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

作品:《反攻学渣

    陶安然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香烟这种“邪物”,当即被呛了个死去活来,恶心得差点把年夜饭从胃里倒出来。

    祁远当时笑得像开了震动模式,把他手里的烟接过去抽了两口,在脚边摁灭了,然后说:“以后当你面不抽了还不成……拿命劝戒烟的你真是开天辟地头一个。”

    陶安然立刻想反驳,可惜没说出口,等到了家,才不疼不痒地给祁远发了条微信,说:“别食言。”

    祁远:“遵命。”

    当然,陶安然也没太当真。毕竟祁远这人多数时候说话没溜,他就那么一说你就那么一听,谁当真谁输――这是胡胖对他祁哥的诚恳总结,

    躺在地铺上,听着曹晓飞熟睡的鼾声,陶安然又失眠了。

    他一骨碌爬起来,拧亮小台灯,摸出卷子,佝肩塌脖开始奋笔疾书――失眠两小时,做了一套数学卷子,重新躺回被窝的时候陶神总结:勉强挺划算。

    一年一度的春节主要节目就是吃吃喝喝串亲戚,三项里面没有一项和陶安然的兴趣爱好沾边,况且他本身也没什么亲戚可见,曹家要走的亲戚又跟他没半毛钱关系,于是,他就成了曹家最清闲的那个。

    从初一到初五,陶安然在家肝完了所有的寒假作业,顺便还督促对门朋友把精品班的两套练习卷狗啃一样啃完了。

    祁远过年这几天熬得堪比学霸们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连黑眼圈都苦出来了。

    大年初六早起,他站在镜子前刷牙,刷着刷着就盯着自己眼下那一团乌青出了神,扪心自问道:“我这算什么,痛并快乐着”

    摸着良心说,陶安然坐他旁边认真讲题的样子实在赏心悦目,但往往会麻痹他的神经,让他忘了那短暂的愉悦之后就是与函数和几何互相大眼瞪小眼的苦闷。

    就这么忍了几天,终于忍不住了。

    祁远感觉再这么下去,不是他疯就是陶安然得再折一条胳膊。

    所幸,胡胖胖及时解救了他。

    胡谦和李浩两个臭味相投的,从大年初三就开始坐不住了,约来约去把出去浪的时间定在了初六下午――上午陶安然要去炸鸡店。

    蔡元朗在群里积极响应,高三的两位把几个小弟骂得狗血淋头,然而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再多不情愿也得闷头扎进书山学海。

    毕竟高考的倒计时牌在咣咣往下掉数,这时候甭管是名列前茅的还是吊车尾的,都不约而同地被那条看不见的鞭子在抽着往前跑。

    于是,群里剩下的几位莫名有了种唇亡齿寒的悲凉感。

    前人的路就是他们的路,又窄又长的独木桥,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绕过去。

    凄风苦雨的未来在向少年们招手,少年们决定用疯狂的玩耍来抵消对它的恐惧。

    众人在群里约好了地方,胡胖和李浩离的不远,一块儿出发,张天桥独自出动,祁远骑车去接陶安然,蔡元朗因为要串亲戚没去炸鸡店,所以到公园门口跟大部队汇合。

    约的时间是下午一点,正好午饭后,犯懒犯困的那个反人类时段。

    陶安然交班的时候,祁远踩着点儿把车停在了马路边。

    “先吃饭。”祁远拔了钥匙,像知道陶安然要问什么似的,低头看了眼手机,“时间来得及。”

    陶安然早饿的前心贴后背,既然他说来得及,那当然没意见。

    两人就近挑了个小馆子,一人要了一盘炒牛河。

    吃到一半,祁远问:“什么时候拆石膏”

    陶安然:“下周三。”

    祁远一笑,“正好,开学了又是一条好汉。”

    陶安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夹河粉的筷子在牛肉片上一顿,“一直没问你,你介绍那家教的朱姐是你什么人要是亲戚那就别……”

    祁远打断他,“发工资麻利还不好,你想当讨债农民工”

    陶安然莞尔,“那倒不是,看在你的面上,能考虑给个友情价。”

    “别,你就有多高收多高,”祁远拧开矿泉水递给他,“喝水,看你那起皮的贫穷嘴唇。朱姐是杂志编辑,你不知道她催稿时候战斗力有多猛,我一男的都甘拜下风。看在我常年被她摧残的份上,你大可以一小时多收十块八块。”

    “哦。”陶安然点头,算是听明白了,咕嘟嘟灌下去半瓶水,说:“你画的插画都是给她供职杂志的”

    “大部分是。”祁远干掉了一大盘牛河,垂眼一扫陶安然盘里的,“你属猫的就一小盘还得剩一半。”

    陶安然放下水,说:“地沟油豪华套餐,意思意思就行了。”

