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6章 文字狱
作品:《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366章文字狱
松筠书社。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家面向读书人的书社刊物,松筠二字取自《诗经小雅》:“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寓意文人的修身立德,清正高洁。
书社最早是在去年年中才开办,初期规模还不是很大,主要卖书也多为杂谈绘本。虽然销量群体不是很好,但胜在足够稳定,在这文字狱隔几年就要来一波的鞑清朝,小说杂谈已经是稀缺货,尤其那些带有插画的绘本,有钱的读书人就爱看这类书。
差不多到去年年末的时候,松筠书社不知从哪里收来了《大清淫僧传》的小说原稿,并私下里刊印出书贩卖,自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任何时代,这种带有擦边瑟瑟的雅俗文学,从来不缺它的受众群体。尤其《大清淫僧传》文笔极佳,前后经过大汉这边几十名读书人,甚至还有伪清降官、举人进士老爷们的反复润色修饰。
真可谓是雅,大雅!
不光是小说的文笔极好,里面的内容也是极为真实带入,那些带有颜色的情节可能有着瞎编。
但小说背景里的各种在京大佬、满洲八旗,全都是真的不能再真,就连爱新觉罗为主角的伪清皇室秘辛,小说中都提了不止一嘴。
松筠书社一开始胆子还不是很大,只敢刊印少量小说出版,而且卖书也是私下里偷偷卖。
直到销量爆了以后,发现书社吊事没有,官府连找都没找过他们,这家书社的胆子瞬间大了起来。
从起初的少量刊印,到后面的大量刊卖,价格也是一涨再涨,巅峰时期更是达到了月销量200部。
月销量200部的小说,听起来似乎有点少,可放到二百年前的鞑清朝,这已经是个相当恐怖的销售额。
因为古代印刷条件有限,主要就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种,印刷效率极低,还时常会有错漏,比如《梦溪笔谈》就记载活字印刷“印数十百部即需重排”。
就拿文风较为开放的前明来说,《三字经》、《千字文》这样不愁销量的启蒙读物,一般书坊的年印量也才不过1000多册。
大汉这边的邮传部能做到月月刊印,那是官府掏钱,不愁印刷工匠。而且大汉的印刷技术虽然还没用上蒸汽机,但已经过数次改进,印刷的也多为邸报,并非长篇小说类读物。
能做到月售200部,还是在于松筠书社拉了两家合伙书坊一起干,其中一家书坊背后东家近日还请了专业画师,尝试往小说当中加入一些美女插图。
直隶南皮县的一家酒楼——
几个公子哥正在三楼包间里邀约喝酒,其中一人忽然神神秘秘拿出来一部小说:“诸兄,看我新弄到了什么好物”
旁边之人扫了眼书封,说道:“《雅僧经》啊!子斋兄,此书我早就看过,确实写的不错,文笔考据,剧情新颖,倒是难得一部佳作……”
说到末尾,脸上不自觉露出男人都懂的笑意。
在场众人能聚在酒楼,邀约喝酒打趣,显然都是家底股实的,自然没人没看过这别称《雅僧经》,俗名《大清淫僧传》的颜色小说。
因为看这小说的多为年轻读书人,脸皮比较薄,《大清淫僧传》的名字过于直白粗俗,就私下里给改了个高雅些的名字。
是不是真高雅不知道,反正在座几人听到那三个字的书名,全都露出了同道中人的笑意。
那被唤作子斋的却是嘿嘿一笑:“芜赓兄,我这本可跟你看的不一样,你看我这里面可是还有插画呢!”
刚刚才说看过的几人,一听还有插画瞬间来了兴趣。
“哦快打开来看看。”
“容我等一观画技……”
唐子斋把书翻开,就这么举着给众人简单翻了几页。
“妙,妙啊!”
“这画技,不知出于哪位大家之手,果然又大又白……不是,是活灵活现啊!”
