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7章 文字狱引发的满汉之争

作品:《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67章文字狱引发的满汉之争

    嘉庆以北京城为中心掀起文字狱。

    虽是文字狱,但嘉庆还是做了收敛。

    圣旨原文明确只抓贩卖出版《大清淫僧传》小说的书坊,还有一些明知故犯去买书的文人看客,剩下实在不知情只是跟着看过小说的,可以酌情从轻发落。

    毕竟嘉庆的仁厚贤名是历史出了名的,这可能源于嘉庆的母亲算半个汉人,而嘉庆的启蒙老师又都是朱珪这类道德水平较高的汉官名臣。

    只是,嘉庆做了收敛,这案子的主审官却是臭名昭著的纪晓岚纪大人。

    什么

    万岁爷要搞文字狱

    这他纪晓岚在行啊!

    乾隆用于禁锢文化的《四库全书》,都是纪晓岚负责主编修撰。

    这《四库全书》被清粉吹成文学巨作,还与《永乐大典》相媲美,不能说完全没水平,只能说纯纯就是万恶之源。

    乾隆先以修撰旷世巨作为名,收录借阅天下珍惜藏书,接着修完了《四库全书》,马上就把所有藏书变成自己私有物,就连《四库全书》都进行了严格封藏,不许天下人阅览。

    这么一波操作搞下来,民间藏书文学遭到毁灭性打击,天下的文人都被乾隆这波不要脸的操作干懵了。

    所以,不就是文字狱嘛,纪晓岚很有经验。

    不光他有经验,已经被嘉庆送去河南,眼不见为净的刘墉比他更有经验。

    刘墉,后世历史剧里的大清官,同样是靠着扩大文字狱来抓人立功,才能被乾隆看上重用。

    总结,两条狗罢了!

    有了纪晓岚的主审,又有部分“揣度圣意”的心思,还以为嘉庆是刚亲政,不方便口头上大兴文字狱,那就只能他们做臣子的代劳了。

    说不定办好了,万岁爷一高兴,就给他抬旗当奴才了。

    短短数日之间。

    嘉庆原本只是想禁了《大清淫僧传》的传播,并不打算真的大兴刑狱,但经纪晓岚之手,抓的人越来越多,事态迅速升级扩大化。

    本来还只是以京畿附近州府郊县为主,半月之内范围就快速波及到了直隶全省。

    先是查封印刷书坊,接着又是大肆抓捕买书看客,到后头就算听过小说,抑或是收留过小说看客、听众的场所,统统都被官府查封。

    他们的家族也受到牵连,那些书坊的幕后老板,一个没落下,全部被扒了出来下狱问罪。

    抓完了这些看小说卖小说的,又轮到地方官员。

    理由就是他们纵容治下有此邪书传播,就算不知道那也是失察之罪,理应弹劾革职下狱。

    到了这时,邪书问题已经不再重要,嘉庆朝的第一波党争倾轧正式开始了。

    每天都有大臣相互攻讦,先是攻讦直隶的地方官,把地方官拉下马后,又接着拉他们的上司,拉他们的提携之人。

    不光汉臣之间互咬,那些满大臣、蒙古大臣同样也没闲着,这样好的内斗机会,怎么能放过

    不要以为八旗就一定团结了,就算高贵的满洲八旗、上三旗之间,那也会出现利益上的分配不均。

    蛋糕就那么大,你多吃一些,那我就少吃一些。

    偏偏所有人都是不嫌撑的饿死鬼,宁愿自己撑死,也不愿意把多出来的利益分给别人。

    大成赢学第一条:两边输强过一边单赢!

    这么搞下来,嘉庆亲政后特地没有大动干戈,只是杀了一个和珅,勉强稳定住的京师政局,因为一场文字狱而土崩瓦解。

    这波由文字狱引发的党争,经过时间上的发酵,迅速演变为新一朝的满汉之争。

    嘉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出面制止,但他能力确实有限,完全没法平衡、也无法分辨这些满汉大臣到底谁在说真话,谁又是真的忠肯为国。

    汉臣言辞恳切,拿出证据弹劾满臣,满臣就一把鼻涕一把泪,跟嘉庆哭诉亲缘关系和祖上战功。

    汉臣用绝招一心求死,满臣就自请愿去宁古塔戍边。

    乱,太乱了!

