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80 章

作品:《原来这里是红楼

    京都经过了一场强势的讨债风波后,国库里的钱回来了不少。正德帝便开始新的动作了,顾景棠官升一级,之后转到工部任职。

    京都的不少的大臣都纷纷的松了口气。

    而顾景棠这边,一到工部,工部尚书那都是相当配合。虽然顾景棠的官职在他之下,本该受他管制,但是,之前的讨债事件,大家也算看清楚了,人家背后站着的是皇上,不管他来工部干什么,听安排就是了。

    而且看看人家户部,这次可是出了大风头了,功绩有了,地位隐隐还赶超了吏部。

    六部之中,其实也是有竞争的,就说他们工部,干的不少,但是不管是从地位,还是福利来说都是六部中最垫底的。

    现在顾景棠调过来,不管是皇上打算让他过来避避风头,还是有其他的计划,工部尚书其实都是欢迎的。

    而顾景棠过来工部这边的确是有任务的。很快他召集了工部一部份能工巧匠,很快便建立起了研究水泥的小组。

    是的,就是水泥,之前要债的时候,说的那些话不仅仅是用来忽悠百姓的,之前和正德帝所做的计划里,的确有修路的打算。修路怎么能离开的水泥,而且除了修路,水泥的作用还多着呢。修城墙、修大堤都是神器。

    顾景棠知道水泥需要的材料是些什么,不过配比就不大清楚了,不过古代的这些巧匠们是真的很厉害。

    虽然对于顾景棠说的那种火烧不坏,水泡不坏的水泥,抱有怀疑,但是上官既然交代了,他们开始不断的尝试研究。

    很快便研究出了三种不同的配方,实验过后,效果都还不错。最后选用了成本最划算的一种,上报给正德帝。

    之后,顾景棠把工部的能工巧匠们有分成几个组别,负责去研究农具,琉璃,纺织机等,而顾景棠给他们了一些海外翻译好的书籍,以及前世知道的一些残缺不全的知识,便不管他们了。

    同时,修路的一应事务也转交给忠义王来统筹。工部只负责材料。

    好不容易出来的忠义王,也不想窝在王府里,再加上现在儿子都跑出去自己拼命挣前程了,自个这个当爹的哪能被儿子比下去。

    所以当正德帝问他要不要出来活动活动,忠义王便答应的,既然你当皇帝的都放心愿意用他,他没啥子不干的。总要让昔日那些因为他落魄,而折腾他女儿的人家,提心吊胆的等着。

    他会好好的盯着的这些人家,只要让他抓住把柄,必定教这些人家悔不当初。

    至于顾景棠他这会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之前正德帝制定的那些计划,他也有参与,甚至还在里面提了不少的建义,夹带了不少私货。

    这就导致现在要把这些计划的框架拉起来,就只能他和正德帝的一帮子的参谋团来盯着。

    变革不是轻易可以变革的,但是一旦开始便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就如同之前顾景棠清缴积欠,重定俸禄,修路建堤,以及接下来的重整火器坊,以及规整六部,背后都带动各项法律和规章办事流程的变化,这些都需要人去制定,修改。所以这会儿大家都忙。

    顾景棠当然也不能闲着,而且因为水泥,火器这些人里他最了解,所以一开始把架子拉起来这活也就只能他来干。

    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对火器多有忌惮,其实大周朝的火器技术比海外的许多国家还要先进,甚至曾经大周朝对外战役中也是频频使用火器,军队五层以上的士兵都配备了火抢。

    但是随着战役的结束,国家四周各国见识到了大周的强大,纷纷安静下来,外部缺乏强敌,内部的派系斗争增多,国家的中心便转回国内。同时民间不免出现私自研发火器的现象,就是为了防止一些反叛势力,拥有反抗的力量。便开始慢慢的闲置火器。

