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9 章
作品:《原来这里是红楼》 就这样,为了心里的野望,贾家这次也高高兴兴的把湘云和宝玉的婚事定下了下来。
两边交换了信物后,两家定亲的事传了出去。湘云也被史家接了回去。
湘云这次得偿所愿了,同时也知道两个叔叔对她难免不喜,所以这段事件都躲在屋里安静的绣嫁妆。
而这边史家两兄弟,聚在书房里这在说这事。
史鼎作为的兄长,对最小的弟弟史鼐难免喜欢时不时的说教几句。
“你呀,多大的人了,说话要谨慎。在贾府说的那些事,以后不可在说了,还有那些事你也不别自己当真了,皇家的事情我们可掺和不起。”
知道自家二哥便是这性子,史鼐忙道“二哥,你放心吧,我有不傻,那些话不过是糊弄贾家的,为的还不是让他们答应湘云的婚事。我看湘云是真的喜欢贾家那小子,我毕竟继承了大哥的爵位,出了这事,我不得多用些心力。反正我们已经申请了调令,出了京都,这些事情也找不到我们。”
是呀,他们都申请了调令,要不了多久就要出京赴职了。好不容易从党派之争中抽身,可不能在卷入进去。
史鼎叹道“哎,湘云这事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谁知道,反正我尽力了,现在这样至少是她想要的。到时候我在多给她备些嫁妆。也只能这样了。”史鼐随意道。要说多疼这个侄女,那还真没有,就连他去世了的大哥,他和其的感情也没有多好。
从小大哥身体就不好,他们相处的时间有限,而父母的目光和精力都花在大哥身上。对他和二哥反而不大上心。反而是他二哥从小照顾他,他因为父母不关心自己,闹过几次脾气,都是二哥哄他。
后来大哥走了,其实他们都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太大的悲伤。不过因为到底因为从大哥身上继承了这候位。他也没有亏着湘云,自家女儿有得她也有。而且大了,也用心给选了人家。
现在出了岔子,他也尽力满足侄女得心愿,和贾家的婚事敲定了。到时候在多备些嫁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
见他这样,史鼎便说起其分家这事。
“户部那里,我们还了钱,剩下的再分出一份给湘云,做嫁妆,剩下我们两均分,顺便也是时候把忠靖侯府从保龄侯府独立出来,你都多大了。反正调令出来,我们也不在一处。该分家了。”
“那有人这样分家的,三七分,我拿三就是了。”史鼐道。
“你认我这个哥哥,就听我的。”
“你这样以后嫂子不恨死我,不行。”
“这,哎,那四六分吧。就这样定了。听我的。”
“行,听你的,反正也没多少钱。”
而这边,王夫人因为心里惦记这的事,抽空又进宫去看望元春,主要是元春年纪毕竟不轻了,好不容易怀上,她真希望元春这胎真能生个皇子。
不想这一进宫,发现元春的脸色比上次前面是还要差劲,肚子已经挺起来了,但是人却没有胖,反而更加消瘦了。
这可把王夫人吓了一跳,一再追问,这才知道元春怀孕后嗜辣,私下和抱琴关起门来研究了半天,这肚子一点都不拔尖,而是圆滚滚的,想起的从那些经年的收生嬷嬷那里打听回来的话,心里担心这胎是个女儿。
没孩子的时候,盼着只要能怀上个,不拘男女都是宝贝。不想这真怀孕了,又盼着能生个皇子。
特别是封妃后,她们这批后进的妃子们,原先一同省亲的吴贵妃,周贵妃都被贬了,而吴家,周家更是全家下了狱。这样一来,元春也隐隐感到了不对。
如果省亲是好事的话,当初陛下怎么不让宫里有子的宁妃,淑妃等人也出宫省亲。而宫外还盛传的她们这些能省亲的妃嫔在宫中如何受宠,但是只有她们知道,皇上一个月能来她们这里一趟都算好的了。
元春越琢磨越害怕,这要不是她正好查出怀孕了,她的下场是不是也和周,吴两妃一样。那荣国府怎么办,老太太,她娘,还有宝玉怎么办
她原本想投靠皇后,毕竟帝后感情不错,还有太子在,只要皇后愿意庇护她,想来事情可能有回转的机会。但是当她频频向皇后示好了。凡是皇后有动作,她必然跟随。不断的打点皇后身边的红人。
但是,皇后并不接茬,反而用她怀着孕,身子渐重,把请安都免了,这下这条路是不行了。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她肚子里的这块肉,要是她能生个皇子,就能解决了。陛下现在也不年轻了,膝下却只有三个皇子,要是她在给皇家添一个皇子,还是老来子,这样的功德,到时候她再求一求陛下,为了皇子着想,也许,荣国府便没事了。
