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栽赃皇后2
作品:《红楼之祁玉》 太后一个眼神,侍卫很快又再去王公公的住处搜查,御书房里安静压抑的不行,贾祁玉嗓子有些不舒服,也只能拼命压着不敢咳嗽出声,就在他憋的脸红脖子粗时,侍卫终于又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上前递给皇上身边的太监。
皇上还没伸手,太后就一把夺过去打开盒子,里面一支精美贵重的金钗躺在里面,金雀栩栩如生,非是一般的匠人所能做出,有几个支持四皇子的大人连忙站出来“陛下、太后娘娘,这金钗谁人都能做,并不能证明就是皇后之物,请陛下跟太后明查”
固山长公主冷笑一声,也站起身走到太后身边,仔细看了看金钗,开口道“金钗虽然不能证明是皇后之物,然而此金钗的做工却能看的出来不是凡物,若本宫眼神没错的话,这应该是前几年宫里的石匠人所做,他做钗精细,每年从他手里出来的东西很少,基本都是送到地位超凡的贵人手里。那石匠人这几年虽然告老出宫了,但还在京城居住,只要查一查宫里前几年的登记簿子,再拿着金钗与石匠人确认一番,事实就大概明了了。”
太后沉声道“去内务府拿石匠人入宫后所有做工册子”
从早上到中午就一直在御书房审案,这会儿已经未时了,除了宫人不时进来替换茶水,连点心都没有,也没人敢提出用膳,其他大人都是人精,即便饿了也不显露,贾祁玉早上起来就没用过膳,他如今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会儿饿的有些扛不住,只能悄悄按着肚子,谁知突然“咕噜”一声在安静的御书房中响起,所有人都朝他看过来,贾祁玉红着脸低下头。
皇上叹道“祁玉,你年纪小经不起饿,先让宫人带你去用膳吧。”
固山长公主却哼笑一声开口“只怕这一趟出去,之后便什么东西都查不出来了。”
程大人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包着的帕子递给贾祁玉“我这里还有两块糕点,你拿着先垫垫,别为了一顿饭,回头把什么脏事都泼到自己头上”
固山长公主眼神一厉,狠狠瞪了程大人一眼,贾祁玉不好意思的推拒“我不饿。”
皇上开口“吃吧,你还在长身体,饿不得。”
贾祁玉只好不自在的接过,在众目睽睽之下硬着头皮吃完糕点,侍卫也再次回来了“陛下,内务府总管说,前几年的簿子都已经被销毁了,石匠人的也在其中。”
皇上大怒“谁给他们胆子私自销毁的”
侍卫回道“内务府说是因为往年各项份例补给簿子太多,内务府查账不便,甚至账目混乱等等,年前就因此出了好几次查不清的账目,皇后娘娘便请示了陛下,将三年以前的簿子全部整理查验一遍,除了特殊情况,其余簿子皆销毁了。”
这下可真是死无对证了,且桩桩件件事情都指向了皇后,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越是这中零星的蛛丝马迹,越是让人怀疑,就连一开始从未对皇后产生过疑心的太后和皇上,此时此刻心里也都开始慢慢相信这一切都是皇后所为。
固山长公主毫不客气的讽刺出声“偏巧二皇子要回宫,内务府的账目就出了问题,不得不销毁往年的簿子;又偏巧簿子才销毁,二皇子就出了事,这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刑部尚书皱眉站起身“陛下明查,即便真是皇后娘娘所为,那她又如何预见日后就要赏这件金钗给二皇子的宫女若皇后娘娘真有此算计,她何必如此麻烦,随便换一件贵重又查不出来源的东西,岂不更加便宜”
皇上冷静了一些“爱卿所言有理。”
固山长公主冷笑“谁知道她是不是心虚,还在遮掩其他见不得人的事情”
程大人道“长公主慎言,皇后娘娘贵为一国之母,如今事情尚未查清,长公主便出言不逊,乃是以下犯上。”
甄家一个大人立刻辩解“长公主也是担心二皇子,心直口快”
程大人似笑非笑道“你也挺心直口快的。”
