的生活圈子高度重叠,彼此认识很正常。
眼前这个羊皮小伙,明显跟卢南樵不对付。
卢南樵看他的眼神也不善,语气罕见的冷肃:
“姜文松,收起你的嬉皮笑脸,你在外面怎么祸祸女孩子我管不着,别把你的脏手伸到我这儿来!”
羊皮小伙讨了个没趣,悻悻哼了一声,掉头走了。
卢南樵转身,尅甘露:
“小丫头,沪城不比村里,什么妖魔鬼怪都有,不要随便跟不知根底的人说话,尤其是那种油头粉面,色迷迷就知道勾搭小姑娘的坏人!”
甘露日了狗。
只看脸,那个姜文松眉清目秀,斯斯文文,打扮也很得体,谁知道他憋着一条狼尾巴
听卢南樵的话音,他干坏事不是头一回,猎艳的损招多得很,大约早就在人群里瞄上她了——
年纪又小,相貌又好,穿戴又土,一看就是刚进城,好哄骗的小村姑。
呸!瞎了他的黄鼠狼眼!
甘露懊恼,无论如何,这事是她警惕心不够,被尅要立正。
她问卢南樵:货到商店了没有
“自行车和收音机都到了,手表和缝纫机还得再等两天,要不我先送你和甘支书回去……”
“不用,我们难得来一回沪城,想逛逛再走。”
甘露摆手拒绝,趁着商店开门,随着人流往里挤。
卢南樵扯住她:“想逛逛也行,完了跟我一起回公社,但要记住,不可以再去11号院,以后没我的允许,都不可以再去那儿……晚上就近找一家招待所住下,注意安全。”
甘露嗯嗯答应,溜进商店里。
先去了食品区,各式糖果、糕点都有,饼干、桃酥、羊角蜜、干果蜜饯……大部分是散装,透着浓郁的70年代风。
让甘露惊讶的是国民糖果,大白兔,它不是单独售卖的,是跟一堆麦芽糖、花生糖、玻璃糖、棉花糖、水果糖、黑方糖、小儿酥混在一起的,售货员随手一抓,上天平称重,打包。
买家只有买不买的权利,没有挑拣的余地,一堆什锦糖果里,有没有大白兔,有几块大白兔,看脸,看关系。
甘露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国民奶糖”的地位,这哪还是可有可无的食品,是摇号撞大运才能买到的奢侈品,没有你就输了。
卢南樵曾经送她一盒的那种精装大白兔,这里也有卖,价格飘上天。
甘露舍不得浪费钱,反正她有人送嘛,没必要自己买,转身去了二楼服装部。
一见之下,大失所望。
满眼都是土味洋装,只能当古董缅怀欣赏,掏钱
呵呵,算了,她宁愿自己diy。
脚步一转,她去了隔壁卖布匹的门市部,扯布是她的目的之一。
靠墙有三面柜台,一眼望不到边,一匹匹布用四十公分长的扁木棍卷起来,有的靠在后墙木格里,有的躺在横板上。
顾客看中哪块花色的布料,售货员就一卷一卷放出来,用鹅黄木尺量好,粉笔划个记号,持剪一裁到底。
技术很娴熟,可供选择的布匹种类却不多,主流十大类:
劳动布、坯布、蜡染、回纺、混合、毛呢、绸缎绢纱、精梳棉、灯芯绒、的确良。
最后一种绚丽花哨,最为时髦,其实就是涤纶。
70年代地少人多,以粮为纲,棉花种植面积少,纺织品供应不足,布票当道,按计划定量供应,各种布匹、成衣、床上用品和纺织品都要凭布票购买.
农民一人一年几尺布票,市民一人一年二十几尺布票,怎么节省都不够用,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部分的衣服都带补丁,甚至补丁摞着补丁,刚做好的新裤子,也要在臀部预先缝上两块四四方方的大补丁。
遇到婚丧嫁娶,需要做婚服、嫁衣、寿衣,需要给婴儿做襁褓、小衣服的时候,立马抓瞎。
有钱的可以去黑市,没钱的只能买回纺布,一种把破布头打烂,重新纺纱织成的布,不但粗糙剐人皮肤,穿得时候要得小心翼翼,稍一用力,衣服就开裂出糗。
好处是便宜,不要布票。
“的确良”也不要布票,但价钱贵,涤纶的舒适度也很低,优点是颜色俏,在70暗色系里难得的洋气。
甘露的年纪小,个子高,想做一身里外新的棉衣,至少要扯十尺灯芯绒,六尺精梳棉,还要扯一些的确良、劳动布,做开春后的薄衣服。
她逛了一圈,直奔卖“的确良”的柜台。
米白、橘红、草绿、鹅黄、银灰五种颜色,她各扯了一卷,素色绢纱也扯了两卷。
售货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大姐,剪着齐耳短发,穿着藏蓝工作服,按照她的要求,利索地开始裁布。
甘露懒洋洋等着,眼角瞄见那个姜文松,已经勾上一个漂亮姑娘,正牵着人家往这边柜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