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德庆县
作品:《穿成哥儿下一秒》 宋亭舟拿到状纸后,当机立断的将三家报案人叫到衙门来认领尸体。
三个有家人报案的死者都是德庆县人,除了今日刚才报案的,剩下两家自报案后都逗留在府城的客栈里。
被捕快传唤到公堂后,他们只一眼便能认出,躺在地上再无生息的尸体,便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亲人。一时间悲戚的哭喊声萦绕整个府衙公堂,使本来明朗的天气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天气逐渐回暖,气候又格外潮湿,尸体就这样放在衙门恐怕很快就会腐烂。既然已经清楚了死因,宋亭舟便让他们各自将亲人失踪的细节,以及近期是否与人结怨都说了个一清二楚,然后随他们将尸体都各自领回家中安葬。
下衙后他将小吏记下来的口供都拿到家里仔细翻阅,连晚饭都是匆匆吃了几口。
孟晚捡了一小筐常金花烙的小肉饼拿到书房,肉饼都是烙的巴掌大一块,大葱拌着鲜肉,外皮烙的酥酥脆脆,一口咬下去还能吃出肉汁,格外的咸香焦嫩。
“不吃饱怎么干活啊?我帮你垫张帕子,你边吃边看。”孟晚拿了块干净的素帕包着肉饼递给宋亭舟。
他和宋亭舟都是从普通百姓过来的,没有太多讲究,管他在卧室吃还是书房吃,人不饿着就成。
宋亭舟接过肉饼的时候触及孟晚温热的指尖,仿佛自己的心也被这淡淡的暖意熏热了。
孟晚搬了张凳子就坐在宋亭舟旁边托着腮注视他吃东西,惹得对方紧绷的眉眼舒展开来,宋亭舟弯唇一笑,“怎么?”
孟晚摇摇头,“没事,你吃吧,要不要喝水?我去给你倒吧。”
他也不等宋亭舟回答,自顾自的倒了杯水来,作势要喂宋亭舟。前些日子他忙的时候宋亭舟便是这般照顾他的,这回也轮到他照顾宋亭舟了。
“晚儿,不用。”宋亭舟三两下吃完一块肉饼,就着孟晚的手喝了口温水。
“那你渴了自己喝,我不喂你了,免得不小心把水打翻到你桌子上。”孟晚将茶杯放好,指指宋亭舟桌子上的纸张。
宋亭舟用右手将纸张递给孟晚一张,左手又拿起慢慢的啃,“今天在宝秀山共找到五具尸体,其中三具都有家人来府衙认领,竟都是德庆县人。”
孟晚看着手上的供词,猜测着说:“那没准剩下两人也是德庆县的,只是德庆县的人,怎么会死在西梧府郊外的山上呢?”
宋亭舟沉吟道:“有可能是远地抛尸,但毒蛇咬死人,一咬便是五个,又是谁将尸体掩埋起来的?”
“那蛇没准就是抛尸的人养的,便不是他养的,这几人的死也定与那人有关!”孟晚思忖道,要不然难道是闲的没事干,看到尸体不报案,反而偷偷埋起来吗?
两人又讨论了几句,但目前线索太少,光靠猜想还是没有什么头绪。宋亭舟把饼子都吃光,又刷牙洗漱了一番。
白日里两人都亲的有些热切,夜里在床上躺下,免不了又纠缠到了一起。
透过帷帐的缝隙能看到宋亭舟裸着胸膛,结实的臂膀撑在孟晚两侧,每一块肌肉都随着动作自然起伏。
他身上紧密的皮肉透着健康的光泽,放松时又变成优美的线条,蕴藏着随时能爆发的力量。上覆着一层莹润的水光,每一次运动都像是在演绎力量与美学的融合。
孟晚难耐的仰着脖颈,宋亭舟动作狂野而急切,亲的他都快招架不住了,脖颈上全是对方留下密密麻麻的暧昧痕迹。这会儿宋亭舟又不是白日里成熟稳重的宋大人了,仿佛是头比雪狼还野性难服的饿狼,可见前些日子还是饿得狠了。
搬家时定制的大床虽然结实,但从外间还是能听见某些要命的响动。闹到深夜,宋亭舟才穿着亵衣亵裤去厨房提了两桶温水回来。
孟晚迷迷糊糊的随他收拾,半梦半醒的时候,仿佛听见了一句。
“明日我可能要去德庆县亲自走一趟。”
第二天他醒来的时候,果然床边已经没了宋亭舟的身影。
“黄叶!”他哑着嗓子喊了一句。
“欸!”黄叶小跑着进来,“怎么了夫郎?”他在外面晾被褥,开春暖和了之后雨水便不要钱的下,整日极难见到太阳。好不容易赶上晴天,家里的被子褥子席子,都要搬到外头晒上一会儿,不然晴日下一瞬便会变成乌云蔽日。
孟晚先猛灌了一杯床头放着的茶水润了润嗓子,然后才询问道:“大人是去衙门了还是出远门了?”