    还有一点是,火器的研发是非常费钱的。太上皇在位期间,不管是皇室,还是大臣,都追逐奢侈生活,奢靡风气蔚然成风。

    所以也不愿意花费大笔的数额去维持火器营。

    但是正德帝同太上皇的施政观念大为不同,特别是在听了顾景棠说了不少海外诸国的情况,心里不免有了考量。

    无论是火器,出海,还是舆论,终归指向民智。但民智是无法控制得。

    为了这,把火器束之高阁不免因噎废食了。

    这才有了顾景棠重整火器营这事。等这边顾景棠从工部,掌管宫务的内务所,还有民间寻了不少的火器人才。

    不找不知道,这认真一寻摸,还真找到了不少人才。晏温书便是其中一位,原本是内务所管理畜牧等事的小主事,对火器方面的造诣极深,是个西洋火炮专家,他少年时就对火器和算学的兴趣超过诗文书画,而且因此还自学了不少外文,研究过海外几何体论,泰西筭要等著作。

    他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第一次提出了统规使用方法,以及药包的制作方法。放在现代又是个高端人才。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对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各有擅长的人才。

    人到位了,再加上正德帝批下来的钱,很快京郊的火器营便热闹了起来。能坚持到现在的都是真的热衷于研究这一门的技术狂魔。

    所以,不用顾景棠催促,从顾景棠这里领了任务,他们迅速上手开始研究起来。

    “不行,用生铁还是不行,容易炸膛,成本太高了。”

    “嗯,新来的里面好像有人会炼铁技术,我把他叫来,让他看看。”

    “是谁,快把他叫来看看”

    “好像是侯子平,侯子平”

    看着营房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顾景棠也便放手让他们的干,到时候他只要来检验结果。便进宫,同正德帝禀报当前的进度。

    说完正事,正德帝便有开始向顾景棠哭穷了,这段时间一会儿修路,一会研究经费,还有火器营这个吞钱大户,正德帝才丰裕几天的国库,一下子有空了。

    想到接下来得各种安排,还有即将施行的官员俸禄加倍的计划,正德帝又开始恢复到以往被缺钱支配的恐惧,不知道的什么时候出海的船队才回来,不然要不了多久,他的私库也要被掏空了。

    顾景棠已经习惯正德帝,三天两头的哭穷了。

    “顾爱卿呀,那些琉璃,还有纺织机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来,就是研究出来了,什么时候才能变现呀,不然到时候说好的加薪发不出来,朕可要被这满朝的大臣给生吃了。”

    听了正德帝的问话,顾景棠习惯了。现在这是每天见面必定要问的话。

    “哎,皇上耐心多等几天吧,没钱先用您那私库垫着,等到东西研究出来了,到时候卖出去,你那些臣子,还有富商们都要向你掏荷包买买买,钱不就来了。”

    正德帝急道“可是现在的问题的是,你知道这全大周有多少官员吗还不要说还是发加倍加薪的俸禄,朕的私库可不够呀。”

    他现在压力大呀,感觉自己头都要秃了。每天只能逮着这个始作俑者诉苦。

    顾景棠表示很无辜,又不是自己逼他的,这些东西的研发,还有火器营重建,当初说的时候,你这个当皇帝的可是最兴奋的,两眼冒着光。

    “现在是难了点,但是坚持段事件,以后都会好的。而且要不了多久,二皇子,三皇子他们便会有动静传来,到时候又能收缴一批贪污赃款,俸禄的事情应该能凑够了。”大不了再卖掉几个抄回来的园子尽够了。

