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作品:《靠祖传手艺活在七十年代》 因为怕被那些红小将打成资本主义抓起来去做批斗,七十年代初期敢光明正大的往外卖房的还真没几个。
连着打听好几天,赵水柏才通过一个老伙计打听到一对有卖房意向的老两口。
这天傍晚吃着晚饭他跟叶桑说起这事“是一个小四合院,听说是想去北边投奔儿子才想把家卖掉,赶明儿我跟你先去看看。”
叶桑问了句“在哪个位置啊”
“南窑胡同,离医院不远,从医院走过去二十来分钟。”
叶桑点了点头,没强撑着说自己去。
买卖东西这方面,哪个年月都有想占小便宜的买家或卖家,要是她自己去,保不准对方看她年纪不大狮子大张口多要个百,而她又不知道市场价,有老爷子跟着至少有个能撑场子的。
这年月买房是个大事,第二天赵水柏把赵空青托付给王上行,趁着晌午有太阳带着叶桑出了门。
在京市待了这些年,大小胡同赵水柏倒也知道个大体位置。
“左边第三户,应该是这家。”他手里拿着小纸条,站在一个大门四敞的家门前,侧头跟叶桑道。
这年月只要家里有人都会把门敞开,到睡觉前才再关上,因为老一辈有种绝户才在家关门的说法。
叶桑先是从外面打量了下,接着又伸头扫了眼那家院子里面,看完跟赵水柏说“看着还不错。”
京市四合院布局都差不多,尤其这种半大不小的院子,其实也没什么可对比,主要看一下屋子的布局跟新旧程度。
“有人在家吗”
“有人,谁啊”
赵水柏站在门口朝着屋里刚喊完没一会,就有个小老太太风风火火的从屋里走出来。
“你们是”乍一见到祖孙俩老太太有点纳闷。
赵水柏直接道明来意“听老胡说这的房子想处理,我们来看看,要是合适的话打算买下来。”
“哦哦,胡大夫介绍来的是吧,快进来。”老太太热情的边把他们往家迎边说“我先领着你们看看吧,家里老头子出去了,得过会才能回来,你们看看要是看中了,就等他一会回来再商量下。”
卖房这事老两口没大张旗鼓往外宣传过,只是找了几个相熟的街坊让他们帮着问问,所以一听赵水柏说是别人介绍,老太太就没了防心。
在介绍屋子有多少间的同时老太太还把门都打开了,为的就是让他们多看看。
看房过程中赵水柏跟老太太闲聊起来“您这房子看着挺不错,挤一下住个七八口人应该没问题,就没想过让孩子回来”
“咋没想过,不过我儿子媳妇在s省都有工作,要是让他们回来保不齐两人的饭碗得丢掉,所以想了想觉得还是我们过去比较合适。”
“也是,老了以后就是孩子在哪家在哪了。”
“是啊。”
这年月,老了跟着儿子过,让孩子给养老,是大家伙一个普遍共识。
把东西厢房看完,祖孙才被老太太招呼进正房。
刚一掀开门帘,叶桑就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暖意,等进屋后她才发现屋子里除了蜂窝煤的炉子,还有一个火炕。
赵家正房其实也有炕,不过因为赵空青住院住的没顾上修,入冬就一直没点过。
老太太招呼祖孙上炕以后,见叶桑盯着炕看,笑着解释道“因为我怕冷,所以前些年家里老头子找人把床挪走,给改成火炕了,虽说烧起来有点麻烦,不过冬天真挺暖和。”
话音刚落,这家的老头就回来了,对方一掀门帘看到祖孙俩还愣了下。
“这是胡大夫介绍来看房子的赵大夫跟他孙女。”老太太赶忙起身给双方做介绍“这是我们家老高。”
俩老头握完手就直奔主题去了。
刚才叶桑已经悄声跟赵水柏说过让他问问价,合适就直接买了。
七十年代初期在京市想买房不太容易,合心的更难找,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叶桑不想错过。
尤其来年正月十五过完,不出意外的话她爹就得来京市,军区总院宿舍床位本来就紧张,像她爹这种临时工,不排个一年半载的队,压根分不到床位。
所以为了不让叶长胜一来就流落街头,说啥叶桑都得买套房先预备着。
俩老头商量半天,最后定了个两千七的价。
冲赵水柏是大夫这事,老高也没多要,不然还能高个两三百。
这年头大夫还挺受人尊敬的,人家知道你是大夫,无论找不找你看病,都会高看你一眼,按后世话来说就是社会地位高。
叶桑揣着钱来的,俩老爷子一商量好她就把钱从挎包里拿了出来。
乍一见这么多钱,高家老两口被吓了一跳。
