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乱局始

作品:《白莲花的皇后之路

    李承晏难得的好眠, 醒来已是日落时分, 肩颈处有些压迫的酸疼, 是她依偎在他怀里也睡得香甜。初登大宝,百废待兴,他野心勃勃也不乏手段,但与老臣们周旋也实属不易。龙床狐裘倒不如她这园子里一张软榻来得让他舒服惬意。

    她窝在他肩颈侧,睡颜恬静平和。他不仅心中一暖, 抚了抚她鬓角翘起来的发丝,忍不住印上流连忘返的轻吻。

    却是这一吻闯了祸,冯楚微眉头皱紧, 嘴角发出含糊不清的呓语,纤手用力捏住他的衣角,十指发白。李承晏大惊,连忙呼唤她,“阿微, 阿微!醒醒!”

    冯楚微“啊”的一声醒来, 眼神里尽是茫然失措,额头上也密布汗水。

    “别怕,你做噩梦了。”李承晏拍哄着她,视图唤回她的神智。

    半晌, 她醒过神来,眼角还含着泪水,喃喃的道,“刚刚我梦到阿爹了, 他说他不得安宁。”

    “别想太多,你定是太过思念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

    “不,在梦里阿爹对我说话的样子一如他在生之时。他说他的陵墓葬得不对,有鼠虫蛇蚁打搅他安眠。”

    “怎么会,大将军不是安葬在冯氏祖坟里,自有族人看守呀。”李承晏有些诧异。

    “不,你不明白,冯氏的族人大多各怀心思。当初我接掌家业的时候就颇多非议。那起子小人定是看我一直待在京城不得闲回去,暗中使坏!不行,我要回去看看,亲自祭拜父母才安心!况且马上要到周年祭了。”她泪眼盈睫,在他面前展露出脆弱的一面。

    李承晏只得答应了,又追问道,“你打算何时启程”

    “明日!”冯楚微立刻答道。

    “这么急我还说令钦天监算卦祷告,再置办一些祭品呢。”李承晏有些诧异。

    冯楚微勉强笑道,“我怕夜长梦多,族人们都不是好相与的,此去也一并料理一下最近积攒下来的青州事务。”

    “那又几时回还”

    “快则一月,慢则三、四月。”冯楚微含糊的道。

    翌日一大早,冯府宽阔的校场上,一队车马整装待发。冯楚微面容冷峻的从后院里走了出来,对着身后相送的众人道,“按照计划,冯前、锦娘留守长安,注意京城各方动向。待我出城以后,估摸着时辰把我的亲笔书信送到楚府。”

    “是!”众人齐声道。

    她没有把这事告诉外祖,也许他们会有主意能解决此事,但必然是以她为重而不是站在阿爹、冯氏的立场上。她身受冯氏供养,必得以冯氏一族为念,以阿爹的名头为念,才能偿还报答一二。

    她刚要登上车马,外间仆从前来禀报,说是皇帝来了。众人有些慌乱,冯楚微一声呵斥,“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待众人镇静下来,冯楚微才回转身前去迎接。

    李承晏快步走来,见她面容有些憔悴,眼下乌青一片,有心心疼的柔声劝道,“别太担心了,必不会有事。”

    冯楚微勉强笑道,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嘱咐道,“此去我时常给你写信,需得勤勉回信给我,否则等我回来可是不依的。”

    这也是她想好的策略之一,她不知道在回突要耗费多久时日,不知道会落入怎样的境地。但只要还有一线转机,她都会牢牢拴住李承晏。最起码在事发以后,能保住冯氏一族。至于书信,她连夜编写了几十封各种情景下的含糊书信,到时候会让冯前针对回复酌情处理。

    “好。”李承晏此刻满含着离愁别绪,自然是无不依从。

    “书信派人送到冯府,平日里这里会有车马往返青州。别用邸报,叫人知晓又得说嘴。”

    “嗯。”

    待她说完之后,李承晏把她拉入怀里,声音有些凝滞,“此去青州,路上小心。事情办完之后早日回还,我在长安等你。”

