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晋江独家

作品:《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跟组织上汇报了, 就不用搞地下工作了。

    柳进军下班就来找孙玉华,虽然还是以同志相称,可关系近了一大步。柳进军来了几趟, 门卫认得他了, 登完记就往医务室打内线电话。

    “孙玉华, 有人找”

    孙玉华接到电话,赶紧照照镜子。

    医务室离不开人, 柳进军来了, 就在门口的苗圃里散步。电话铃响了, 或者有来拿药的喊一声,就能听见。

    感情持续升温, 俩人都乐颠颠的。

    冬子听说了, 就嗷嗷着要去看孙姐姐。柳进军赶紧敲敲冬子的脑门, 一本正经地说“冬子, 不能再喊姐姐了, 不然辈分不对。”

    冬子老老实实地点了头。见了孙玉华就喊“孙阿姨好”

    小苗和梅子也改了口, 跟着喊起了孙阿姨。一开始是小苗拍马屁, 跟人家套近乎,现在不能乱喊了。

    孙玉华陶醉在幸福之中。

    对突然长了一辈, 一点也不介意。她见了孙梅英也是喊姐的,这样才正常啊。

    柳进原作为兄长,想跟小孙同志见见面,代表一下家里的意思。

    就约好了星期天过来, 跟娃娃们一起吃个饭。

    可就在这天早上, 电话铃响了。

    柳进原接到了最新消息,朝鲜战争爆发了。

    柳进原看着地图,神色凝重。

    历史经验告诉他, 朝鲜半岛局势很复杂,既是我东北一线的屏障,也是是非之地。从历史上来说,隋、唐、明、清等朝代都被拖入过战局,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尤其是清朝末年,一场海战几乎全军覆没,付出了惨重代价。

    果然,第二天,米帝调集军力协同作战。

    接着,米帝的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进驻基隆和高雄,阻挠解放军解放孤岛。随后,又纠集了十六国组建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战火进一步扩大。注1

    广播里和报纸上都刊登了消息。

    田大旺和同志们揪着心,激烈地讨论着。很多同志不相信我方会参战,毕竟内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谁都不想失去和平安宁的日子。

    孙梅英也感受到了紧张气氛。

    回到家,就问大旺“会不会打仗啊”

    “不会,离咱们远着呢”

    田大旺宽慰着,可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战火若是扩大到东北边境,我方还坐得住吗刮民党反动派跟米帝是一伙的,会不会借着这个机会反攻大陆若是东北和东南两线夹击,应对起来会很被动的。

    田小苗在托儿所,跟外界基本上绝缘。

    可她知道战争一触即发。

    而我方的准备工作很不充分,尤其是后勤保障跟不上,给志愿军带来了极大损耗。她是个小娃娃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提点建议。

    赶在星期六,田小苗回到家。

    她仰着小脸,揪着大旺同志的衣襟说“爹,是不是要打仗啊那赶紧储备一些军需物资,有备无患。”

    “小苗,瞎说什么呢”

    田大旺嘴上这么说,可心里一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真要参战的话,后勤保障是个大问题。粮食、药品、棉服、手套、帐篷等等,都是急需的。而沪上是医疗物资集散中心,有进口的药品器械,也有本地产的,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想着小苗一向有预见性,田大旺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等不到上班,就去找何处长。

    田大旺谈了自己的想法。

    何处长很赞同,就把赵科长叫过来商量事情。

    “景坤同志,要不先通知几家国营公司储备一些药品反正是紧俏物资,不愁销路”

    “好。”

    赵科长立马打电话联络。

    先从海外采购,不挤占国内市场。消息也得保密,以免争相采购、抬高价钱。

    田大旺开会回来,很兴奋。

    孙梅英问起来,他啥都不说。

    田小苗猜到了,可还是不放心。

    从后续公开的资料上看,入朝参战准备得很仓促。尤其是从南方调集的部队,对北方的严寒认识不足,棉服单薄却在冰天雪地里驻守,甚至被冻成了一座座冰雕,惨烈得让人心痛。

    如果准备一些羽绒服,是不是能缓解一二

    想着柳伯伯在部队上说得上话,就想跟柳伯伯见个面。虽然会暴露自己,可若是能减少不必要的战损,暴露又算得了什么

    历史无法改变,只能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损失。

    回到托儿所,田小苗瞅着机会。

    可柳进原是个大忙人,哪里见得着面

    她问冬子“喂,你爹呢”

    “我爹在开会。”

    冬子和梅子好几天没回家了,不晓得柳进原在忙啥反正开会是少不了的。

    好不容易挨到了星期六。

    孙梅英来接小苗,田小苗磨磨蹭蹭地不肯走,说想柳伯伯了,要跟柳伯伯打个招呼。孙梅英搞不清小苗要做啥,就陪着小苗在路口等着。

    过了好一会儿,柳进原来接冬子和梅子。

    田小苗摆摆小手,喊着“柳伯伯,我跟您说个事儿。”

    “小苗,什么事”柳进原笑着问道。

    小苗是个懂事娃娃,很少跟大人提要求。

    “柳伯伯,是很机密的事,不让其他人听见”

    田小苗牵着柳进原的手,躲在一边。

    孙梅英瞅瞅,这娃娃想干啥

    柳进原以为小苗想捣鼓什么。可小苗一开口,就吃了一惊。

    “柳伯伯,听广播上说,朝鲜打仗了,那里的冬天很冷很冷,穿毛皮大衣都扛不住,要是我们国家参战了,去那里得穿得厚厚的,不然,就冻僵了,跟冰棍一样”

