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四章

作品:《不知良缘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

    姚芙绵睁大眼看着远处马背上的人,泪水盈满眼眶,无声无息落下。

    江砚在人群中看见她,自然也发现了她微红的眼眶,轻皱起眉。

    可他无法立刻赶过去姚芙绵身边,挡在他面前的还有平南王。

    上党郡设埋伏一事平南王已经得到通报,想到江砚带去的那些兵马,他原以为会全军覆没,为此还惋惜片刻,想不到江砚不仅活着回来,还保下一半的兵马。

    江砚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倘若能够真正为己所用,大有裨益。

    平南王当着众人的面大肆夸赞江砚,又宛如长辈一般对他多有叮嘱,直言日后不会亏待他。

    无人注意的角落,李骞目光阴狠地盯着江砚,双手紧紧攥成拳,目眦欲裂。

    江砚为何还能安然无恙回来!

    李骞想不通,天.衣无缝的计策,究竟是何处出了纰漏?

    而他身边的李文蓁,是不同于李骞的欣喜。

    应付完平南王,江砚终于得以脱身,径直来到姚芙绵面前。

    “发生何事?”

    他身形依旧挺拔,一直从容的面色在这时也显得有些许无措,在姚芙绵面前微微弯腰,用指腹拭去她脸颊的泪水。

    “可有人欺负你?”

    姚芙绵摇了摇头,想了想,又埋怨道:“还不是都怪你。”

    盯着她看了片刻,江砚才明白过来,牵起她手,忍不住笑道:“非我故意拖延,出了些意外。非我本意。”

    姚芙绵低头垂眼,嗓音闷涩:“少自作多情,我才不是担心你……”

    江砚从善如流地应声,牵着她手的力道不曾松过。

    雪花还在继续飘着,二人往营帐走去。

    李文蓁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幕,只觉得刺眼非常。

    姚芙绵竟与江砚……

    他们二人关系,是何时变得这般亲密?

    “你瞧见了。”李骞冷声道,“江怀云与姚芙绵二人早已私相授受,即便他还活着,这样的人你还要继续倾心不成?”

    李文蓁死死咬住唇瓣,沉默不语。

    李骞恨恨道:“这次算他侥幸逃脱,下回必不会再这般幸运。”

    *

    江砚带姚芙绵回了他的营帐。

    也不知姚芙绵在外待了多久,发顶肩上都被雪水洇湿,江砚拿着干净的帕子为她擦拭。

    江砚此刻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姚芙绵还有些恍惚。

    无论是营中将士还是李骞,他们都认为江砚必死无疑,可江砚还是活着回来了。

    也是,江砚答应了她许多事还未做到,怎可抛下她不管……

    “对了!”姚芙绵想起李骞的事,抓着江砚的手腕,急切道,“表哥,李骞并非诚心归顺平南王,这是他和三皇子的计策!”

    “嗯。”江砚平静应着,任由她抓着自己手腕,心无旁骛地给她将方才拆下来的发髻重新挽起。

    姚芙绵不禁疑惑,这样大的事,江砚却毫无不在意,仿若还不如她的云鬓重要。

    “连你这回攻城之事,都是李骞一手谋划,他早给上党郡通风报信,再向平南王提议让你出兵,还对兵马做了手脚……”

    姚芙绵说着,一边打量江砚神色。

    听到此处,江砚才有所反应,有些意外地问她:“芙娘,你是何处知晓的这些事?”

    姚芙绵将早晨时候发现李骞与李文蓁的事说了。

    江砚专心细致为她簪上最后一支发簪,仔细瞧了瞧,终于满意。

    “往后遇到李骞,你离他远一些。”

    “这些事……”江砚的反应实在太过平静,令姚芙绵疑惑不已,她问,“莫非表哥早已知晓?”

    江砚并不否认。

    “多少能够猜到一些。”

    早在幽州粮仓被烧毁时江砚便开始怀疑李骞,且从柏奕的再三拖延来看,不难发现端倪。

    以此追查下去,线索逐渐明晰。

    李骞对江砚怨入骨髓,既想要他性命,还要让他身败名裂。

    逼着江砚降城之后,接下来李骞便是要想方设法杀他,这回出兵攻城对李骞来说是最好的机会,而江砚早有防备。

    姚芙绵顿口无言。

    一想到这两日都在为江砚提心吊胆,可这些要紧的事他一早便知道了,连这回的危险也早已预见,却还瞒着她,害她白白担惊受怕。

    姚芙绵顿时有些不满。

    “你为何不早些告诉我?”

