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4章 火灾

作品:《被退婚后成了太子妃

    那时杨陌没娶亲, 却早就移住东宫。

    东宫所有的宫殿几乎全是空闲着的。

    他平素也只在明光殿内起居,夏天也去龙首殿小住,从来没去过丽正殿。

    也不知道那一日怎么鬼使神差。

    正是九月中, 傍晚时分。

    太阳将下未下,像一个硕大的橙红色大球挂在西边的树端。

    月亮却半透明地挂在东边, 像一枚边缘画得模糊的花样子。

    杨陌路过丽正殿外。忽然一阵清风吹来, 带着一片松香, 微辛微甜, 木气浓郁。他心念一动便叫人开了殿, 走进去。

    殿内久无人居住, 管理此处的宫人便偷了懒, 殿门上都积满了尘灰。

    杨陌便寻着香气一路走到殿后那片松林处。

    就见夕阳下, 松林的墨绿沉郁如墨, 一道道光射进林间, 照着地上厚厚的一层枯枝败叶。

    松风阵阵, 松香浓郁。

    杨陌漫步期间, 管事的太监们早吓得魂不附体, 就要召集人手来整理。

    杨陌却笑道“这样正好, 人迹未至般,倒有几分林上夕阳暮气侵, 松香花露拂巾簪的意趣。”

    一时兴起,便叫在松林中摆了琴,弹奏起来。

    那时天色已晚, 下面的人便都催他回明光殿, 他却兴起,道“我日日沉沦红尘中,倒少有这般山野闲情。你们都莫来打扰, 留下风灯酒菜,我自在此处盘桓一阵,就出去了。”

    下面人自然不敢违逆,便都退出了林子。

    先时还听见他要淙淙弹琴,和乐且湛,后来便是寂静一片。

    时间久了,大部分人都去了殿内吃饭歇息,只留下两个小太监望风,这两小太监久站睏倦,便靠在树桩上打盹。

    黄显在殿内见后院一片火红,初还以为是晚霞染林。及听到叫声,带人冲出来时,就见松林内火光冲天,黄显砸了茶壶,湿了衣襟,撕下蒙在脸上,就往林子里冲。

    众人却忙往门海去取水,因久未有人住,连门海的水都只得半缸。

    黄显冒死把太子背了出来,那片松林也被烧掉了一半。

    一开始众人都以为杨陌这下毁了。煌煌上国,怎么可以有个烧毁容的太子

    不想太医一查,太子竟然全身上下完好无损,半丝伤痕都没有,只是呛了烟,昏迷了几日才醒过来。

    当时宫里就传,说他到底是未来的真龙天子,龙御水,所以大火才伤不着他。

    至于怎么起的火,连杨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事后查看,说是那油灯不知道怎么被打翻了,点着了地上的枯枝。那枯枝又厚又干,上面还层层滴着松油,一点火星就着,片刻就漫成一片火海。

    杨陌倒是见机得快,没去救火,反而立刻往外跑,这才逃出性命。

    盈儿听完,心里好像也燃起了一场火,灼烧得五脏六腑都冒烟似的难受。

    算算时间,难道杨陌是在她死后一年多遇到一场事故意外重生的也许是一块火灾

    她死后,他就算伤心,也有限得很,还是好好地过着他的日子。

    而且,他重生回来后,也没来找过她,直到她及笄才出现。

    她根本并未冤枉他。他怎么有脸发那么大的脾气

    可她还是有些好奇,便问“那起火之处有什么特别的么”

    “特别”安平摇着头,看向贾后。

    贾后也摇摇头,想了半天,道“这就不知道了。反正在你宫里,你找黄显来一问就知。”

    出了宫,坐着小马辇回东宫的路上,盈儿就一直沉默。

    筐儿便道“娘娘若想知道,让筥儿那丫头去打听一下就是了,怎么这般为难呢再说,虽说那日是太子殿下不对,可都好几日了,太子殿下天天到崇德殿来要见娘娘,娘娘就是不见,又是何苦呢”

