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0、孩子

作品:《贾府长媳[红楼]

    入目是满眼的大红。

    似乎听见了几个女孩子的笑声。

    有元春的声音。

    似乎还有鸾妹妹的声音

    还有一个从没听过的女孩子的声音。

    贾珠忍不住开始咳嗽。

    女孩子们的笑声停了。

    大概在床上躺久了,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安静中度过,贾珠觉得自己的五感,特别是听觉越来越敏锐。

    比如现在,分明鸾妹妹说话声音极小,他却一字一句都听得清楚。

    “姐姐是姑母的亲女儿,比我了解姑母。若现在就把姑母请来,姑母会做什么”鸾妹妹这样问元春。

    跟着,他听见元春低声说“娘过来,会安排嫂子和大哥见一面,可能还会教嫂子怎么照顾大哥”

    鸾妹妹接着问妹妹“元春姐姐,我猜从今晚后,嫂子每日除了往各位长辈处请安外,余下所有时间应都是跟姑姑一起,在这里守着大哥了罢”

    妹妹低低应了一声。

    鸾妹妹说“姐姐,若真这样,那岂不是嫂子进门儿之后,连个和珠大哥单独相处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鸾儿,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妹妹说,“可这事娘是命瞒着大哥的,连这屋子里这些床帐红绸都是趁大哥睡着的时候才换上。大哥现病得沉重,我怕他骤然知道了受不住。我倒无妨,只怕娘会怪罪到妹妹和嫂子身上”

    听到这里,贾珠深吸一口气,开口“妹妹。”

    贾元春不禁看向床帐,心中思绪纷纷,一时不知该作何反应。

    “把你嫂子,请过来,先别去叫娘。”

    贾珠沙哑的声音从帐子里传出来,贾元春喃喃问出声“哥哥知道了”

    王熙鸾已拉起秦可卿的手,另一只手放在她肩膀上,把她连推带扶的拉到床前。

    贾元春抿嘴看了王熙鸾一眼,转身往堂屋行去,严命堂屋里守着的人“谁也不许多嘴”

    “是鸾妹妹”卧房里,隔着大红床帐,贾珠看到模糊的两个影子立在床前,身量都略比成人差几分,显然不是元春。

    “是我和珠大嫂子。”王熙鸾并未急着拉开帐子,而是等贾珠的话。

    这时,贾元春也从堂屋进来,对屋内几个嬷嬷丫头招手,命她们都出去。

    最后一个丫头迈出屋门,贾元春亲把卧房门关上,听见贾珠问“你姓秦”

    王熙鸾感觉到秦可卿的身子在发抖。

    她福身行礼,低头说“妾身秦氏见过大爷。”

    贾珠的声音带了几分叹息,他问“不知秦姑不知奶奶今年芳龄几许”

    听见这声“奶奶”,秦可卿反而镇定了。

    这位珠大爷她的爷,还是认她的。

    她说“妾身今年十二岁,是八月十四的生辰。”

    爷说“太小了,还是个孩子呢。”

    秦可卿的眼泪不知怎么就落下来了。

    王熙鸾把秦可卿扶起来秦可卿本不想起,却发现在这位鸾姑娘手中根本挣扎不得,心下惊颤。

    “珠大哥,你要不要看看嫂子”王熙鸾手放在帐子上。

    “奶奶,我病中憔悴,若一会儿吓着了你,我先陪个不是。”贾珠尽力柔声说了这一句,方和王熙鸾道“劳烦妹妹把帐子拉开罢。”

