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6、第 86 6章
作品:《有恃无恐》 厉家不是两兄弟都喜欢苏秀, 是三兄弟都喜欢。
当年的苏秀还不像今天这样,因为厉胜青的魄力碾压、厉胜白的智商碾压,在两兄弟的日益强大面前, 默默地变成了“游手好闲”, 只负责吃和睡的女主人。
厉家离她不远, 四兄妹父母前两年相继去世, 一直是大哥厉胜德带着三个弟弟妹妹。
每每她在清晨看见厉胜德外出,留下老实的厉胜青和聪明的厉胜白看家。
有次, 她见对门的厉胜青出来,袖口都破了。
她瞥见了问“怎么不缝上”
厉胜青说“我不会缝。”
于是她从屋子里取出针线,帮厉胜青缝起来, 还说“以后有破的都来找我。”
厉胜青认真地点头,原本也没往心里去。
可是他发现, 只要他出门,苏秀就会盯着他的衣服,直到发现他全身“毫无破绽”为止,而一发现有破绽, 她就会念念叨叨地让他过来, 替他缝上。
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苏秀就接管了他们家的绣娘角色, 厉胜德知道的时候, 才发现自己的外褂, 厉胜青的袖口, 厉胜白的短裤,厉寻寻的小夹袄全都由厉胜青偷偷运出来,让苏秀好好地缝上,甚至还能在衣物上给他们绣朵花或者小鸟出来。
厉盛德后来就给苏秀付钱, 让她顺便来照顾妹妹,他们的确不会,苏秀也接,越发光明正大起来,只是他们发现苏秀的目的不在钱,而在
十二岁是个话痨,还是个额外想要弟弟妹妹的话痨。
她每天四点起床,拿着一篮菜,先从街口最前面的王大娘开始跟人家一天的闲聊,然后到第二家武大娘那里边洗菜边打听,第六家陈寡妇那里边摘菜边说话到街尾的赵大娘那里做最后的八卦汇总,她摸清了整条街上所有大娘的起床时间,用着一篮一炷香就能摘完洗完的菜,每天早晨,轮番跟这些大娘进行最亲切的新鲜事交流。
哪家哪家媳妇脾气不好,哪家哪家相公抽大烟,哪家哪家小孩脚底板有痣她全知道。
知道今天的家长里短后,她心满意足回家做饭。
白天她
的父母都会出去做工,而她手脚勤快,上午就能把所有的事做完,于是她又开始空虚了。
要是父母能给她生几个弟弟妹妹,也许苏秀不会这样。
她从十岁就幻想父母能给她生弟弟妹妹,最好生三个,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奈何母亲的肚皮一直没有动静。
她以前每天早晨起来还要盯住母亲的肚皮,默默念“送子观音今天送弟弟给我。”
“送子观音今天送妹妹给我。”
送子观音什么都没送给她。
后来她找赵大娘打听怎么生孩子,赵大娘嘿嘿笑,说母亲这个年纪大,她上头还有两个成家的哥哥,估计生不了了。
她很绝望。
十分之绝望。
连续三天晚上对着月亮唉声叹气。
直到她盯了上“孤苦伶仃”的厉家四兄妹。
除了厉胜德,真的是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厉胜德给她钱后,苏秀就更加光明正大地来了。
她每天早晨例行跟大娘们聊过天之后,端个篓子来到街角的厉家。坐在他们院里的石头桌边,开始织鞋,她的手速其快,语速更快。
常常是厉胜青乖巧地坐在她旁边,苏秀翻转着银钩纳鞋底,绘声绘色地讲从赵大娘那边听到的,而赵大娘又从刘大娘那里听说的,街头何大婶三儿子跟媳妇打架的事。
“小媳妇真厉害,一巴掌呼过去,她相公太矮了居然没躲开。”苏秀的手指头缠着线,快速翻飞,“她的相公被打了脸,碗底大小呢,红彤彤的,气得人当即在床上一躺,哼哼说要休了她。然后小媳妇给他煮了碗姜汤,那相公还是不理她呢,没办法,小媳妇又认错,左一句好相公的哄着,有一句好相公地哄着,哄了三天三夜”
她能宛如在现场一边描述到所有人的表情,甚至屋内的摆设和动作,不需要任何人接话,就能自发把所有话题进行下去。
厉胜青是老实孩子,被她唬得一愣一愣。
有段时间他一直纳闷,为什么苏秀不去当个说书先生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没有女的当说书先生。
厉家的四个孩子,厉胜德沉稳,话极少;厉胜
青老实,爱看书;厉胜青则聪明,爱跟其他小孩玩游戏打赌,而且从来没输过,厉寻寻刚能走路,还在愉快地吃手手。
但三兄弟对于那段日子最深刻的记忆不是手上的事,而是苏秀吧唧吧唧的小嘴。
有次厉胜青说梦话“苏秀姐姐,这段我听过了,我知道王大婶家”
当时正在哄厉寻寻的厉胜德和厉胜白对视了一眼,心有戚戚焉。
所以后来厉胜白想过,为什么苏秀会选择厉胜青,大概是他是真的从来不会拒绝听她说话的人。
厉胜德白天忙,听到的机会不多,而他自己其实对这些家长里短没太大兴趣,经常找机会逃开。
二哥太老实了,只要苏秀拉着他坐,他就会乖巧地坐着听完。
苏秀过了十三岁,仍然来得勤快,不仅给他们缝衣服纳鞋底,还会给他们煮糕点和打扫房间,整理衣物。苏秀简直比他们更清楚他们家哪块地方放了什么。
渐渐地,那些大娘们就开玩笑,说苏秀看上了大哥厉胜德。
苏秀笑眯眯的,没有否认。