    “知晓太多,对你并非好事。”

    姚芙绵还是有些烦闷。

    他们如今性命已经被绑在一处了不是吗?江砚怎的还能有事瞒着她?

    可姚芙绵也清楚自己即便知晓了也无法做什么,遂不再追问。

    但不得不提醒江砚:“今后若再有这种情况,你需得提前告知我,好让我心中有底。”

    江砚颔首应下:“好。”

    想了想,他又道,“这回是我不好,让你白白为我担心了。”

    他说着歉疚的话,面色却是带笑的。

    姚芙绵看了两眼,又移开目光,这回不再否认。

    “这回便先原谅你,再有下回,绝不轻饶。”

    *

    自上党郡的事过后,平南王对江砚态度更加亲切,关于军中一些不要紧的消息也愿意透露给他。

    江砚在军中的声望越来越大。

    然而这实在不算一件好事。

    江砚在敌军中的赞誉声越多,朝廷对他的骂声便越大。

    朝廷遭到威胁,派出更多的将领来剿灭敌军,据闻连江氏也派出了人要来讨伐江砚,捉他回去请罪。

    被江氏苦心栽培要成为下一代家主的人,如今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反贼,连江氏也要出动清理门户。

    军中不乏一些人同李骞那般对江砚有怨的,身世地位比不上江砚,又见不得江砚一叛主之人还能过得风生水起,四处散播谣言中伤诋毁。

    江砚对此不以为意,反倒是姚芙绵被气得不轻。

    “尽是一些宵小之徒的诬蔑,表哥莫要理会。”

    江砚感到好笑,分明在意的人是她。

    愤懑之后,姚芙绵又不解:“这些人从前奉你为楷模,多是因你的学识和言行举止,为何如今一个个都冒出来指责你。”

    “从前贬损我的人并不少,不过是碍于我的身份,不敢明目张胆。”江砚淡声道,“如今见我落难,便谁都能骂上一句。”

    姚芙绵听得心中不是滋味,抱住江砚手臂,脸颊蹭着他肩膀。

    “表哥放心,无论如何我都站在你这边。”

    江砚莞尔。

    “好。”

    *

    元正临近,本该一片热闹的喜庆之色,却因内乱不断,入目可见的只有惨淡。

    上党郡久攻不下,而朝廷又加派了人马支援,据闻这回各大世家都派了人手,势要将叛军一举清剿。

    这些世家平时虽为了聚拢权力勾心斗角,但一旦平南王得胜,他们的利益也会收到损害,因此眼下只能联合起来,先将平南王清理掉,后续再论。

    平南王顿时心焦不已,召集了心腹商议。

    军中兵马数目不抵朝廷,更多的是平南王勾结的蛮夷。

    然这些异族上回一同攻打幽州,幽州城破之后却被下令不可烧杀掠夺,已经心有不满许久。

    平南王一再许诺他们攻下洛阳后会大肆封赏,才暂且稳住人心,让这些夷族继续跟随他。

    有亲信提议,将朝廷派来的那些世族子弟活捉,再以此要挟这些世家归降他们。

    平南王否决。

    世族不乏有些虚有其表的人,害怕不出力被皇帝记恨,不得已装模作样选几人出来,而能被推出来当盾牌的,能是家中什么重要人物不成?

    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又岂会轻易被抓住。

    又有人提议,江砚与李骞从前都是洛阳世族的嫡子,与那些望族都有往来,即便二人背后的世族都断言要与他们恩断义绝,但终究是血脉相连,还能真对他们下死手不成。让江砚与李骞去劝说,能说动几人是几人,若劝不动,争斗起来,那些人说不准也会看在以往情分上,手下留情。

    平南王沉思良久,认为此举可行。

    平南王立刻命人准备出兵一事,却不想得到风声,朝廷派来的兵马已经赶到,两日后便要对他们开战。

    平南王得到消息时险些昏过去,张皇失措地让江砚与李骞二人准备应战。

    李骞也有些意外,朝廷如此大张旗鼓,不似近日才筹备,更像是谋划已久。

    他不禁怀疑是否与江砚有关,可江砚人在敌营,不该有那难耐去统率大晋人马。

    李文蓁隐秘地藏身军营不肯离去,李骞无法,留了她一阵,但不久后他要出征,无法时时刻刻看护李文蓁,只能将她赶走。

    “你回去告诉父亲,李氏等着我回去光耀门楣。”

    李文蓁担忧不已,她也听说了这回情况有多严峻,世家都联手起来。

    “兄长,此事太危险了,你此刻随我回去,为时不晚……”

    平南王对李骞并不如对待江砚那边忌惮,李骞在营中来去自如,随时都可脱身。

    “绝无可能。”

    他好不容易走到今日这一步,怎可能轻易放弃。

    “兄长!”

