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78 章

作品:《原来这里是红楼

    正德帝看着殿上这些静默的老臣们,忽然笑了。开口道“是呀,普通老百姓,能娶个老婆、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可当官了怎么还能和平头百姓一样没有百八十个奴才侍候,可怎么活的下去。”

    “噗”站在的太子身后旁听的三皇子喷笑出声。

    皇子们大了,即使皇上时间有限,身边多只是带着太子言传身教,但是并不代表的他不管其他两个儿子,自从两个儿子开始办差以来,大朝会两位皇子也会跟在太子身后旁听。

    不过也只限于听,至于发表意见目前他们还没有资格。

    正德帝瞪了一眼他以后,三皇子忙捂住嘴。正德帝这才有继续道“不过朕也体谅你们,毕竟培养出一位读书人也是不易的,若是一味说什么为民为国,没点好处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既然诸位认为今日这些事,是因为俸禄有限,生活穷困不得不为之,那我们今日便来解决这个问题。”

    正德帝这话一出,听的当场的官员都头皮发麻,他们这个君王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什么话都敢说,现在看来人家还敢做。

    俱是面目铁青,早知道,他们是绝对不愿让这么一位铁腕手段君王登上帝位,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人出头说话,原本站起来的,又纷纷跪了下去。

    他们能说什么殿上的这些人,做官做到有资格上朝的,那家里没有下人侍候。护卫、丫头、小厮、门房、厨娘等,这林林总总的,而且除了极少数几个“异类”,谁不是家里妻妾成群

    这样妾再生子,人口多了,少爷小姐一堆的,那个身边不得配上几个丫头小厮,慢慢的下去,这不就一大家子了。

    可他们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过上这样的生活吗他们不心虚呀,自古以来,历朝历代读书、做官的不都是这样子吗

    不是还有诗写了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

    但是被皇帝都这样直白的说出来,他们便在道义德行上落了下乘。至于那些不为名不为利的大圣人几千年才出一个,他们可做不了。

    当然,这些话只敢在脑子里来回转,没人敢拿到来回正德帝,有些话皇上能说,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不能说的。那个当官会说,我当官就是为了捞钱的

    那必须是为了造福百姓啊

    所以现在可不就皇上你说什么便是什么了。

    正德帝看着跪在地上,敢怒不敢言的大臣们,突然觉得神清气爽的。不是想逼着朕停了清理户部欠款的事儿嘛现在还有谁敢站出来说道说道

    不是哭穷吗继续哭啊

    你那大宅子有不会跑,你每年纳妾欢快的时候,都是记录在案的。

    正德帝心情大好,笑道“既然如此,朕将令户部根据物价,重新制定朝臣的俸禄,以及重整朝堂,避免再次出现朝臣贫困的局面,现在顾卿来给诸位说说接下里的新规吧。”

    满朝的官员们恍惚的听着顾景棠的宣读。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每位官员入职时,本人及其父母族人等,皆需做财产登记。三年入职期满,若其财产与先前差距太大,远超俸禄,无法查明来源,皆做贪污受贿处置。革职,抄家。”

    “举报检举有奖制;给予低一级官员弹劾上官贪污行贿的权利,若核查属实,奖励弹劾人收缴贿赂的三分之一。”

    一众大臣清着脸听完了这些,还没来得及反应,上面的正德帝接着又道“同时,朕也将会重启督察巡抚各地,查贪查腐。”

    众臣这会儿也明白了过来,这才是正德帝的最终的目的,重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官吏贪污,吏治败坏。这是从先帝在位时就已经凸显的大问题。其实国库空虚只是表象,朝廷真正的毒瘤正是吏治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贪,即使是在现代,许多人都觉得贪腐严重,更不要说古代,你能想象逢年过年、或婚宴寿礼,不少官员拿出几年的俸禄买重礼送给上头吗而且还是许多许多个上头。

