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第 149 章

作品:《在年代文里暴富

    u csstentu

    沈鱼不知道的是, 他们兄妹三人走出邮局之后,有个工作人员盯着他们的背影看了好久,看得其他同事都觉得奇怪了。

    “小芳, 看啥呢”邮局的吕大姐忙完手上的活,看见年轻的同事何小芳盯着大门口看, 不由问道。

    何小芳神情恍惚似有心事,含糊其辞“没啥”

    一个挎着邮包正在装信的男同志,有些酸溜溜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打个电话打那么长时间, 哪有那么多话好说。”

    他进来装信就在打电话,他都快装完了,这人还在打。

    吕大姐翻了个白眼“你管人家打不打电话, 又没用你的钱。”

    “小芳,刚那后生,不是咱本地的吧, 我就没见过听说过谁家有这么精神的小伙子。”吕大姐好奇地问。

    何小芳点头道“电话是往首都打的,听口音也不像咱本地人。”

    吕大姐咂咂嘴,忍不住又说一遍“长得真俊,不知道谁家的亲戚。”

    何小芳犹豫了一会儿,等刚才那个说酸话的邮递员离开之后,才凑到吕大姐身边, 神秘兮兮道“吕姐,我可能晓得那是谁家亲戚。”

    吕大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说得是谁, 被勾起好奇心“谁家的你认识”

    何小芳说“你还记得去年咱邮局有个老爷子打电话,说他孙儿给能给介绍工作,去城里当工人, 一招招五十个不”

    吕大姐当即道“这咋可能不记得。”

    那天她和何小芳还把这事当笑话讲给其他同事听,结果让领导给听见了,领导还批评她们,说发现骗子应该及时上报,免得害了当地老百姓。

    没想到,招工这事竟然是真的

    谁家还没几个在村里住的亲戚,如果说一开始还心存疑虑,过年的时候有些女工舍不得加班费留在工厂加班,还有一部分回来过年,手里拿的钱总是真的。

    她们还讲了在工厂做工的经历,把人都给听傻了,后来再有招工信息,她们这些有正式工作的人都有些心动。

    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呢,她们在邮局工作,算好单位了,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钱。

    要不是舍不得铁饭碗,非得去试一试。

    现在虽然不招工了,但这事实在让她们印象深刻,吕大姐不可能不记得。

    “咋刚那俊后生,是沈家亲戚”吕大姐不由问。

    因为招工的事,沈家可出大名了,听说还有镇上领导去慰问过,不知道说了什么,后来又没声了。

    何小芳用力点头,咽了口口水,一脸挣扎“大姐,我觉得,刚那个好像就是沈家那个出息的孙子。”

    沈老爷子打电话的时候是她帮着拨的,后来她们当笑话说,她还记得沈家的孩子好像叫猫儿

    刚才那个小女孩儿,喊的就是“猫儿哥哥”

    吕大姐傻了“真的啊”

    她见到沈家的凤凰儿了

    “真的”何小芳把自己的推论告诉她,盯着吕大姐等她说话“你觉得是不是”

    吕大姐一抚掌“哎呀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是,咱这乡下地方,哪有那样的俊的后生。”

    好听的话她说不出来,总之就是跟镇上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一样。

    吕大姐好后悔“早知道刚才应该多看几眼。”

    她一把年纪了,虽然觉得人家年轻人长得俊,怕把人家看不好意思了,就忙自己工作去了,谁想到竟然是这么个人物。

    “还有个事”

    何小芳吭吭哧哧,把吕大姐急坏了“啥事你倒是说啊”

    何小芳说“吕姐,你跟李校长是亲戚是吧”

    镇上一共就两所学校,小学校长姓窦,李校长自然是镇中校长,随便问镇上哪个,哪个都知道。

    “是啊,他老婆是我表姐,咋地了”

    “好事啊”何小芳高兴道“刚才沈家那位,说要给学校捐钱。”

    “真的”