    “快离开,此地你留不得。”李骞头也不回地离去。

    *

    姚芙绵也得了消息,听闻这回会有许多朝中骁勇善战的将领,也不知其中是否会有江巍……

    若是江巍在,恐是会尽全力将江砚捉拿回去认罪……

    江砚对此并不畏惧,反倒气定神闲地宽慰姚芙绵不必慌里慌张。

    “我不在时,肃炼会护着你,你莫要离他太远。我会尽快回来陪你。”

    平南王似乎已经相信江砚的诚意,不会再拘着姚芙绵什么,只要姚芙绵不出军营,任由江砚如何安排她。

    “你这回可有瞒着我什么?”

    江砚摇头:“绝无。”

    姚芙绵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叮嘱江砚顾好自己,万事性命为先。

    江砚温声应下:“好。”

    *

    这回征战带去许多人马,军营顷刻安静了许多。

    姚芙绵有意打听战事消息,但那些除了平南王,其余人知的只是些无关紧要的。

    姚芙绵想,这回李骞也跟着去,他总不能不顾自己安危给江砚下绊子。

    两日后,战事还未结束。

    自上回闷在屋中惹了病气,姚芙绵如今已不再成日呆在屋里,时不时会出来走动,肃炼形影不离地跟着她,以防发生意外。

    眼见着天又要飘起小雪,姚芙绵正要回去,却不巧撞见李文蓁。

    姚芙绵意外李文蓁竟还留在此处。

    她转身想走,却被李文蓁喊住。

    “姚娘子。”

    李文蓁今日正是要收拾行囊离开。

    “李娘子。”

    上回二人说话还是许久之前的事,姚芙绵面对李文蓁,也不知说什么好。

    李文蓁怯怯的看了两眼肃炼,姚芙绵明白她的意思,让肃炼暂且回避。

    “姚娘子,你我二人许久未见了。”实则二人关系并不算多好,这样熟稔的话语也不该用在二人身上。

    但李文蓁有话要对姚芙绵说清楚,“我实话与你说了,我知你与江怀云如今的关系,然而——”

    李文蓁面有不忍,顿了顿才继续说下去:“江怀云叛变,已成人人喊打的反贼,你若继续与他纠缠不清,恐要为自己招惹来麻烦。”

    姚芙绵惊愕,意外李文蓁竟是想劝告她。

    她早先便清楚李文蓁仰慕江砚,原以为江砚无论身处何种处境,李文蓁都不会改变她的心意。

    如此想着,姚芙绵便也问了出来。

    李文蓁苦笑道:“我的确仰慕他,但那是从前的事,何况我倾慕的,是那位光风霁月一身磊落的江氏大公子,而非今日人人唾弃的反贼。”

    姚芙绵一时哑然。

    果真人的喜爱和敬仰,都是有条件的。

    何况之前姚芙绵听到李文蓁对李骞说的那些话,她竟如此快便放弃了?

    “你若执意与江怀云共生死,便要对往后的苦难和挫折有所准备,你可可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够承受住那些流言蜚语。”

    李文蓁想说的已经说完,无所谓姚芙绵的回答。

    “话已至此,如何抉择都在于你。”

    李文蓁被侍卫带着离开,行至半路又回头看了一眼。

    姚芙绵若是因此放弃江砚,只能怪他们二人情意不坚,可怨不到她头上。

    李文蓁轻飘飘地收回眼。

    *

    三日后,兵马便回来了。

    江砚与李骞都要先去向平南王禀报情况。

    姚芙绵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江砚。

    江砚这回必定遇到了许多熟识的人,也不知那些人如何看待他,江砚见了他们心中又会如何想。

    她听见军中士兵在讨论,此次对战两方打了平手。朝廷的人马声势浩大,各世家的青年才俊几乎都来了,但此次对战中双方都未倾尽全力,彼此派人应战打了几个回合。

    而江砚对上的,正是风头正盛的卫国公世子——宋岐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