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变

作品:《清穿之悠娴

    京城里完颜氏下了请封侧福晋的决定, 无独有偶,远在倭国的胤礿也下了决定。

    “爷, 真的要如此吗”高天逸还是一副不能理解的样子, “倭国离大清颇远,通信都不方便,这样做也没什么意义啊。”

    乐时虽然没有说话,但看他的表情, 也是十分同意高天逸的话的。

    倒是被胤礿决定留下来的平望, 只默默跪坐着,没有什么表情。

    “此事已有决断, 无需再议。”胤礿并没有解释,只武断的道。

    高天逸一脸无奈, 同时十分心痛, 这可是大把的银子啊,带回去多好,偏偏要白送给那个叫浅野松生的倭人。

    乐时亦然。

    胤礿没有理他俩, 转向平望道“爷要你做的事,你可明白”顿了顿又道, “若是不想留下, 爷也可以留下别人,只要你多呆一段时间, 教会其倭语即可。”

    “奴才这条命是四爷救得,为四爷粉身碎骨都再所不惜。”平望只是顺势磕了个头,表忠心道。

    “起吧。”胤礿道, “爷也不用你粉身碎骨,只要完成爷交代你的事,将来有你的好处。”

    “谢四爷恩典。”平望又是谢恩,迟疑了一下才问道,“奴才能问问,四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吗”

    胤礿意外的看他一眼,勾起嘴角笑了“你倒是不错,看来猜到了些什么”

    “奴才不敢。”平望赶紧叩头。

    “没什么不敢的。”胤礿挥手,“至于爷是什么目的,或许过不了多久,你就能明白了。”

    高天逸与平望听得此话,都若有所思,只有乐时一脸茫然。

    “爷,那咱们三日后启程”乐时挠挠头,捡了件事问道。

    胤礿点点头“可,去安排吧。”

    于是一行人陷入忙碌中。

    隔天,胤礿又去见了那位天皇陛下,看到其精神尤其亢奋的样子,他笑道“陛下近日的精神是越来越好了。”

    “都是托璿郡王的福啊。”天皇矜持的笑道,“郡王即将远行,朕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些仪程还请璿郡王收下。”

    听到天皇自称朕,即使只是倭语,胤礿还是感觉一阵不舒服,瞥瞥眼前容貌不甚入眼的天皇,胤礿觉得皇阿玛好像被侮辱了。

    定定神,胤礿客套的笑着“陛下客气了。”

    两人你来我往几句,胤礿便耐不住告辞了,离了那天皇,顿感空气都清新几分。

    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舒展心志,胤礿终于再一次踏上了琉球的地界,却在第一时间被告知了一条不好的消息。

    琉球国王出事了。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琉球国王的弟弟谋逆,虽然其人当场伏诛,家人也都被琉球国王斩首的斩首、看押的看押,但却没想到其还有一子,当初被其直接放在引过来的倭队里,已做监督和联络。

    这位国王弟弟死后,其当初收拢的一些势力侥幸逃脱后,便去投奔了其子,打算再度借助倭队的力量,为国王弟弟报仇,顺便把国王弟弟拱上王位。

    没想到琉球国王动作却十分快,他们还没恢复好元气准备行动,胤礿一行就已经到了。

    对于大清,琉球国民还是很敬畏的,他们当然不敢对大清皇帝的儿子出手,只能继续蛰伏以待时机。毕竟胤礿不可能在琉球呆一辈子。

    当然,胤礿所带去的命令倭队退出琉球的缴文,也并没有叫他们乖乖听话,大家都当没听到就是了。

    等到打听到消息,胤礿已经离开之后,他们便迫不及待的挥军围了皇宫,打算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先将琉球国王废了,换个国王,这样即使胤礿将来回来了,也无可奈何。

    琉球国王也是松懈了,虽然一直派人盯着倭队,在那个方向上屯了兵,但因为大清的插手,他认为反叛势力已经不足为据,至少不认为他们敢再次举兵。

    谁知道那些人就是傻大胆呢,当初其弟身边有能为的辅佐之人都被他砍了,能跑掉的不过是一些不甚重要的人物罢了,指望这些边缘人物能有什么大局观、能有什么谋定而后动,他们能人三个月,等胤礿离开之后才动手已经很有想法了。

    所以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猝不及防地,琉球国王被围了。

    然而反叛军没想到的是,胤礿是走了,他却是留了一些人在这里,为的不过是留在这里监视情况,到时候能安全接应他回来。

    所以当反叛军冲进城的时候,这些人很快反应过来,赶到王宫里将琉球国王保护了起来。

    反叛军很尴尬,他们虽然控制了都城,甚至围了王宫,却拿琉球国王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们敢动胤礿留下的这些人吗说起来这些人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他们却知道,若是动了这些人,胤礿回来后肯定要找他们麻烦的。

