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作品:《我那造反的未婚夫

    长安大道连狭斜, 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一首诗只抄了一半,窗外就起了风, 带来扑鼻的草木花香,闻起来惬意的很。

    今日明明是大暑, 午前却忽然下了一场雨, 整个热意便降了下来,这会子穿着纱衣,都能感觉到手臂处被雨丝沁过的凉意。

    宜臻撂下笔, 将宣纸晾在一旁,任风吹平纸上未干的墨迹。

    而后卷下衣袖,起身吩咐道“摆膳罢。”

    这是前朝诗人于长安写的一首七言, 诗中极近溢美,道尽了都城的繁华盛景。

    而后大宣建朝,虽迁都京城, 可经营至今, 也不逊前朝旧都长安。

    天子脚下, 便是京城的九品芝麻官,都比外任的县丞吃香许多。

    只是, 若骨肉分离,久不能见,寄人篱下似的独个儿长在别人手底下, 那即便再繁华,又有何欢喜呢

    圣旨已下,秋分前,祝二老爷必要到任上就职,从京城往黎州,路途遥远,拖家带口的如何也要行上一两月,若是行程中再遇上些什么耽搁了行程,无法及时就任,那就真是抗旨的罪过了。

    是以祝二老爷当机立断,决定轻装从简,大暑之后便启程南下。

    而今日就是大暑了。

    一年之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头,在这时刻奔波去西南,还不知路上要吃多少苦楚。

    这两日,整个二房都陷在离别的愁绪中,便是连竹篱居的丫鬟们,都低眉垂眼的,没个笑脸。

    当然,满心眼里愁别离的只是祝二太太而已。

    对于那些姨娘庶子女们来说,更多的还是对黎州苦寒的惶恐与惧怕。

    听说四姑娘在屋里头已经哭了好几通,日日都可以闻见杯子碎裂声,闹着非要她姨娘也去求老爷老太太,好让自己和五姑娘一样留下来。

    三少爷则一声不吭,面如寒霜,瞧谁都是阴阴郁郁的,让人怕的不敢多看。

    确实也是,他与五少爷亭詹同是二房庶出,偏偏同母不同命,五少爷一出生就被抱到了老太太屋里,如珠如宝地养大,宠的比嫡出的亭钰还要张扬些。

    如今亲父调任,也因了老太太的缘故,不必跟去黎州。

    而他呢,论身份比不得亭钰,论得宠比不得亭詹,书读的再好又有何用,还不是要随父亲前往任上,在那苦寒之地吃苦受难。

    只他比他亲姐姐又聪明几分,知晓这时候再哭再闹也无用,还不如装乖讨好了父亲,日后未必不能再科考入京。

    可与同母弟弟的不同境遇,到底还是让他对自己亲娘生了恨。

    柳姨娘被这一双儿女折腾的越发憔悴,又惦念着老太太屋里的幼子,熬夜收拾着细软行当,精神头看上去并不比祝太太好多少。

    这满房的糟乱与愁苦之中,唯有祝宜臻不动声色,面色如常。

    打从祝二老爷被削爵外放的调令传下来,到如今,她一滴泪也没流。

    举手投足还是如往常,请安问礼时镇定自若,仿佛一点儿也不把父亲的遭遇放在心上。

    有下人们在私底下议论起来,都说平日里五姑娘看着最心善慈悲不过,到了关键时刻,才瞧出几分真性情来。

    二老爷出了这样的事儿,还只顾自己,面上半点哀容没有,实在是太冷清自私了些。

    宜臻垂眸,全当没听见。

    事实上,她不是不惶恐的,也不是不伤别离的。

    只是父亲后日便要启程,对她来说,与其拿这时日来落泪伤情,倒不如多花些心思去安排行程。

    她这两日,先是帮着母亲打点了府中上下未尽的事务,将管家权移交给祖母院里的乔嬷嬷,而后再拿昭华郡主做借口,将母亲手里打算置卖出去的田产地契,铺面股东,都一股脑儿搬到了轩雅居去,让那儿的东家开个公道价。

    这还是轩雅居那头自己派了人来说的。

    “卫老爷的调任下的急,听闻府上打算趁早处置了在京城的产业,这么多田地古董匆匆出售,一时半会儿的只能折价卖了,想必姑娘自己也心疼。我们主子说,祝姑娘若是寻不到合适的买主,可以将东西都送到轩雅居来,金掌柜定会给您开个公道的价钱。”

    “或是祝姑娘要信得过我们主子,也可签了契纸,将铺面田产给了金掌柜代为经营,虽说每年要抽一成的利,总也绝不会让您吃亏就是了。至于那些子药材摆件,若是姑娘觉着放在府里不放心,主子正好在京城有个空院子,可租了给您用,那儿日夜都有人看守着,绝不会让您的东西少了一丁点儿。”

    那传话的仆从顿了顿,小心翼翼道“主子还说说便是您有法子斗得过祝府里的穷亲戚,也少把心思花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练几张大字,多写几道算题,整日里陷在鸡零狗碎里,脑子只会越来越不灵光。”