    特别在江南,当地不少的地方官员每年要从盐商和下面人的手里收到数十万两的白银。

    这靠着做官,富贵的连皇帝都要眼红的话,不查他们查谁,正好还可以收缴一笔不菲的钱款。

    而当朝的大臣们这时候也无话可说了。

    等大朝会散了,正德帝把顾景棠留了下来,回了勤政殿,又召了这次参与要账的这批年轻人。

    先是把人夸奖了一番,然后便开始忽悠起人来了。

    “贪污如蛀虫,这些年不断的蚕食着大周的根基,以至于大周泱泱大国,竟然出现国库无钱,民间有句俗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员们个个腰包鼓鼓,而百姓却饥肠辘辘,连件过冬的棉衣都没有,这样下去的,大周岌岌可危已。”

    “现在,朝廷和朕都需要一批锐意进取的青年站出来,为这大周朝奔走各地,清除贪官污吏。你们中有没有人愿意前往。”

    被正德帝期待的眼神扫过,这种委以重任的感觉,瞬间让这群年轻人热血澎湃。

    “臣愿意”贾琏,杨丰羽这些官宦子弟最先激动的喊话。

    正德帝看着群情激奋的一群小子,很满意,又回头对着一边看戏的两位皇子道“这次你们也跟着去,历练一二,好好干,可比被他们给比下去了。”

    说完,又转头,对着这些青年人道“你们下去商量商量,拟一个计划递上来给朕看看,出发的时候朕给你们配些士兵。你们不要怕,尽管施为。朕在京都坐镇,给你们撑腰,希期待你们能为大周清扫贪官污吏,还大周一片盛世,到时候再为诸位加官进爵。”

    这话一出,大家都兴奋不已。除了二皇子,心里很是不甘。

    之前三弟领了清缴欠款的事,他心里还嘲笑三弟真是个傻子,上赶着跟着个臣子,什么都去碰,那可是得罪人的活,弄不好就是万人恨啊一点风头都不会看。

    没想到的现在父皇竟然叫他去查贪污,不说他好不容易在吏部经营起来的局面,就说这活,可更遭人恨嘛,而且危险系数太高了,即便他是皇子也很容易出事,父皇也够心狠的。

    看了眼边上一脸兴奋的三弟,还有下面那些激动的面带潮红的青年们,二皇子觉得心好累,这群傻子是不是只长个子不长脑子,这有什么可开心的。

    但是他也只敢在心里腹诽几句,面上严肃的领了圣旨。

    等到人都走了,顾景棠落在最后出来,对着正德帝,悄悄的竖起大拇指。没想到平常严肃少言的你,忽悠起人来功力也不弱嘛。

    正德帝看到顾景棠翘起来的大拇指,虽然没有见过,但是莫名的便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当下笑眯眯的,像是偷腥成功的老狐狸似的看着顾景棠,举着茶杯示意了下,彼此彼此。

    就这样,这支特殊的反贪组便组建起来了,这可和以往不同,要是把柄一旦落入这些小祖宗手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看看这些人的身份,最主要的是他们身后站的人,这些人闹腾起来,可是能把天都捅破的。

    不过这也不是说走便走,他们手上还有清缴欠款的活,最起码也要等到交接好才能走,而且正德帝也要花些时间给他们准备好士兵护卫。

    经过这一役,大臣们都纷纷还钱了。没钱的人家也去申请分期还钱。

    而荣国府这边,因为无人上朝,而贾政虽然在礼部任员外郎一职,但是这职位一般是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职配置于朝廷或地方的辅助部门,虽然是从五品,但大多为闲职。

    贾政这样非科班出生的身份,在礼部本来就不大受人看得起,再加上他也不愿意低下身姿和人主动交往,以至于这么多年,在礼部也没几个说话的朋友。

    这样的环境下,贾政每天不过去点个卯。其余的时间便回到府里,躲在书房里,和门客们清谈,挥斥方遒啥的。所以对外面的消息也不太关注。

    因此,满屋子的人,对于朝中风向居然毫不清楚。之前顾景棠给他们递过还钱的通知,还上门追过债,不过这贾府每次不过出些小钱。顾景棠倒也没有太过为难他们,弄得荣国府的以为追债不过是走个形式。毕竟法不责众嘛,那么多的大臣,最后不过是不了了之的。