    那到时候将胤礿一起灭口不就好了呵呵,这当然是可以的,不过到时候就不是他们抢不抢得到琉球国王这个位置的事,而是琉球国还存不存在的问题了。

    被杀了儿子的大清皇帝,会派多少军队来为儿子报仇呢

    那画面太美,他们不敢想呢。

    于是事情就这样僵持下来,一方面反叛军全权将都城和王宫控制在手里,让国王弟弟的儿子以王子身份主持朝政,变相将琉球国握到手里。

    一方面琉球国王被软禁在王宫深处,生命虽然没有危险,但根本接触不到外人。

    胤礿留下的人虽然能保证他的生命不受威胁,再多的却做不了了。

    他们保住琉球国王的命是站在道理与权势一方的,但是他们就那么几个人,想插手别的也插手不了,他们也怕一旦逼迫太过,反叛军热血上头,真将他们杀了怎么办

    所以,这种情况就一直维持到胤礿回来。

    胤礿也觉得头疼。

    这种情况,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啊。

    从大的来说,这是人家的国事,自家虽然是被请来调停的,但当初说的确实调停倭国方面,并没有说国内这档子事。

    从小的来说,那就是他手上没兵,想管也管不了,他可不是春申君,能一张嘴退敌。

    既然王宫已经沦陷了,那他也不急着回去了,反正目前形势已经这样了,再拖拖也没什么。

    在上岸的地方安置了,胤礿便招来高天逸,商量此事。

    “依奴才看,这倒是一个机会。”高天逸小心翼翼的看了胤礿一眼,这一路在海上,他终是摸到了些四阿哥让平望留在倭国资助那个叫浅野松生的藩主的意图。虽则起初被这想法吓了一跳,过后却不可遏制的升起野望来。

    “说说看。”胤礿不可置否。

    高天逸凑近,细细密密的说起来,胤礿随着他的进言,眼睛越来越亮。

    一日后,胤礿带领部众,进入都城。

    反叛军早得了消息,那位现今主持朝政的王子亲来拜见胤礿。

    胤礿对这种谋逆有反骨的人,天生厌恶,眼神都没丢给他一个,便带着人进王宫了。

    反叛军挡也不是、不挡也不是,最终还是无奈放胤礿进去了。

    人啊,只要开头怂了,后头会一怂再怂。

    组织也一样。

    “璿郡王,寡人终是等到你了。”琉球国王见到胤礿,说是热泪盈眶都不过分。

    “胤礿见过陛下。”胤礿却还是恪守着礼仪。

    琉球国王亲热的拉住他“郡王不必多礼,寡人现在,实是当不起啊。”

    说着,竟是流下两行浊泪,好不可怜。

    胤礿唏嘘一声“本王也没料到,竟会变成如此局势。”

    琉球国王听得这话,竟是紧紧握住胤礿双手,满眼希冀的道“郡王即是回来了,寡人这心就放下了,还请郡王,助寡人度过这一劫,寡人定当感激不尽”

    “这”胤礿却一下迟疑了。

    琉球国王眼中希冀的光暗淡下来,却不愿放弃“郡王放心,事成之后,寡人一定重谢郡王之恩”

    胤礿叹气,携着琉球国王双手道“陛下何至于此,本王又岂是那等携恩图报的小人。”

    “只是本王也无能为力啊。”胤礿一声长叹。

    “本王不过一届闲散郡王,此次造访也只是奉皇上之命向那倭国传递国书,此次陛下国内之事,本王虽有其心却无其力啊”

    琉球国王当然知道胤礿说的是实话,但他现在能握住的,就这一根救命稻草了,岂肯轻易放弃。

    “寡人当然知道郡王的为难,寡人也不求别的,只求郡王能将此间事报给上皇知晓,请上皇派兵解围。”琉球国王情深意切的道,“若此事平定,寡人每岁定当奉上大量岁贡,琉球永认大清为宗主国。”

    “陛下之意,本王已知晓,传信倒不是难事。”胤礿应道,琉球国王听得此话眼睛又亮了起来。

    胤礿却是话音一转“只是,出兵一事,怕是要叫陛下失望了。毕竟此事乃是贵国内务之事,我大清却是不方便直接派兵插手的,本王能保证的,只是请皇上发一封国书,表明我大清是支持您这一脉为正统的。”

    “这不行,这怎么能行”琉球国王急急反对,仅仅一封国书能顶什么事,说不定等大清皇帝的国书发过来时,他这一脉已经被屠戮殆尽了。

    “郡王,还请郡王想想法子。”琉球国王哀求道,“那叛逆阴险狡诈、反复无常,只一封国书,怕是不能约束住他。”

    胤礿却是无可奈何“陛下见谅,本王已是尽力了。”

    接下来,琉球国王一直哀求不断,胤礿却只表示遗憾,他确实帮不上大忙。

    最终,胤礿借口不能逼迫叛逆太过,先行告辞离开。

    除了王宫,胤礿坐上马车,乐时跟进去伺候“爷,您吩咐的事已经安排好了。”