    他说完后,把头埋的更低了些,一副任打任骂,绝不反抗的老实样儿。

    宜臻没打他也没骂他,这话虽不客气了些,个中道理却说的极是。

    且听完对方摆到她面前的这两个法子后,她极想选第二个。

    尽管还要让出去一成利,可卫珩手底下的掌柜都是什么人物

    让金掌柜帮忙经营,别说一成利,便是三成利宜臻也愿意屁颠屁颠地送过去。

    少女搭着桌面轻敲手指,沉默着思索了很久,最终还是轻轻叹口气“我知晓了,替我谢谢你们主子,明日我就派人将东西送到轩雅居去。你让你们掌柜的看着给个价就好了,毕竟是我们着急出手,便是价钱稍低一些,也无妨的。”

    虽然,宜臻打心眼儿里想选第二个法子。

    但她知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选。

    占卫珩便宜倒是其次,最要紧的是,母亲那儿又该怎么说呢

    又拿昭华郡主出来当借口吗

    可不过一次不得已的救命恩而已,难道还真值当郡主这样费心

    母亲又不是傻子,如何能信。

    便是母亲会信

    ——宜臻也不愿这样说。

    明明就是卫珩花的心血费的人力帮的忙,凭什么轻轻巧巧地就要安到别人头上去呢

    这样对他太不公道了。

    宜臻没有等到第二日,当天夜里,她就顺顺当当地说服了尚还沉浸在悲痛之中的母亲,将要置卖的行当都送到了轩雅居。

    金掌柜会做人,有分寸,并不看着宜臻的面子上开高价,也没有故意压价占便宜,最后收回来的银票,不多不少恰如其分,让宜臻松了口气,祝二太太也很满意。

    至于库房里的物件儿,全搬出去是不可能的,那样动静闹得太大,估计连老太太都要遣人来问。

    她就只挑了些值钱的,稀罕的,最遭人惦记的,一部分换成现银,一部分搬到了自己屋内,剩下的便听天由命,能守住多少是多少了。

    不过短短两日之内,能折腾出这么一个结果,祝二太太已是觉着十分满意。

    她看着女儿递过来的一匣子银票,忍不住又落了泪“我的夕夕长大了,比你姐姐本事还强些,日后娘亲不在身边,你自己个儿在这深宅大院里过活,万不能如往日一般逞强”

    是的。

    宜臻要留在京城的事儿,如今已是板上钉钉,由祝老太太亲口发过话了。

    大房和三房是如何震惊任何不信暂且不说,为了

    此事,连祝二老爷都在百忙之中专门来抽出空来问了小女儿一通。

    宜臻把跟母亲说的话一字不漏地又重复了一遍,半真半假,听不出任何端倪。

    祝二老爷摸着胡须沉默半晌,面色沉沉的,也瞧不出什么情绪来。

    “卫家那小子,是个有本事的。”他低声道,“往日还是我小瞧了他这样也好,好歹日后你有个依靠,也让你母亲心里好过些。”</p>

    <strong></strong>    宜臻想,父亲应是猜出了几分真相罢。

    毕竟他身在局里头,最是知晓自己犯了多大的罪,得到这样轻轻放过的好下场,绝无可能仅凭运气。

    只是如今木已成舟,他再神机妙算,也无用处了。

    能保住命不下牢狱,便是最好的结果。

    大姐姐和亭钰都不在府中,父亲又一贯端方,与儿女们都不亲近,宜臻便只用应付母亲的眼泪,说着说着,自己也被自己的好话劝服,倒也不觉得如何伤感了。

    这两日里唯一让她有些惊讶的事儿,便是二姐姐来找了她。

    对于宜臻来说,这真是太稀罕的事了——

    大暑之后的第二日清晨,她早早便起了。

    因午后父亲便要启程,所以天还没亮,整个二房便是一副喧闹之景,四处都在收拾行程。

    宜臻还未走到母亲院中,就在竹篱居外的青石小阶上迎面撞上了二姐姐。

    祝二姑娘今日又换了一身打扮,月白的广袖流仙裙,白底蓝纹的凤头履,发髻高束,从清晨的雾气里缓缓行来,就如月宫里的广寒仙子,高高在上,清冷不可及。

    自小宜臻便觉得,二姐姐和府里其他姐妹们都不太一样。

    不爱花不爱粉,哪怕逢年过节,衣裳也都是月白浅藕,发饰简单,冷冰冰的不似闺阁里娇养的姑娘。

    祖父说她胜若男子,宜臻是赞同的。

    母亲说她目下无尘,眼睛里头瞧不进人,宜臻也是赞同的。

    可不论二姐姐如何聪慧如何清高,那都是二姐姐自己,宜臻从未多关注一眼,多干涉一丝。

    她觉着人来这世上短短一遭,就活那么几十年,能管好自己便已经是很难得的事儿了。

    也正因为如此,她怎样都不明白,为何总有些人那样的空闲,自己的事儿不说,旁人的也时刻放在心里,看不顺眼了便要来插上几手。

    “五妹妹。”

