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57、第 357 章
作品:《麒麟儿》 许盈的预计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乐观了第二年开春,朝堂上波诡云谲的同时,民间也比往年难过了许多。天子大婚需要大笔资财,亲政仪式也不能随意糊弄,再考虑到北方又有异动,哪怕知道更可能是威慑,不太可能真的动起刀仗来,也不能轻忽,钱真是流水一样花
若是寻常年景,台中没什么钱了,下面的人还会帮忙想想办法。以袁继为首的一帮势族总能搞到钱,无论是自己出血,还是想办法剥削、压榨。但如今情况微妙,袁党和帝党没有撕破脸的意思,却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维持了
哪怕袁继并没有在钱的问题上卡皇帝的意思毕竟显得太下作、太没有格调了,就算要和帝党相斗,也不会使用这样明着伤害自身信誉的办法,他身边的人却是另一套其他人其实也不见得不懂袁继的想法,只是这种时候并不是脑子清醒就能做好事的。
事实就是,哪怕上下并无异心,能够让朝廷这样一个大机器顺滑运转也是很难的而当下,袁党和帝党正相持着呢,哪怕每个人只是办事的时候稍微犹豫一下、微微变动一点儿,加起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这就像是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是不断叠加上升的。
这就导致,到了最后,哪怕袁党的大佬们没有那个意思,更没有做什么表态,下面的人办事也截然不同了。
没有钱了,这可是个要命的事儿这种情况下,就算是皇帝也得坐蜡小皇帝羊明还真不相信没有他袁屠户,他就得吃带毛猪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自己的人做了几个财务部门的二把手,带着他的特许,去架空一把手。
事实证明,袁党确实很烂,但好歹也是现在朝廷运转的骨架,掌握了此时最多的职业官僚。换上新人上,哪怕是有能力的新人,一时之间也不一定能料理清楚,得到羊明想要的结果,更何况这些人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呢
事实就是,袁党能够成为话事人也是有点儿东西的他们是很烂,但架不住同行衬托的好,别人更烂啊
仓促上马,又急于想要在羊明面前做出成绩的帝党官员
操之过急,行事反而越加失了章法帝党多的是寒门子弟,以及一些世家大族中失意的。这些人自己是没什么钱的,不可能站出来当冤大头出钱。而想办法筹钱,也不能有袁党那样自如。这种情况下,想要弄钱,就只能拿出朝廷的传统艺能了。
苛捐杂税,横征暴敛
青黄不接之时,扬州、荆州、南豫州、江州、湘州等地,都陆陆续续加了各种赋税,特别是今年的口赋要翻倍,还要提前收,这像是一座大山一样压了下来。
“肉食者鄙肉食者鄙古人诚不我欺”乐叔乔接到情报人员从各地汇总来的情况,各地真可以说是哀鸿遍野。立刻站起了身,在屋子里踱步来去,情绪难以冷静下来“朝中百官是些什么人啊”
“外面都吹捧是肱骨、是栋梁、是一时之选如今看来,分明是蠢材、是禄蠹、是愚不可及”乐叔乔比往常还要更暴躁。就这、就这jg
在乐叔乔看来,但凡有点儿脑子都不会这样搞钱这样搞钱是简单了,左右不过是挥刀向最弱的一批人,对于他们来说不用担心这样做会得罪同僚,也不用担心这样的决定下去了会没法执行。但问题是,哪怕是他们眼中最不会反抗、最好欺负的普通百姓,也不是真的会任其鱼肉。
忍到最后,若是连求生存都成为一种奢望左右是死,选择反抗,又为什么不呢
匹夫之怒,也是很可怕的。
如今各地情况就是一个明证百姓赋税最重、地方又比较穷的,此时已经有了起义军了太平盛世的犄角旮旯里还有造反起义的呢,更别说如今这年月了。有起义军不值得说,但乐叔乔看在眼里,分明觉得这次的起义军并不是闹着玩玩的
一场起义之初,都是草头军,有些不成体统的样子。这样的农民起义,在贵族看来就和笑话差不多,而事实上其中大多数也确实是笑话,连史书都吝啬记上一笔。但在足够敏锐的人眼里,在最开始就能看出这场起义是真的闹着玩玩,还是有做大做强的可能
起义军和起义军的气质也是不一样的。