    “嗯。”胤礿轻轻颔首。

    此后两天,胤礿都没在进宫去见琉球国王,那王子也每天携人前来拜访,送上大量礼物,见不到胤礿人之后,也只能求人传信。

    信中承诺,只要胤礿不插手此事,琉球国王承诺的事他们一样会做,岁贡会更多,并且给胤礿私人的谢礼也不会少。

    胤礿只扫了一眼,便扔在一边不管了。

    第三天,宫里负责保护琉球国王的人终于传信过来,琉球国王想见胤礿。

    胤礿整理衣袍,施施然又往王宫去,刚到宫门口,那王子又赶来,一路跟着胤礿到了软禁琉球国王的地方,却被挡在了宫外。

    胤礿进去不过两刻钟便出来了,王子又一路跟到王宫门口,也没能得了胤礿一句话。

    当胤礿将一封信连同一封奏折送出去的时候,王子也同他那些谋士在商谈。

    “如今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王子垂询道。

    底下人面面相觑,却是无人出头说话。

    另一边坐着一个穿着明显不同于其他的人,见此情况冷哼道“王子也太瞻前顾后了些,依在下的意见,直接将这位甚么郡王抓起来就是”

    “不可万万不可”其他人闻言大惊失色,连连出声阻止。

    那位王子倒是有些踌躇,却被部下三言两语劝了回去。

    “殿下,不可啊。璿郡王贵为大清皇帝第四子,其母还是颇受宠爱的皇贵妃,若是真的抓了他,琉球危矣”

    王子脸色变幻许久,才换上一副无奈的样子“那爱卿说说,到底如何是好”

    “这”那位出声之人又是迟疑,“臣以为,还是好言相劝的好,左不过再添些筹码就是了。”

    “哼,一群胆小鼠辈。”穿着与众不同的人不屑道。

    一帮大臣面色阴沉,王子也脸色难看起来。

    “将军有所不知。”先前发言之人噎了半天,才收敛好神色,讪笑道,“这大清可不是咱们这等小国能得罪的起的,不说别的,就是人口,咱们一国之人也不过和其京城常住人口相当而已。而且,听此次访问大清的人言,大清水师亦是不容小觑啊”

    最后一句,却是暗暗讽刺那人。

    那人似是也想起了什么,脸色变得难看,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王子与诸人又是一阵商讨,却没得出任何办法,只能继续求见胤礿而已。

    那一封信与奏折却是在路上飘了一个多月,才到了康熙手上。

    此时,康熙已是从五台山回来,看到信与奏折之后,当下大喜过望,愉悦的大笑声在乾清宫久久回荡。

    索额图匆匆赶到宫门口,迎面撞上一样行色匆匆的明珠,两人对视后无声的过了两招,同时撇开视线,当做没看到对方。

    “李大人。”索额图拱手上前,跟只比他迟上一步的李光地打招呼。

    “索大人。”李光地也客气的回礼。

    “李大人可知道,皇上为何事如此着急的招我等入宫”索额图含笑问道。

    “索大人不知道吗”李光地惊诧道,随后摇头,“在下也正疑惑呢。”

    老狐狸索额图心里暗骂一声,面上却还是笑盈盈的与李光地同行,一路往上书房而去。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的上书房可谓人才济济,当前朝堂上数得上数都在列了。

    请过安,太子先发话了“不知皇阿玛急召儿臣等来,所为何事”

    这次巡幸五台山,康熙终于带上他了,但父子两人的关系却并没有变化,还是在父子情深的外衣下流动着诡异的氛围。

    “看看吧。”康熙也不多言,直接将一封折子扔给太子。

    太子平静的打开,却很快变得惊讶,随后大喜,待匆匆扫完后面的,直接跪下“恭喜皇阿玛,贺喜皇阿玛,有此大喜,实乃皇阿玛政治清明、威仪天成也”

    余者皆惊讶的看着太子,太子这些年,不说完全变了一个人吧,却也日益阴沉、情绪莫变起来。

    到底是何事,能让太子骤然这般情绪外露,还是如此真诚的喜悦

    难道,是皇上准备禅位给太子了

    索额图心里不靠谱的嘀咕道。

    “哈哈哈。”康熙大笑出声,“此乃天佑,朕不敢居功。”

    话是这么说,脸上那得意的表情当谁看不出来么

    众人心里更嘀咕了,不由频频看向太子手中的折子。

    康熙扬声吩咐“给诸位爱卿都传阅一下。”

    太子称诺,将折子直接递给索额图,站在他身边的胤禔眼睛眯了眯,没有说什么。

    索额图亦是一样表现,大喜过望的将折子递给胤禔,胤禔看完递给胤祉,就此一一传递上去。

    所有人都是一个表现,俱是喜出望外、喜气盈腮。

    待得所有人都看完后,康熙才笑盈盈的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此事如何,可有所为。”

    “启禀皇上。”索额图抢先一步,出列道,“臣以为,此事大有可为”

    “臣附议。”明珠慢一步道,“臣在此提前恭喜皇上,此等开疆拓土之功,当流芳百世矣。”

    “儿臣愿为皇阿玛效力,除去琉球叛逆”胤禔更直接,直接请求出站。

    “儿臣也愿为皇阿玛分忧”胤祉等阿哥们也不甘示弱,齐齐请命。

    “臣等愿为皇上分忧。”众大臣也齐齐表决心。

    “好好好”康熙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