    盈儿也不过几日而已,他作作姿态,便连原来最坚定站她这边的筐儿都要替他说话了。

    东宫与皇宫虽然只有一墙之隔,可为了安全见,却只有一道宫门想通。

    过了奉礼门,却是东宫的球场,然后是杨陌的明光殿和她的崇德殿,后头才是她上一世住的丽正殿。

    去丽正殿并不顺路。

    可她现在却很想去看看。

    这一世嫁进来,她有意回避,一直没进去看过。

    路过崇德殿,外头守门的小太监见了快步跑来要迎接,她便让筐儿摆摆了手。

    正要朝丽正殿去,筥儿戴着斗笠却从前头跑了过来。

    她想了想,便让筥儿也上了车。

    筥儿便摘下斗笠,小脸红红的,扇了扇风,道“娘娘是想去龙首殿么,我才刚回来,门还没进呢。”

    “我们是去丽正殿。”筐儿道。

    筥儿一怔,旋即笑道“娘娘想通了要去找殿下么”

    盈儿愕然,半天才道“他怎么在丽正殿”

    筥儿怔了怔,有些迷糊道“哎哟,我原来没跟娘娘说么那日殿下生了大气,也没回明光殿,反去丽正殿弹了一晚的琴后来几日,也都是住在那里的。”

    两殿相隔极近。

    不过说话的工夫,小马辇就已经到了丽正殿门外。

    筥儿就要跳下车,盈儿却突然有些心慌胆怯。也许杨陌真有理直气壮的理由

    她忙一把拉住筥儿“算了,还是回去吧。”

    筥儿小圆眼眼尾一垮,颇有些失望。不过也没多嘴,乖乖又坐下了。

    筐儿。

    回到崇德殿,伺候着盈儿吃了中饭,又等她去歇午觉的工夫,便悄悄溜出来找筥儿。

    筥儿在后头屋里,正跟蔡司闺还有两个宫女玩骨牌。

    柳木桌上堆了一桌子的骨牌,油光水滑的,都摸成了黄鳝色。

    蔡司闺手里捏着一张牌,犹犹豫豫地。

    筥儿等她出牌的工夫还在说闲话“你手背上那个瘊子,我上次叫你用鸦胆子砸碎了包上,你怎么还没弄掉呀”

    蔡司闺道“这一向太忙,也等天儿再凉些。”

    说着把那牌打了出来,是张三条。

    筥儿欢呼一声“和了和了”

    蔡司闺气得把面前的骨牌一推“你个小蹄子,故意说话引我分神”

    筥儿早笑嘻嘻跳起来,问筐儿“可是娘娘有什么事叫我”

    蔡司闺便只得停了抱怨。

    筐儿见蔡司闺在,便不想多说什么,就坐在筥儿边上,道“不是娘娘的事。八月节要到了,娘娘要往乔府送东西,我想跟你商量商量,也给家里捎点东西去。”

    蔡司闺本来正在码新牌,听到也停了手,道“我也想往家里送东西呢。我娘身子不太好。端午节,娘娘赏了好些锭子药还给了方子,我想送家去,却是出不了这道门。”

    一个小宫女便叹道“你们家里都在京城,不像我们,便是想送都没处送去。”

    筥儿闻言豪气地拍了拍胸膛“若是到时候娘娘又派我出去,你们两家的东西就都包在我身上了。还有你们,若有信要往家捎的,都包在我身上。”

    几人自然欢喜,又闲话一回。

    筐儿说要走,筥儿便送出来,看看左右无人,便又低声问“姐姐找我,必是娘娘的事罢。”

    筐儿便拖着她朝前殿走,路上把丽正殿失过火的事说了。

    “娘娘也不知道怎么的,想去瞧瞧那失火之处,还问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筥儿叽叽咕咕笑起来“这有什么包在我身上”