黄叶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大人吃过早饭就去衙门了呀?并没说要出远门。”
孟晚了然,那就是还没走。
“你去吧,我再睡一会儿,若是大人一会儿回来收拾东西,记得叫我。”
“知道了夫郎。”黄叶将窗户各开了一条缝隙,让外头的风能吹到屋里,放缓脚步轻轻带上门离开。
孟晚在床上闭目躺了会儿,骤然听到外面黄叶生气的低声抱怨,“真是的,怎么又阴天了啊!我刚把被褥都搬出来……”
后面他声音更是低不可闻,想必是在忙着干活。
孟晚没睁眼睛,过了会儿果然传来雨打房檐的滴答声,吵得他再也没心思睡觉,干脆爬起来洗漱一番,然后帮宋亭舟收拾行李。
德庆县离府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来往怎么也要耗费十天。唯一庆幸的是没赶上夏天高温的时候去,
这会儿虽然雨水多些,但还没到热得难受的时候,去年全家人赶路差点没去了半条命。
宋亭舟安排好府衙内的事宜,又不轻不重的敲打了杜同知一番,对方升迁的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杜家人应该心知肚明才是。
一是岭南偏僻,少有人愿意被调任过来,二是宋亭舟与他相处一年,不想再换下属磨合,有意提携他跟着自己干。
否则没有宋亭舟的提携,杜同知怎么可能才任一年通判就随着宋亭舟官升五品?上面都是看在宋亭舟的面子上罢了。
宋亭舟不是个拖拉的性子,府衙的事交代完便立即回家准备收拾行李,把油纸伞立在门外庭廊下,抬眸便见孟晚已经给他收拾好了两大包衣物和一箱子零碎物件。
孟晚回身看他,“也不知你要去几日,还是多带些衣物吧,最近天气那么潮湿,衣服洗了也不见得能不能晾干。”
“夫郎说的有理。”宋亭舟走过来帮他一起收拾。
孟晚把包袱递给他,“这次过去,既然是有毒虫伤人,就把小辞也带去吧,他没准能帮上些忙。”
“那让雪生去叫小辞一声。”宋亭舟一人备了两个包,提上一个竹编的箱子,只让孟晚替他拿伞。
孟晚跟着他走在廊下,“我那会叫黄叶去叫小辞了,这会儿他应该在门房中堂等你,一会儿再叫雪生从库房搬两箱果珍罐到马车上,还要带几包藕粉,这些东西带到路上还不容易吃坏肚子。”
宋亭舟听着他叮嘱的话语,时不时附和两声。两人走到中堂时,楚辞果然已经在里面等候多时,应孟晚的嘱托,还带上了雪狼一同前往。
雪生将罐头等物装好车,宋家大门外面是陶家兄弟等十来号捕快,他们全都穿着蓑衣牵着马匹。陶十一自发跳上宋家的马车,接过雪生手里的马鞭,“孟夫郎,雪生哥,我们这边出发了!”
孟晚在大门处目送他们,“去吧,雨天路滑,路上一切小心。”
“是,夫郎放心吧!”陶十一轻快的扬鞭声渐行渐远。
离别总是沉重的,特别是现在连个电话都没有的时代。好在孟晚修建好了商站,宋亭舟前脚刚到德庆县,孟晚的家书后脚便送到了他手中。
陶十一啧啧称奇,“孟夫郎这家书是大人刚走就写的吧?”
宋亭舟温柔的抚了抚信纸,“不是,是两天前写的。”
陶十一瞠目结舌,“两天就到了?比驿站还快吗?”
