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心花之一

作品:《花近江国

    南朝永乐末年,北方六族结为同盟,经晋中犯西京。

    中妺水部族千叶、北亡水部族毕罗、西离水部族其蓝、东习水部族扎伊,并西南繁朔、东南辛然,集六十万大军,于永乐九年十二月,兵临庆州城下。

    庆州总兵黄雨频率城内三万军民力抗一百四十日,城中粮草断绝,百姓易子而食。

    五月,南朝宰相文僖亲临庆州议和。

    南北约盟,划晋十九州为“和市”,北族可往来贸易、迁居、驻军。

    七月初,北方六族退兵。

    庆州大火,黄雨频举家殉城。

    次年,南朝改年号“永宁”。

    若苏厄随阿爸迁来妺水,已经三年了。

    阿爸是个冶铸刀枪的名匠师。他手里打磨出的兵器,掰不弯,折不断,埋在泥土里三年,挖出来还是亮晶晶的,一个豁口也没有,一点儿也没锈坏。

    若苏厄从小跟阿爸学艺,学得不好也不坏。因年纪还不到十六七,也无人催促,每天只是唱着歌儿、喝着绵孜酒度日。又是个圆圆脸蛋的少年,冶炼营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爱,常拿些糕饼儿给他,给他说些趣事。至于他那些东倒西歪的作品,见到的无有不发笑的,只好经常偷偷藏起来。

    不过从几个月前开始,这令人发笑的东西便渐渐少了,如今竟没有可笑的了。

    伯伯们便十分感叹“若苏厄瞧上谁家的女儿啦,小马儿要上辔头,少年郎要收心了”

    若苏厄红着脸道“没有没有”抱着他亲手淬火的整整齐齐一大把剑刃,蹬蹬蹬地跑掉了。

    这一天若苏厄也跟往常一样,往地上一坐,取了些剑把,一个个地卡起榫来。只是心神不宁,眼睛不时瞟一下门口,卡也卡不齐整。耳中听见别人在讲“和市”上的趣事儿

    “我一听乐坏了,赶紧把那些豁口的刀都卷成一包,还不放心,又问了一遍全要了那个南人眉头皱成一团,有气无力地说全全要了。唉,我恨不得买尽北方的刀枪哈哈哈哈哈刀枪难道是买得尽的么”

    若苏厄只听了个大概,心想“这人真傻。”心头更牵念另

    一件事,也没有笑,又往门口瞟了一眼。

    这一次却被眼尖的伯伯抓个正着

    “若苏厄,你约了谁家的姑娘,这么慌张门口的帘子,也要被你看穿啦”

    若苏厄脸红红地辩驳“不是姑娘”忽然听到远处虎尾草的叶子滴滴地吹了几声,立刻把手上的东西一撒,飞一般的跑了。

    大家哪里会将他放过,立刻也跟了过去。只听见若苏厄又喘得厉害、又打心底儿高兴的声音“你、你来啦”

    偷听的人都忍不住笑出来

    “舌头都打结了,还说不是姑娘”

    一时之间,人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若苏厄的心上人。可惜隔着一道坡,只能看见白纱的一角。

    一个带着笑的声音响起来

    “嗯。你怎么出了这么多汗”

    这声音比若苏厄的动听得多,沙沙的像块蜜糖糕儿。但毫无疑问的,是个少年的声音。

    果真不是姑娘大家立刻失掉了看热闹的心思,纷纷掉头走了。

    也有几个不甘心的,还要多看一眼。那穿白袍的少年实在好认,纵使有些眼拙的,看到他手上两枚熠熠的红宝石戒指,又或见了他脚上系的金铃儿,也马上认得了。

    于是七嘴八舌地打招呼,有叫屈家小勇士的,也有直呼其名的。

    屈方宁也微微躬身,算是回礼。风把他的袍子吹得飘飘荡荡的,十分好看。大家都心满意足,总算是回去了。

    等最后一个人也消失,屈方宁才向若苏厄瞥了一眼,轻轻地说“小尾巴怪”

    他眼角原本有些微微下垂,即使不作甚么表情,也是个轻嗔薄怒的模样。

    若苏厄讪讪道“我叫别跟着,他们都不听我的。”怕他生气,连忙说“下次不让他们来了”

    屈方宁眼角儿一挑,道“总是平时坏事做多了。”又伸手道“上次给你的物件呢补好没有”

    若苏厄见他并不真的生气,忙道“在这里。”从腰袋中异常小心地取出一个布包,层层翻开,露出一支黄铜掐丝的鎏金簪子来。他双手托过,道“断头的地方是拿同色的胎子补的。我见它旧得厉害,蘸着皂水洗了几遍。你看是不是亮了些”

