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设置背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104、酸甜

作品:《清穿之哲皇贵妃

    渥巴锡回去就见族人们担忧地看过来, 就摆摆手安抚道“没事,都散了吧。”

    他环顾一周没见到要找的人,就问道“巴长老呢”

    巴长老就是那个白胖长老, 也是齐瓦的亲爷爷。

    众人都摇头, 都说没见过巴长老。

    渥巴锡又让亲卫把半夜出来过的人都送去隔离屋, 得知齐瓦晚上跑了出来,就是出门起夜的人都主动去单独呆着。

    毕竟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

    巴长老很快被人发现,渥巴锡没靠近, 远远问道“是你打开了隔离屋的大门,为什么”

    能为什么,当然是给孙子齐瓦一条活路啊

    一直呆在隔离屋内等死, 还不如让他跑去围墙那边看看有没办法,说不定墙内的人有方法治好呢

    巴长老当然不承认“我不知道族长在说什么, 齐瓦不见了”

    渥巴锡明白他是什么都不愿意说了, 只点头道“是,齐瓦这一跑, 我们就要在这里再留两个月。”

    族人远远跟在后头,听见这话都要炸了“什么, 还要呆上两个月,都怪齐瓦”

    巴长老听得不乐意了, 他早就知道阿桂送信来让部族在墙外呆两个月,渥巴锡这是造谣, 把罪过推到齐瓦身上了

    他正要反驳,却被渥巴锡冷冷一笑,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渥巴锡还没对外说这个信的事,巴长老从哪里听来要呆两个月的消息

    明明是长老特地打探到了, 但这不是什么能摆上台面的事,只能悻悻住嘴,无法还齐瓦一个清白了。

    他派人放走大孙子的事,很快在部族里传开,一个个族人看着自己的眼神都不对劲了,更别提其他长老。

    毕竟其他长老也是有亲友小辈因为感染被关在隔离屋里,谁都没忤逆过族长,因为族长从来没徇私,偏偏巴长老这里破了规矩,他们自然心生不忿。

    知道自己在这里呆不下去了,巴长老连夜带着人离开。

    侍从因为说漏嘴的事被责罚,这会儿一瘸一拐来问“族长,就让他们这么离开吗”

    渥巴锡瞥了他一眼;“不然呢我们还要打杀自己人吗那些总归是我们的族人。”

    都是自家人,都是同一族的,何必呢

    那些人跟着巴长老离开估计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了,渥巴锡何必勉强挽留,毕竟留下来的人总归心已经不在这里了“让他们走,派人送信给围墙内的人告诉一声就好。”

    他把再呆两个月的事推到齐瓦身上,也是不愿意族人对围墙内的人有了芥蒂。

    毕竟族人以后还是要去围墙里面生活的,要有芥蒂在,怎么融合进去

    渥巴锡还不如一股脑推到齐瓦身上,反正他也活不了,也不可能回来开口辩驳。

    阿桂得到消息就立刻派人送去京城报信,皇帝得知已经是几天之后了。

    他不在意道“土尔扈特这是分支了,那这个就是新土尔扈特,那些就算是叛军了。以后他们再回来,告诉阿桂,绝不允许他们归属。”

    来了就想走,走了还想回来,凭什么呢

    苏叶深以为然,明明是他们主动回来归属的,呆了一阵子不高兴又跑了。

    回头这些人去外面溜达一圈感觉还是这里好混又跑过来,难道他们就要通通接受不成

    那对乖乖留在原地,等着两个月后没问题进来的土尔扈特的这些族人,岂不是就不公平了吗

    皇帝得知阿桂处置了那个叫齐瓦的人,身上确实有黑死病的征兆,他呆过的地方都好好清理了一番,以防万一还让人围了起来,短时间内都不能靠近。

    余下的部族里面是不是有感染的人,还得他们留在原地看看才行。

    他很快就把此事放下了,而是看起蒙古各部的青年才俊。

    粘杆处不断送消息过来,零零碎碎的,皇帝看得很仔细,甚至让苏叶帮着参详一番“这个看着不错,武艺高超,父亲也是英勇善战的,在部族里的身份不错,亦是附近颇有盛名的巴图鲁。”