    “真的,这有什么好说假话的。”何小芳曾经也是镇中的学生,对老校长心怀感激。

    “我亲耳听见的,说要给学校捐钱,他那妹子,还说让他捐粉笔,捐十一盒。”何小芳说。

    “那可真不错。”吕大姐高兴道。

    两人都不觉得捐十一盒粉笔少了或者怎么样,不要钱的还嫌弃啥啊十一盒粉笔加起来也要将近十块钱,她们好几天工资呢。

    镇子小,住的近,亲戚们之间串门,溜个弯就到了。

    下班之后,吕大姐想起今天听到的消息,吃完饭就溜达到她表姐家去了。

    李校长家饭晚一点儿,这会儿还正在吃,校长老婆看见妹子过来,还挺高兴,连忙招呼她,问她吃饭没,没吃一起吃点儿。

    “吃过了吃过了,姐你别忙,我今儿听了个好消息,来跟姐夫说说。”

    李校长是个清瘦的中年人,听见姨妹子这么说,不由问“啥好消息”

    “有人要给你们学校捐粉笔”

    李校长笑起来“又遇到好心人了。”

    确实是个好消息,他们学校的教学用品,课桌板凳、书本、教案本、粉笔、黑板擦等等,上头会拨一部分物资下来。

    但是这些东西不可能永远不损耗,坏了想再申请新的,那就难了。

    桌椅坏了修修还能将就着用,黑板擦用不了了,裁点儿碎布当抹布一样能擦黑板,就是得勤换洗。

    粉笔就真没办法了,老师要上课,不可能不用粉笔,这个是怎么都省不了的。每学期发下来的根本不够用,为这个事,他不知道往县里跑了多少回。

    多跑几次,批几盒,能支持一段时间,用完了他再去跑。

    偶尔有人往学校捐粉笔,大家伙儿都高兴,哪有嫌粉笔多的。

    校长媳妇儿也知道自家男人的烦心事,跟着高兴“娟儿,晓得捐多少盒不”

    李校长皱眉道“问这个干啥,人家有这个心,哪怕只给几根,我也高兴。”

    “这回可不少嘞”吕娟忙道“应该有十一盒,我觉着,搞不好还能更多。”

    沈家那孩子,打个电话就扔了十几块钱,够买二十多盒粉笔了,一看就是不缺钱的,说不定会给凑个整数。

    “真好。”校长媳妇笑开了花。

    李校长也觉得是好事,这还没开学,下学期多十几盒粉笔储备,一个班能分半盒呢。

    “娟儿,谢你跑这一趟,这事儿咱先别往外头说了,万一人家有难处不想捐了,闹得不好看。”李校长到底想得多些,叮嘱了一句。

    “欸,晓得”吕娟先应下来,然后跟表姐表姐夫讲起这回的捐款人,她觉得这次捐款,黄不了

    这是后话,沈鱼怎么也想不到和虎妞两句闲谈会传得这么广。

    出了邮局,他们直奔供销社,镇上还有一些其他商店,开店的一般都是自家临街的房子,一半住一半开辟出来当店铺。

    卖吃食早点的也有,小摊子更多。

    据虎妞说,学校门口就有卖包子馒头油条,卖煮鸡蛋,卖麦芽糖的小摊子。

    说着说着就流口水了,不知道在馋什么。

    进了供销社,沈鱼履行承诺“想要什么自己去拿,我请客。”

    虎妞欢呼一声,直奔卖糖的柜台,被沈鱼一把薅住后领“不给你买糖,换牙忘记了”

    虎妞“”噘嘴。

    “你怎么不动”沈鱼催促董三林,这两人一人太积极,一人站着不动,真有意思。

    “我不要。”董三林尴尬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他哪好意思让沈鱼给他花钱买东西。

    “必须要,我说话算话,你是不是不给我面子”

    沈鱼脸色一沉,把董三林吓住了,结结巴巴道“没、没有,没不给你面、面子”

    “那你还站着干什么”沈鱼凶巴巴道。

    路过的客人看稀奇一样多看了他们几眼,长见识了,还有非要请客买东西的人。

    董三林磨磨蹭蹭去拿了一本作业本“我、我要这个行不”

