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一十八章 最有效的誓言?老朱揭穿老底!
作品:《退位让贤》 老朱笑道:“这也是对你们同意让大明军队借道,并在境内建立大明军事基地的回报。”
“军事基地只是租借二十年,会付给你们租金。”
“从图兰帝国境内通过军事运输通道也一样。”
“虽然由大明来管理,但同样能够方便你们自己的商贸,并且,大明也会给予租金。”
“大明对待朋友,向来是非常慷慨大方的。”
“但对待敌人,便从来都毫不留情。”
“究竟是选择做大明的朋友,还是成为大明的敌人,这就由你们自己来选了!”
老汉听完老朱一番话,紧蹙眉头,陷入沉思。
良久,他才再次开口,质疑道:“为什么呢?”
“大明为何会如此慷慨地帮助我们?”
“特别是连铁器这种能够武装士兵的战略物资,你们都同意大量供应,这背后的真正理由是什么?”
他直视老朱的眼睛,道:“不要说什么仅仅是为了报答朋友,这样的话,也只能骗骗三岁稚童。”
“你们和我们的信仰截然不同,我们信仰至高无上的主,而你们却只信奉你们的圣人,信奉你们的皇帝陛下。”
“我迫切想知道你们这样做的真实意图究竟为何?”
老汉的脸上带着一丝洞悉人心的精明:“要不然,套用你们中原人戏曲中的一句老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同样,你们无缘无故给我们这么大的好处,我绝不相信你们会没有任何所求。”
“不将真实的原因说清楚,我只会怀疑你们居心卜测,不会与你们合作。”
老朱心中暗自思忖:其实让你们普遍接受并使用大明宝钞,对我们而言,才是最大的利益所在。
至于弓箭,大刀……对掌握了工业化生产能力的大明来说,其生产成本之低,生产速度之快,是这些蛮夷无法想象的。
按蛮夷购买弓箭,大刀的价格,这些是妥妥的暴利产品。
更重要是,对现在广泛使用火枪火炮的明军来说,并不认为给蛮夷出口弓箭,大刀,就会对自身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
那为什么不出口赚钱呢?
让他们有充足的弓箭和长矛大刀,还能减缓他们对火器的渴望!
这反而进一步强化了大明对他们的军事优势。
然而,这话此刻却万万不能说出口。
否则,就无法将借贷大明宝钞这一举动,当作一个重要的“条件”,更不能将其包装成给予对方的“恩惠”了。
略一思索,老朱脑海中浮现出朱允熥曾对他说过的话。
他在脑海中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道:“商人做生意,讲究的便是合作共赢。只有你我都能从中获利,这才是最稳固长久的合作模式。”
“若是咱赚钱,你却亏本,那么咱们就无法成为真正的生意伙伴。”
“你甚至还会因此心生怨恨,反目成仇,最终刀兵相向,那样一来,咱们的生意也就彻底做不成了。”
他停顿了一下,很快进一步阐述道:“大明要持续发展,要让每一个黎民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安康的生活,就必须与周边的国家广开商道,互通有无。”
老朱的声音变得富有感染力:“咱希望你们能够富裕起来,只有你们手中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购买咱大明源源不断生产的各类商品。”
“只有你们养殖的牛羊马匹日益增多,你们开采的矿藏日渐丰富,咱大明才能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换取你们的牛羊马匹,换取你们珍贵的矿产资源。”
“如此一来,你们的富裕,也会反过来促进大明的繁荣昌盛。”
“相反,若是你们持续贫穷,便会滋生对富裕大明的仇恨,进而不断挑起纷争与战事,这对咱大明而言,是极为不利且得不偿失的。”
老朱最后总结道:“这就是咱大明商人独有的思维模式,咱这样一番解释,你可能理解了?”
老汉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抚摸着颔下的长须。
旋即,目光锐利地盯着老朱,语气中带着几分洞察秋毫的自信:“你方才所言,确实颇具道理,但恕我直言,其中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你尚未提及。”
老朱闻言,不由得一怔,他正疑惑间,便听得老汉接着说道:“你们中原人,素来以受过圣人教化而自居,认为周边所有未经圣人教诲的国家,皆是未开化的蛮夷之辈。”
老汉的语气变得有些犀利,直指核心:“甚至你们的皇帝,在公开发布的昭告天下圣旨中也明确宣称,大明肩负着教化四方蛮夷的重责。”
“在此之前,便已有不少大明的读书人,长途跋涉来到我们图兰帝国,孜孜不倦地宣扬你们的圣人之道。”
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你们对外扩张,应该就是为了传播所谓的圣人教化吧?”
“让我们都与你们一样,俯首供奉你们的圣人?”
“你们帮助我们,是否便是为了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来拉拢我们,企图让我们改变对主的虔诚信仰,转而遵从你们的圣人教诲?”