    说着自己就跑了。

    到了晚饭时分,盈儿吃过饭,便坐在窗前看着半边蛋黄似的夕阳出神。

    筥儿便凑过来,摇头晃脑地道“娘娘,我跑到丽正殿去瞧了一趟”

    盈儿唬了一跳,旋即拉长脸道“你可是用了我的名头”

    筥儿笑道“我傻么我说我是去找常夏的。到了那里又拉着常夏,说要去松林里捡两块松脂治湿疹。原来那起火的地方倒也没什么特别,只是松林里的一小块空地,朝西瞧,林子空一些,能瞧着大半的天色。当年殿下便是在那里看着观星弹琴才引了火。后来索性在那里建了个小亭子,叫作沉星亭。”

    盈儿。

    上一世,也是这个地方,也是这个理由,杨陌也建了琴亭,也叫这个名字。

    她竟忘了。

    她从摘星台上坠落,他在沉星亭里重生。

    冥冥之中,他们两人的缘分竟是这样深

    她不由又怔住了,之前对杨陌的怨怼也淡了几分。

    可还是不想见他。

    赶在中秋节前十日,她把给乔家及其余各人的礼都备好了,便让筥儿去问黄公公,安排时间准备送出去。

    不想筥儿回来又是一脸鬼笑,盈儿便瞪着她问又有何事。

    筥儿便做腔作势,大大咧咧地坐下喝茶,喝完了,才笑道“哎哟,便是我们这等天天跟在娘娘跟前的,怕是都不如有些远在天边的人了解娘娘心事呢。”

    盈儿这时也没什么心事,不过是想让筥儿去乔家时,打听一下父亲跟大哥一家离京的时间,好设法一见。

    听她这样说,便轻轻呸了她一口“瞧你成天轻狂得没了影儿。还不赶紧说正事”

    筥儿笑呤呤地道“别人家里,黄公公说了,自会打发了宫里的太监去送。从明儿起一家家地送去。不必咱们操心。就是乔家么”

    “哎哟”她正说得得意,却叫了一声痛。原来是筐儿瞧不惯她这副嚣张模样,拧了她胳膊一把。

    倒把盈儿逗笑了,骂了声活该。

    筥儿笑着瘪了瘪小嘴,道“乔家呢,殿下说明光殿的桂花开得好,过两日请他们阖府过来赏桂吃螃蟹。这礼也可以当面交割,一并带回家去。或者呢还是叫我陪着提前送了去。请娘娘定夺。”

    盈儿听了脸上绷着,没露出多少喜色,可心里却是一道甜一道苦,象是蜂蜜桂花糕里偏叫人裹了块黄连。

    明明是件好事,可杨陌还是那个死德性,连说都不跟她说一声。

    就算因为她不肯见他,不能当面说,好歹让黄显打发个人来提前说一声,她也能准备准备那是她娘家人啊

    她想了想,中秋节,她想跟家人团聚,筥儿筐儿两个岂有不想的道理再说那礼怎么交割也不要紧。

    便道“还是提前送去吧。省得到时候事多,乱糟糟的再弄乱了。你跟筐儿两个一起去,也能见见家里人”

    筐儿没想到自己也能去,先是欢喜,随即又有些担心“这可不成,我跟筥儿好歹要有一个在娘娘身边才是。”

    盈儿笑道“不过去送个礼,也不过两三个时辰,宫里这些人,你还怕我没人用”

    筥儿便道“这事也不难。不如把节礼分成两份。一份我明儿送,一份筐儿后日送。”

    盈儿知道这两个丫头忠心耿耿,若不是她们两个轮流着在她身边守得密不透风,别人全插不上手,她也不会前后两世在宫里都过得安安生生的,便应了。

    可她还是不想见杨陌。

    这样冷战着,转眼就到了杨陌请乔家人进宫赏桂的日子。

    那天一大早,盈儿正在穿戴,就有宫人来传,说殿下在殿外,说是有要事商议。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