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作品:《在茶场的日子里》 陈文海来到茶场的第二天,田春旺带领几名当地农民为他们这个知青点筑隔离墙,把两间屋隔成三间屋,使男女寝室之间多了一间存放杂物的屋子。
那天,刚下过雨,路上还湿漉漉的。
陈文海挑着一担土,沿着泥泞难行的乡间小路往前走。由于过去从来没干过这样的重活,因此,没挑几趟,他就累得腰酸背疼、气喘吁吁由于路滑,他好几次差点摔倒
陈雅丽很关心他,再三嘱咐他“小心,别摔倒”。
在那个年代,由于陈文海思想进步,是抱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思想准备来到这个小山村的,因此,他虽然累得快要趴下了,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着,没有流露出丝毫的畏难情绪
到了下午快收工的时候,忽然,王雪纯喊道“陈文海,你快看,谁回来了”
陈文海抬头一看,原来是杨冬生外出开会回来了,他感到一阵惊喜,连忙迎上前去和他握手。
“你终于回来了,昨天晚上,我一个人好孤单”陈文海告诉他“我是昨天上午来的。”
“我欢迎你来你来了,我们茶场又多了一个年轻人,就更热闹了”杨冬生对大家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有电影”
“在哪儿放”王雪纯连忙问道。
“在二队。”
“啊这么远”
“嫌远别去啊”
“再远,我也要去”陈雅丽问陈文海“你去不去”
“我当然要去啦”陈文海对她她“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上海有很多电影院,只是由于家里穷,我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好遗憾呀上海有一家电影院特别有名,你知道是哪一家电影院吗”
“我又不是上海人,怎么会知道”陈雅丽忍不住咧嘴一笑。
“告诉你吧这家电影院叫大光明电影院。”陈文海兴致勃勃地告诉陈雅丽“我父亲年轻的时候经常去这家电影院看电影。我父亲是老上海了,在上海待了几十年,要不是为了支援二汽建设,他根本不会离开大上海,来到这个穷山恶水的鄂西北”接着又说道“不过,现在十堰发展得还算可以,已经初具规模了。”
“你以后还会回上海定居吗”
“我还没有想得这么远,以后再说吧”
快要过年了,张牡丹请了探亲假回到了上海滩。
张牡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高中毕业后去了云南,在那里当了几年知青。后来,他哥哥要去十堰支援二汽建设,顺便把她的这个妹妹从云南弄到了十堰,说是让她也到十堰去当工人。张牡丹很感谢哥哥。
本来,哥哥嫂子可以不离开上海去十堰的,只是由于嫂子的家庭成分不好嫂子的父亲解放前是上海滩一家工厂的资本家,嫂子也就成了资本家的女儿。在那个年代,嫂子是受人歧视的,同学中动不动就有人说她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嫂子喜欢看红楼梦,非常羡慕红楼梦中的小姐们,说她们整天吃喝玩乐、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哥哥娶了她,把她当仙女似的供着
艳阳当空,微风轻拂,南京路上人潮涌动。
张牡丹和王金凤被拥挤的人群所裹挟。
“陈文海现在在那边过得怎么样”王金凤问道。
“还能怎么样”张牡丹说,“他们家搬到均县以后,我曾经去过他们家一次。去的时候,陈文海正准备要到农村去插队落户。现在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没有一点他的消息我真的很想念他”
“你就去看看他呗”王金凤笑着说道。
“我倒是想去啊”张牡丹皱着眉头说道“你不知道,他妈有多不讲理我说要去看她儿子,她竟然劈头盖脑地数落我你去干什么你是他什么人你现在还没有嫁人,如果去看我儿子,别人还以为你是他的未婚妻呢我才不会让你当我的儿媳妇呢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我嫂子对我说你干嘛要当着沈若兰的面说你要去看她的儿子沈若兰是上海滩上有名的雌老虎你这不是自找没趣吗我已经想好了,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陈文海,还得让沈若兰没话说那边有我的一个好朋友,她叫韩梅梅,是我的高中同学。我去看她的时候顺便去看一下陈文海,如果沈若兰问我为什么要去看她儿子,我就对她说我不是专门去看你儿子的,是顺道路过。我这么说,沈若兰就没话可说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王金凤夸奖道“你真聪明”过了一会,王金凤又接着说道“你好幸运呀跟你比,陈文海真是太倒霉了你说,你们两个都是从上海到那边去的,可是,你是去那边当工人,他是去那边当农民”
“说准确一点,他是到那边去插队当知青。”张牡丹说道,“如果几年以后他能回到城里当工人,我一定会再去找他”
“找他干什么你是不是还想嫁给他”
“如果没有他妈阻拦,我倒真想嫁给他”张牡丹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个死老太婆,我真想掐死她”
有一天,张牡丹对王金凤说
“我想让你陪我一起到第一百货商店去买点东西,不知道你有没有空。”
“有空啊我也正想去那里买东西呢”
于是,她们俩乘公交车来到了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
买完东西后,她们俩又想去外滩,便沿着南京路往前走。
她们俩来到了外滩。
倚靠在江边的护栏上,王金凤对张牡丹说
“你们俩是在1971年认识的吧那年,他15岁,你17岁。”
“是的。”张牡丹说“我们两家是在那年离开上海的。在坐船离开上海之前,我跟我哥嫂去了一趟他家。这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也是最后一次去他家。我一见到他就喜欢上他了我们俩快乐地说着话,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跟她待在一起,那是一种初恋的感觉”
“你以前真的没有跟别人谈过恋爱吗”
“确实没有”张牡丹的眼里闪烁着泪花“自从认识了陈文海,我就发现自己坠入了爱河只要一天没见到他,我的心里就翻江倒海般地难受”