    填了满肚子地沟油的祁同学:“……有本书叫《好好说话》,你有时间去买一本。”要不怕你出门被人抡死。

    陶安然不为所动,慢条斯理用纸巾抹了抹嘴,“《如何提高你的情商》《做一个会聊天的人》《职场360问》……我一礼拜能编一整套不带重样的,这东西,谁买谁交智商税。”

    “……”

    行吧,您老自己都不怕挨揍我怕什么呢

    两人上了车,祁远给陶安然戴头盔已经戴出了技巧,一放一压相当熟练,戴完,他“啧”了声,“奴性就是这样炼成的。”

    陶安然透过风挡扫他一眼,“等下次你骨折我帮你戴。”

    祁远:“……”我谢谢你了啊。

    根据胡胖胖年前的计划,他们在网上约了南湖公园门票,誓要做“南湖冰雪节”上最炫酷的崽。

    下午一点钟左右,五中高二六班的崽崽们并一只蔡元朗,成功在南湖公园门口的石狮子脚下会师。胡谦充分发挥了他在组织活动方面的天赋,愣是把横七竖八不好管理的几个人捋成一个整齐的队伍,然后举着门票向修旧的红漆大门进发。

    十六七的半大小伙,正是个猫嫌狗不待见的岁数,门口检票员看见他们呼啦啦一片冲过来,顿时头大,接了票连数也没数,打上孔就把他们放了进去。

    “哎,早知道没人管咱们买两张票就得了。”还没跨过门槛,李浩就发出了一声震天的感慨。

    检票员:“……”

    你可闭嘴吧!

    胡谦一把勾上李浩的小细脖子,“你能不能有点富二代的自觉”

    李浩认真道:“我爸说了,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啧,”胡谦掐着下巴想了两秒,“好像有道理。”

    张天桥腾出啃烤肠的嘴,喷道:“有个屁道理,他那叫薅社会主义羊毛,跟‘算计’有半毛钱关系”

    蔡元朗在旁边打了个响指,“没错。”

    李浩一偏头,“陶神你说呢”

    冷不丁被点了名的陶安然一脸无知,“什么”

    “就是……”

    没等李浩解释,祁远就把他拉远了几步,“别理他们,拉低你智商。”

    “靠!”

    “你死了老祁!”

    众人出离愤怒,纷纷大鹏展翅向着祁远飞扑过去。

    六个人追跑打闹到了小南湖,在围栏外面买了冰雪节门票,然后打狼一样呼啦啦挤进了围栏上开的那扇小门。

    冰雪节大体分了两个部分,陆地上有两座人工堆起的“雪山”,湖面上是经天然上冻,再经后期加工相对平坦的“冰场”,两块场地中间另外辟出了一块给身高未满一米的儿童打雪仗堆雪人用的空地。

    “雪山”上有大小不一的轮胎,能满足单人或双人就着松软的雪冲下“山坡”的需求,下面的“冰场”旁边则能租冰鞋,有愿望想在冰面翩翩起舞的,也能实现。

    胡谦他们原本是奔着翩翩起舞来的,没想到一到地方就被“自由翱翔”吸引了。

    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七八的大龄儿童们简直不知疲惫为何物,每人一个轮胎,冲下去再爬上来,看得旁边等轮胎的只有他们半截高的小朋友目瞪狗呆,齐齐张大嘴盯着这群把中华传统美德喂了狗的神经病。

    陶安然站在雪坡下看了两轮,就转身堆雪人去了――实在找不出滑轮胎这种机械性重复运动有何乐趣。

    祁远站在半山坡上抽烟,视线始终在山下那一圈打转,看他沉默如雕塑,看他欢脱如鹦鹉……

    那是不存在的。

    陶安然这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有种能把自己隔绝在喧闹之外的本事。

    “装什么深沉呢不玩儿轮胎你滑冰去,浪费票钱。”胡谦喘着粗气过来撞了下祁远,“早知道你俩这么无聊就给你们扔后面猴山喂猴儿了。”

    祁远转头,“谁们俩”

    “你们――俩,”胡胖胖冲着陶安然一扬胖得脱了形的下巴,“……不得不说,大神就是大神,堆的雪人都看不出是他妈个什么玩意儿。来,你告诉我,那个形状的它是个啥”

    “文明点,你方圆两米内除了我全儿童。”祁远一巴掌削在他肩上,“你个不爱读书的傻胖胖,那东西它明显就是个……糖葫芦”

    胡谦搓着自己的肉脸,“老大,你这好像是个问句。不是,它这和读不读书没什么必然联系……诶,操,你哪儿去”

    话说到一半,祁远已经从容地灭了烟,捏着一截烟蒂从半山坡下去了。

    胡谦若有所思地看着那个颀长的身影贱兮兮地凑到那串“糖葫芦精”后面,然后宛如智障般蹦出来吓陶安然一跳,结果不出意料地收获了一记飞腿。

    胡胖胖分析,这一脚大概是给踹什么穴位上了,且踹得相当舒服,要不老祁怎么笑得跟朵大号向日葵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