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9章 你不行
作品:《穿成咸鱼大佬搞种田》 秦宛如欠抽道“你好穷啊。”
王简“”
不一会儿外头忽然传来动静, 两人立马警惕起来。
秦宛如好奇地凑到窗户前往外头窥探,原是跟他们一样私会的一对少年男女。
那少女许是生了气,满脸不高兴。
蓝袍少年低声下气哄她, 被少女掐了好几把。他显然被掐痛了,龇牙咧嘴的,小声求饶。
秦宛如看得高兴, 也掐了王简一把,腰肢忽地被他收拢,两颗脑袋都凑到窗户前偷看热闹。
外头的两人年岁不大, 那种青春稚嫩的初恋情怀是非常美好的,干净纯粹,不沾染任何世俗现实。
秦宛如只觉得他们可爱。
那少女被哄了许久才高兴了些,待他们离去后,王简道“赵家的风流种,这么大丁点就知道拐女娃了。”
秦宛如好奇问“哪个赵家”
王简“梁王老儿的小孙子, 老小都风流。”
秦宛如失笑, “我看你王三郎跟那小子也差不多。”
王简“啧”了一声, “我这二十岁才开始拐, 还不一定能拐到手。”
这话把秦宛如逗乐了, 发现他幽默起来也有点意思。她正要说话时, 王简忽然捂住了她的嘴, 又一拨私会的男女跑到这儿来了。
幸亏耳房的门是锁住的,要不然铁定被他们打开。
这一对成年人干柴烈火, 比方才的要热烈多了, 男人猴急地啃了女人几嘴,王简无法直视,捂住秦宛如的眼睛, 不让她看。
秦宛如好奇得要命,偷偷掰他的手指,王简附到耳边道“脏。”
秦宛如偏不信这个邪,一个劲扒拉他的手指头。
王简一手把她禁锢在怀里,一手捂她的眼,所幸外头的人没折腾多久就走了。
秦宛如趴到窗户前看,问“这回又是哪家的”顿了顿,“看样子应该是野鸳鸯。”
王简“汝南王家的陈四郎勾搭上了曹家的儿媳妇。”
秦宛如“”
“贵圈真乱。”
王简没有反驳。
稍后两人出去,分头散开。
段珍娘找了她好一会儿,见她过来,问道“你去哪儿了”
秦宛如忽悠道“我去大长公主那边了。”
下午晚一些时候散去了不少人,围场里仍旧热闹,秦宛如也过去看了会儿。
窦氏瞧见她,朝她招手,她屁颠屁颠小跑上前,同她行了一礼。
窦氏指着旁边的坐位道“坐。”
秦宛如坐下,窦氏问“今儿有多少人要白叠子”
秦宛如喜滋滋道“二十多家要,收到一百二十七贯了。”
窦氏点头,对这个数字显然是满意的,“以后还会有人要散的白叠子,用来做蒲团,榻上的垫子,一斤四百文出,不要怕贵。”
秦宛如“都听姻伯母的。”
窦氏掐了一把她的小圆脸儿,觉得这个女娃讨人喜欢,说道“你今年虚岁也十七了,家里头可有催促你婚事”
秦宛如摇头,“没有,我祖母说要把我留在家里养两年。”
窦氏皱眉,“女郎家迟早都要嫁人。”
秦宛如“我要种地,要抛头露面,以后哪家的婆母会受得了自家儿媳妇在外跟男人打交道”
这话把窦氏问住了,仔细看了会儿她,隔了许久才道“那就招上门女婿好了,反正你们家全是闺女,总得留一个在家里。”
秦宛如“所以我留在家里,不着急婚事。”
窦氏“你若有钟意的,我给你做媒牵线。”
秦宛如笑,“那敢情好。”
右边的梁王老儿把王简拉过去唠了阵儿,王简想起方才看到的情形,调侃道“皇叔家的孙子可有出息,毛都还没长齐,就知道拐别家的小娘子了。”
梁王半信半疑,“哪个小子”
王简“不告诉你。”又道,“你家不论老小都是风流种,这估计是得了真传。”
梁王挑眉,“总比你好,你这二十出头了还不行,你家祖母估计得发愁了。”