    苏叶看了一眼道“皇上,这是替和婉挑驸马,可不是为皇上挑属下呢。”

    武艺高超英勇善战身份高巴图鲁

    这跟和婉的驸马条件有什么关系,难道不是长相不错,懂得疼人,性子细心不粗鲁吗

    不过看粘杆处送来的消息,确实跟皇帝挑属下没什么区别了。

    看看这个,年纪轻轻能一人射杀一头熊。

    另外一个是百步穿杨,还能一箭双雕

    苏叶无奈放下道“皇上,这些青年才俊确实是难得的人才。”

    所以皇帝别挑什么驸马,直接挑属下算了。

    皇帝看了看粘杆处送来的消息,还真是按照武将的标准来挑的。

    但是和婉哪里需要什么部下,难不成她还能在京城指挥自家驸马去打熊还是射雕啊

    还有一个就更离谱了,写着七尺男儿,虎背熊腰十分英武什么的。

    这会儿的一尺有三十五多半点,七尺不就快两米五了

    大门口低头都进不了,和婉看着不可能长成大个子,岂不是总要仰头看自家驸马

    也不对,和婉可能要站在凳子上才可能看得见自家驸马爷。

    仰头的话,估计她就要躺着看了。

    身高这样就算了,还虎背熊腰,这驸马跟一座山一样,晚上会不会把娇小的和婉给压扁了

    苏叶看得忧心忡忡,感觉这些蒙古部族哪个都不合适,不是太高就是太壮,分分钟要把和婉压成饼子

    皇帝看了一圈也头疼,最后好不容易从扒拉出一个人来“这是蒙古巴林部的,叫德勒克,姓博尔济吉特氏。”

    这个姓氏确实不错,皇太极的皇后、多尔衮的原配、孝庄太后和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都出自这个姓氏,与和婉也算相配。

    另外这人身材高挑却不会过分魁梧,武艺超群,还有个年纪小的妹妹。兄妹两个感情不错,这个蒙古汉子还懂得怎么照顾年纪小的妹妹,看来是个细心温柔的。

    苏叶感觉这个人挺合适的,能对妹妹好的兄长应该不会是心肠太坏的人,会照顾人也就有耐心,不担心成婚后会出现家暴什么的。

    当然在公主府里那么多侍卫和嬷嬷,驸马爷也别想动公主一根指头。

    就怕是个脾气暴躁的,动不动就发脾气。

    看和婉温温柔柔的性子,遇到个脾气暴的肯定吵不赢,一起过日子岂不是太憋屈了

    皇帝见苏叶没异议就拍板“就这个叫德勒克的,回头让粘杆处盯着点儿。”

    反正等和婉彻底长大还要两三年,到时候德勒克真没问题,皇帝再赐婚也不迟。

    皇帝跟皇太后说了此事,皇太后看了也觉得德勒克挺合适的,便又问道“和禅的驸马,皇上也得好好相看起来了。”

    五格格是皇太后亲自养大,感情自然是有的,当然希望她也有个好归宿。

    哪怕是抚蒙,也要找个合适的人,而不是随意找个人就嫁过去。

    皇帝顿时头疼,光是一个和婉就挑了好久,再来一个和禅,他还得继续扒拉。

    蒙国适合的汉子怎么就那么少呢

    他回去又拿起那些青年才俊的消息,恨不能再扒拉出一个德勒克来。

    不过还真给皇帝扒拉出来了,同是姓博尔济吉特氏,亲王策凌的孙子多尔济,年龄和身份都合适。

    皇帝让粘杆处查探一番,这个多尔济也没什么大毛病,就跟皇太后提起此事。

    皇太后点点头,觉得多尔济挺合适的。

    这人品性看着还好,身边也没什么莺莺燕燕,平日除了练武还会读书写字,满蒙汉三语都会,沟通起来也不难。

    就怕和禅的性子太沉闷,两口子要都是沉闷的性子,那就跟据葫芦一样,两人要相顾无言了。

    不过皇太后也明白,就皇帝的性子,不怎么喜欢过于沉默的和禅,也跟她的生母有关系。

    皇帝不喜欢陆常在,自然对和禅喜欢不上来,能为她找个合适的驸马就已经不容易了,再多估计就没的。

    皇太后就轻轻叹气,等皇帝走后对身边的嬷嬷道“和禅的陪嫁得开始准备起来,穿的用的都得准备妥帖,还得多多备下金银。”