王夫人听了原由,眉头也紧皱,现在她心里有了想法,也盼着元春生个皇子。
脑子里想了一圈,突然想到马道婆,宝玉的这个干娘,曾经听她说过她那有能保人生子的秘方,原本她还想收来给元春用的,但是没想到元春就是有福气,封妃没多久便传来怀孕的消息,这事便丢到一边。
现在知道了元春的担心,当下便忙道“宝玉小时常生病,为了压着点他,我特地给他拜了个寄名的干娘,这不之后就平安长到这么大了。而且他这干娘,马道婆是真有些道法的,不仅仅在我们府里行走,京都有名有姓的人家都多请她进府呢。也是我们多年的交情,她那里必定有法子改胎,这样的事我也听过不少。娘娘别心急,我去寻她问问。一定让娘你娘生个皇子。”说完,她慈善的看着元春,和她已经挺起来的肚子。
“那便好,若真是个有道行的您不妨帮我问问,要是不行,您也帮我暗地里多打听打听。这孩子生下来,儿子总比女儿过的好些的。”元春听了这话便道。
王夫人得了这话,便保证道“娘娘,你就在宫里好好的养胎,民间这样的改胎的人家也不少,其中成功的不占少数,我必定给你把法子寻来,保你生个小皇子。”
两人又说了几句,王夫人这才出宫,刚回到府里,便收到了王子腾在押解回京的途中暴病而亡的消息。
其实他是自杀的,兵符原本是由他掌管的,最后到了七王爷手中。他没有什么好辩的,一旦罪名落实,不光他,就连家里的老妻,唯一的女儿都要受到牵连。
还不如服毒认罪,人死债消,期待着皇上能看在昔日的情分上,不要牵连到他的家人。
消息传开后,京都里的官员见上面虽然没有给王子腾定罪,但是也未多提,而王子腾所任的官职也很快被皇上的心腹顶上了。
因此,王子腾的葬礼办的很是冷清,来祭拜的人家多是亲戚。
薛蟠出京的时间还有几天,所以这会儿薛家也过来帮着处理王子腾的后事。
贾琏和王熙凤也过来吊唁,王熙凤已经今非昔比了,自从荣国府分家搬了出来,两夫妻感情更好了起来,贾琏忙完了,回来也会和她说说外面的事情。
叔叔这次出事,有涉及到那么敏感的话题,向来身体健壮的人,死的这么突然,王熙凤不会不知道其中存在幸秘。
在家时贾琏和她闲说的那些话,再想起可卿去世时给她托的那个梦,当时不在意,现在结合贾王两家的情况,王熙凤才反应过来,贾府鲜花着锦,烈火亨油后暗藏着的危机。
心里侥幸不已,还好现在她们已经和荣国府那边分支了,即使出事也落不到她们头上。
上门拜祭前,王熙凤不是不纠结的,但是想到叔叔往日对她的好,虽然不比亲生的,但是向来也是照顾有加的,就连她的婚事也是叔叔一手包办的。特别是前些年,她父母都走了,叔叔一家便是她最亲的人了。
现在出了这事,不来良心上实在是过意不去。
好在贾琏不在意,他现在也培养出来几分政治素养,既然皇上没有给王家叔父定罪,那就证明人死债消,上面不想追究,毕竟王家这样的情况,不用追究,王子腾一死,没有撑门户的人,王家便会直接衰败下去。
所以,王熙凤这会身怀六甲的,心里惦记这事,总之对孩子,大人都不好,所以贾琏便带着人过来走一圈。
两夫妻上了香,看到的面色憔悴,老了一圈的婶娘和萎靡不振的弟弟,王熙凤心里也是一酸。
“婶娘,叔叔走的突然,你要多保重身体,想想鸾凤妹妹,就是为了她,你也要好好的。”
见到王熙凤能来,王子腾之妻心里很是欣慰的。拍拍她的手。
想到已经走了的丈夫。心里又是悲痛,又不免有又丝埋怨。为什么要参与到皇家那些事里去,什么光复王家门楣,他们又没个儿子,便是挣来回来爵位,那还不是便宜外人。
这不如今出事了,他倒是干净利落的走了,以后女儿却没了依靠。也不知道出来这事,女儿夫家会不会对她有意见。
“嗯,放心,我熬的住,还有你鸾凤妹妹,我可舍不得走。”
听了这话,王熙凤才放心了些,这才又问到婶娘,“婶娘,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王子腾之妻心里早就有了打算,当下便道“我打算葬礼结束后,便把京都的宅院变卖了,带着你叔叔回金陵老家去,你鸾凤妹妹嫁回去后,我便没见过了,也不知道她如今怎样,而且有王家的族人在,以后也能有个照应。就是仁哥儿”
“仁哥儿,当然跟着你一起回去,不说叔叔在的时候对他如亲子一般,就是现在叔叔走了,我们王家这支就他一个男丁,他也应该担起责任来,护送您回金陵,打理事务。”王熙凤便理所当然的道。
这话一出,王仁虽然有些不满,但他向来害怕王熙凤,对于王熙凤的安排也只能点点头,反正叔叔走了,他再留在这京都,没人撑腰,以往被他欺负的人还不回头折腾他,还不如回老家去。
