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二章

作品:《我那造反的未婚夫

    两年后。

    不, 说的仔细些, 其实还未及两年。

    毕竟这才只是冬季。

    对于京城来说, 冬季并不比夏日好上多少, 鹅毛大雪,路面上总有马车因雪下的太厚而寸步难行。

    若是不下雪的冬季,又惹人担忧来年春季会遭干旱, 地里收成不好,反倒宁愿忍受寒冷的冬季与鹅毛大雪了。

    而对于黎州来说,冬季是最难熬不过的。

    阴湿的风, 渗入衣衫,任凭你袄子穿的再厚也防不住, 不论屋内烧了多旺的火, 总觉得脚底板是冰凉冰凉的。

    倘若一个不注意生了冻疮, 那就更难耐了。

    但在西北, 冬季反而不是最讨人厌的时节。

    尤其是元庆城内。

    因为元庆城总是缺水的, 冬季下了雪,就能让元庆城内的百姓们感受到难得的湿润气息。

    雪覆盖在夯实的黄土之上,银装素裹, 从远处瞧去, 漂亮的很。

    只不过唯一让人叹息的便是,西北的冬季格外的干, 风拂过面颊,那等子皮糙肉厚被吹惯了的还能熬住,像是从京城来的姑娘家, 面上都能被刮出几道红来。

    而后晚间便火辣辣的疼,又是脱皮,又是干裂,要敷上好几日药膏才能好。

    红黛初来西北的第一个冬季,便是这样熬过的。

    脸颊上日日都敷着厚厚的膏药,喉咙干涩,且外头不仅风大,还有被风卷起的沙尘也厚,只是出门买些皮毛,回府时鞋面上已经盖了浅浅一层沙尘。

    但实际上,倒也不是西北所有的地儿都如此,只是他们刚来西北时,住的是离沙漠极近的南宜府。

    南宜府的名取的雅致,气候却与它的名头恰恰相反,因处在风口,冬季北风凛冽,春季黄沙漫天,夏季灼热干旱,秋季昼夜温差大,一年四季,竟没多少日是好过的。

    可苦惨了一群从黎州,京城来的,还未适应西北气候便被迫忍受最遭情况的丫鬟婆子们。

    不过后来,随着仗越打越烈,匈奴节节败退,收复的边疆失地越来越多,她们也逐渐从北方风口之城,搬迁到了元庆城。

    元庆城是边防要塞,四面四通八达,往来商队不计其数,是以也算是西北最繁华的几座城之一。

    唯一的缺陷便是邻近水源极少,经过的河流支流时常会断流,所以粮食蔬果什么的种植量并不稳定,时常就要派车队去其他府城调度采购。

    这么些年,元庆城皮毛宝石之类的物件儿,价格都要比外地便宜不少,唯独吃食贵的很。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缺乏灌溉水源。

    但今岁不同了。

    自打去年年尾卫大将军将卫府迁到元庆城之后,便指派底下的人来积极地解决这个难处。

    卫大将军指派出来的人不少,有些负责勘测地质情况,有些则负责挖井挖沟渠,利用地下水和循环机制,极大的缓解了元庆城灌溉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当然,这些话,元庆城的农户们是听不太明白的。

    只是那些挖井挖沟渠的人这样说,反反复复不停地说,他们便也记住了。

    到如今与过路的商队随口复述这么一句,竟然也能像模像样的,哄得不知情的外人惊叹不已。

    但他们其实也并未有任何不实之处。

    “卫大将军就是这般有本事。”

    元庆城西面的农田田埂旁,有商队停下来稍喘口气,也拾掇拾掇自己,才好进城做笔漂亮的大生意。

    在休整时,商队的领首阳佟无正好瞧见了农田里农户们正在铲雪。

    他自己也是农户人家出身,十一二岁时幸得贵人赏识,才进了河南府城,识字习算学,做了一个账房管事。

    后来又因机缘巧合,外出闯荡,因他胆子天生比旁人大些,心又天生比旁人细些,所以如今也不过是三十有三的年纪,便已成了一列商队的领首。

    阳佟无走过去,与这些农户们交谈起来。

    谈到了今年地里的收成,又谈起了官府新发的粮种,新教的灌溉法子,还专门派了人给这些村子打井。

    “瞧您这模样,应是头次来元庆城吧”

    “可不是。今年中原一带都下了极大的雪,天气冷的要命,皮毛炭火的价钱都不要命的往上翻,听说西北元庆城的皮毛最是上等,所以才来一瞧。”

    “我们这儿的皮毛确实是上等,毕竟就隔着草原呢不是。自从卫大将军来西北后,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收皮毛的价是一日比一日高,粮价却是一日比一日低了。啧啧。”

    皮毛的价一日比一日高阳佟无倒是能明白,这粮价越来越低又是怎么一回事

    难不成是西北这两年独得老天厚爱,特地给了好收成

    “和老天可没什么关系,要我说啊,还是卫大将军有本事”