    和禅过去后,自然什么都需要花费,那就需要很多金银才行。

    其他都是虚的,有钱拿捏在手里才是实在,日子也能更好过一点。

    唯独一点,和禅别是耳根软,谁要钱伸手就给了,给的多了,对方不会感激不说,还可能等和禅没钱后对她弃之如敝屐。

    哪怕是自家驸马,她也得悠着点儿才行,别什么都听对方的。

    然而山高皇帝远的,和禅要是被欺负,也没谁能出头,要忤逆过了,两口子感情不好,日子也难过。

    皇太后就把五格格叫到跟前来,教导她如何利用这些金银“别都花用了,得有压箱底的,别叫身边人都知晓。另外去到草原后不妨买些牛羊,雇人来养,这也能有所出产。”

    牛羊大了能卖掉换钱,生下的小牛羊养大又能卖了,不至于叫和禅坐吃山空。

    和禅见皇太后努力为她想着以后的营生,叫自己能过得好一点,便连连点头道“娘娘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她的蒙语学得不错,起码听说没问题,写还差一点。

    女先生对和禅是赞不绝口,对和婉就有点头疼了,毕竟她学得磕磕巴巴的,现在听还成问题,更别提是说了。

    和婉也头疼,她就是学不太会,一时不知道跟谁说,便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

    和珍是注意到了,安慰小姐妹道“别担心,努力学着就行了。实在学不好,那就让驸马爷的满语和汉话学好一点,你们聊起来就没什么差别了。”

    和婉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学不好,让对方学好一点,顿时哭笑不得“四姐姐,这样不好吧”

    和珍疑惑的眼神看了过来“有什么不好的额娘说了,我们公主是下嫁,驸马多学一点怎么了要他连这点小事都不乐意,那以后还会对我们好吗”

    和婉眨眨眼,感觉这话好像挺对的。

    和珍搂着她道“不过妹妹还是要努力学一点,别是人家用蒙语骂你,你听不懂不就尴尬了吗怎么也得学会怎么骂回去”

    和婉忍不住笑了起来“四姐姐,难道我别的能不会,骂人的话一定要听懂和会说吗”

    “总算笑了,”和珍捏了捏和婉的脸颊,也跟着笑道“就是这个理儿,学什么都要先学骂人的话,听懂了才不至于吃亏,会说了才能反驳回去。实在不行,你身边也能弄个会蒙语的宫女或者嬷嬷,不过还是自己听懂为好,不然身边人糊弄你,你还不知道的。”

    谁知道身边人会不会胳膊往外拐啊,虽然这个可能性不高,却不是没有。

    什么事还是自己会做比较好,那就不怕别人糊弄了。

    和婉点点头,似乎没那么不高兴了,也更努力学了起来。

    和珍还把学得最好的和禅带过来给和婉当先生“五妹妹学得最好,有她在,你放心好了。”

    和禅手忙脚乱的,脸红红道“四姐姐夸得我心慌,我没那么厉害的。”

    和珍瞪大眼奇怪了“怎么不厉害,没见女先生把你夸了又夸,你学得就是很好啊五妹妹学得这么好,也别那么谦虚的。”

    要她学得那么好,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抬头挺胸到处炫耀一下,别提多美了。

    和禅笑笑,她自然跟和珍不一样,真到处炫耀,估计皇帝要说自己不够稳重谦虚的。

    换作和珍,皇帝只会夸她是真性情。

    有和禅帮忙指点一番,和婉的蒙语总算有了起色,大部分都能听懂了,说还差一点,不过已经比之前要好很多。

    得知是和禅帮忙,又有和珍从中牵线,小姐妹的感情更好了,苏叶就让人做了一桌好菜来犒劳这些努力学习的小姑娘们。

    高贵妃笑话苏叶道“你就是找理由大吃一顿,怎么还扯到小姑娘头上了”