甄家那人讪讪的低下头,皇上请示太后“母后,虽说目前看来事情皆指向皇后,然而到底经不起推敲,不如先让人拿了金钗去找石匠人辨认,之后再与皇后对峙”
皇后身份尊贵,甚至事关朝堂,没有确凿证据无法定罪,否则会成为天下笑柄,太后纵然深恨那个对二皇子下毒的人,到底没有失去理智,闻言点了点头“先散了吧,让侍卫先去查,等各位大人用完午膳再继续。”
走出御书房,看着周围没人,葛大人跟程大人才严肃的叮嘱贾祁玉“之后不管发生任何事,你都莫要插手,否则便是我们也保不住你”
贾祁玉点了点头“老师,皇后”
“嘘”程大人赶紧摇头止住他“今日明显有备而来,环环相扣,皇后又没任何准备,只怕悬喽”
贾祁玉心里一缩“十二皇子能保住吗”
葛大人重重压住他的肩膀,眸光凌厉的盯着他“祁玉,为师早就教过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与十二皇子情同手足我们理解,但此时不是为了兄弟情强出头的时候,若我猜的不错,四皇子一派这次可能要受大挫,凡是跟他们有关系的只怕都逃不掉,好在你是陛下的学生,又有我跟程大人保着,倒也不至于担忧,但其他人怕是谁都捞不出来,尤其十二皇子,你如今尚未长出羽翼,自己尚且需要别人保护,又如何有能力拉的住十二皇子”
程大人叹了口气“葛老说得对,祁玉,你要先保住自己,才能以图后事。”
贾祁玉心里难受的紧,但也明白自己都是运气好,仗着身后是皇上,又有葛大人他们全力护着自己,这才侥幸逃脱,若再回头拉其他人,只会跟着他们一起跌落深渊,他不怕死,但黛玉一人在贾府举步艰难,林如海又被甄家陷在江南回不来,兄弟情跟黛玉,他到底更放不下的还是黛玉。
贾祁玉捏紧拳头这一次,他真的要自私一次了
见他表情逐渐坚定,葛大人跟程大人松了口气,带着他去宫里准备的用膳地方,快速巴拉了几口饭,才将将填饱肚子,皇上身边的太监就僵着脸快速跑进来“各位大人,快回去吧,出事了”
大家都惊讶的站起身,有性急的忙问道“出了何事”
贾祁玉心里有些不详的预感,果然太监哎呦了一声“可了不得了,皇上才刚刚派人去找那石匠人,结果侍卫刚到他家里,那石匠人居然死了,他儿子也说不清楚,只说刚才还在好好的睡觉呢,这会儿人就没了。”
刑部尚书问道“有没有查出因何去世”
太监摇摇头“就是查不出来,他儿子还一直说许是年纪太大才去世的,可这也太巧了。”
大家也顾不得用膳了,急匆匆朝御书房跑去,刚到门口就听到皇上大发雷霆的声音“堂堂天子脚下,居然胆敢如此嚣张跋扈,这是压根就不把朕放在眼里,简直无法无天、可恶至极”
葛大人领着大家一同进去跪倒在地“陛下息怒。”
“朕息不了怒”皇上气的胸膛剧烈皮肤,指着侍卫的手指都气的发抖“去,今日谁在那附近出现过,一律严加审问,百姓若能举报,朕重重有赏”
侍卫低头拱手道“回陛下,今日出现在那里的人属下都已经探问清楚,其中有”
“有谁说”
侍卫犹豫道“有皇后娘娘母家表兄的一个管事,以前曾在那里放过利钱,所以被周围百姓认了出来,据百姓所说,石匠人家也曾与皇后娘娘的母家表兄借过利钱,属下询问过石匠人的儿子,他的儿子也承认前段时间石匠人生病时的确借过,至今还未还清。”
皇上闭上双目“带皇后”
再多的信任在这么多巧合面前都会变的不堪一击,更何况是皇家的信任,更是让人琢磨不透、说散便散。
有几个支持四皇子的大人还在求情“陛下,此事太过蹊跷,还请陛下明查。”
固山长公主嗤笑“蹊跷前脚才说要找石匠人辨认,后脚你们去吃了个饭,回来石匠人就死了,确实够蹊跷的,要说没人偷偷通风报信,本宫都不相信”
其他人又气又怒,却又反驳不得,的确一切都太过巧合,就连他们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皇后很快就被侍卫带了进来,四皇子跟十二皇子也跟在身后跑过来,却被拦在御书房外面进不来,急的十二皇子在门口大喊大叫,被皇上狠狠斥责了一顿才怏怏闭上嘴。