老朱闻听此言,顿时愣住了。
他万万没有料到对方竟然这样去想。
他旋即回想起,情报人员此前上报的信息中曾提及,这些西言国家都将他们对“主”的信仰看得无比神圣和重要,甚至为此爆发过血腥的“宗教战争”。
不仅如此,即便信奉同一个“主”,但由于内部教义的细微差异,彼此之间也会互相指责对方是“叛逆”,是对“主”不忠诚,甚至认为必须将其彻底清除净化。
朱允熥颁布的鼓励大明百姓出海的圣旨里面,也确实提到了要去海外宣扬圣人教化。
如此看来,他们会产生这般理解,也便不足为奇了。
他们以为大明和他们一样,是为了向宣传“宗教的教义”。
这是典型的“以己度人”了。
不过,他们恐怕并不清楚,即便在中原,对于圣人之道,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彼此之间也在激烈地争夺着话语权。
谁有资格“释”圣人的经典,谁就能在无形中拥有巨大的权力。
然而,圣人之道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核心思想,便是“和而不同”。
这正是他们所不曾理解的。
所以,哪怕众人的看法不尽相同,对圣人之道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抑或根本不信奉圣人之道,受过圣人之道熏陶和教育的汉人也不会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不会因此认为此人是触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毕竟,这便是圣人之道中“和而不同”的精髓所在。
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蛮夷”,显然难以理解圣人的这种包容的道理。
老朱正待开口解释,老汉却已抢先说道:“你们的圣人之道的内容,我都曾研读过。”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了然:“我还知道你们中原也有佛教和道教。”
老汉提出了自己的条件:“我们图兰帝国可以允许你们大明的书生,前来我们帝国讲授圣人之道。”
“但有一点必须严守:不得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更不能诱导我们的孩子背弃对‘主’的信仰。”
“你们必须尊重我们的信仰,就像你们对待佛教和道教一样。”
老不禁朗声一笑,语气轻松而自信:“这一点你可以完全放心。圣人讲究‘和而不同’,你们只管虔诚地信仰你们的‘主’,我们大明绝不会横加干预。”
“咱自己以前也曾当过和尚,至今仍然信奉佛祖,但这丝毫不妨碍咱成为天下儒生都承认的大明之主!”
老汉凝视着老朱,眼神异常认真,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坚决:“你们的信仰不够虔诚。”
“如果是在我们图兰帝国,不虔诚的信仰便是彻头彻尾的背叛,理应被绑起来,用乱石活活打死。”
他没有在这件可能破坏双方“友谊”的敏感事务上继续纠缠,而是迅速转移了话题,接着说道:“不过,这样也好,如此一来,我们双方便可寻求合作的契机。”
老汉的声音变得平稳而清晰:“我们的子民,对‘主’的信仰,绝不会因为你们的几句圣人之言而轻易改变。”
“另外,我们也不会改变现行的法律。”
“除了你们大明的军队和商人,以及其他暂时过境或来我们帝国办理公务的大明人之外,图兰帝国自己的子民,无论听了多少你们的圣人之言,都必须始终保持对‘主’的虔诚信仰。”
“否则,那便是犯下了不可宽恕的滔天大罪,必将处以死刑。”
“这是我们图兰帝国的内政,没有丝毫谈判的余地。”
“如果你们可以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想,双方之间的盟约,便不会再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老朱笑了起来,缓缓起身,语气笃定道:“可以。大明无意干涉你们的内部事务。”
“只要你们不强迫前往图兰帝国的大明子民更改信仰,那么咱就能代表大明,同意这项请求。”
尽管向外传播圣人之道,是大明既定的国策方针,但这毕竟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宏大事业。
至少在现阶段,大明并没有必要去强迫图兰帝国信仰什么,或不信仰什么。
说白了,这与大明眼前的核心利益并无直接冲突。
至于将来,随着两国间交流日益频繁,大明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到了那时,或许无需大明采取强制手段,他们自己便会主动改变。
从今日的强制信仰,转变为尊重个人意愿的自由信仰。
同时,老朱也十分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人对于所谓的信仰,表现出了近乎狂热的执着。
大明有必要警惕并防止这种极端思想向自身境内蔓延。
尤其是眼下别失八里已并入大明疆域。
而别失八里的贵族和民众中,亦有不少人信仰此道。
大明必须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特别是要严格禁止他们向未成年人传播这些观念。
当然,这亦是大明自己的内政,无需在当前的谈判对话中提及。
老汉也跟着笑了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狡黠:“我听说,你们中原人,只要对洛水起誓,就一定会遵守诺言。”
“你刚才承诺我的事情,你答应的条件,能当着我的面,对洛水起誓吗?”
老朱闻言,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他神色古怪地看了老汉一眼。洛水之誓?
你难道不知道,那所谓的洛水之誓,早已经被某个姓司马的人,弄得毫无信誉可言了吗?
老汉的态度十分认真。
显然,对方是真的不了解这段历史,或许是听信了某些以讹传讹的说法。
“完全没问题!”老朱爽快地答应。
“咱们可以签订正式文书,并相互起誓,也请你们的‘主’,一同见证这份盟约!”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帖木儿大汗,如果没有其他问题,那咱们就正式缔结盟约吧?”
老汉听到这句话,瞬间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手指颤抖地指向老朱,声音因极度惊讶而变得有些结巴:“你……你……你怎么知道我的身份?”
“这很容易猜出来。”老朱神色平静,淡淡地望向眼前之人。
自从这老汉踏入大帐的那一刻起,老朱的心中便生出了疑问:为何堂堂帖木儿帝国,竟会派遣一个形象如此不佳的使者前来?
难道这庞大的帝国,竟已无人可用了吗?
及至后来与老汉谈判,他敏锐地察觉到此人胆识过人,言谈间并无寻常使节的谨小慎微。
更重要的是,当老朱提出条件后,对方居然毫不犹豫地直接应承下来,一句“没问题”便拍了板。
尽管前来觐见的使节可能被赋予极大的临机决断之权,但如此不请示便直接定论,仍显得过于逾越。
除非,此人本身就是能够乾纲独断、一言九鼎之人。
那么,在图兰帝国中,谁能真正做到一言而决,说了算数呢?
答案无疑指向了帖木儿大汗本人。
老朱是何等聪明之人,又怎么可能猜不出来?
……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