王子腾之妻也安心的点了点头,仁哥儿再胡闹,爱玩,但是毕竟也是顶门立户的男丁,有他在,很多事情便方便了很多。
这边说完正事,王熙凤又和薛姨妈,宝钗闲说了几句。便离开了,毕竟她现在肚子已经大了,在这里也帮不上门。
王夫人匆匆来了一趟,上了柱香,又匆匆走了,她这会忙着去给娘娘寻法子。
看她这样,王子腾之妻,心里一片发寒,以往子腾在世的时候,最疼她这个妹妹,便是王熙凤这个从小在他们身边长大的侄女都要稍逊一筹,不想他这刚走,他最疼爱的妹妹便是这副嘴脸,也不知道心里作何感受。
算了,这样的人以后不来往便是了。
之后不久,王熙凤,迎春,黛玉她们约着一起到城外,送走了宝钗一行人,因为有顾景棠,贾赦和林如海的打点,途中各地有人照应着,宝钗他们又雇了镖局,又有押差顾着,这一路上倒是平平安安的到了辽东。
宝钗到了辽东后拿着几家给的信函,拜访了当地的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等,很快在这几家的介绍下,嫁给了当地的一名从六品的卫千总。
这人听了宝钗说了她之前在京都的那些事,也不介意。要知道在辽东这地界,时不时的有敌人叩关,一旦发生战役,能不能活过明天,真不好说,能娶上媳妇就不错了。所以这里的人对女人的包容比京都要宽很多,宝钗这事在他们看来不算什么。
又不是嫁过人了,即使嫁过了,在辽东改嫁也不算什么大事,更不要说宝钗这学识,这样貌,能娶到这样的媳妇,真是赚得了。
至于宝钗提的那些要求,婚后她娘也要搬来一起住,好呀,反正他爹娘早死了,岳母也算半个娘。而且以后他打仗不在家,还有岳母陪着妻子,要是有了孩子,岳母也能帮着带带。
至于帮忙照顾照顾大舅哥,也不算事,不老实他收拾一顿便老实了。婚后,宝钗觉得这样的日子真的很好,她的丈夫眼里心里都是她,在外面能抗事,回到家却愿意听她的。
就连她妈,现在不也是一口一个她姑爷怎么怎么
这边送走了薛家没多久。顾景棠他们又送走了这些去往各地查贪污的有为青年们。
这次出去的队伍比原来更加庞大了些,这次这个差事虽然风险很高,但是伴随而来的机遇也更大,这样一来,知道这事的宗室,很多都把自家的孩子塞了进来。
除了宗室之外,里面还有一些正德帝心腹的孩子。这些孩子出门,当家父母的那有不担心的,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只能让他们出去闯一闯了。
出去闯,也不是放手任他们轻身上阵。每家都给自家孩子备上不少心腹手下。而且出发前,还拉着这些孩子的,拼命的补习,塞了不少官场厚黑学进他们的大脑中,等到时间到了。这才依依不舍的送别了他们。
贾赦难得当了会好父亲,给儿子配了不少好手,但是这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贾琏这次出行,要和允瑜世子一组,路途中必须照顾好世子。贾琏虽然有些怨怼,但是看到他爹给他配的那些人手后,便笑眯眯的接受了。
管他爹偏,只要他自己能立功升官都无所谓。只是可惜不能看着他儿子出世了。
看着这些意气风发的青年,顾景棠能做的不过是一人给了他们一张初级护身符,能帮他们挡一次伤害。其他的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这些孩子一出京都,就像蛟龙出海,猴子如林,不闹的天翻地覆不行。
而京都里顾景棠也没有闲着,终于出手,显出其铁血手段,一部分大臣倒是把欠的钱都还完了,但是还是有些,只一味的哭穷喊着没钱,赖着也要分期付款,这分期付款是给真正贫困的人家准备的,不看看自己家都肥成什么样了。
顾景棠一概不管,先叫到户部说话,定下最后期限,如逾期未还,直接抄家。待动了真格,查抄了五六家之后,哭穷的声音一下子没了。
这下顾景棠也显于人前,不说话的时候还看着跟谪仙似得,这一出手才知道怪不得年纪轻轻便成了皇帝的心腹。
作者有话要说写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怕怕的,古代还真的很相信这种改胎的假话。感谢在2020062321:06:142020062423:58: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园88瓶;蒙蒙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