    屈方宁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接

    过瞟了一眼,随手往怀中一塞。若苏厄失望道“原来不是你的。”

    屈方宁嗤笑道“小爷看不上这便宜玩意儿。”左右一望,找了块最大的石头坐了下来。

    此处接邻妺水,名叫“棵子坡”。南北两面大异,南坡十分平缓,北坡却陡峭如峰,且生了许多灰白石头,从水中浅滩次第延伸到坡顶之上,犹如一群饮水回转的白羊。若苏厄见他坐了,也忙坐在他身边。

    屈方宁托腮望着眼前的河流,并不理会他。一会儿,又从腰上取下一只皮袋,拔开塞子,似乎鼓足了勇气,才倒了一口在嘴里。尚未吞下去,眉毛已经拧成一团,似乎极难下咽。

    若苏厄不禁好奇道“你喝的是甚么”

    屈方宁总算咽了下去,闻言把皮袋向他一递,道“尝尝”

    若苏厄接来一看,见是一袋极黏稠的羊奶,中间掺有点点血丝;凑上去一闻,顿时眼前一黑,几乎吐了出来。

    屈方宁饶有兴趣地瞧着他的模样,接回皮袋,又仰头咽下一口。若苏厄急得站起来,抓耳挠腮,恨不得立刻抢了那皮袋投入水中。

    屈方宁瞧着他笑道

    “这可是又长身体,又长力气,头一等的好东西。你要丢了,看我理不理你”

    若苏厄涨红了脸,只得坐了回来。眼中见到屈方宁笔直伸出的双腿,确是比自己的要长得多。他的力气,自然也比自己大多了。

    屈方宁喝了羊奶,似乎有点儿犯困,就靠在若苏厄身上打盹。若苏厄结结巴巴,给他说了一遍那个和市买刀的笑话,肩上的人也没有笑。

    若苏厄懊恼地想自己嘴真笨,如果是别人来讲,一定好笑得多。

    屈方宁迷迷糊糊地动了动,含糊道

    “若苏厄,你给我唱个歌罢”

    若苏厄唱了一段妺水谣

    “我从妺水过,

    妺水欲留我。

    金丝编织的靴子湿了,

    雕着素簪花的船儿翻了,

    窈沙公主的绿手帕在月亮下哭湿了,

    留不住我”

    夏天虽然还没到,太阳已经热起来了。若苏厄张开手掌,给肩上的人挡了挡晒在脸上的阳光。

    老头子这么一思忖,去掉些祛风寒的药草,加了几味温补的。小将军身上

    虚寒,夏令最好进补

    穿着布裙的少女桑舌背向门口,虽然手里还在装作不经意地翻检药材,眼睛已经忍不住转了过去。绰尔济爷爷的白胡子乱蓬蓬的,端个大药碗,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说着话。屈方宁立在一边,因比爷爷高了一个头,一直微微弯着腰,眼神极专注,不时点一点头。

    人家又不是药师,爷爷说那么多,他也不懂得,那个人也是老头子的胡话,做甚么听得那么认真他说得高兴起来,以后烦也烦死你了。

    但绰尔济对孙女儿的小心思,一点儿也不能觉察。絮絮叨叨说完了汤药,又要领他去看入药的草和虫子。

    桑舌一咬牙,双臂往药材前头一挡,磕磕巴巴地说

    “药”

    眼见屈方宁讶异的样子,索性把药碗拿起,塞在他手上。

    “拿、拿去要冷了”

    屈方宁瞥一眼药碗,看着她笑道

    “桑舌姑娘,不一起去么”

    绰尔济立刻附和道“一起去,一起去。”

    桑舌转身就蹲到了烟炉下,拿破了边的扇子呼呼地扇起来,表示自己忙得走不开。

    屈方宁只好向绰尔济道“那我给小将军送药去了。”

    又扬声笑道“桑舌姑娘,再见。”

    桑舌在扇子后面点点头。一会儿,猜他已经走了,才把扇子拿开,气鼓鼓地拿眼睛觑着爷爷。

    “爷爷,你为什么东拉西扯的”

    绰尔济似笑非笑地瞧着她,摸了摸花白的胡子。

    “桑舌,你说爷爷是为了谁东拉西扯的”

    桑舌突然明白了爷爷那古怪的笑容,顿时不能说一句话,把扇子遮住了脸,不肯再拿下来。

    大帐中药香弥漫,华贵的波斯毯上胡乱丢着几只风筝骨架;毡毯尽头,是一架金镂玉雕的椅披,扶手红木重漆,饰有数十光华灿烂的明珠;椅底两边轴承是精铁所制,穿透一对硕大的红木滚轮赫然是一部轮椅。

    屈方宁赤足踏上毯面,铃铛声倏然停止。他低声唤道

    “小将军。”