高老头反应了会才反应过来,他挠着头解释“家里东西不少,一时半会不好收拾,约么得年过完才能搬利索。”
“您慢慢收拾不着急,正月十五前收拾出来就成。”
赵水柏顺着叶桑的话点头道“对对,不急,先把过户手续办完,其他的你们慢慢弄就行。”
“成。”话说到这个份上高老头觉得再说就矫情了,换了个话“赵大夫带证件了吗咱得先去街道开封介绍信才能办过户。”
“我没带,不过桑桑带着呢,房子落她名下。”
为了以防万一叶桑带的还挺齐全。
双方带着诚意办事,所以无论是开介绍信还是房子过户,办得都挺快,这时候没后世那么麻烦,工作人员简单问了两句原因,高老头给了个听上去还算合理的说法,人家也没为难他们。
这年月买卖房屋只要没人揭发,多数相关工作人员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弄完这些,从房屋登记处出来赵水柏跟叶桑又陪高老头走了一段,等人拿着装钱的包进了银行大门,祖孙俩才掉头回去。
一到家王上行就问“怎么样行不行”
叶桑抿嘴笑道“挺好的,布局不错,房子人家也挺爱惜,看着还蛮新。”
“那是打算考虑一下还是直接买啊”
赵水柏挂好出门戴的围脖,接过叶桑给他倒得热水的同时也把话接了过来“已经买了,我俩也是为了去办房子过户才耽搁这么久,你们晌午饭吃了没”
“吃了,咋买这么快”王上行有些惊讶,买房这种大事多数要考虑半天才会做决定,这种看完立马买的不多见。
“老胡介绍,信得过。”赵水柏道“晚上在这边吃吧,过会把桂花同志叫过来,算是庆祝庆祝。”
“好啊。”庆祝跟酒不分家,王上行心知肚明,所以头点的也爽快,不过点完才反应过来赵空青这会也在,他不动声色的回头看了眼,发现对方心思压根没在他们俩老家伙身上。
说完这事赵水柏想起他们中午饭还没吃,掉头找叶桑时发现人正蹲在炕跟前不知在想什么。
“桑桑,你干嘛呢”
“哦,我看下炕洞。”高家的火炕让叶桑有些念念不忘。
赵水柏问“看炕洞干什么对了,你饿不饿”
“不饿,您要吃点吗我给您把早饭热一下”说着叶桑站起身走到炉子跟前,把烧水的壶提起来看了眼里面的蜂窝煤,发现还没烧透就把壶又放了回去。
赵水柏猛摇头“不吃不吃,等晚上一起。”
说完看了孙子一眼,发现对方注意力没在他这他高兴的冲王上行挑了下眉。
下午四点,叶平湖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出现在了赵家。
进屋见到俩老头他打招呼道“赵爷爷,王爷爷。”
见他进来赵水柏眉都没抬,跟对待亲孙子似的问了句“放假了”
叶平湖点着头“嗯”了一声。
倒是王上行起身招呼道“冷不冷快把东西放下,过来暖和暖和。”
“还好,您坐着就行,我自己来。”最近俩月因为叶桑在这边,加上赵空青受伤,叶平湖往赵家跑的挺勤,家里家外他也算熟悉了个七七八八,尤其赵水柏眉不拿他当外人的态度弄得他自己也不好再客气来客气去的。
所以放下东西后,没用别人管,他自己轻车熟路的找茶缸倒起热水来。
等他手里捧上热水赵水柏才问“不是说腊月十八放假,怎么今天才过来”
按叶桑合计的,腊月十八放假腊月十九她哥就该过来了,谁知昨天等了一天也没把人等来。
“我们老师多留了我一天,找我干了点活。”说完叶平湖问了句“桑桑没在家吗”
“到隔壁叫你们钱奶奶去了,估计快过来了。”
叶平湖只是随口一问,知道人去哪了就没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详说。
晚上吃饭俩老爷子借着叶桑买房的事,要求多喝一杯酒,也是这时叶平湖才知道叶桑买房的事。
虽说他觉得事有点离谱,不过还是悄悄问了问叶桑怎么回事。
得到准确信息后好几天他都没咋反应过来,以前在乡下他对京市房子认知不高,觉得能住就可以,自从来京市上了大学,才知道京市的房子不是本地人压根不敢想,就算本地人房子也不是说买就能买。
普通人想落脚不说痴人说梦,反正也差不多。
结果他妹竟然说买就买了,这事对他刺激不是一般大。
到小年这天赵水柏再把叶桑给叶长胜在京市找了个临时工的活跟叶平湖说完,对方已经给不出多大反应了。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