“你是真的爱上他了”
“我对他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说到这里,张牡丹又一次陷入了回忆之中,伴随着回忆,她的心中充满了幸福甜蜜感。
张牡丹清楚地记得
在“东方红8号”轮船上,陈文海不是坐在船舱里看书,就是到船舷上去观赏沿江两岸的风景。
“我听说你从小就特别爱看书,还能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虽然我也爱看书,可是,在写文章方面我就不如你了”张牡丹对陈文海说。
“可是,我才上了两个月高中”
“这有什么关系你到了湖北以后还可以接着上高中” 张牡丹收敛笑容,接着说道,“其实,这年头上高中没什么意思,高中毕业以后都得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高中一毕业就跟着同学们到云南插队落户,要不是这次我哥把我带到湖北去,也许,我会在云南那儿待一辈子农村太苦了,有门路的人通过各种关系削尖脑袋往城里钻有的女孩为了离开农村,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作为交换条件有的农村干部就是利用了女孩的这种心理占女孩的便宜,尤其是那些长得漂亮的女孩更是深受其害”
以前,陈文海也听别人说起过这方面情况,现在,从一个女孩嘴里听到这些情况则还是第一次。他似懂非懂地听着,并且为这些女孩感到悲哀。
见陈文海这么认真地听自己说话,张牡丹感到很快乐,她滔滔不绝地继续说下去,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陈文海。
“你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一定口渴了吧我去给你倒杯水喝吧”
“你不说,我还不觉得口渴,你这一说,我还真的口渴起来了快去倒杯水,姐姐渴得连嗓子眼都快要冒烟了”
见陈文海一溜烟地向船舱跑去,张牡丹快乐极了。
当陈文海端着茶杯向自己走来的时候,张牡丹含情脉脉地看着他,
陈文海连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你今年15岁了吧”
陈文海点了点头。
“我刚才是不是不该和你说那些女知青们的风流韵事”接着,张牡丹又问道,
“你读过红楼梦吗”
“还没呢我现在还小,读不懂红楼梦”
“还小我在你那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读红楼梦了”接着,张牡丹告诉他,“我嫂子就特别喜欢读红楼梦,我就是在她的影响下开始接触这部古典长篇小说的。”
当旅客们正在酣然入睡的时候,忽然,听到从喇叭里传来了播音员的声音
“旅客同志们,东方红8号快要驶近武汉长江大桥了”
陈文海被惊醒了,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揉揉惺忪的睡眼,然后,趴在床上,探出脑袋,朝睡在下铺的张牡丹喊道“牡丹姐,你快起来”
这时,张牡丹已经醒了,她说道“看把你激动的,不就是轮船快要从武汉长江大桥下面通过吗”
张牡丹拉着他的手,和旅客们一蜂窝地从船舱里涌向船舷。这时,已经是凌晨了,璀璨的灯光把周围映照得如同白昼。远远望去,大桥犹如长虹卧波。
陈文海兴奋地对张牡丹说
“真是太壮观了以前,我只是在画报上见到过,现在,我总算亲眼目睹到了她的尊容”
当东方红8号从武汉长江大桥下面驶过的时候,旅客们不禁欢呼起来,陈文海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
当欢呼声停下来后,陈文海牵着张牡丹的手来到船尾,然后,两个人一起趴在船舷的栏杆上亲热地说起话来。其中,有一个旅客问道
“看你们俩这么亲热,你们俩是姐弟吧”
陈文海连忙点了点头,“对我们俩是姐弟”
张牡丹用手捂着嘴一个劲地偷笑。
“你别笑了行不行这有什么好笑的我们俩本来就像是一对姐弟嘛”
“谁跟你是姐弟了你姓陈,我姓张”张牡丹在心里自言自语道“如果说我们俩是一对恋人,那还差不多”这样想着,便含情脉脉地看了一眼陈文海。
见张牡丹如此多情,陈文海好高兴呀
见张牡丹还在对自己含情脉脉,陈文海忍不住脸红心跳起来,他羞红着脸低下了头。
“你真可爱”张牡丹把嘴贴在陈文海的耳朵上,小声问道
“如果现在有一个女孩要嫁给你,你会同意吗”
“”
“你是嫌这个女孩的年龄比你大吗”
“不是”陈文海抬起头,神情肃然地说道,“我现在才15岁,离结婚还早着呢”
“我等你”
“你别这么说”
“你不愿意娶我吗”
“”
“你不高兴了”
“没有”
“那你刚才为什么不说话”
“你叫我说什么呀”陈文海严肃地说道,“你刚才对我说过的那番话可不能再对别人说”紧接着,又加重了语气,“不能再对任何人说,包括你的哥哥和嫂子”
“这我知道”张牡丹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怎么可能去跟别人说我疯了”
陈文海正坐在屋里看书,张牡丹来了,她向陈文海招招手,“你出来一下”
“什么事”陈文海从房间里出来后问道。
“没什么事,我只是想让你出来陪我说说话。咱俩到街上去转转吧”
“好吧那就走吧”
他们俩一起来到了街上。
“前天早晨,在十六铺码头,我一见到你,心里就感到特别高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不知道。”
“因为在这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你的一些情况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是谁告诉你的你都知道我的哪些情况了”
“是你父母上我哥嫂家去,我在一旁听到的。”张牡丹激动地说道“你聪明勤奋,我喜欢你”
“我看得出来,你在上学的时候一定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照样上山下乡”
“我还不是和你一样上大学也是我的美好愿望,可是唉,不说它了”
“不过,我们俩还算是幸运的,因为我们俩即将成为工人,这当工人总比当知青要强得多吧在农村每天起早贪晚、日晒雨淋,可辛苦了,你身子骨这么单薄,肯定会吃不消的,说不定连自己都养不活呢”
2022年1月26日修改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