    顾景棠没有太过逼迫他们,不是因为什么情分,而是因为正德帝顾及元春肚里的孩子,打算等孩子生下来再收拾这府里。

    这时的荣国府毫无所知,这会儿正因为湘云退亲的事,和史家闹得沸沸扬扬的。

    从宝钗他们离开荣国府开始,史家两兄弟携妻子上门了。

    原本史湘云已经和卫家订了亲,按理应该好好呆着自家准备嫁妆。不想因为林如海入京,带走了黛玉,而且表明了不欲和荣国府结亲的想法,打乱了贾母的计划。

    随着大房出走,娘娘封妃,有孕,王夫人在府里的地位越来越的重,隐隐超过了贾母,贾母看着自己说一不二的时代即将被取代,如何甘心,要是薛家姑娘真嫁了宝玉,这两婆媳联手,这府里还有她的位置嘛

    但是一时有寻不到合适的人,贾母便想了个馊主意,把已经定亲的湘云,接了过来和宝钗打擂台。

    而湘云到了贾家以后,不免常和宝玉接触,这府里的下人又是什么都敢说的,一时间流言便传了出去。

    而这边卫府听了这些流言,心里便犯起了嘀咕。

    卫家之所以愿意和史家联姻,娶湘云这样父母双亡,在古代婚姻市场中被忌讳的女子,更多的也是出于政治原因的考虑。

    当年先太子被封太子,地位仅次于皇上,拥有类似朝廷的一系列太子洗马,太子少傅等东宫属臣。卫若兰的父亲,卫家的当家人原本是先太子东宫里的一名小詹事,主管太子出行礼仪。

    后来先太子谋逆,他因为官职低,反而逃过了一劫。但是也因为这段履历,再加上卫父也不是什么大才之人,卫家大儿到了三十才考上举人,卫家托了不少关系,才在国子监任一博士。

    所以这些年卫家的情况也不尽如意,二子这边卫家当年的那些人情都已经用的差不多了,便想着和史家结亲,盼着到时候史家能帮衬一二。毕竟史家在如何也是当年的八公之一,人脉还是有些的。

    为了这事,卫父叫来了卫若兰,把其中的缘由说了,又询问他的意见,毕竟以后成婚过日子的是他自己。

    卫若兰听了父亲给他提这门亲事的缘由,皱了皱眉,思考了会儿才道“父亲,这门亲事还是退了吧。如果女方愿意的话,就会知道避嫌,不会在订婚后还住到亲戚家,和外男密切接触,闹出这样的流言。”

    说完有道“而且史家并不是什么好得联姻对象。这段事件,儿子在外接触了不少人和事,也能看的出来陛下对这些四王八公并无好感,而且陛下似乎并不忌惮或者说厌恶先太子。陛下对允瑜世子的态度便是明证。只要有能力,陛下并不吝啬提拔。所以,我打算加入这此的查贪活动,至于婚事以后再说吧。”

    卫父听了儿子这番话,心里先是沮丧后有骄傲。做了这么久的官了的一辈子庸庸碌碌,现在连局势都没自己儿子看的明白。不过这样也好,卫有二儿在,不出意外,以后卫家便不会沦为庶民。

    “行,既然你决定了,就听你的,等会我便让你娘去把这亲事退了。你这段时间有空多陪陪你娘,不然这一出门,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

    卫家便上门同史家退了亲。

    这事一出,史家那有不生气的。又不能怪卫家,毕竟这事错在自己家这边。

    不过这事,说什么也要让贾府给个说法才行。

    所以才有了史鼐和史鼎携其夫人出现在荣禧堂这一幕。这会儿贾政也被叫了过来,王夫人作陪。

    贾母正挥手准备把湘云和下人们都被打发了出去。

    史鼐便先开口道“湘云留下来,已经是大姑娘了,今天这事也是为了她,听听也好。”

    这话一出,除了史家这边,贾母,王夫人,湘云脸色都是一变。

    不过史家的人不在意,他们今天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逼贾府,比他们把湘云这个孙媳妇,儿媳妇给认下。

    史鼐和史鼎两人毕竟也是上过战场的,这会对着贾母也没有了以往的笑脸。脸一冷下来,浑身的气势便透了出来。

    保龄侯史鼐便道“今天过来的目的,姑母应该能猜到了,多的就不要说了,既然湘云是你们府里硬要接过来的,又是这府里传出来的谣言,现在卫家那边退了亲,那就把湘云和宝玉这事落实了吧。”

    贾母和贾政还没说话,边上的王夫人抢先喊道“不行。这事不过事下人乱传的谣言,我”