    “柳伯伯,我们乡下有养鸭子的,那鸭绒蓬松松的,塞在棉袄里,做成羽绒服,可暖和了”

    田小苗一口气把想法说出来。

    还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图纸,塞到柳进原的手里。

    “柳伯伯,您看,这就是羽绒服,戴帽子的”

    柳进军顾不上惊讶。

    参战与否有待讨论,可形势紧急,未雨绸缪方是上策。

    田小苗说完了,轻松了不少。

    她怕柳伯伯追问,就挥挥小手,说“柳伯伯,我要回家了,再见”

    柳进原望着小苗远去的背影。

    这是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不管咋说,提前准备总是好的。对朝鲜半岛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是很了解。真要参战,仓促行事恐怕不行。

    回到家,柳进原看着那张图纸。

    小苗从哪里弄来的这个娃娃很懂事,可打仗的事儿连娃娃们都晓得了

    柳进原把冬子叫过来。

    “冬子,托儿所里讲打仗的事吗”

    “讲,天天讲,还玩打仗的游戏呢”

    冬子不晓得爹干嘛问这个,就把打仗游戏吹嘘了一通。他当司令员,带了一队人马跟敌人拼杀,可威风了。

    柳进原按下心中的疑问,继续研究那张图纸。

    鸭绒很暖和,南方基本上用不着,那北方呢做成棉衣既节约棉花又很轻简,对于侦查人员倒是很有帮助。

    因为这张图纸,柳进原想了许多。

    他的看法是形势逼人,即便我们不想打,可也不得不打。米帝国主义风头正盛,在华利益受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即便现在不打,那以后呢

    一旦朝鲜半岛被米帝国主义控制,还有我们的好日子吗包括水陆在内,中朝边境线有一千多公里,可谓防不胜防。注2

    跟米帝相比,我们的空中力量很薄弱,海军更是没法比。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

    国际形势紧张,国内也不安定。

    谣言四起,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米帝很快就打过来了。

    东南沿海一带,刮民党的侦察机活动频繁。这种侦察机飞得高,雷达不易发现。续航也很远,可以一口气飞到内陆地区,收集情报。

    特务们四处放风,撒传单,弄得人心惶惶。

    蛰伏下来的敌对分子也蠢蠢欲动。当初,有不少人是迫于形势投降的,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不安分起来。个别投诚的将领也左右摇摆,接到特务的密信,有主动报告的,也有刻意隐瞒的,做着两手准备。

    情况紧急,保卫部门加强了力量。

    工人群众也组织起来了,提高警惕,防止敌人搞破坏。

    这时候,公安部队正在组建,巡逻队划到了市公安局,继续担着治安任务。赵国江是巡逻队副队长,跟徐科长成了同事。

    二人以前就有配合,行动起来很默契。

    徐科长为人谨慎,心很细。

    考虑到学习班那边,蒋如云即将毕业,就跟赵国江谈了谈。

    “国江同志,蒋女士出来后,有什么打算”

    “我听她讲过,想去学校教书,当一名教员”

    “教书”徐科长觉得可惜。

    蒋如云很聪明,尤其是在电讯编码方面。电讯科的同志找他谈过,是不是把蒋如云留下来他跟上级做了汇报,还未给明确答复。

    另外,蒋如云了一个情报。

    情报局撤离之前,在沪上埋下了一大批潜伏人员,公开身份有教师、记者、洋行职员等等。这是重点筛查对象,可在学校教书相对封闭,并不能发现什么。

    七月是毕业季。

    蒋如云从学习班出来,就看到赵国江在门口等着。他穿着白短袖衬衣,土黄布裤子,带着几分书卷气,像读书时的模样。

    蒋如云很欢喜,跟赵国江一起回到家。

    家里人正等着,烧了一桌子菜,为她接风洗尘。

    休息了几日,蒋如云去电信科报到。她是编外人员,每周工作两天,按月领取津贴,其他时间在学校教书。

    这是一个折中办法,蒋如云很满意。她喜欢编码工作,想多立新功。赵国江跟她说“只要好好表现,一定会转正的。”

    这时候,白丽雅也大学毕业了。

    她想去广泰商行,给白奕雄当助理。可白奕雄不晓得从哪里听到的消息,非得让她去学校教书,还劝她好好表现,要进步一点。

    白丽雅噘着嘴说“当教员有什么好穷得叮当响,我才不要像堂姐那样,一副穷酸相”

    “丽雅,你英文好,能派上大用场的。”

    白奕雄好说歹说,白丽雅才答应去中学教英文。

    做教员要有推荐信,白丽雅就去找堂姐白素雅。

    “素雅姐,请你帮个忙”

    白丽雅说明了来意,白素雅很惊讶。

    “丽雅,你说得是真的”

    堂妹一向娇滴滴的,哪里看得上教书的行当可白丽雅善于伪装,说大学毕业了,想为国家做贡献。

    白素雅觉得不可思议。

    可看在亲戚的份上,还是答应写推荐信。

    “丽雅,你先准备一下,当教员是要试讲的,只有通过了,才发聘书”

    白素雅在中学教国文,有五年教学经验,口碑很好。白丽雅自信满满,只要拿到推荐信,一定能通过的。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参考了百科知识中关于朝鲜战争的资料。

    注2引用了百科知识中关于中朝边境线的数据。

    更晚了,抱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