    苏叶理直气壮道“大家一起大吃一顿,高高兴兴的不好吗”

    高贵妃自然觉得挺好的,人多就是热闹,更别提是好几个嫩得要掐出水来的青葱小姑娘们,看着就赏心悦目。

    御膳房先上一锅汤,高贵妃一看就知道是新菜式,指不定又是苏叶捣鼓出来的“这是什么”

    苏叶就道“这是椰子炖鸡汤,里头白色的是椰子。”

    她还让人上了整一个的椰子,带着皮,灰褐色的,看得她们愣神。

    和珍就奇怪道“额娘,这灰扑扑的东西怎么炖成白色的”

    “因为还没削皮啊,里面是白色的。”苏叶当让让一个御膳房的小太监把椰子去皮,露出里面白色的内馅来“削皮后凿一个小窟窿,把里面的椰汁倒出来,再把这个椰子切成条,就是汤里看见的那样了。”

    小太监的刀工极为不错,嗖嗖就切好了,椰子皮很薄,几乎没削走一点椰子肉。

    苏叶让春宁递了一个荷包给小太监,他欢天喜地收下,连连谢恩。

    小格格们看着挺有趣,吃起来味道又不错。

    高贵妃就笑了“在你这里总是能尝到好吃的,还能看见好玩的,怎么都不会闷了。”

    苏叶也笑笑“闷着做什么,心情好了,吃得舒服,这才痛快的。”

    接着又上了菠萝咕噜肉、红烧狮子头和白斩鸭,她就招呼众人尝一尝“椰子和菠萝是南边送来的,御膳房的师傅尝试着做菜,以后除了做水果直接吃之外,也算是一道菜肴了。”

    这样消耗才快,南边如今百废待兴,当地特产能卖过来,也算是个营收了。

    当然苏叶是因为喜欢才让人送来的,而且这东西也好保存,途中不容易坏。

    只可惜不是当季,做水果吃不够新鲜,做菜是最合适的了。

    高贵妃尝了一口菠萝,酸酸甜甜的十分开胃,就很喜欢,咕噜肉也是酸甜味的,并不肥腻,她不由多吃了一些。

    红烧狮子头有点腻,她用白斩鸭沾了沾酱汁,吃着也有点腻口,于是喝了半杯茶,筷子又伸向菠萝。

    不知不觉一盘子菠萝咕噜肉都给高贵妃吃完了,她还意犹未尽,歪着头问道“没了吗”

    “自然有的,”见她喜欢,苏叶就吩咐春宁去御膳房说一声,很快又送了一盘来。

    苏叶就看着高贵妃又一个人干掉了半盘,要不是其他小格格们也喜欢,怕她们吃不到,高贵妃很可能一个人就吃完整一盘子。

    她低头看着高贵妃的肚子没鼓起多少,这人吃到哪里去,那么喜欢这道菜吗

    “回头让身边人记下来,叫御膳房多送几回,让你每天都能吃一吃。”

    菠萝这东西一送就很多,虽然不如椰子好保存,高贵妃要吃还是足够的。

    高贵妃欢欢喜喜地点头“如意回头记下了,每顿都让人送这道菜来。”

    苏叶好笑“每天吃,你也不会腻吗”

    看她对其他菜兴趣缺缺的样子,苏叶就另外又让人送了一道糖醋排骨来。

    果然高贵妃十分喜欢,就着菜吃掉了一碗饭。

    苏叶有点纳闷,高贵妃怎么忽然这么能吃了

    她有点担心,等小格格们吃好回去后,就摁住高贵妃不让走“你忽然能吃了,吃完有哪里不舒服吗让秋夕跑一趟太医院,请张御医过来给你把脉”

    高贵妃连忙摆手道“不用,我吃着没什么不舒服的,确实今天胃口大开,吃着比之前多了。”

    身后的如意也点头接话道“回哲娘娘的话,娘娘最近总说饿,但是很多以前喜欢吃的都不爱了。”