而从乐叔乔的眼光来看,这次的地方起义是不能善了了
“倒也不是那些朝臣没有头脑虽然他们确实不聪明。”卫琥还是觉得自己说话比乐叔乔客观多了,乐叔乔有的时候就是容易受情绪左右,搞一些激情发言。此时卫琥有一说一“说到底,台中一个决议能够下达,本身看起来都不会太出格真正的问题在于下面的人如何执行。”
卫琥这话是真的说到点子上了,出来一些奇葩政权,大多数正常的政权,从中央出来的决定都不会有法理上的问题至少问题不那么大。哪怕是加税呢,也有的是话说,会说明国事艰难、国库空虚等原因,同时加税也会注意项目和力度。
总之,一个会把普通百姓逼的无法生存的决策是无法通过的
这也符合一般人的逻辑做决策的人就算缺乏常识,也不可能连基本法都不知道,非要急着官逼民反难道是谁派到朝廷里的卧底不成
问题的关键在于执行其实肉食者们的制定计划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夸张,但一个有些烂的朝廷就是这样,上面的人只让敛两分财,下面的人就会加码,从而分润。这一层层下去,就是一层层加码加到最后,可不是就得官逼民反了么
此时起义军已经聚起来了,最先打出旗帜的是安陆刘纯,自称是长沙王之后,要伐无道、再建大汉因为刘氏两汉统治期足够长,又是最近的稳定统治期,对于处在战乱中的人来说,东汉末年的残酷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人们记得的是刘家江山的稳定。
所以此时民间多有谶言说刘氏大吉。
打着刘氏的名义,拉一个汉家的血统,这是此时很多起义军领袖的常规操作。
安陆郡刘纯之后,又有南豫州南陵的杜规遥相呼应,不同于刘纯远在荆州,南陵可就在丹阳上游如此发动起来,足够台中震颤了
刘纯和杜规一西一东发动起来之后,算是做了一个表率,各路起义军也纷纷起来了,一时之间竟有种烽烟四起、多点开花的意思。这些起义军有些是自己单干,有些则是依附于刘纯和杜规这种依附关系不一定是真的存在的,事实上无论招兵买马,还是具体事务,人都是
自己解决的,刘纯和杜规也对依附来的势力没有真正的指挥权,但双方还是认可了这种关系。
刘纯和杜规是想要势,很多起义军都是这样的,一开始的势力是虚的多的是骑墙派这样搞。但随着他们越做越大,原本虚的也成真的了。
而那些依附他们的人,则是有着许多自己的小算盘。有的人是没有勇气成为造反的头领,现在只是附贼的话,将来想要抽身也不是毫无可能。就算失败了,搞不好也能受招安呢虽然一些招安的将领最终结局不好,但古代的许多起义军首领集团,一开始起义就是奔着受招安去的,这也是起义的一部分真相
有的人则是不想自身风头太盛就像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风声太大了,立刻就被针对了朝廷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等到下面有起义了,出头的桩子总是要先按下去的很多时候,只有一开始低调一点,最后才能成为真正赢家。
另外,其他的小心思也多了去了,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盘算。
刘纯和杜规两支起义军发展很快,特别是山高皇帝远的刘纯,朝廷的处理迟迟不能下来,很快地方就抵挡不住了刘纯经过几次战斗,已经聚集了二十万人在手,其中虽然也有老弱妇孺,但多的还是青壮男女,这些都是战斗力。
通过这些人,他打下了几个县城,手中人口更加膨胀,最后将目光放到了安陆郡治安陆城上。安陆郡本来就是从江夏郡分出来的,哪怕是郡治所在的安陆城池也算不上多严密。原来是一座县城的底子,后面虽有修补、增建,却也怎样都称不上雄城。
但这里随着南北对峙,地理位置特殊起来,也有不少人口汇入,从人口和经济的角度是比较有价值的。而且安陆所处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只要占据这里,刘纯起义军就算是打下了一块基本盘,可以暂且发育了。
因为安陆并不是雄城,打不成真的攻坚战,大约被围了半个多月的样子,城内城外就达成了协议城门打开,刘纯军得以入城。,,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