    卫大将军卫大将军卫大将军 。

    自打阳佟无进这西北边界一来,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听见这卫珩卫大将军的名头了。

    在西北这些百姓的眼里,卫珩是比天神还要了不得的人物。

    有那等子见识不多的农户,甚至还弄不清楚如今的皇帝名号,却对卫大将军的事迹如数家珍。

    在这样大的地界里有着这样的威信,阳佟无着实惊异了。

    难怪,难怪他在京城茶馆里,就听见有士子说,如今圣上龙体抱恙,都是太子在监国。

    而太子最忌惮的,便是西北的大将军卫珩。

    当时那士子说道“那卫珩一任西北大将军,便力挽狂澜,把匈奴逼退至西凌关外,而后屡战屡胜,把那北蛮子打的落荒而逃,吞下的土地全都还了回来,你说他不比周栾胜百倍”

    阳佟无觉得,不说领兵打仗的本领,便说卫珩在西北百姓心中的威势,都可以说是土皇帝无疑了。

    卫珩在西北,可不就是土皇帝么。

    看来这卫珩不仅有将才,还有极出色的政事才干。

    石相称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说不定还真不为过。

    这种想法,在阳佟无进到元庆城时,越发在脑海里生了根。

    整个元庆城十分繁华。

    而与他到过的其他边陲之城不同的是,元庆城繁华的十分规整。

    路面上盖得不知是什么,不是石头不是木材,却平平整整,极为坚硬,怎样踩也不会凹陷,更不会留下鞋印。

    街道两旁,铺面林立,然而同样十分规整,每家铺子前都清扫的十分干净,还摆有专门丢掷污秽的小桶,走在街巷内,只觉十分舒心。

    阳佟无在寻皮毛贩子时,偶尔发觉,这元庆城的粮食,似乎都是同一价钱。

    他拉了一位过路人询问,正巧是拉了粮食进城的庄户,他道元庆城所有粮食都不得私自贩卖,须得拉到卫大将军设立的粮食收购处交付,府城以同样的价钱收购,又以同样的价钱贩出,也就避免了有讨巧没良心的商人囤积居奇,否则吃亏永远是平头百姓。

    阳佟无又在街面上走了许久,越瞧越是心惊。

    他发觉了一件极重要的事儿,那就是,这元庆城的百姓,精神头甚至比皇城根底下的百姓还要足。

    西北边疆,向来被人视为是最苦寒之地,犯了罪的囚徒,大多都是被流放至西北。

    但他这一趟来,却瞧见了与他曾想过的全然不同的场景。

    阳佟无忽地又想起了今晨用早膳时,那些过路人们与他说的话

    “幸而你是今载来的,倘若再早上一两年,或是好几月,可瞧不见这么好的府城,更别说有皮毛卖于你了。”

    “这话又是从何讲起”

    “你不知道,早先卫大将军还未来时,莫说是元庆城,满西北的皮毛生意,都握在那几个大家族手里,人家可不会卖于你。你要是想要便宜的皮毛,就只能自己入草原一户一户地收,要是不慎被察觉了,啧啧,可没你好果子吃。”

    “那卫大将军”

    “卫大将军来了后,那些子跋扈专横的老家族,还妄想给卫将军苦头吃,哈哈,你瞧瞧阳家的下场,如今啊,霸户们可都被管的服服帖帖的,哪还敢在卫大将军面前造次。”

    虽然素未谋面,但阳佟无已经对这位卫将军有了极深的印象。

    定是位极聪慧过人,极有见识,极有城府的谋臣,就如同他在京城时,偶然见过的那位内阁右相。

    面上笑呵呵的,内里不知想了多少旁人想不到的念头。

    卫将军年纪并不大,去岁才行的冠礼,如今仅有一位嫡妻,无妾室,无子嗣。

    据说卫珩对这位自有订了娃娃亲的嫡妻敬重的很,情深义重,要什么给什么,没有不应的。

    也不知是怎样的绝色,才能让卫珩都那般死心塌地的。

    正当阳佟无收了万千思绪,打算循着酒馆东家指的路去寻贩皮毛的商铺时,身后忽地响起了马儿的嘶啼声。

    而后是一个清朗的少年音“快躲开”

    哪里还躲得开

    他才刚刚要挪动脚步,背脊骨就被狠狠一踢,他整个身子都被踢飞了出去。

    阳佟无彻底昏死了过去。

    眼前全黑的最后一刻,他只能瞧见一道隐隐约约的红色。

    那清朗的少年音再次响起,还有些震惊“他怎的不躲”

    躲

    如何躲

    阳佟无几乎已经感觉不到背脊和下巴处的剧痛。

    这是哪家的少爷,骑艺不精,就敢当街纵马。

    他大儿才将将三岁,小儿还在妻子腹中,若是真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一只马儿给踢死了

    他死了都要被气活的。

    “他还有气儿六分你快去喊石大夫。十斤,你去雷山通传我姐夫一声,记住,千万别被五姐知晓了千万”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止时 3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