    轮椅微微一动,随之转了过来。千叶西军首领亭西将军的独生爱子小亭郁,正紧紧蹙着眉头,不知在想着什么心事。

    见了屈方宁,眼睛才亮起来,惊

    喜道“方宁,你怎么来了”

    屈方宁一举药碗,笑道“当大夫来了”

    小亭郁忙转动木轮上前,一边问“屈林准你来么”一边把药碗接过。他手指苍白无力,几乎便端不住。屈方宁忙跪了下来,把药捧到他嘴边。伺候他喝完药,嘻嘻一笑,深具顽皮之意“主人虽然不许,却也拦不住不听话的奴隶。”

    小亭郁也不禁一笑,随即皱紧了眉头,道“你小心些,别给屈林发现了。上回他打的地方,现在还疼么”

    依稀记得大概是胸口及肩的地方,便仔细地看了一遍,只见当时屈林鞭打的血痕已经褪去,只留下一条浅浅的白色疤痕。小亭郁伸出手指,小心地触摸那个愈合的伤口。

    屈方宁摇一摇头,道“那有甚么我早就习惯啦。”

    小亭郁叹气道“你又骗我。鞭子打在身上,岂有不疼的我平时给木刺扎一下手,也疼得不得了。”又低声道“我也是个自私的人明知你要挨打,却又叫你来见我。可是除了你,我真不知能跟谁这么安安静静地说话。”

    屈方宁枕在他扶手旁,柔声道“能听你说说话,我也很欢喜呢。”

    他的头发垂到了小亭郁膝盖上。小亭郁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

    “我原本想跟父亲说,让他接你到我们家来。可惜那是不行的。我们家世代掌兵,一个奴隶也不许豢养。即使大王准了,屈林又怎么会把你让出来你当年王帐中一手掏心的英姿,至今还在草原上传诵。我要是屈林,也要一辈子把你带在身边。”

    屈方宁低低地说

    “小王爷这个人,平生爱极了黄金。他常常全身戴满黄金饰品,以便向人夸耀。我也不过是个长了腿的饰品罢啦”

    小亭郁心道

    “我绝不会把你当饰品。”

    屈方宁忽然坐起,道“说到这个,差点忘了。”从布包中取出那支补好的簪子,递了给他。

    小亭郁十分欢喜,翻来覆去地看,赞道“补得真好”

    屈方宁也道“这东西这么精致,要是任由它断了,多么可惜”

    小亭郁喜道“你也这么觉得么”转动簪子,竖在二人面前。那簪头上原本落着一只喜鹊

    ,铜身珠眼,栩栩如生。他往雀尾一根翎毛上一按,鹊身突然从中裂开,变成几根削瘦的梅枝。两颗做雀眼的珍珠,便成了两朵梅花的花蕊。

    屈方宁讶然道“真好玩儿小将军,是你做的么”

    小亭郁笑了一声“我哪里做得出来这是南人的东西。”

    屈方宁了然地点点头。

    此时北草原各部族正是如日中天,千叶势力最雄,王公亲贵、主将统帅们家中,无不堆满了从南朝丰足之地劫掠而来的战利品。这一支簪子虽然精巧,也算不得甚么名贵的物事了。

    小亭郁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

    “前年,车宝赤将军带回一架四尺见方的金缕屏风。那屏风共分六扇,每一扇都是个美丽的故事。上头有一百多个人物,还有许多花儿鸟儿。每一个人的眼睛都能骨溜溜地转动,每一朵花都能张开、合上。可是现在已经没有啦车将军叫人把它融了,打了一条这么粗的金项圈,又嫌太冰人,从来没有戴过。”

    他伸出两根手指比了比,又似乎不想记起似的,握起了手。

    “后来,我常常想起那个屏风,想起那些会动的花朵儿、眼珠。我做个风筝,尚且十分吃力。那些南朝的匠师辛辛苦苦,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时光,才能把死气沉沉的金子,变成一个个故事。就这么随手融了,难道他们心里,一点儿也不会惋惜么父亲一听我说这些话,就要生气。可是惋惜了就是惋惜了,怎么能欺骗自己的心”

    屈方宁捧着脸颊,一动不动地看着他。小亭郁方如梦初醒,赧然道

    “方宁,又同你说了许多痴话。”

    屈方宁忙摇头道

    “喜欢美好的物件,是人之常情,哪是甚么痴话了”

    又眨了一下眼睛,笑道

    “而且刚才小将军的样子好帅气,我都忍不住看得呆了。”

    小亭郁愣了片刻,突然弯下腰,抱住了屈方宁。屈方宁连忙跪直了身体,让他的脸孔埋在自己肩上。听见一个有些哽咽的声音在耳边道

    “方宁,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屈方宁全身颤了颤,抱紧了他纤瘦的背。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