“唐子斋,你这厮不够朋友啊!有此好书,居然不告诉我等,反而自己在那里偷偷买。”
唐子斋快速收起小说,笑着说道:“我也是偶然购得,你们也知道那松筠书社最近有多畅销。若非我时刻让家奴蹲点,怕是都买不到此等好书刊物。”
“子斋兄,你我打个商量,把书借我回去一观如何,我可把我家中藏书,也借与你一观。”
“包括你那部《金瓶梅》残本”
“……可以,但要界定时间,还要立下书契抵押物。”
“嘿嘿,好说,芜赓兄你还信不过我””
“信不过。”
“……”
眼看明明大家伙是一起出来喝酒吃饭,结果有两人居然公开交换起了“淫书”。
另外几人没有鄙夷,眼里只有艳羡,他们是真的羡慕。
《金瓶梅》,明代四大奇书,遭到明清两朝先后封禁,流传到现在能保有残本都算难得。
《雅僧经》,虽是近一年才在直隶流传,但也是一等一的旷世奇书。
据说此书还是从南方反贼之地流传过来,里面的情色内容不仅写的极为生动带入,而且还涉及到了满洲八旗、当朝大员。
要说小说中最吸引读者的,反而不是那些八旗老爷们的蝇营狗苟,而是有关鞑清皇室的各种“秘辛”。
比如,我鞑清的顺治爷,居然是多尔衮的儿子,多尔衮和大玉儿实际有一腿,所以多尔衮才会立顺治为帝……
真假不重要,反正这些直隶的读书人,初看书中给出的各种隐晦猜测,顿时都大为震撼。
这还只是说的顺治,年代已经很久远,可信度不是那么高。
又有比较近的说康熙其实也不是顺治的儿子,而是顺治兄弟的儿子,所以鳌拜才会要反康熙,因为康熙不是正统啊!
还有离得更近的,干脆说乾隆是汉人,他的父亲实际是雍正朝的得宠汉臣陈元龙。而且雍正也知道乾隆不是自己儿子,但为了政治抱负这才忍着养大乾隆,又把乾隆立为皇帝,还重用了乾隆的生父陈元龙。
前面几个都还好,最后一个最离谱,但信的人反而最多。
因为最后一条确实在民间传说很有市场,凡是知道这些的汉人官绅通过不断编排,甚至连具体乾隆的出生时间,怎么跟雍正扯上的关系,又是如何被狸猫换太子,为什么雍正要默许乾隆做自己儿子等等,全都编了个大概。
最离谱的,当属乾隆的维闻生父都有两个人,这两人还是同族叔侄关系,又是同朝为官。
众人在酒楼包间里推杯换盏,一开始还在闲聊小说的插画细节,这聊着聊着就扯到了朝堂政治上面。
“你们说,这大清的顺治爷,真是那多尔衮的儿子”
“嘿嘿,不知道,但我看应当是真的,要不然顺治爷干啥要认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还给多尔衮追封了大清成宗的庙号。”
“你这说的不对,顺治爷后来亲政,可是将多尔衮开棺鞭尸,那大清成宗庙号,不也被废了。”
“与其说多尔衮和顺治爷,我倒是觉得这乾……乾隆皇上,怕不真是咱们汉人!”
“你还真信啊”
“为啥不信我觉得这书说的没错啊!别说乾隆皇上了,就是雍正爷,我也觉得这怕不也是咱们汉人。要不然雍正爷昨那么重视咱们汉人,反而不重视他们满人、旗人”
大汉出版的《淫僧传》里虽然各种添油加醋,对伪清上下进行谣言编排,但可从未说过雍正什么不是,顶多就是给雍正戴了顶虚构“绿帽子”。
虽说雍正的改革,到了乾隆年间就彻底失败,但不得不承认雍正确实也努力过,试图让伪清真正汉化成为一个正统强盛的王朝。
伪清十二帝里面,雍正可是少有愿意主动接受火器化的伪清皇帝,甚至还组建了火器为主的龙骑兵部队。
同时,又是他开了先例,让地方督抚可以任用汉人,而非康熙朝,说的满汉一家,但地方督抚大员,不是八旗就是满人,汉人想都别想。
不过,这两样到了乾隆也都完蛋了,火枪龙骑兵被乾隆废置,并认为骑兵用火枪那是数典忘祖,忘了祖上的骑射本领。
而地方督抚更是在乾隆一登基,就立马全部裁换成满人和旗人,生怕让汉人掌握了大权。
就连现在都是差不多,两广总督、云贵总督、闽浙总督、河南巡抚、川陕总督,没一个是特么的汉人。
这几个读书人还在说话,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喧哗。
几人喝的醉醺醺,奔着找乐子的心思探出窗外看去,就见窗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了大队的官兵。
酒楼门口,掌柜亲自带着小厮,点头哈腰出门迎接。
“诶呀,几位军爷,不知什么风,把您们几个给吹来了”
“知道这本书吗”
为首的把总一抬手,拿出一本《大清淫僧传》,伸到了酒楼掌柜面前。
酒楼掌柜一眼就认出来,但还是矢口否认:“这……这是何物,怎起名如此粗俗军爷,小人实在不认得这书,更没见到过。”
那官兵把总冷笑一声:“呵,不承认也不重要,全部都有,给我进去搜,不要放过每一处角落!”