    所以她反复让御膳房送不同的菜式来,可是高贵妃虽然种感觉有点饿却都不太喜欢的样子,唯独来苏叶这边吃着多一些。

    苏叶还是不放心,第二天正好是张御医来请平安脉的时候,索性叫高贵妃过来一起把脉。

    张御医反复把脉后有点不确定,让人去把院首请了过来。

    院首就知道张御医每次叫他来必然没好事,都没脾气了,立刻就过来给高贵妃把脉。

    弄得苏叶和高贵妃都紧张起来,不会真有什么事吧

    这事把皇帝和皇后都惊动了,皇帝派了李玉来问,皇后则是叫了云言来看。

    张御医和院首反复把脉几次后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贵妃娘娘似乎有喜了。”

    苏叶瞪大眼,满脸惊喜扭头看高贵妃,却发现她两眼发直,神色呆呆的,完全没反应过来“怎么加上似乎两个字是还是不是啊”

    院首都有点不确定,实在是高贵妃这年纪有身孕的嫔妃实在太少见了“月份还小,再过半个月微臣才好确定。”

    苏叶让欢喜得满脸笑容的如意和吉祥算一算高贵妃的小日子,算下来大概差不多两个月了。

    高贵妃这才回过神来,低头看着自己平坦的小腹感觉不可思议“我有了竟然有了吗”

    她盼得太久了,久到自己渐渐都放弃了,反而没那么执着的时候,忽然又有消息了

    苏叶握着高贵妃的手笑道“是啊,我捏一捏你,感觉不是做梦了吧”

    她轻轻捏了捏高贵妃的脸颊,高贵妃就笑道“不疼,不过看来不是做梦的。”

    高贵妃满脸欢喜,李玉和云言赶紧回去报信。

    皇帝相当惊讶,直接就过来承乾宫,见高贵妃起身行礼连忙摆手道“不用多礼了,赶紧扶着你家主子坐下。院首和张御医的意思是,还得半个月才能确定”

    这个年纪还能有孩子出生,皇帝自然高兴。

    他却想到高贵妃之前体弱,如今看着好一点了,却还是比一般人要弱一些,加上年纪不年轻了,怀孕真的不会对她的身体带来负担吗

    皇帝有些忧心忡忡,不过暂时还没确定,只是院首说得出口,跟确定没什么两样了“婉儿先回去景仁宫歇息,最近就别出来走动了。等确定后,差不多三个月,胎也稳了,再出来走动不迟。”

    高贵妃眨眨眼,她这是被禁足了吗

    不过皇帝开口,她就被如意和吉祥小心翼翼扶着回去,走得比以往慢多了。

    软轿就停在外头,如意还再三叮嘱轿夫走得慢一点,稳一点,绝不能颠着高贵妃。

    等她们走了,皇帝才回过神来“婉儿有孕,朕还真想不到。”

    苏叶也没意料到,请众人一起吃个饭还能得到这样的好消息,便笑道“总归是一件大喜事,也得准备起来了。”