    顺着王熙鸾的手,床帐徐徐往旁边退开。

    秦可卿怔怔往床上看去。

    贾珠先是被阳光晃得眯上眼睛,跟着就看见一个生得单弱的小女孩儿立在床前。

    她穿着大红的嫁衣,发挽高髻,髻上是点翠金凤花冠,凤嘴衔下来的三络珠串下,是一张生得极动人的脸。

    几滴眼泪挂在她的眼睛上睫毛上两颊上,一双杏眼微红,双手交握在袖下,努力要表现得镇定大方。

    但贾珠还是看到了她微微发颤的肩膀和睫毛。

    她头上珠钗摇晃。

    她身量并不比旁边鸾妹妹低,加上发间高髻花冠,更比鸾妹妹高些。

    她容貌也不输于鸾妹妹。

    但鸾妹妹眼中光华流转,整个人看上去清艳娇贵至极,她却

    看着可怜。

    贾珠想对她笑笑,偏他已有许久一两年还是几年都没笑过了,扯扯嘴角觉得不对劲,怕吓着他的小妻子,只能放弃。

    “她才十二,还是个孩子,只比鸾儿大一岁。”

    那日之后,瑚兄弟的话一直在他耳边回响。

    但心里想过一万遍,也不及亲眼看到一次。

    这样的小姑娘同样都是小姑娘,鸾妹妹出身高贵,未来夫婿出息,可见是一生风光快意近在眼前。

    而他的妻子,娘家无分毫助力,到了这里,他做丈夫的又是个重病缠身生死不知的废物。

    “像个男人,别叫媳妇为了你受苦一辈子。”

    贾珠理清思绪,从被中伸出一只手,轻拍身旁“奶奶请坐。鸾妹妹,妹妹,你们先”

    王熙鸾笑吟吟把秦可卿按在床上坐了,对不知所措的她眨眨眼睛,到了门口和贾元春一起出去。

    “我本来还有话要劝珠大哥呢,现在看来是不用了。”王熙鸾笑道。

    贾元春先低声嘱咐丫头几句,若屋里有什么动静立时告诉她,跟着就把王熙鸾拽到另一边屋子,问她“鸾妹妹,你实话和我说,大哥是怎么知道冲喜的事的”

    王熙鸾笑问“姐姐看出什么了”

    贾元春坐在她身边捏她的脸“快说”

    王熙鸾蹭蹭贾元春的手,低声把夏日贾瑚告诉她贾珠要冲喜,她可怜要给贾珠冲喜的小姑娘,所以“请”贾瑚找机会劝贾珠的事说了,笑道“我只请瑚大哥哥劝劝珠大哥,倒不知道瑚大哥哥是怎么劝的。”

    “不过现在看,不管瑚大哥哥和珠大哥说了什么,总归结果是好的,这不是挺好”王熙鸾笑问贾元春。

    贾元春想了一会儿,叹道“李家姑娘出身高,娘家有势,所以大哥定要退婚。如今嫂子是无依无靠的,反叫大哥放不下,真真是”

    “姐姐在担心什么”王熙鸾观贾元春似有愁绪,便问。

    贾元春犹豫再三,道“我怕大哥好了,娘再后悔”

    王熙鸾接口道“毕竟珠大嫂子虽人品样貌没得说,可出身实在是低了些。现今是姑母急着给珠大哥冲喜,所以不计较珠大嫂子的出身。但等来日珠大哥好了,重读书去秋闱春闱,姑母见人家举子都有得势岳家,珠大嫂子的娘家却只有七八品,自然心里会不平的。李家姑娘是国子监祭酒嫡女,两相对比,姑母心里”

    “但这是娘选的,怪不得嫂子,是不是”贾元春似是自言又似是问王熙鸾,“既今日要用嫂子冲喜,来日大哥真好了,娘就不能不记嫂子给大哥冲喜的情分。若再弃嫌嫂子出身,那成什么”

    王熙鸾不说话。

    贾元春笑笑“至于什么岳家助力,这天下有几家比得上北静王家若我能在北静王府立住,哥哥也不需什么岳家相帮。”

    “王妃那么喜欢姐姐,姐姐定会美满的。”

    贾元春搂住王熙鸾,慢慢儿和她说“今年过年我多请你过来,你可别不来。可惜凤妹妹还在孝中今儿凤丫头怎么没来”