王简“”
梁王“你连个小姑娘都拐不到手,还当不住我家那些连毛都没长齐的。”
王简默默地拿手遮脸。
梁王伸食指戳了戳他,“还不好意思了呢,我瞧着窦春娘边上的那个,天真烂漫,一看就挺好哄的,这种小娘子,拿颗糖就能哄到手。”
王简斜睨他,“你拿糖去哄。”
梁王“你还不信。”
不一会儿李南过来,说王老太君要回城了,王简同梁王道别。
临走时他特地看了秦宛如一眼,现在他算是摸到些门路了,那家伙得以柔克刚才行。你越是温顺,她也会跟着温顺,你若耍心劲儿,她也会跟着耍心劲儿。
窦氏亲自送他们出庄子,回去时王简跟王老太君一辆马车,往日王老太君从未关注过自家孙子的婚姻大事,因为宫里头多半会操持。
今日看到那么多娇俏的小娘子,笑眯眯道“三郎也该娶妻了。”
王简问“祖母相中了哪个”
王老太君“你相中哪个了”
王简抿嘴笑,王老太君拍了拍他的手,“可有看钟意的”
王简“有倒是有,不过不好哄。”
王老太君“那就得多花点心思才行,哄得她心甘情愿跟你,方才长久。”
王简点头,“在花心思呢。”
王老太君语重心长,“不要像你父母那般生分,一个立不起来,一个又太过刻薄,不同心的夫妻到底没趣。”
王简“唔”了一声,王老太君似想起了什么,幽幽道“当年你父亲也曾对一个人真心实意的,只是她去世得早,白白让二房乔氏捡了便宜。”
王简不想听这些旧事,说道“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王老太君看着他,“你以后娶了妻,定要把后宅管理好,勿要弄得乌烟瘴气的,叫人看着心烦。”
王简“祖母说得是,孙儿都记下了。”
祖孙二人又说了些家常话,同时另一边的秦二娘也同大长公主一行人一起回城。
昭庆问起范谨,秦二娘心里头喜滋滋的,说道“我许久都没去瞧过他了,不想让他分心。”
昭庆“让他明年夺头三甲做聘礼。”
秦二娘“我也是这般说的,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得上门来求娶。”
昭庆还是挺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男人算是你自己求来的,若他能夺头三甲做聘礼,也不枉你费尽心思。”
秦二娘点头,“我不后悔。”
她们走后,庄子里也陆续散去不少。
窦氏夫妇笑脸送客,仆人们忙着收拾残局,把一间间屋子打扫清理,杯盏碗盘之物封装。待所有客人都离去后,贺知章才和老大老二他们回城。
晚上窦氏翻看白天秦宛如她们记的预订账本,来的每一家几乎都预订了白叠子的,她满意道“这条路我算是替你们打开了,东西做出来可莫要让我失望。”
秦宛如“姻伯母只管放心,东西必定会用心去做的。”
窦氏点头,“目前看来地里的白叠子长势喜人,若是秋收时人手不够,你就去找廖管事,你同她打过交道,有什么需要知会她一声,她会替你安排。”
秦宛如“我知道。”
窦氏一本正经道“这门生意好,你们好好开个头,若是可行,明年咱们换一个地方种。”
秦宛如道“白叠子喜温,最好的地方其实是日照多的,土地肥力大的地域更适合它生长。”
窦氏沉吟片刻方道“先从周边发展起来,一点点扩张,得把门路摸熟了才行。”
三人就白叠子未来的规划细细说了一番,讨论到许久才散去。
翌日待庄子里收拾得差不多后,窦氏才回去了,秦宛如二人也跟着回去了一趟。她到底有些小激动,去秦老夫人房里把昨日收了一百二十七贯的事同她说了。