    京师朝局乱就算了,地方同样也捞不到好。

    就拿直隶地方来说,被抓的地方官员太多,比较靠南的南皮县干脆县令、县丞都被弹劾下狱,现在的南皮县就剩一个主簿、一个典史管事。

    关键南皮县又太靠南了,对那些被抓被查封的书坊负责人以及小说读者的处理还没到位,这些人现在全挤在县衙大牢,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没有县令、县丞,则主簿无所不管,但不代表主簿真能代行县令的职责。

    这还只是一个南皮县,直隶差不多近三分之一的地方主官,不是被京师里的政斗波及坠马,就是还在被撸的路上。

    一时间,直隶地方人人自危,压根无人无心做事。

    正带着来到直隶,准备好好大干一场的庞文才,顿时嗅到了商机。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的那本《大清淫僧传》,便是这家伙带到直隶来,用了二两银子高价卖给了一个书贩。

    ……

    北方的直隶如何混乱,聂宇暂时还不知道。

    汉军刚刚控制淮河以南的扬州府全境,就连已经属于淮安府的盐城,同样也被汉军拿了下来。

    因为盐城这里有着重要的海盐场,伪清一朝全国十大盐场,就以两淮盐场规模最大。而两淮盐场又以盐城盐场为最,即便淮安岩盐都未能动摇盐城海盐的地位。

    盐城甚至还专门修通了盐运的运河。

    盐城拿下,大汉就算现在立刻失去汉盐,那也不用愁官民百姓的吃盐问题了。

    却说扬州府全境已下,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伪清基本上算是全丢了。

    之所以是基本,还是在于伪清军队只是过不来了,但江苏、浙江两省,到现在都还有部分州府还在负隅顽抗。

    这里头还有个特别倒霉的闽浙总督觉罗长麟,这货什么都不知道,突然就收到消息浙江有乱民造反。不等他有所反应,就又传来消息说平叛的浙江巡抚阮元战死,让他立刻出兵浙江。

    觉罗长麟心中惊惧之下,正要带着无敌的福建水师北上,结果就被大汉镇海侯,同时又是闽浙海盗王蔡牵的海盗舰队,给堵在了福建家门口。

    时任福建水师提督李南馨,此人是武进士出身,倒是个能打敢打的,治军注重“振纲纪、勤训练、严号令、明赏罚”,去年冬天刚调来福建水师就捐出薪俸积蓄,帮水师打造火炮、战船。

    但这人有个致命缺点,真的很致命,他太老了,今年已经66岁高龄了。

    不打仗的情况下,历史上他还能再活一年,这要是打起仗来,他怕是熬不过正处在壮年的蔡牵。

    而且,还有一点,这位福建水师提督的老家嘉应州,如今正在被大汉潮州侯朱五的大军猛攻,估摸着就快顶不住了。

    闽浙总督觉罗长麟,这家伙确实是个老倒霉蛋了。大汉虽然暂时没想过要取福建,但此时的福建已经被大汉事实上形成战略包围网。

    还是水陆双包围,压根跳不出去,就连跳到台湾都够呛。

    反正伪清那边的礼部,已经在一边党争夺权,一边给嘉庆递上追封赐爵的名单,其中就有觉罗长麟的名字。

    在嘉庆眼里,这货已经是“殉国死难”的死人了,还是以宗室身份“殉”的国,给的赏赐荫封都是极重。

    这要是让嘉庆知道,福建到现在都还在,甚至一个县都没丢,一条船都没被击沉,只是被汉军给包成了饺子,也不知道会不会恼羞成怒

    南京城,两江总督衙门(旧)。

    现在这里已经被改为汉王的临时驻跸场所,两江总督的匾额也被揭下,暂时挂了块简陋木质“汉王府”匾。

    聂宇放下手中电报译文,说道:“荆州发来急报,伪清终于忍不住,调索伦兵入关了。”

    “索伦兵!”杨芳顿时大为吃惊。

    “居然是索伦兵!”

    不仅杨芳吃惊,随从聂宇身边的袁名曜同样非常惊诧。

    倒是在场的几个参加会议的汉军将官,全都有些疑惑懵逼。

    他们都是南方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能认识几百常用字,看得懂军令文书已经很不错,不用指望他们知道索伦兵是个啥。

    袁名曜给他们解释,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一个长相粗犷的指挥使,当先拱手喊道:“大王,不就是一帮关外来的鞑子嘛!这帮鞑子都是弱鸡纸老虎,咱们这几年下来,杀的那些八旗满鞑子,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吧!不照样肩膀上扛一个脑袋,砍了就死,没啥好怕的,他们敢来,咱们就杀,弄死特娘的。”

    此话一出,众将官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的紧张情绪瞬间缓和下来。

    聂宇也适时的与军同乐,笑道:“说的对,索伦兵而已,在我大汉的将士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要是雍正年间的索伦兵,可能聂宇真得提防一下,火枪骑兵不是那么好打的。可现在的索伦兵经过乾隆的改革,已经全部变成了冷兵器骑兵。

    冷兵器骑兵线膛枪、迫击炮、火箭弹就解决了。

    大清,时代变了!

    不过,时代变归变,这在嘉庆和伪清眼里,还是无敌天下的索伦兵,暂时还打不到大汉的地盘来。

    荆州送来的消息报书,实际来自河南那边的汉军细作和联络信使发回,说他们在河南战场看到了一群装束明显异于普通清兵,又经过打探疑似为索伦兵的神秘骑兵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