    沈鱼扫了一眼,就是普普通通的作业本。

    “这个多少钱”沈鱼问售货员。

    “一毛钱。”

    沈鱼“”

    扭头问董三林“咱们家几个在上学的”

    董三林老老实实算了一遍“二伯家的桃丫、四叔家的壮壮,虎妞、庆山哥家的小涛,还有我,没了。”

    沈壮是虎妞的亲哥哥,十一岁,去他外婆家走亲戚了,至于为什么没带虎妞,奶奶没跟沈鱼说。

    但听老太太话音,沈鱼大概知道一点儿,无非是虎妞外婆重男轻女,更喜欢外孙,虎妞在上坎子村当着女大王呢,才不去受气。

    四叔沈安兴是几个兄弟中,除了沈鱼他爸孩子最少的,一儿一女,生完虎妞没多久,计划生育成了基本国策,抓得特别严,想生都不能生。

    也就是说,沈家现在在读书的孩子有五个。

    沈鱼探头看了眼“你们都用这种作业本吗”

    售货员看沈鱼衣服虽然简单,但很是光鲜,手腕上还带着手表,连忙道“我们这还有更好的本子,你看这种,这种硬壳笔记本多大气。”

    沈鱼不为所动,作业本用那么厚的干什么,不过当笔记本的话,倒是可以。

    “用得上吗”

    董三林头都差点儿摇下来了“用不上”

    “不记笔记”

    “记”声音弱弱的“可以自己买大纸裁着用。”

    他说的大纸沈鱼也看见了,老大一张的粗糙黄纸,还能摸到里面没有磨碎的稻草梗。

    这个便宜,两分钱能买特别大一张,反正笔记本不用交给老师,自己裁个本子用线一缝也能用。

    有些家里很穷的学生,作业本都是这种纸做的。

    沈鱼表情一言难尽,家里应该不至于穷困到这个地步吧

    扫了眼表情窘迫的少年,沈鱼有点儿懂了,这孩子性格谨小慎微,大概不想多花钱,一直克扣自己。

    要沈鱼说,真没必要,他怀疑他爸那个粗心眼,根本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这个作业本先拿五十本吧。”五个孩子,一人十本,一科一本,不知道够不够用一个学期。

    “多少”售货员想揉耳朵。

    “五十本。”沈鱼重复了一遍。

    董三林急了“用不了这么多”

    “又不是给你一个人买的。”沈鱼一句话把他堵了回去,给他买的他能拦,给其他人买的能说什么。

    售货员数了五十本作业本给他,还好心用草绳给他捆了起来,沈鱼付了钱,转手塞给董三林“帮我拎着。”

    真便宜啊,五十本作业本才五块钱。

    董三林连忙抱在怀里,不敢拎,怕绳子把本子勒破了。

    买完本子,看见虎妞趴在柜台上眼巴巴看着,沈鱼走过去,一看,乐了。

    不给她买糖,这孩子就盯着人家卖点心的看。

    “想吃”沈鱼好笑道。

    虎妞乖乖点头,看着怪可怜的。

    沈鱼扫了一眼,镇上供销社卖的点心不多,又是盛夏,这种东西不耐放,好些看着都不太新鲜了。

    就山楂片可能是新上的,看着还行。

    沈鱼让售货员撑了两斤山楂片,这东西不太压秤,两斤特别大一包,虎妞欢天洗地接过来。

    “这就够了”沈鱼问。

    虎妞美滋滋点头,这么大一包山楂片,能吃多久啊

    沈鱼好气又好笑“你就不能跟三林子学学,买点儿学习用品”

    虎妞眼珠子转了转,拉着沈鱼就走“哥,你来。”

    沈鱼跟她过去,又被带到卖文具的柜台,虎妞指着一盒塑料自动铅笔问“我能要这个不”