    王熙鸾一笑,附在贾元春耳边才要说话,偏这时外头有丫头敲门“姑娘,鸾姑娘,那边大爷大奶奶请姑娘们过去。”

    贾元春王熙鸾忙从这边屋里出来,往贾珠卧房里过去。

    秦可卿眼里含着春水,立在门口等她们。

    见了秦可卿这样,贾元春王熙鸾不禁相视一笑。

    王熙鸾扶着秦可卿的肩膀,笑问“大哥都和嫂子说什么了”

    秦可卿说不出话,低了头。

    贾元春来至贾珠床前,看贾珠和平日比也有些不同了。

    她心里高兴得不知该怎样,想了半日,问出一句“我命他们给大哥倒水拿饭拿药来”

    贾珠咳嗽两声,道“有劳妹妹再把娘请来。”

    “这里的事不用告诉娘,你们只当我没见过你们嫂子,我养养精神。”贾珠缓缓闭上眼睛。

    贾元春先对丫头婆子们发命,看众人去倒水的倒水,拿饭的拿饭,端药的端药,找人的找人,都各有执事,想想又把贾珠床帐拉起一半,方在炕上王熙鸾秦可卿对面坐了。

    秦可卿眼中羞意仍未褪去。

    “嫂子”贾元春唤一声,秦可卿忙应“妹妹”

    “嫂子先收收心情,别叫娘看出来。”贾元春低声嘱咐一句。

    不过几个呼吸间,秦可卿眼里的春意消失得一干二净,只剩了惶恐不安。

    王熙鸾握住她的手,道“嫂子别太害怕,我虽不知珠大哥都和你说了什么,但我知道珠大哥定是为了嫂子好。”

    秦可卿抿唇点头。

    水先被端到贾珠床旁几上,跟着是食盒,贾珠日常吃的药也被温在壶里,搁在提盒里拿来。

    王宜和与贾珠的药是前后脚到的。

    她一进卧房门,先看向床上,见贾珠闭着眼睛安静躺着,忙问贾元春“不是说你大哥醒了”

    王宜和到,贾元春秦可卿王熙鸾三个早从炕上下来行礼。

    贾元春故意做出一副为难样子,把王宜和带到堂屋,悄声道“娘,大哥一醒就猜到了这里的事儿,他”

    王宜和跌足叹道“我就说这屋里不能放红偏来客我还得陪着走不开他说什么了没有”

    贾元春道“大哥问了是什么事儿,就不说话了。”

    王宜和叹了几声,匆匆往屋内进去,坐在贾珠床前唤“珠儿,珠儿”

    贾珠缓缓睁眼,看向王宜和,一言不发。

    看了贾珠的眼神表情,王宜和心下发惊,她欲要解释,儿媳妇女儿侄女都在,又不好和儿子服软。

    贾元春做知机状,忙道“娘和大哥说着,我领嫂子去那边屋里看看,鸾妹妹也去”

    王熙鸾接话“我也过去。”

    三人分先后出了卧房,贾元春又悄声嘱咐这里的人半句不许透露才刚的事,否则纵太太要奖赏她们,她也有本事让她们后悔。

    未来北静世子妃的话谁敢不听再者这里服侍的人见了秦可卿模样儿,也多有可怜她的,并挑拨了太太和大爷姑娘不好,对她们什么好处自然连连答应绝不和太太透露一个字。

    卧房内服侍的人也被王宜和打发走,屋内只剩了她和贾珠母子两个。

    不待王宜和开口,贾珠先发问了。

    “娘,我千求万求你退了和李家的婚事,就是不想连累人家姑娘为我守一辈子。”贾珠直直看着王宜和,“我本以为娘答应了,是懂我的意思,怎么娘不声不响,也不告诉我,给我娶了这么小一个姑娘回来她才多大娘怎么忍心”