这条街上任何人都说,从没有看过苏秀生气的模样,她性子好,是天生的好,就算爱打听爱说话也不惹人烦,每天脑子里装着各种各种别人家的事,却对自己的事情格外不感兴趣,马虎异常。
当时厉胜德十八岁,还没有娶妻,的确对苏秀动了心思。
她是个很好的媳妇人选,热心肠、爱做事,爱照顾人,有她在,家里简直四季如春,更何况她完全不介意自己有两个弟弟,她甚至都快把两个弟弟当成自己的了。
厉胜青跟苏秀同年小两个月,厉胜白则比她小一岁。
所以厉胜德心想,等自己的生意好起来,苏秀满了十五岁,就去她家提亲。
可惜厉胜德那时候不太明白感情这事,也不懂得相处,他喜欢人是默默的,每天回来的时候看着她在那拉着厉胜青说话,只会心满意足,不会表示。
厉胜青在三岁的时候跟对门定了娃娃亲,对方姑娘出落得越发丨漂亮,有不少人家看上托人前来说媒,一次两次之后,他们便觉得自己家女儿嫁给厉胜青太吃
亏,厉胜德一家三兄弟无父无母无依靠,难成气候,所以在厉胜青十四岁那年,前来退亲。
厉胜德闭门没有搭理他们。
包打听苏秀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消息。
她仍然早早地来,在桌边口若悬河,注意到厉胜青迟迟不语,她安慰说“我们胜青这么好看,以后肯定很多姑娘会喜欢,大家打得头破血流来找你,谁看了都吓一跳,想要扒门框目睹你的风采。那家不要就不要吧,让他们悔青肠子。”
厉胜青摇摇头说“我不是说定亲,我只是觉得原本我们是朋友,她却连见也不见我。”
苏秀说“不见就不见吧,那也是好事。”
厉胜青低头说“以后不会有人肯嫁给我的。”
苏秀随口说“怎么会没人嫁给你,我给你当媳妇。”
厉胜青问“真的吗”
苏秀说“当然。”
晚上,三兄弟躺在床铺上,厉胜青告诉他们这段话,他一点也不为被退婚难受,而是觉得要是真的和苏秀成亲那该多好,虽然她话多,可是他们都已经习惯了。
她什么都会,什么都能做,而且很好,简直是非常好。
当时睡在左右两边的厉胜德和厉胜白都有些沉默。
过了好久,厉胜德才说“好,哥为你做主,过些日子向她家提亲。”
厉胜青转过头,惊喜地说“真的”
厉胜德灭了灯,在黑暗中说“真的。”
厉家渐渐起来,厉胜德发现三弟厉胜白跟有做生意的天分,于是把家业交给他,自己去北方找事。事实上,因为厉胜青和苏秀成了亲,他们每日抬头不见低头见,也颇有些尴尬。
他都已经二十二岁还是没有成亲。
苏秀知道吗
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
过了几年后,厉胜青和厉胜白突然说大哥厉胜德死了,他们换了地方,置办了家业,因为家大业大,有许多生意来往,苏秀逼不得已要有主母的模样。
要端庄、客气、微笑,不能多说话。
苏秀每天都憋得不成样子,到了晚上就叽里咕噜地对厉胜青倾吐,如果厉胜青不在家,就继续叽里咕噜
地对她儿子厉明城倾吐。
厉胜白后来心想,幸亏自己没娶二嫂,他真不一定受得了。
不过他并不认为苏秀吵,她身上有种烟火气,诞生在大街小巷里,很平常却很温暖,这大概是他们几兄弟都喜欢她的原因。
苏秀识字不多,无法管账,生意也不懂。
厉胜青和厉胜白在外历练,越发强势起来,苏秀就越发显得无足轻重。
有时候她还会唉声叹气地说想念以前的日子,那时候厉胜青和厉胜白就会心照不宣地对视一眼,心想他们可不想再回到每天听她小嘴吧吧的日子了。
大哥厉胜德回来的时候,苏秀一眼就认出了他。
以前他们告诉他,厉胜德在外犯了事,需要隐姓埋名,所以对外要说他死了。
苏秀信了。这次回来,她很高兴,眼眶通红。
厉胜德这么多年没有再见过苏秀。
她还是以前的模样,只是白净了,富态了,像个大户人家的贵妇人不像以前四处打听的小姑娘。
他很高兴,时间过了这么多,所谓感情都放下了。
厉家的人血浓于水,兄妹之间的感情比什么都重虽然有点可惜,厉寻寻完全认不出他。
可是他们见面后就知道,他们会永远互相支持。
厉胜青负责明面上的茶庄,厉胜白负责暗地里的赌场,厉胜德有军队的势力。他们成为保护伞,遮蔽着他们的妹妹、妻子、孩子还有守护这个城市安宁的理想。
厉胜德回到鑫城生活。
厉家的生意还在继续。
厉胜白跟梅若微谈起了恋爱,没办法,他对身后有权势笼罩的女人无比感兴趣,而且梅若微很风趣,身上有令他着迷的东西。
他喜欢嗑瓜子。
偶尔会在自己的摄影间里一边嗑瓜子一边想事情。
他会想起周生生,也会想起梅若微,想起其他女人。
感情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但他也不会随意处置,如果要结婚的话,他希望自己至少是喜欢对方的。
嗑完瓜子,他拍拍手,转头看远处的青天白日,延绵群山。
祖国真的有大好山河。
摄影室的照片,不及视野所及万分之一
无尽的远方、无尽的人、无尽的事,都将与他有关。
希望他能好好活着,爱着,和喜欢的人一起,见证这片岁月与河山。
作者有话要说完结啦,国庆快乐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