秦老夫人也跟着高兴,说道“昨儿你二姐粗粗说了一下,我们还不信,她添油加醋说得跟捡钱似的。”
秦宛如咧嘴笑,“以后我们就会捡钱,捡很多很多的钱。”
秦老夫人“离中秋也不远了,过不了几日你们就得忙起来,估计连节都过不清净。”
秦宛如“中秋节哪有摘白叠子有趣呀。”
秦老夫人啐道“我看你是对它着了魔。”
秦宛如比划了一个手势,“大宅子,大庄园,使奴唤婢,锦衣华裳,谁若敢惹我不高兴就拿钱砸他,砸到他服气为止。”
秦老夫人被她滑稽的表情逗得失笑连连,方氏听到笑声,走到门口道“祖孙在说啥呢,笑得这般开心。”
秦宛如嘚瑟道“阿娘,我能挣钱了”
方氏嘴上嫌弃,心里头还是挺欣慰的,“瞎折腾。”
秦宛如瞪大眼睛,夸张道“一天就有一百多贯呐,我和珍娘表姐把木箱里的铜板数了又数。”顿了顿,“我还是第一回经手过这么多铜板。”
方氏打趣道“瞧你这点出息,一百多贯就找不着头尾了。”
秦宛如歪着头道“表姐见过世面吧,她比我还高兴,说这算是她头回亲自赚钱,跟以前在绸缎庄里赚的完全不一样。”
那种能靠自己独立赚钱的心情极具感染力,方氏也觉得自家闺女长大了,毕竟一百多贯确实不是小数目,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头。
秦老夫人欣慰道“得多亏织女娘娘护佑,让我们三丫头左右逢源。”
方氏说道“今年也算顺遂,我等会儿再去上柱香。”
说话间,外头传来声响,原是秦致坤下值回来了。
母女俩出去看他,看到秦宛如回来了,秦致坤戏谑道“咱们三娘不得了,这是要让我提早致仕的征兆啊。”
秦宛如咧嘴笑,“行,让秦寺正提早安享晚年,不用日日早起。”
秦致坤指了指她,“就盼着呢”
秦宛如上前挽着他的胳膊,亲昵问“爹这两天公务繁忙吗”
秦致坤“跟往日差不多,倒是你,像是清减了些,得让你阿娘炖点汤补补。”
秦宛如“是抽条了。”
秦致坤“瞎说,都十七了还抽什么条。”
待他进屋换襕袍时,秦宛如在门口说道“过两天我和表姐就要去庄子待好长一阵子了,今年中秋多半是在庄子里过。”
方氏道“哪能这么忙,连节都不过了。”
秦宛如“还有好些事要做呢,都要亲自安排。”
秦致坤笑道“什么时候我也来给你摘白叠子,做一天短工”
秦宛如嫌弃道“我还嫌爹手脚慢,你那磨蹭性子,还是算了。”又道,“你别小看白叠子,它的壳特别坚硬,还容易扎手,采摘的时候要非常小心才行,要不然会吃亏。”
方氏好奇问“那东西跟蚕茧一样干干净净的,你们拿什么去装”
秦宛如“我们备了好多麻袋,明儿去取,封口用绳子扎紧就是。”
方氏“那人工呢,可请了”
秦宛如“村里有几个想来试试,他们听说干一天能得五十文,中午还有一餐饭食,可高兴了,都盼着来试这活计。”又道,“去庄子的时候还要再拿两套工具去。”
秦致坤听了忍不住道“你这工钱给得可不少。”
秦宛如“初期得吸引人上来试,毕竟大家都没碰过这东西,全是新玩意儿,能不能做下来都还不知道。”
平时两个大人极少过问这些,今儿一样样的问,她一样样的答,有条不紊,可见心里头是有谱儿的。
方氏这才放心了,觉得这丫头能独当一面,不比秦大娘差。
这简直是意外,就跟随便丢到外头的一粒种子任其放养,忽然在某天一看居然长成了,并且还不是歪脖子树。
方氏心里头是有点惊喜的意味的。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