    王宜和本还觉得心虚,但听得贾珠最后一句,她禁不住落泪反问“我怎么忍心是,我怎么忍心自己养了十八年的儿子独身一个孤零零走了,身后连个上香陪着的人都没有你叫我怎么忍心”

    “你说不必为了你得罪李家,那和李家退了就退了。如今这秦氏只是八品工部司务抱养来的,秦家巴不得把女儿嫁过来,咱家也不得罪了谁,有什么不好”王宜和说着竟掉下泪,“还是你要和我说,你不忍心秦氏给你守着,就忍心让娘看着你一个孤零零的走忍心让娘看着明明有法子救你试试却不试”

    果然是这样。

    贾珠心内叹了一声,说“娘,您别哭,我想问您几句话。”

    王宜和忙擦了泪,道“你说。”

    “娘让秦氏给我冲喜,是有想看能否借喜事把我冲好的意思,是不是”

    “是有珠儿,你若不忍心秦氏守着,就好好儿的养好了罢。”

    “那若我真好了,好到和从前一样,娘不会嫌秦氏出身低吗”问出这句话后,贾珠就仔细观察王宜和的表情。

    王宜和嘴唇动了动,似是想要说话,但又把话咽了回去。

    她垂眸思索。

    “今日我和秦氏已行了大礼,她算是我明媒正娶的嫡妻,还是在我病中为我冲喜才嫁来的,若无大错,往后咱家不能休弃她,让我另娶新妻,否则咱家便是忘恩负义贪图富贵的无耻人家。”从醒来到现在有将近半个时辰了,贾珠还滴水未进,他忍着喉咙里的不适,把事对王宜和分说清楚。

    “娘后悔了”看王宜和表情变幻,贾珠心下发沉。

    “这这”王宜和说不出来,起身把水杯拿到手里,要给贾珠喂水,“你如今病得这个样儿,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罢。”

    贾珠就着王宜和的手喝下一整杯水。

    王宜和把杯子放回几上,打开食盒,亲从里边端出粥汤小菜。

    她发髻上的几缕白发刺痛了贾珠的眼睛。

    说到底,娘还是为了他

    娘,妹妹,秦氏,这都是他的责任。

    特别是秦氏。

    如果他死了,秦氏就彻底成了无根浮萍,无依无靠了。

    贾珠咽下一口粥,道“娘,既然儿子今日和秦氏成了大礼想必这就是儿子和她的缘法。”

    王宜和沉默搅动着碗里的粥,拿起筷子挟了一片小菜放在粥上。

    “她人都来了,一会儿让儿子和她单独说几句罢。我这个病,总要让她心里有数。”贾珠求道。

    “见,都成亲了,是夫妻了,见就见,想说什么你就说。”王宜和又喂给贾珠一勺粥。

    贾珠不再说什么,沉默吃饭吃药,收拾一回,人已觉得甚是疲倦。

    而王宜和见贾珠今日比平日多吃了好几口粥,药也喝得利落,心下又是高兴因秦氏让儿子有了精神,又不免发愁秦氏这出身真是太低了。

    出身低还好说,偏还是抱养来的,来历不明

    王宜和把秦可卿领到贾珠床前,嘱咐她“看着些你大爷的精神,别叫他太劳累了。”

    秦可卿垂首答应。

    王宜和略作犹豫,领着人出去,关上卧房门。

    “你坐。”贾珠努力对秦可卿扬起唇角。

    “大爷”秦可卿小心坐下。

    贾珠拽住她的手,秦可卿立时觉得脸上发热。

    “太太说什么你就答应,我和太太说的话半真半假,太太再说给你,你该信的信,拿不准的得空问我,别都信了。”贾珠看着她认真道,“你年纪虽然还小,但我病着,少不得要你苦一段日子,等我好了,都补给你。”