    听了这话,正德帝稍稍有些被安慰到。现在就希望那些小子们闹腾的厉害些,这样他也能多抄些蛀虫。

    两个人又细细的说了下接下来的打算。

    而这时。殿外梁总管脸色不好的急急来报,凤藻宫那边出事了。听了这话,顾景棠便向正德帝告辞了。正德帝挥挥手示意他先走。

    梁总管这才向正德帝汇报了这事。当下正德帝气的火冒三丈,他真没有想到贾元春竟是个这么蠢的女人。当下带着人往凤藻宫而去。

    等到正德帝到凤藻宫的时候,皇后已经在这里来了,同时下令封锁了消息。

    见正德帝来了,皇后便示意太医和已经审讯过的抱琴向皇上回话。

    原来元春当日同王夫人说了心中的忧虑后,王夫人回到府里找来了马道婆悄悄询问起了转胎的事情。

    马道婆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江湖骗子,这些年走街串巷的见过不少家庭纷争,神佛骗局,从中找到了商机。这些年凭着一张嘴和不错的演技。竟然闯出了些名声,甚至开始频繁进入官宦勋贵之家,表面上为他们祈祷去灾,实际是为了这些人家的香油钱。

    熟悉了之后,也会为这些富贵人家的太太一些服务,比如扎小人,生子秘方,转胎药等。

    这会见王夫人这问话,心眼一转,又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当下便有了注意。

    便道“太太您都开口了,凭借我们这些年的交情,我也便和你说实话了,这药我这里还真有,太太您知道,蒿枝巷那户张员外家吧,他家为了要个儿子,纳了多少妾,可还是只连续得了七朵金花,到了最后的她家太太高龄又怀上了,肚子还是圆圆的,托了关系,寻了我,因为些关系,我不好推脱,连续服了一个月的丹药,果然得了个男胎。”

    听了这话,王夫人不由诧异道:“张员外家这事,我也听说过,原想着张太太也是个有后福的,不想原来是你帮的忙。”同时心里不由意动不已。

    见王夫人心动了,马道婆便又道“哎,但是这药炼制不容易,里面的草药实在是难寻,我这里现在也没有多少了。以后想要在炼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你那还有多少,我都要了。我们这些年的交情了,知道你这药炼制不已,你只管开个价吧。”王夫人忙道。

    很快,马道婆便一连春风得意的从王夫人屋里出来,忙赶回观里取药去了。

    途中遇到想邀她坐坐的赵姨娘,也没有搭理,气的赵姨娘狠狠的骂了她一通,不过到底记得探春交代了那些话。骂人的时候背着人回屋骂去。

    而王夫人这边,从马道婆那里得了一小匣子丹药后,为了安全特地找人试了药,见人服下后还活蹦乱跳的。便偷偷的把药带入宫,交给了元春。

    把马道婆交代的话,又细细说了一边。匣子里的丹药每日一粒,服用满一个月便可以了。

    而元春听了王夫人说的张员外家的事,心动不已,待王夫人走了,便忙让抱琴服侍她把药服下。之后竟瞒着太医一日不落的服满了一粒。

    不想一日,来请平安脉的太医,突然发现胎心停止了。出了这事,太医吓得魂都要飞了,因为这一胎怀象不好,娘娘腹中的胎儿时而强时而弱,他一直小心的伺候着,连饮食都要过问。

    但是还是出事了,等到上报到皇后处。皇后一来,问询了太医后,见元春一脸绝望的躺在床上,而她的心腹抱琴却脸带惊恐,害怕之情。

    皇后便把人拿下,审讯之下抱琴扛不住便把这事交代了。

    孩子没了,又知道其中如此荒谬的事情,正德帝看也没有看贾元春一眼,便拂袖离开了。为了孩子,他忍着贾家这么长时间,但是没想到他努力看护的孩子却因为她这个亲娘,连来这世间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皇上走了,但是太医们还在等着皇后示下。皇后能说什么,叹了口气,继续收拾烂摊子。

    一碗催产药灌下去,元春最终诞下了个死婴,一个成型通体发黑的女婴。这是在母体中吸收了太多毒素导致的。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太医没有查觉的原因,元春吃下的丹药里的毒素都被腹中的胎儿吸收了,而自己却没有太大的影响。

    看到孩子的一瞬间,元春什么都明白了,受到极大的刺激,当下便血流不止,最后也没有抢救下来,熬了一夜后,也随着孩子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2423:58:232020062523:31: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日梦、今天吃烧烤20瓶;旺旺雪冰9瓶;谈笑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