    清晨的薄雾中,广袖女子的嗓音清如泉水,清凌凌的,正正好落在宜臻脚跟前。

    对方垂着眸,嗓音平静,“听祖母说,你与惠妃有些交情”

    祖母会把自己的事儿告诉二姐姐,宜臻并不稀奇。

    毕竟二姐姐自小便能随意进出祖父的书房,连朝堂上的政事祖父都愿意与她讨论,祖父去后,祖母自然也爱屋及乌。

    惠妃来信这样大的事儿,如何能不与她商量。

    但宜臻并不答话,只屈膝行了礼“二姐姐好。”

    祝二姑娘并不在意这份礼。

    “我本不欲与你多说,许多消息你摸不着,不知道要比知道更好。可如今你既已留在了府中,有些事儿便不是你一人的事儿了。”

    她的神情淡淡的,语气里也带几分漫不经心,“惠妃如今势大,你托了她来说话,祖母确实不能不应,可一朝得势,不代表一辈子得势,你长到这个年纪,是该学学这些道理了。”

    小院子外静了片刻。

    少女弯弯唇“二姐姐说这话,我不明白。”

    “你现在不明白,回去琢磨琢磨也总会明白。今日看在祖母的面上,我劝你一句,有些人还是远着些好,你以为自己靠了多大的背景,实际上不知道怎么被人当做棋子使呢。”

    这话说的倒好笑了。

    “宜臻从未觉得自己靠了多大的背景。祖母若是真觉得为难,不答应便是了,惠妃娘娘只是看着昭华郡主的面儿上顺手帮个小忙罢了,便是驳了她,也不会如何的。”

    宜臻是真的觉得啼笑皆非。

    亭詹都能留下来,她一个女儿,不随父亲去任上,难不成真的就如何为难了吗

    求祖母留她这个孙女儿在京中,还要专门托惠妃娘娘写信,让外人列了条件来跟亲长辈换,本就是十分荒唐的事儿。

    一般人家都恨不得赶紧扯块遮羞布盖上才好,他们反倒还真有脸拿这个来说嘴了。

    果真是如同卫珩所说的,这世上有的人,你都无法想象能无耻到什么理直气壮的地步。

    祝亭霜蹙蹙眉“我忙得很,没有空在这儿与你掰扯这些,你若真固执至此不肯听劝,我也懒得费这个功夫。只是惠妃膝下的两个皇子与太子关系如何,想必你自己也清楚的很,日后要是落得跟你父亲一样的下场,莫怪我没提醒过你便是了。”

    说话便说话,劝告便劝告,哪怕二姐姐语气再坏些,宜臻也觉着无所谓。

    可一言不合便要扯上自己父母,便真是讨厌投了。

    有那么一刻,“我父亲下场再如何,也比你父亲好些”这话都要脱口而出了。

    但最终她还是忍住了,觉得自己这样的好姑娘,不能如此刻薄。

    小姑娘眼眸微抬,脑海里浮现出卫珩那副懒洋洋的,万事万物都看不上眼的神情,学着他的语气,淡淡道“惠妃不能一辈子得势,难不成二姐姐就真觉得,太子可以”

    祝亭霜没在意她的话,却真的是被她的神情给惹到了,语气微冷“我是好心提醒你,宜臻,你不听便不听,没必要非得和我辩驳这个。”

    而后也没兴致再谈,拂下衣袖,直接迈步离开。

    错身而过时,还留给她一个孺子不可教的可悲眼神。

    宜臻便觉得有些无趣。

    卫珩说,世人总爱装高深,知八分时,非要装作他知道十分,说不过人时,便要假装懒得与人多说。

    仿佛这样自己就真的厉害了起来似的。

    其实不过都是自以为是的跳梁小丑,打肿脸充胖子罢了。

    惠妃靠不住,太子又如何呢

    卫珩早说了,整个朝廷,压根儿找不出一个眼界宽阔些的皇子。

    便是连百官嘴里文韬武略最出众的太子,眼睛里头盯着的也不过就是那个位子,至多再瞧一瞧北边的鞑子罢了。

    可大宣如今最要紧的,不是北境,也不是南疆,而是四起的洪旱地啸,上奏也不敢报实数的饿殍流民,贪腐不断的京官地方官。

    太子看不见这些,看见了这些的底下官员也不敢告诉他

    因为太子骨子里就没有卫珩聪明。

    世人总爱装高深,知八分时,非要装作他知道十分。

    可卫珩不是,他是知道十分,还非要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宜臻想着,又惆怅地耷拉下脑袋。

    若卫珩能这样装一辈子就好了。

    这样,就只有自己知晓他有多厉害多好多了不起了。

    别人都不知晓。

    别人都不与她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浅挚绊离兮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skb6ws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