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 38 章

作品:《穿书之少帅我们不约

    青桦对此倒是极为满意,何天生果然守信用:“我交代了一些秘密的事情给你的表哥,以前我那个丫鬟生了外心,我不敢用她,和你表哥联系都是我亲自去,如今有了你,倒是方便了许多,以后我要交给你表哥的东西,都由你去交给他,不过你得注意点,这东西只能交给你表哥,不能由他人代交,你能做到么”

    “小姐,您放心吧,我一定不辱使命!”小圆认真地点头应道,“对了,小姐,表哥方才把一些东西放在我这里,说是要交给小姐,方才一打岔,我差点忘记了这事情,我现在就去给小姐拿过来!”

    小圆拿了包袱进来,从包袱里拿了一堆信封,摆在最上面的是杨科的信。

    青桦有些惊讶,怎么会有这么多信,她翻了翻都是读者来信,这一点她倒是忘记了,在她那个时代,网络发达,写信这种古老的联系方式早已被人们遗忘了,以至于她完全没想起来,这个时代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联系,都是透过这一封封的读者来信来进行的,想到自己如今也有了忠实的书迷,青桦也有些兴奋。

    她先看了杨科的信,杨科在信中问及她是否有电话,若是有留下电话号码联系更方便一些,然后开始对青桦取得的成绩表达了恭喜,最后则是编辑的本职工作,催稿,问青桦最近有没有进行写作,他手里虽然还有些稿子,但是这些稿子再发几天也就发完了,青桦若是还没有新稿,《双生花》的连载就会中断。

    青桦这些天倒也存了不少稿子,她从箱笼里翻了出来递给小圆:“这些你收好,明天找个时间交给你表哥。”

    小圆有些好奇那牛皮纸里包的是什么东西,不过青桦没有说,她便也没有问,她只是个丫鬟,只要做好主人交待的工作就好,至于好奇心这种东西,越少越好。

    待小圆出去后,青桦开始继续写稿子,写了一章之后,青桦才停了下来,揉了揉眼睛,又捏了捏有些僵硬的脖子,青桦才开始看读者来信。

    大部分读者来信都是表达了对青桦的喜爱以及对于小说中某个人物的喜爱,因为青桦笔墨的偏重,绝大部分的人喜欢书中的陈怀秋,觉得陈怀秋是仁人君子,也有人喜欢王淑慧,觉得她敢爱敢恨,当然也有人表达了对陈怀仙妻子周婵仙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迷惘。

    其中一封信写到:

    “尊敬的慕华莳先生,

    思虑再三,终于提笔给你写了这么一封信,我觉得自己就是小说中提及的李亭正的妻子,我和我的先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共同孕育了两个孩儿,可是现在我的先生他爱上了他学校里的女学生,每次回到家,对我对孩子都是冷嘲热讽、百般讥嘲,要同我离婚,说是要去追逐自由的爱情,说我和孩子是他爱情的绊脚石。

    我不懂得爱情是否真的如书中说的那么美好,如果真的那么美好,那么为何我和我的孩子都觉得万般痛苦,莫非这爱情就是要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才能显出它的美好之处来这样的爱情,真是爱情么

    我现在十分迷茫,如果不离婚,我便成了文人们笔下不知变通的愚妇,妄图揪着封建社会残余的小尾巴,去维护一段不被众人看好的包办婚姻。可是离了婚,我该怎么办,我的孩子们又该怎么办

    他们的父亲没有为他们考虑半分,可是我作为母亲却不得不为他们考虑。索性我的公婆还算明理,他们明令禁止我的先生同那个女学生的来往,可是这样反而激起了我先生的逆反心,他如今也不再给家用,家也不回,好在我还有些嫁妆可以变卖,可是这样坐吃山空,总有一天我和孩子们将面临绝路。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慕先生,您能给我指一条明路么”

    读完这封信,青桦的心里很沉重,汉国时期,许多名噪一时的爱情,背后都必然跟着一个女人的悲剧,汉国多渣男,这并不是说着玩的,而是在这个时期,确实有许多名人抛弃了自己昔日的妻子,去追寻所谓的爱情。

    其实书中的原主,何尝不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悲剧之一,这个时代是开放的,多元的,这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让人忍不住为之着迷,可这个时代也是迷茫的,混乱的,思想变化的太快,造就了许多人还没开始适应,就被时代匆匆抛下。