    冯楚微环抱住他,完全没有柔情蜜意的心思,一颗心惶惶然不知道前路如何,半晌才挤出一个“嗯”字。

    李承晏只当她也跟自己一样情绪低落,又拉她去看他派人准备的那些金器祭品,一水的内造样式。

    冯楚微对着曹参军使了个眼色,他立马上前打搅,“主子,时辰到了,该出发了,以免错过宿头。”

    李承晏无法,把人扶上马车,又叮咛嘱咐半晌才放人离去。他郁郁的看着车队远去,有些奇怪的问在一旁候着的冯前,“你家主子带的行李这些也太少了,前后只得三辆车驾,可够用”

    冯前垂首回禀道,“皇上请放心,主子打算轻车简从,青州那边是冯家本家,自然一应都是齐备的。”

    李承晏拧着眉,“这也太赶了,她身子可吃得消。”

    冯前知道这话不需要他回答,候在一旁缄默不语。

    冯楚微这边,出了长安十里地,便弃了车登了马。只留下一辆马车拉行李,且双马并驱。一路快速的往沐平方向疾驰而去。

    沐平城往外十里,已经出了关口。身为在西北经营多年的地头蛇冯家,压着新任沐平刺史弄一枚出关的令牌简单容易。冯楚微回头看了眼影影绰绰的城郭,心思复杂。此一去,身不由己只能尽力周旋了。</p>

    八月的塞外,秋风已带着寒意,一路行来,荒草连天。侍墨拢了拢墨色大氅,小声询问在一旁观察天色的冯楚微,“小娘子,这天远地宽的,咱们去哪里找那回突人”

    “雍城。”

    阿史勒赤使了杀手锏逼她现身,想必她一出关自有耳目传达到他处。雍城这地方对他和她都有特殊的意义,没什么地方能比那里更恰当了。

    “走吧。”她招呼上侍墨,主仆两一人一马往关外行去。

    此去回突境地,只能智取人多无益,反倒引人注目。若是被有心人知晓就麻烦了。冯楚微只带了侍墨一人,她武力好,能贴身服侍。

    命侍依回青州祖宅镇守,防止族中之人因为她不在而产生动乱。曹参军则带着百十来个军中好手,潜伏在沐平准备接应。

    但愿一切顺遂。

    兴庆宫,何庆颠颠的走进来,准备呈上一封书信,那位的书信,自然是头等大事。

    大殿处,门禁森严,里面传来谈话的声音。见着门外候着的小太监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何庆悄声询问,“里面都是些什么人”

    “杜尚书、韩御史等人都在。”

    何庆明白了,这议的是朝会上未解决的甘南郡水患一事。不一会儿,听到里间传来动静,侍从们都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候在那里。

    很快,群臣们从殿内走了出来,打头的是杜尚书,紧跟着的是许久未露面的安怀远!何庆心中诧异却不露分毫。

    只见群臣拾阶而下,其中一穿绿色袍服之人含笑对着安怀远拱手道,“小侯爷,此去恭祝你一切顺利!万望注意安全。”

    “就是,安小郎年少有为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日后必定前程似锦!”

    “多谢,各位大人褒奖,某不才,只想为圣人分忧,为黎明百姓略尽绵薄之力。”安怀远谦虚恭敬的与众人周旋,与往日相比多了分老辣。

    把这一幕尽收眼底的何庆努力琢磨着,许久不见安小侯爷倒是改变了许多。从前还带着年少轻狂的意气风发,此刻却是换了个人似的,沉稳了不少。不过,这事不该他管。

    何庆抬脚进殿把书信呈了上去,抬眼觑了下皇帝的神情,只见他面无表情,狭长的眼眸幽深,古井无波,叫人看不清,也叫人心惊忌惮。何庆立刻退到一旁,安静的垂手侯立。

    李承晏猜到了安怀远的别有用心,却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重振旗鼓了,还逼得自己不得不答应了派他去甘南主持水患治理一事。