    普通的铅笔一毛钱一支,带橡皮的一毛五,这种自动铅笔要四毛,还得另外买笔芯,笔芯还要一毛钱。

    班里有个同学有一支自动铅笔,可牛气了,谁跟她关系好才给谁用几下。

    沈鱼扭头问默默当小跟班的董三林“你要吗”

    董三林连忙摇头,给出非常合理的理由“我写字手重,用不习惯这个。”

    他听同学说过,说这个笔芯容易断,想想也是,那么细。

    “挑两支,给你桃丫姐带一支回去。”沈鱼说。

    “好”虎妞高高兴兴挑了两支自动铅笔,沈鱼又买了一把普通的带橡皮的铅笔,花了一块五,一起塞给董三林。

    董三林已经麻木了,他劝不了沈鱼,只能当个拎东西的小跟班。

    作业本铅笔都买了,橡皮当然也少不了,沈鱼看了虎妞介绍的,她们最常用的白条橡皮,三分钱一块,一盒十二块,一摸一手渣。

    沈鱼买了十块更好一点儿的,不掉渣的橡皮,还有两块儿彩色带图案的,让虎妞给桃丫挑了一块。

    其他人为什么没有偏心眼呗,男娃用什么彩色橡皮。

    虎妞乐得嘿嘿直笑,眼睛都快笑没了,她最喜欢跟她猫儿哥一起出来买东西了,真阔气

    “还有想要的吗”沈鱼笑着问。

    买了这么多东西,一张大团结破开,还剩几毛,沈鱼的购买欲空前旺盛。

    这回虎妞和董三林一起摇头,她觉得她回去得要挨抽了,不过值了

    难得来一趟,十块钱都没花完

    沈鱼领着他们转了一圈,发现虎妞在买皮筋的柜台停了几秒,好奇道“你想要这个”

    虎妞连忙道“没有,我就是看看。”

    看看

    这东西跟扣子针线之类的东西在一个柜台,刚才看有人买了,好像是做裤子用来当松紧带用的。

    不过虎妞想要肯定不是用来当裤腰带,小女孩要皮筋,当然是想玩跳皮筋。

    女孩子谁要是有一卷皮筋,就跟男生中谁有一个篮球一样牛气。

    都买了这么多学习用品了,买点儿玩具也没什么,沈鱼大方的让售货员截了六米皮筋,虎妞和桃丫一人三米,回去自己分。

    给妹妹买了玩具,沈鱼掉头去买了两幅牌。

    不是扑克,是一种两指宽的细长牌,本地人尤其是老人,喜欢玩这种牌,拿回去给他奶玩儿。

    去买牌的时候看见有卖手绢的,后世各种手帕纸层出不穷,几乎没人用这东西了,但现在还很常见。

    沈鱼挑了两块给虎妞,刚张嘴,小丫头抢着道“知道知道,给桃丫姐分一块”

    然后又给自己买了一块香皂一块肥皂,直接拿手上怪不方便的,而且还有橡皮铅笔这些零碎,董三林怀里都抱满了。

    重倒是不重,就是不好拿,怕掉。

    沈鱼想了想,有了主意“想要新书包吗”

    董三林表情扭曲了一瞬,连声音都大了两分“我不要”

    “没问你。”

    “我也不要。”虎妞大声道。

    沈鱼“真不要”

    “不要。”虎妞犹豫了一下,沈鱼以为她后悔了,然而小姑娘小声问“你还有钱买粉笔吗要是没有,我的自动铅笔还有皮筋手绢可以不买”

    还惦记着那十一盒粉笔呢。

    沈鱼哭笑不得,又有点儿高兴,摸摸小姑娘脑袋“放心吧,你哥有钱。”

    虎妞放心了“那就好,咱们快回去吧。”

    现在回去挨顿打,正好趁着屁股疼不能玩写会儿作业,然后就能喊人跳皮筋了

    沈鱼去挑了个军绿色的手提旅行包“你们不要我自己用。”