    这话还没说完,便被保龄侯史鼐打断了,他没有理会王夫人,而是看着贾母和贾政道“难得姑母,政表弟认为史家一门双候的嫡女还配不上宝玉吗”

    这话一出,贾政和贾母一时不知道这么反驳,这要真是史鼐或者史鼎的亲女,那他们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但是湘云这情况有不同。

    贾母这会儿也是骑虎难下了,云丫头这身份说实话,父亡母死,不过是挂个候门贵女的名而已,她是真没看上的。接她过来不过是想着她和宝玉,打小的情分。有她在中间插科打诨,转移宝玉的注意力,不让宝玉那孩子被薛家那丫头勾着。

    宝钗那丫头是不错,但是毕竟只是个商户。还有个不争气的哥哥。她绝对不成。而且那姑娘,真是太有心计了。宝玉那孩子又是个痴的。以前宝玉的心思全在黛玉的身上,她是乐见其成的。可是偏偏她那个狠心的娘不同意,现在好了,人家林家也不愿意了,黛玉也同她离了心。

    却不想,先是薛家一家子搬走了,她还没高兴,湘云这边又出了岔子,

    娘家的小辈寻上门来了,现在这话问的,一时叫他们不知道怎么回答。

    见贾政和贾母不说话,边上湘云一时很是难堪。

    边上的忠靖侯史鼎这时却接话道“姑母大人到底姓史,贾史再度联姻也是一场佳话。即便现在荣国府有宫里的娘娘照抚着,以后娘娘诞下皇嗣,不也需要外力吗可是看看曾经的四王八公,现在还剩下几家,真能帮衬宫里的娘娘。王家已经注定衰败了,薛家也被府里得罪的够呛,难道现在连我们史家,这一门双候。贾家也要和我们撕破脸吗”

    这话说出来,贾母和王夫人,以及贾政都不由的慎重思考起来,是呀。现在这一看,贾家往年的旧故大多都没了。而贾府有每个担事的,宝玉还是孩子性格。

    现在唯一没受影响,官职最高的竟然是一直默默不做声的史家。

    贾政和王夫人突然想到,要是娘娘诞下皇子,由他们贾家,还有掌军的史家,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登上那个位子。一时间两夫妻心跳如雷。对视一眼后,突然觉得让宝玉和湘云联姻也不是不好。

    这点贾母也想到了,同时贾母也反映过来,娶湘云好呀,史家还是她的娘家,有史家在,她在这贾府的地位差不了。而且湘云还是她的侄孙女,在这府里反而和她最亲。

    忠靖侯史鼎这话,一下子勾起了贾府心里的,见他们这样,忠靖侯史鼎乘胜追击道“这事出来,对湘云的伤害最大。我这爵位当年也是从兄长那里继承来的,如果贾府坚持不同意两个孩子的婚事,我也不怕丢人,总要找个地方寻理。不过要是娘娘因为这使受到影响,我也是顾及不了了。”

    史鼎很知道贾府的情况,现在宫里的娘娘是他们的主心骨,救命稻草,唯一依靠,所以句句不离娘娘。为的就是让他们认下这门亲事。

    而这时,一路恍恍惚惚回到府里的贾宝玉,正往荣禧堂这里来,正好听到这话。

    脑海里突然想到之前黛玉说的那些话,宝玉一时想了很多,此生既然注定无法和黛玉在一起。

    那还不如为家里尽份力,免得祖母,母亲天天为了他的婚事犯愁,甚至还要去劳烦宫里的不易的姐姐。而且湘云也是从小同他长大的人,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宝玉当下便推开门,猛地的道“祖母,母亲,我娶云妹妹,以后你们就能少替我操份心了。”

    又对着边上的湘云道“以后咱们一处。”

    当下,湘云泪如雨下。这些年的不甘,不舍,这一刻都化为圆满了。这个人是她一生最斑斓的色彩,她不是不知道不该再来这府里,不是不知道自己是订了亲的人。但是放不下呀,挂着一颗心暗暗的期待着。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见这样,边上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史家妯娌忙知机的上前,说了通软话,却没有耽误正事,很快把两个小儿的婚事订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2223:39:132020062321:06: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aa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499633920瓶;流苏、款款5瓶;七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