    杜尚书确实是老狐狸,一句“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圣上应摒弃前嫌”就把他给僵住了。在数十位大臣面前,他总不能认了与安怀远有嫌隙吧,这也对阿微日后封后一事不利。

    杜尚书等人严防自己提拔平民出身的能吏,安怀远也确实算是他那一辈世家子弟中的佼佼者。且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让世家大族们地下高昂的头颅。

    也是他没有算计到,安怀远会这么快就卷土重来了,他以为安怀远新婚燕尔,再怎么也得按捺些时日。现在看来,他这亲事奔的就是有利可图呢。也罢,且让他去,若是有过无功正好绝了他更进一步的念头。

    不过也得派人盯着安怀远,免得不曾接触这些庶务的他坏了赈灾的大事。李承晏追加一道圣旨,令原甘南郡郡监王中江做安怀远副手。此人平民出生,能混到这位置且不引起各方大族弹压,倒是个人才。且有暗卫禀报,此人长于庶务,尤其于水患一道颇有心得。李承晏给了此人出头的机会,若能抓住,朝廷也算多一个可用之才。

    他倒要看看,派这么个心机手腕才干都不缺的人为副手,安怀远会怎么做是冒领抢功还是被衬托得黯然失色。

    李承晏盘算妥当,见着阿微的亲笔书信心思雀跃了几分。她走了28天了,两人第一次分开这样久,忙的时候挂着她,闲的时候更念她。

    他拆开书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整个信件。她已经到青州了,正带人修缮光武将军的陵墓。并一些殷勤嘱咐自己日常的话语,暑热天少用冰,多进些凉性蔬果。

    想到此,他吩咐道,“叫御膳房午膳进一道凉瓜乌鸡汤。”

    “是!”何庆连忙吩咐下去,那位小娘子真是圣眷优渥呀,这还没进宫呢,轻飘飘一句叮嘱就能让圣上听进去,要知道主子最不耐烦那些汤汤水水了。以后若是进宫了,这后宫怕是要成冷宫呢。不过现在后宫空虚也跟冷宫无异。

    李承晏又再三看了几遍信,心思柔软,想象着她此刻的情状,神情更是温柔缱绻。半晌他才小心翼翼的把信纸折叠好,原样装回信封里。正要顺手放进御案上朱漆宝盒里存放的时候,他的眸光一闪,看到信封背面底部似乎沾染了点黑色墨迹。

    应该是她不小心沾染到了,被蹭了开来,倒像是氤氲开了一朵指甲盖大小的一朵墨色花朵。他轻浅一笑,小心翼翼的把书信放了进去。

    突然,他顿住了动作,神情有些疑惑。他记得有一封信也有这样的印记李承晏把盒子里的书信都拿了出来,只有五封,每一封都按先后顺序妥善的保管着。很快找到那一封,那是第三封,果然在信封背面也有一点墨色印记。

    这两处墨迹并不相似,但左右手各持一封信的李承晏脸上却显露出一丝疑惑。这两处墨迹分明有延展的痕迹,像是,像是同时在一张桌案上写字,不小心沾染到的。

    李承晏心思浮沉,把五封书信都拆开,一一摊开来比对,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五封书信,笔墨浓淡一致。

    他是见过冯楚微的字迹的,一笔小楷遒劲有法。这书信的内容虽能看出是她亲笔手书,但却难免失了从容风度,像是紧迫时所写。

    想到此,李承晏豁然站了起来,阿微出事了!

    他大踏步往外行去,刚想召集禁军统领,又想起此事不宜声张。现如今因着立后、后宫之事,多少人等着盼着阿微出事呢。

    李承晏停住脚步,唤来暗卫统领,又换了便服悄然出宫。

    雍城外,留亭处,两匹黑色名驹一前一后奔驰而来,见着城头上遍插的刺眼的黑色回突王旗,冯楚微差点折断了手里的马鞭。

    半晌,才缓过气来,“咱们走,去会会这回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