    崔婆子和吴女医还在宫里,年纪却大了,手不如以前稳。

    因为后宫嫔妃多年来就没孩子出生了,她们也就闲了下来。

    崔婆子还好,毕竟她是懒散惯了,吴女医却闲不下来,闲得人烦闷不已,都闷病了。

    等好转后,她就找苏叶,想好点事做。

    苏叶想了想,就让吴女医挑几个聪慧的小姑娘当徒弟来教导。

    宫里不是没女医,却大多只会一点皮毛,最多是帮忙照顾一下,几乎不会什么医理。

    尤其她们一直在宫里没生过孩子,对嫔妃接生这事就更不擅长了,以前就只能干瞪眼,听着门外的御医吩咐,能不能生孩子全凭嫔妃努力,再就是看命好不好。

    这种把命运交给老天爷,看自己是不是幸运儿这种事,苏叶是敬谢不敏的。

    还不如实实在在教些好孩子出来当正经的女医,以后传承下去,不比太医院差。

    毕竟御医们平日把脉还好,生孩子的时候又不能进去,嫔妃们简直是九死一生的,怎么也得有女医帮忙才行,不管嫔妃还是孩子的存活率要高很多。

    吴女医就去挑了几个刚进宫的小姑娘,原本是做宫女或者杂工的。

    苏叶得了皇帝允许,就让吴女医放开手脚去挑。

    不管谁想要的人,吴女医要就能先挑走。

    各处原本看好的小姑娘都被吴女医要走了,简直气得咬咬牙,却也无可奈何,谁让她身后站着苏叶呢

    挑来的小姑娘也不是都喜欢当女医的,有的吃不了苦,学了一段时间就闹着要走,吴女医也没勉强,跟苏叶提过后就把人送回去原本的地方当差。

    最后坚持下来的就三个小姑娘,都是穷苦出身,听闻都是生母因为各种原因早早去世的,有因为生孩子大出血的,有病死的,然后父亲另娶了新妇,她们在家里呆不下去才进宫来某个差事的。

    而且她们进宫,家里人还能得一笔银子,基本上都没落在小姑娘手里。

    多的是家里不想养女儿,又想弄点钱的,就会把女儿送进来,万一选上了就能得一笔不菲的赏银,比直接卖去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要好。

    如果女儿出息了,入了哪个贵人的眼,以后飞黄腾达了,家里人也能受惠。

    哪怕没能出息,就女儿进宫都能跟亲友吹嘘好几十年啊

    回头女儿到年纪出宫,指不定还带着贵人的赏赐出来,不又赚一笔了吗

    家人们盘算得挺好,所以送进宫的小姑娘是越来越多,吴女医也能从中挑出不少的好苗子。

    这三个知道自己学了医术之后就能留在后宫当女医,自然更加勤奋。

    她们清楚家人都是什么样子的,自然不乐意出去。

    而且出宫后嫁人,鬼知道家人把她们带出去的盘缠都抢走了,嫁妆又寒酸,指不定就打发嫁个年纪大的老男人,等人死了再改嫁一回,反正都不是什么好日子。

    几个小姑娘听闻秋夕当年被一个男人哄骗,出去嫁人却险些被塞到另外一个男人的床榻上,更是下定决心好好跟着吴女医学习,绝不肯再出宫去了。

    苏叶却觉得会不会太吓唬几个小姑娘了,恭嬷嬷就道“娘娘,她们听到的都是实话,这已经往好里说了。”

    她不由一怔“怎么,还有更坏的吗”

    被家人当物件一样不停嫁人收聘礼,难道还有更惨的

    恭嬷嬷轻轻叹气道“奴婢年轻时候一起办差的宫女,就是到年纪出宫了,说是外头给家人定亲了,那个男人一直等着她。她心里又是感激又是感动,就带着盘缠出宫去嫁人了。”

    “后来过了十来年,奴婢得了恩典出宫去办事,就想着顺道去探望故人,却听闻她出宫嫁人没两年就病死了。”

    “她的身子骨比奴婢还要壮实,怎么可能没两年就病死了呢奴婢能出宫的机会不多,幸好回宫的时候偶然遇到苏爷爷,见奴婢面带异色就问了几句,后来就帮忙让出宫跑腿的太监打听一番,才得知她带着的盘缠被家人抢了,带着微薄寒酸的嫁妆嫁人,又遭了夫家的嫌弃。”

    “这夫君更不是人,哪里是日夜盼着她出宫来,根本就是个无所事事的地痞无赖,谁都不乐意把女儿嫁给他。也就因为他身份不怎么样,也就不要很多嫁妆,宫女家里人才心动了。”

    苏叶听得皱眉“然后呢这家子抢了女儿的银钱,害死了女儿,是不是用这笔钱过得挺好的”

    恭嬷嬷替她倒了茶水才道“娘娘放心,上天有眼叫奴婢遇上,又让苏爷爷帮着,他们自然没什么好下场。不过哪怕没奴婢发现,他们的日子也到头了。”

    “他们抢了钱给儿子建了新房娶了媳妇,儿子却被赌场骗进去,一来二去欠下巨债,就逼着二老出去做工。二老做了几年,年纪大了,一个摔伤了一个也病了,儿子就把两人赶出去,还把宅子卖了,带着媳妇跑了,留下烂摊子给二老来收拾。”