    把买的东西除了那一捆作业本,全扔进去,这下方便多了。

    买完提包,沈鱼终于走出了供销社大门,董三林松了口气,总算是出来了。

    还没等他这口气喘完,就听见沈鱼高兴道“有卖冰棍的”

    董三林“”

    “吃冰棍吗我请你们。”话音刚落,沈鱼已经带着虎妞跑过去了,董三林只好赶紧跟上。

    两分钱的盐水冰棍,豆沙的五分,奶油雪糕要一毛钱。

    “想吃什么”沈鱼觉得外面卖的奶油雪糕太腻,没有他自己做的好吃,拿了一根绿豆的。

    虎妞舔了舔干燥嘴唇,大夏天跑这么远来回折腾,她确实渴了。

    “我要这个”挑了最便宜的盐水冰棍。

    “不想试试奶油雪糕”沈鱼诱惑道。

    虎妞撇撇嘴,闻着都香,咋可能不想吃,还不是因为贵,一根雪糕能买五根冰棍

    “给你买根雪糕,今天回去不许吃山楂片了,行不行”沈鱼问。

    这孩子换牙,要不是没见到卖水的地方,不会给她买雪糕吃,其实盐水冰棍更解渴。

    虎妞一盘算,山楂片买回去,不会长腿跑掉,奶油雪糕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呀

    “好,我不吃山楂片。”虎妞成功被沈鱼带跑,忘记自己本来要买盐水冰棍的。

    “两根奶油雪糕。”沈鱼掏钱,卖冰棍的大叔高兴的拿了两根雪糕分给虎妞和董三林。

    贵的雪糕不好卖,一次卖两根,人家乐意说两句好听话“当哥的心疼弟弟妹妹,给你们买最贵的雪糕。”

    雪糕戳到面前,董三林被迫接过来,手足无措举着“给、给你吃”

    沈鱼正在叮嘱急忙忙撕包装的虎妞“不许用牙咬。”

    这样应该对牙齿刺激小一点儿吧

    虎妞诧异看他一眼,谁吃冰棍会用咬的啊,那才能咬几口,太浪费了,当然是慢慢舔着吃抿着吃。

    沈鱼三两口把自己的绿豆冰棍咬完了,把虎妞给看傻了,原来有钱人吃冰棍是这样吃的啊

    “不吃要化了。”沈鱼不接董三林的雪糕。

    但是董三林莫名坚持,学习用品就算了,对他而言,一毛钱一根的奶油雪糕,真的是不必要的支出,他吃不起。

    沈鱼皱眉“你非要跟我分这么清吗虎妞是我妹妹,我给她花钱,难道你不是我弟弟”

    董三林僵住了,好一会儿,他张了张嘴,生疏干涩的吐出几个字“谢谢哥”

    “吃吧,再不吃真化了。”

    董三林低下头,藏住有些泛红的眼眶,把从来没吃过的奶油雪糕塞进嘴里,冰凉甜蜜的味道一下子弥漫整个口腔。

    雪糕确实有点儿化了,稍微一抿,奶甜味儿的雪糕就在嘴里化开。

    “三林哥,奶油雪糕真好吃,对吧”虎妞舔得不亦乐乎,嘴巴旁边都糊了一圈。

    董三林默默点头,真好吃,特别好吃。

    “三林哥,我猫儿哥哥真好,对吧”

    董三林偷偷看了眼旁边长身玉立的青年,轻轻嗯了一声“对。”

    以后他要更听猫儿哥的话,长大了也挣钱给他花。

    虎妞吃完雪糕,恋恋不舍舔了舔棍子“雪糕真好吃。”

    沈鱼托着下巴,盯着街对面还没走的卖雪糕的大叔,问“你说,奶油雪糕这么好吃,咱奶吃过没”

    董三林心里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虎妞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他话里的含义,肯定道“没吃过,有时候卖冰棍的来村里,只有小孩子才买冰棍,没有大人会吃。”

    “哦”

    十分钟后,回上坎子村的路上,提包和作业本被挂在车把上,董三林坐在后面,面无表情抱着一个泡沫盒子。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