    所谓男女平等,即使在青桦的那个年代,被提及时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一不小心便会触了雷区,更何况在这个时代,男女平等刚刚被提及,许多人也不过是嘴上喊喊口号而已。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自己的妻子待在家里相夫教子,这也就意味着女人依旧处予弱势的地位,因为经济地位的不平等,男人在家庭中依然处予掌控地位。

    一旦男人离心别恋,女性的生活便会遭遇天翻地覆,用“天塌了”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而外出工作的女性,也多是贫穷家庭的女子,富贵人家的女子出去工作的极少,虽然也会去上学甚至出国留洋,却不过是为了嫁人增添资本,极少有人会真正学进去东西,甚至用这些知识出去工作。

    读到这个女子的来信,青桦突然觉得自己从前的思维或许太狭隘了,她从前只是想着对付李湘云,给自己寻后路,却从来没想过,自己从后世而来,也许可以为这个时代的女性做些什么,至少为这些被男人家庭所抛弃的女性做些什么。

    这一刻,青桦突然感激起自己这个身份来,从前她一直觉得这个身份是自己的束缚,若不是苏家小姐的身份,若不是林开衡未婚妻的身份,她苏青桦凭着自己的能力,早就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可是现在,青桦的想法变了,若是想为这个时代的女性做些什么,自己现在的身份恰恰好,副总统的女儿,少帅的未婚妻,这样身份的女人,也愿意出去工作,那么是不是可以给那些还在被家庭绊住脚的女性做一个榜样

    本来青桦还打算瞒着自己是慕华莳这个身份,现在却觉得公开也不错。不过,青桦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机,慕华莳的名头也不过刚刚打响,影响力还太弱,这个时候公开,不说没有办法对付那些文坛上提倡自由恋爱的男性文人们,就是苏泽天,一句话也能将她这个身份掐死在摇篮之中。

    她还得变得更强,站在更高的位置,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青桦握着信纸的是紧了紧,不过暂时不能公开身份,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做。

    青桦在这封信背后加上了自己的想法,寄给了京都时报。

    到了第三天,京都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慕华莳为女性现身说法》,文章先是刊登了那位女性读者的文章,后面紧跟着便是青桦自己的看法。

    青桦为这位女性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一是上丈夫的学校讨要家用,作为一个丈夫,不顾及妻子儿女,甚至连妻子儿女的死活都不管,却有钱在外面养女学生,这是怎样的道德败坏,这样的人凭什么能够为人师表,这样的人做老师,会教出怎样的学生,家长们真的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样的人来教育么

    第二个,则是希望这位妻子能够走出去,所谓为母则强,既然男人已经靠不住了,那么就应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出去工作,或许不能维持往日悠闲的生活,但是至少不至于被人抛弃后,连活下去的可能都没了。

    不得不说,青桦第一个角度确实引起了许多父母的注意,这个老师其实在学校里还颇有些名气,算得上是个才子。

    可是往日里,这个老师有多自豪自己的小有名气,现在就有多后悔自己的小有名气,正是因为这小有名气,这位老师被扒了出来。

    他们学校的老师只知道这位老师在追求什么自由爱情,却不知道这位老师为了所谓的爱情自由,连妻子儿女都不养。

    道德败坏的老师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老师,还是以教书为己任,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教出对社会有贡献的学生的。

    这个老师因为青桦的一篇文章,被坏了名声,只能被学校暂停任课工作。

    大概一个月之后,青桦再次收到了这位妻子的书信,她在信中表示了对青桦的感激,告诉她,自己的丈夫被学校辞退后,那位女学生也离开了他,毕竟女学生只是被他的才气和儒雅的风度所迷惑,才气这种东西就罢了,可是儒雅、风度却是需要钱财才能堆砌出来的,失去了工作的老师如何能够维持往日里迷人的风度呢,女学生离开他也是理所当然。

    女子在信中提及自己去一家裁缝店做了绣娘,工资虽然不算高,但是可以养活两个孩子,她在信中多次感谢青桦,在她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给她指了一条路,她说自己最痛苦的时候,想过带着两个孩子去跳汉江,是青桦救了她们母子三人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