这两日皇后为了保住皇家的颜面,不断在为这次宴会风波善后;还要担忧二皇子病情;又要查明此次风波真相,她在宫中多年,最起码的警觉还是有的,这次事情分明是冲她而来,二皇子中毒事关重大,皇后心里也着急撇清,只是还不等查出结果,她就被侍卫带进了御书房。
跪在中央听完太后跟皇上的调查结果,皇后惊诧的瞪大眼睛“陛下、母后,臣妾冤枉,宸妃早逝,那几年二皇子年纪还小,陛下又常年征战,母后好几年不在宫中,臣妾说句表功的话二皇子小时候全是臣妾一手带的。二皇子生来身子薄弱,臣妾若真有半点不好的心思,他如何能安然长大”
固山长公主讽刺“你是带了二皇子不错,然而二皇子却也在你养育期间身中剧毒,母后这才不得不带着他远离皇宫去华山求医,谁不知道当初陛下对二皇子寄予厚望皇后娘娘,你真是好手段,不但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二皇子赶离宫中,还能落下个知恩图报、仁慈的好名声,真是让人佩服”
当年二皇子一出生,皇上便要立他为储君,但朝臣却劝说皇上尚且年壮,过早立储君于朝堂不利,况且二皇子生来身体不好,不该过早给他压这么多福气,怕过犹不及,皇上这才不得不罢休。但众人都知道,皇上还是打算等二皇子一成年就立他,结果谁想到二皇子突然身中剧毒,不得不出宫寻医,等再次回来早已没有了竞争之力。
之前众人没多想,再加上皇后平时对二皇子疼爱有加,当年甚至为了帮二皇子治病,不惜听从偏方割肉熬药,所有人都从没怀疑过她会害二皇子,如今所有事情串联起来,再回头看当年之事,却满是怀疑刚巧当年四皇子快要长大成人,几个皇子逐渐有了竞争意识,然后皇后娘娘就病了;而她刚刚生病,二皇子就恰好中毒不得不退出储君争夺,这一切会不会太过巧合
皇后抬起头怒视着固山长公主“你不要血口喷人,我承认那段时间因为我生病,对二皇子疏于照顾才让他被奸人有机可乘,但清者自清,那段时间凤印并不在我手中,我如何害人”
固山长公主质问“那这次呢这么多证据皆指向你,你作何解释”
皇后看向皇上“臣妾无从辩解,从来只有贼惦记,哪有千日防贼的从长公主回宫开始,臣妾就一心准备宫宴,何曾会料到有人会借机寻事但是陛下,你我夫妻多年,您应该对臣妾有所了解,若臣妾真有当年害二皇子的手段,今日又如何会笨到在自己所办的宫宴上动手这岂不是不打自招况且二皇子与四皇子情同手足,臣妾若当真有心,拉拢他岂不比毒死他更加划算而关于内务府销毁往年账簿一事,并非是今年才出的问题,之前年年都会为此有一番纠缠,早在前几年,臣妾便私下与陛下商议过,要把早年间的账簿或是封存、或是销毁,只是今年才开始实施罢了。”
皇上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固山长公主见状赶紧道“二皇子跟四皇子再情同手足,但前几年二皇子没回宫尚且罢了,如今刚一回宫,私下便有很多人议论陛下有复立二皇子的打算,难保有人不会狗急跳墙”
皇后冷冷道“那也不急于这一时,我便真有这心思,这么多年都忍过来了,陛下又身强力壮,我何必把自己送上风口浪尖我身为皇后,真想找机会,徐徐图之难道还会找不到”
葛大人开口“陛下,皇后娘娘所言有理,这么多年皇后治理中宫,一向深得后宫嫔妃信服,所凭借的不过是公平公正、宽和待下,若娘娘当真如此两面三刀,后宫早就该乱了。”
皇上跟太后对视一眼,心中犹豫起来,固山长公主冷冷看了皇后一眼,突然起身也跪到御书房中央“陛下、母后,臣妹有要事要禀,这件事事关当年二皇子中毒,原本时过境迁,皇宫好不容易恢复平静,臣妹也不忍心母后跟陛下再经历当年的痛苦,这才选择隐瞒下来,却不想皇后毫无悔过之心,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技重施,臣妹实在忍无可忍了。”
皇上面色一紧“说”
固山长公主叫来贴身丫鬟,从她手里拿过一包东西递给皇上跟太后“母后、皇兄恕罪,其实当年二皇子中毒一事臣妹早就查清楚了,这么多年臣妹之所以一直不喜欢皇后,就是因为二皇子中毒乃是她一手所为,可她却硬是用高超的手段骗过了所有人,我有心揭穿,却又怕影响朝堂安宁,如今实在不忍再看这毒妇为所欲为,才不得不和盘托出,请皇兄治臣妹知情不报之罪”