孟晚的商站主要还是以运送货物为主,与驿站并不冲突,可东家的信自然想什么时候送就什么时候送。
等商站有一天真的开到盛京去,之前那种被旁人拦截信件的事便再也不会发生了。
宋亭舟将信纸妥善放好,接着开始吩咐属下,“先不要去县衙惊动当地县令,找个客栈住下再说其他。”
“是,大人。”
他们在客栈里休整了一晚,第二天先找到被雪狼啃了几口胳膊的那家人去。
那户人家姓杨,死者叫杨泰,杨泰上无爹娘,夫郎又早逝,只有个儿子和他相依为命。
“我爹脾气很好,平日极少与人结怨,我阿爹走后他也再没续过弦,一心一意将我养大。他年轻的时候因为我,不能像其他汉子那样外出务工,所以我们家日子过得很穷。好不容易我娶了媳妇,还没来得及孝敬他……他又突然……”杨泰儿子对父亲感情极深,说说的便泣不成声。
宋亭舟环视一圈杨家的院子,一进大的院子说不上大,但是是在德庆县较好的地段,出门就是主街,想买点什么都方便,周围邻里和睦,不是什么市井繁杂之地。
杨家刚办了丧事,按理来说杨泰的亲眷极少,应当是少有人来祭奠的。可院里没撤下去的桌椅有好几套,前几天起码接待了三四十位客人。
“你家现在可是颇有家底,做的是什么营生?”宋亭舟突然问道。
杨泰儿子半滴眼泪还挂在眼睫上要掉不掉,闻言一愣,“前两年赫山县建了座糖坊,我爹带我去糖坊进散货回来,然后在乡下走街串巷的卖糖。”
宋亭舟锋利的面容软化了几分,杨家父子原来是被糖坊带动起来的小摊贩,那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父子俩都是能吃苦耐劳的,俩人从赫山进回蔗糖后,分别挑着摊子去乡下卖糖。冬天杨泰还买了两袋粮食同村里会做炒米糖的老妇人学了一手,第二年便攒钱在县城里租了个铺子,父子俩卖起炒米糖来。
赫山糖坊的糖价便宜,只是离德庆县远。哪怕是有了炒米糖的铺子,杨泰每年还是会去糖坊进上一批糖回来,儿子在铺子里卖炒米糖,空闲时候他仍自己下乡挑担子去卖糖。
靠着能吃苦,杨泰在县城买了宅子,又给儿子娶了媳妇。前些日子失踪也是挑着糖出去几日未归,杨泰儿子发觉不对,他家富裕起来之后也在县城交了几个朋友,众人将杨泰常去的几个村子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人。
“现在家里日子好了,我早就劝过我爹,不要再去乡下挑担,他非不听。说是走了大半辈子山路,闭着眼睛都不会出事。怪我,我要是再强硬些砸了他的扁担,他就不会死了。”杨泰儿子说罢又红了眼睛,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也不是爱哭的人,可相依为命的老爹说没就没了,这辈子他心里都过不去这个坎。
宋亭舟等他哭够了,情绪平复下来才继续问:“你说之前找过杨泰常去贩糖的几个村子,可有问到些什么?”
杨泰儿子红肿的眼睛被泪水蛰的生疼,他擤了下鼻涕,闷着声音说:“我们本来是马坡村的人,我爹贩糖也常去那边,但我问了村里人,他们说我爹当天上午是去过,但待了不到两刻钟就走了。之后又有几个隔壁高山村的说当天下午见过他去高山村卖糖,可以没待太长时间。剩下就再没有人见过他了。”
从杨家离开后,宋亭舟又立即带着人去马坡村和高山村。马坡村的人说的与杨泰儿子几乎一致,杨泰当天上午确实去过马坡村,还和相熟的村民聊了会儿天,之后顺顺当当的从马坡村离开,往高山村去了。
高山村名副其实,山比周边其他村子的山都要高上不少,林子也深。宋亭舟站在高山之下,看着深林中密密麻麻枝干交错的树枝,“此林之中,会有毒蛇猛兽吗?”
楚辞轻蹙眉头凝望了一会儿,对宋亭舟比划道:“看不出来,但应该是有的。”
:https://www.81efdc260.xyz。手机版:https://m.81efdc260.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