“哒哒哒哒!”
一声令下,一百多号官兵冲进酒楼,又有几十人把守酒楼各门,防止有人逃脱。
唐子斋几人还在包间喝酒发懵,房门忽然被人粗暴踹开。
其中一个公子哥趁着酒劲起身怒骂:“谁让你们这些臭丘八进来的,滚出去!”
一声呵斥,还真就把几个清兵吓住。
可很快几个清兵的军官走进来,怒斥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搜!这可是京师里下来的圣旨,连县太爷都背不住,你们有几个脑袋还敢抗旨的”
这话说完,几个清兵马上动起来,就对着包间里打砸乱搜。
搜了一圈,一无所获。
倒是把几个包间公子哥给吓得酒醒了,他们都听到了刚刚军官说的“京师下来的圣旨”、“太爷都背不住”几句话。
作为聚会发起人的唐子斋,顿时好像想到了什么,下意识拢了拢衣襟,里面正躺着一本带插画的崭新小说。
然而,这番无意识的动作,却是被那军官注意到。
军官大喝:“给我摁住这人,扒了他的外衣!”
几个清兵一愣,副手说道:“头儿,这几个人的衣着,看着像是读书人,万一……”
啪!
一个耳光下去,副手顿时被扇的七荤八素,连忙附和道:“还愣着干嘛,头说的没听见还是怎么的”
几个清兵当即一拥而上,唐子斋都来不及亮明家世背景,应该说就算亮明了也没啥用。
一个县城豪强,再厉害还能大的过京师下来的圣旨,大的过伪清朝廷
唐子斋两三下就被制服,待到衣襟怀里藏着的插画版《淫僧传》小说被搜出来,他已经是面如死灰。
军官接过小说,简单翻了几页,瞬间又合上,脸上带着笑容缓缓说道:“全部抓起来,送入大牢!”
一时间,包间里一片哭爹喊娘。
“你们不能抓我,不能抓我!”
“我爹是县城首富,我爹是县城首富!”
“县太爷与我家关系密切,你们抓我,就不怕县里面怪罪吗”
“我族叔可是朝廷的礼部右侍郎,县令见了都要磕头……”
“……”
然而,没人搭理他们,所有人全都被清军压着绑着出了酒楼。
酒楼里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被抓,就连酒楼本身也没幸免,几个随行官差上去贴了封条,又用枷锁押送着酒楼掌柜。
这还是南皮县其中一处,剩余的酒楼、书铺、茶馆,凡是有人流聚集,尤其是读书人聚集的地方,统统都被查抄。
县城内外到处都在抓人,数日之内就已经把县城牢狱填满。
抓的既有穷苦百姓,也有官绅老爷,就连县学生员都进来了好几个。
嘉庆朝的第一波文字狱吃鸡大赛,正式开始了!
嘉庆作为清仁宗,他的脾气还是不错,自然不会因为些许小事,就随便掀起文字狱,尤其现在大清正处于风雨飘摇。
文字狱这种东西,更是要慎之又慎。
可当日纪晓岚呈递上来的那部《大清淫僧传》,实在是让他怒不可遏,同时也令他感到深深恐惧。
书里不仅对大清京师的朝臣要员、满洲八旗如数家珍,还各种编排他的太爷爷、爷爷,甚至是已经驾崩的汗阿玛乾隆。
嘉庆对乾隆退位不让权的行为确实很讨厌,甚至还付诸行动,给上了高宗庙号讽刺,可不代表他能认可小说里编排的乾隆实际是汉人。
虽然嘉庆的母亲出自汉军旗,算是有一半汉人血统。
可真要是乾隆为汉人,这事情传出去,少不得要在大清的权力中枢,引起一番不必要的风波,甚至还有可能动摇到嘉庆对八旗体系的统治。
这是嘉庆绝不允许的,所以他当机立断,下旨将《大清淫僧传》定为邪书,而后大兴文字狱。
又让纪晓岚亲自主审负责,务必将此邪书的幕后主使抓出来。
能不能抓出来不重要,关键在于一个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