    二老哪里还有钱,又无处可归,还被赌场的人追着要债,才想起自己有个女儿。

    然而他们去找女儿的时候,发现女儿早就被女婿打死了,女婿压根不管二老,直接就把人赶出去。

    恭嬷嬷嘴角噙着讽刺的一抹笑容“二老没钱,惦记女儿那点嫁妆,就去府衙告状,让女婿把嫁妆还回来。而且女儿不可能不明不白死了,肯定是女婿害死的,还得赔钱才行。”

    苏叶感觉这二老不是什么好东西,简直是狗咬狗了“这夫家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必然也拿不出银钱来,两边不就僵持下来了”

    “是啊,那点嫁妆早就挥霍完了,女婿的家人只好卖了破旧的宅子,想着把儿子赎出来,然后息事宁人的。可惜啊,这个女婿在牢房里死了。”

    恭嬷嬷的话叫苏叶一愣“死了怎么在牢里突然死了”

    听说这女婿壮如牛,不可能进牢房就因为阴暗潮湿病死的吧

    “被人打死的,听说是进牢狱后跟里头的人起了冲突,又以为自己力气大能打得过,没想到对方身手不错,一时摔在地上,后脑勺正好摔在一颗尖锐的石头上,人当时就没气了。”

    恭嬷嬷觉得老天爷可能都看不下去,就没叫这个女婿继续活了。

    “女婿一死,家里人自然不肯给钱,还跟二老有了泼天的死仇。二老不管藏在哪里,他们都把人找到然后告知赌场。”

    赌场乐得轻松,有人消息,何乐而不为呢

    “二老不知道怎的找到儿子的踪迹逃了过去,被赌场的人跟着,一家子都被赌场抓住送去矿场挖矿了。什么时候挖的矿能填补欠下的钱,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苏叶眨眨眼,只觉得解气,又替那个宫女感到可惜。

    她出宫准备嫁人的时候肯定满心欢喜,以后出宫后会过上好日子,谁知道家里人不是东西,嫁的更不是个玩意儿。

    但凡家里人靠谱点,给宫女挑个勤奋会过日子的夫君,也不至于叫女儿的下场如此悲惨。

    不的不说,他们如今是咎由自取了,只可惜了这个宫女,原本可以过更好的日子的。

    “奴婢在宫外的家人早就没了,所以才没想着出宫,却没料到她会如此,不免有些内疚。要是奴婢当初早些出去,起码能保住她的性命。”

    苏叶拍了拍恭嬷嬷的手背劝道“这事怎么能怪嬷嬷呢而且嬷嬷后来发现了,不也替她报仇了吗她在天之灵还是会欣慰的,起码那些人都没好下场。”

    就是那个女婿死得太轻易了一些,该是跟宫女那些家人去挖矿一辈子才好

    恭嬷嬷轻轻点头,她没说的是,当初府衙的惩罚其实是流放,还是自己跟苏培盛建议,让宫女的家人去矿场的。

    流放的话,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死在半路,这不就便宜这几个人了吗

    那个宫女笑盈盈的样子还在恭嬷嬷的记忆之中,是当初待她如妹妹一样的人,就这么白白死了,哪能轻易饶恕了这些人

    也亏得苏培盛成全了恭嬷嬷的念想,却给她说了只此一次。

    之后恭嬷嬷会让人跟刚进宫的小姑娘提起这些事来,叫她们心里有数,而不是平白被骗出去,之后的人生彻底被毁掉,可能连小命都没了的。

    很多清楚家里人是什么货色,压根就不想再出宫,有些还惦记着,出去后却也小心翼翼,有什么事就往府衙跑。

    有之前那个宫女家人被罚的事,其他宫女的家里人好歹收敛一点,不然就要吃挂落了。

    宫里出去的人,出去跑腿的小太监都会稍微盯着点儿。不过要是宫女远嫁没留在京城的,他们就爱莫能助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16 15:35:0720210617 12:47: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婉筠表妹、游手好闲妞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ater 20瓶;焰黎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