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楚格生女

作品:《清穿之悠娴

    康熙来到长春宫的时候, 长春宫上下正一片忙乱。

    “这是怎么了”康熙踏进正室,疑惑的问道。

    本来正在指挥库嬷嬷她们翻东西的云荍迎上来, 满身都洋溢着喜悦“皇上来啦。”

    康熙挑眉笑道“荍儿莫非有未卜先知之能, 竟知晓朕带来了好消息,所以这般高兴”

    “妾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云荍高兴的一时没反应过来康熙说了什么,屈膝行了个万福礼, “恭喜皇上当外祖父啦。”

    “外祖父”康熙疑惑反问。

    “宁儿府上刚刚来报, 宁儿于辰时产下一女。”云荍眉飞眼笑地道。

    “果真”康熙喜出望外,“好, 好,好, 果然是个有福气的”

    话音一转, 又含笑冲云荍道“朕却是要恭喜娘娘今日双喜临门呀。”

    竟是一副作怪的样子。

    云荍掩着嘴吃吃笑着“快快道来。”

    康熙从袖中掏出一物“娘娘自观矣。”

    云荍笑吟吟的接过,原是一封信,将将展开, 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不觉神色一震, 笑意敛起, 聚精会神的看起来。

    一时有悲有喜有担忧,竟是花了小一刻钟才将不长的信细细看完。

    再抬起头时, 眼中却是泛起了泪花。

    “多谢皇上。”云荍将信轻轻掩在胸口,望着康熙情真意切的道。

    这信中谈家常报平安的内容不过一小部分罢了,大部分说的却是一些涉及朝政之事, 云荍本不该看。

    因此谢康熙,倒不算谢错。

    “朕是你的夫君,儿子送回来的家信,你看上一看又有何妨”康熙轻轻拭去云荍眼角的泪花,怜惜的道。

    云荍颇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好在刚刚康熙来的时候屋内伺候的人都退下了,总算没丢到脸。

    康熙轻轻揽过她,叹道“你给朕生了几个好孩子啊。”

    这话却是一下搅乱了气氛,叫云荍不知道该怎么回,那是她满心爱着的孩子,不是拿来表功的勋章。

    若是这会儿回一句“能给皇上孕育子嗣是妾的福气”,那真是轻贱了她自己和几个孩子。

    好在康熙没有等她回话,便自己转了话题“宁楚格生产后如何了,孩子可好”

    “挺好的。”云荍笑道,“孩子生下来八斤二两,竟是个壮实的。”

    “好。”康熙又赞了一声,“荍儿可赏了东西”

    “还没来得及呢。”云荍摇头道,“刚刚正是在翻看库房呢。”

    “那朕可就要抢荍儿的先了。”康熙扬眉笑道,“梁九功。”

    “嗻。”梁九功闻声进来。

    “传旨,固伦恪静公主孝悌有加,淑慎性成,着封其女为多罗格格,号淳和县主。”

    这逻辑关系仿佛有点不太对

    屋内三人却都没人在意,梁九功领命而去,云荍屈膝行礼“妾替外孙女多谢皇上恩赐了。”

    云荍知道,这不单单是淳和刚好赶上了康熙心情好的缘故,还因为这次琉球事件胤礿在其中的功劳。

    这个县主一封,云荍就晓得,即使这次大清真的成功将琉球纳入版图,胤礿也不会因此事而有封赏了。

    本来,凭此功,胤礿就是郡王变亲王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云荍敢肯定,康熙肯定是一开始就不打算封赏胤礿的,宁楚格生女不过刚好赶上而已。

    只不知道,若是没有宁楚格生女,康熙原本的打算又是什么

    云荍猜的不错,康熙确实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这份功劳兑现到胤礿身上,什么考量暂且不言,他原本的打算是给胤祤封个贝勒,然后扔进吏部的。

    不过现在嘛,胤祤的贝勒就免了,吏部还是可以进去练练的。

    胤祤这些年来,虽然已经成了亲,但因幼年受伤的关系,一直没怎么用心在学习和公务上,布库就更别提了。

    整天跟着胤禟、胤俄一起,满京城的闲晃,到处找些新奇的乐子。

    好在他也只是没志气和懒而已,倒不曾变成欺世霸民的纨绔子弟,云荍也就没有管他。

    这回让他进吏部,估计这小子还会嫌麻烦呢,就娇气的那个样子,哪里受得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衙的苦。

    不过这事儿也没谁征求他的意见就是了,所以在康熙派人传完口谕以后,胤祤只能每天苦逼的从床上爬起来,去吏部点卯,然后坐那儿发呆。

    康熙只是叫他进吏部实习,且还轮不到他上朝听政呢。

    不过满京城除了胤禟和胤俄还关心他以外,别的就没人管他了。

    大家的目光都被琉球一事吸引住了。

    “诸位爱卿以为,此次可派谁前去琉球”康熙坐在高堂之上,询问道。

    “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此等开疆拓土之大事,当皇阿玛御驾亲征才更显大清国威。但皇阿玛千金之躯,又岂可立于危墙之下,儿臣愿代父皇出征,将琉球取回献上。”康熙话音刚落,胤禵便出列跪下请命。

    “大阿哥有此孝心实在让人感动。”索额图出列道,“不过臣以为,此次出兵琉球,当是水军为主,大阿哥虽颇有能力,却并没有接触过水师相关,怕是不太合适。”

    “此次出征,还是派一熟悉水上作战的将军为佳。”

    “臣附议。”

    “臣附议。”

    索额图话音刚落,一时不少大臣都出声附和。

    “索大人此言差矣。”明珠此时出列道,“此次出征当然是以水师为主,熟悉水上作战的将军当是必然要的,但大阿哥一起却也无防。相反,大阿哥代皇上出征,当是更能将皇上的仁爱与英明让琉球百姓感受到才是。”

    “明珠大人所言有理。”

    “琉球百姓也要沐浴皇恩才是。”

    一时间响应明珠的竟也不少。

    除此之外,佟国维、岳兴阿等也竞相发言,所为的,不过是将自己人塞进去罢了。

    朝堂上顿时一片纷纷扰扰,竟是一时无法决断。

    除了这些大佬争抢大头之外,其他人也在想方设法的想要在这次出征大军中分上一杯羹。

    毕竟肉眼可见的,这是躺着捡功劳的事啊。

    简亲王府,曹氏也正在跟雅尔江阿说起此事“王爷,此次出征,王爷可有甚么打算”

    “怎么说起这个”雅尔江阿坐在上首,浑身皆是沉稳成熟的气息,看着不像是二十多岁,倒像是年过三十一般。

    “妾身家里传来话,若王爷此次跟随大军一起,想将妾的幼弟送到王爷身边跟随。”曹氏颇有些忐忑的道,爷平日里就不喜欢她亲近娘家,更不愿意听她提起曹家之事,若不是这次父亲亲自给她写信说起这事,她也不敢跟雅尔江阿说起的。

    雅尔江阿深深看她一眼,然后起身道“爷在外边的事,你就不要多管了。”顿了顿,又接了一句,“以后,跟娘家也少联系些。”

    曹家,这些年凭着皇上当年的情分,在江南做了不少恶事,不过遮掩的好,也没人愿意追究罢了。

    虽然说曹家算是他的岳家,但他丝毫没有罩着曹家,让他们打着他的旗号当靠山的想法。

    不过倒也不至于因此迁怒于福晋,到底这个福晋这些年表现的颇为贤惠、将府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当年嫁给他也算是受了委屈。

    罢了,还是给她一个孩子罢,也让她别老抓着娘家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