皇上沉着脸拆开包袱,拿起最上面一份供状,居然是当年帮二皇子治病的太医令的供状,当年太医令因为失误没检查出二皇子中的哪中毒,以至于延误了最佳解毒时间,导致二皇子多年被病魔折磨,太医令因此被打入大牢,却在还没判处前便在牢中畏罪自尽。
可这份供状中,却是太医令早知是皇后下的毒,就连毒药也是皇后逼迫太医令找来的,但太医令畏惧于皇后威胁而不得不隐瞒,甚至在牢中自尽都是皇后怕事情败露,用他家人性命威胁,太医令才不得不被迫自尽。
皇上又拿起底下的两个瓷瓶,一个是当年二皇子所中之毒;另一个居然是解药,可太医令当年却没拿出,还有一些其他证据,尤其里面一封四皇子的亲笔书信,上面盖的印是每个皇子成年后,皇上特意为他们铸的私印,根本不可能作假。
固山长公主说道“当年四皇子才刚刚成人,臣妹怕他被皇后利用,不忍将他牵扯其中,这才选择隐瞒下来,原本是指望皇后看在两个皇子的份上及时收手,要知道她如今变本加厉,臣妹当初就不该替她隐瞒。”
太后一把夺过皇上手里的证据,越看越气愤,甚至手都气的抖了起来,她抬起头满眼恨意的瞪着皇后,顾不得仪态的起身上前,狠狠一脚将皇后踹的趴在地上“你这个毒妇宸妃在世时对你掏心掏肺,你就是这么回报她的”
皇后顾不得疼痛,立刻跪正身子“臣妾冤枉,虽然臣妾不知道长公主拿出了什么证据,但臣妾绝没有做过任何对二皇子不利之事,求母后明查”
太后将书信狠狠扔在她的脸上“你跟你的好儿子,害了哀家的孙儿”
皇后不可置信的看着书信里的内容“不、这不是臣妾做的,母后,您相信我陛下,我们夫妻多年,求您为臣妾做主,这不是我做的。”
皇上怒道“事实具在,谁还冤枉的了你”
皇后摇头“陛下,这是污蔑,臣妾辩无可辩,但求您相信臣妾,臣妾对二皇子视如己出,二皇子自己也是个聪慧的,若臣妾当真对他有半分歹毒,他如何肯亲近臣妾”
固山长公主厉声道“休要巧言令色,你这么多年披着贤惠慈善的面孔,做了多少伤天害理之事宫里这几年后妃没一个能安然诞下子嗣,你当真以为自己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吗”
皇后抬头怒瞪着她“你不要胡说,每个嫔妃怀孕,本宫赏赐的所有东西皆登记在案,容不得你颠倒黑白”
固山长公主冷笑“是吗母后,请您允许淑妃前来作证”
太后气的浑身发抖“允哀家今日倒要看看,你到底做了多少败坏阴德之事”
皇后明白了这根本就是一个套,一环扣一环,淑妃当年刚进宫时分到她宫里当差,因为仗势着美貌举止轻浮、野心勃勃,自己就敲打过几次,甚至还罚过一次跪,不想竟被她记在了心里,后来得宠后便不时与自己作对,只因碍于自己是皇后而无法得逞,这次只怕被她抓到机会了。
皇后头深深磕在地上“陛下,臣妾与淑妃一向不和,这么多年陛下心里也清楚,若让淑妃作证,只怕难以公正。”
固山长公主呵了一声“这时恐怕你与谁都不和,淑妃不会无缘无故指正你,她手里定然有证据,是非对错,陛下跟太后自会判定。”
皇后这会儿已经是众矢之的,在长公主拿出当年她谋害二皇子的“证据”那会儿,她就已经在皇上跟太后心里定了罪,之后不管辩解什么他们都不会再相信,而其他罪名也不过是固山长公主锦上添花而已。
皇后在深宫多年,此次固山长公主他们明显有备而来,而她没有丝毫准备,无法应付,再加上前几年母家为了避祸全部退出朝廷,皇后明白自己这次只怕是躲不过了,谋害皇子本就是大罪,更何况被太后跟皇上放在心尖上的二皇子,如今“证据确凿”,自己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把四皇子跟十二皇子从这件事中摘出来,固山长公主他们之所以要置自己于死地,说白了最终目的就是在她两个儿子。
皇后深深的看了葛大人身后的贾祁玉一眼,眼神乞求又绝望,贾祁玉红了眼圈,闭着眼睛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