    “我会好的,你别怕。”贾珠对秦可卿许下承诺。

    略看了贾珠一会儿,秦可卿抿嘴笑着应下。

    她的爷病容憔悴,瘦到手上几乎都没了肉,可却让她感到安心。

    秦可卿用目光细细描摹贾珠的眉眼。

    贾珠已经累极。

    但他在昏昏沉沉睡下前,没忘了叮嘱秦可卿“我和你说的话别告诉太太”

    秦可卿把贾珠的手放回锦被中,给他掖好被子,放下床帐。

    荣国府东院来客早早就散了。

    温瑛下了席,领着王熙鸾辞别王宜和,还要到荣庆堂去辞一回贾母。

    贾瑚等男子晚上请安惯常是只在院中行礼后,便各自回房用饭。

    但今日贾瑚却入了贾母正房,留下来吃了晚饭不算,还坐在那里等着。

    贾母对张问雁笑说“你看他,平日来了行礼就走,门儿都不进,今儿鸾丫头一来,坐得比谁都稳当。”

    张问雁也笑“他也怪可怜的,翻年就十八的人了,媳妇儿还那么小不说,偏一年到头见不着几面。好容易有这么个机会能见媳妇儿一面,老太太就别笑话他了。”

    贾母笑道“你是他娘,就知道你疼他,替他说话”

    说笑几句,逗贾迎春贾宝玉贾琮贾琮快满一周岁了,已会叫人,性子模样都好,张问雁便常带着翡翠母子两个来荣庆堂这边凑趣儿,好让贾琮在贾母跟前儿混个眼熟一回,听人报东院客已散,贾母道“老二媳妇这回可能安心了。”

    张问雁看贾母神色略有不虞,笑道“说来珠儿瑚儿不愧是一家子兄弟。我本以为瑚儿鸾儿两个差得就算大,谁知珠儿和珠儿媳妇也差六岁。阿弥陀佛,保佑琏儿往后能说个年岁差不多大的,不然我这盼儿媳妇就盼不过来了。”

    贾母笑道“你别说这话这可都是越说越应验的”她又道“琏儿也十三了,是该打算起来了。”

    张问雁道“离出孝还有一年多,我想着等后年正月出了孝,先打发琏儿回南,好歹考个增生回来,好让人家看看出息。”

    贾母也道“这才是正理。”她问贾瑚“瑚儿,你觉得过一二年琏儿有几分可能得中”

    贾瑚就在旁听着,间或喝口茶,神情无半分波澜。等贾母问他,他才开口“琏儿这二年格外上进,若照这样,出孝后他十有八九能中。”

    一时人报定安伯夫人和鸾姑娘来了,贾母端坐不动,张问雁和贾瑚等都出门相迎。

    “哎哟,你可来了,你再不来,瑚儿怕都要往东边找你们去了。”张问雁见了温瑛就打趣儿。

    温瑛打量两眼贾瑚,笑问他“等急了”

    贾瑚忙道“小婿不敢,岳母大人自然要全了礼才来。”

    张问雁道“去,还不去护着你媳妇”

    贾瑚看张问雁一眼,和王熙鸾互行了礼,立在王熙鸾旁边。

    温瑛似笑非笑“好个张姐姐,这还当着我的面儿呢”

    张问雁挽住温瑛的手,说说笑笑进了里头。贾母站起来笑请温瑛坐,诸人团团归座,贾迎春等也来见礼。

    因才刚正说到孩子们的婚事,贾母看自重进屋内后,贾瑚眼神就没离了王熙鸾,再看王熙鸾身量已只差一二寸就和她娘一样,模样儿也越发生得好了,心下便不由想到贾瑚王熙鸾年岁差得确实有些大,真等到王熙鸾十五六两人才成婚,那时贾瑚都二十一二了,实是有些大,心下便起了想让贾瑚王熙鸾早二年就成婚的念头。

    但婚事的话不好当着孩子们说,贾母便对温瑛笑说“求定安伯夫人今日可怜可怜我们瑚儿,许两个孩子说几句话。这屋里这么些人,瑚儿一贯是知礼的,我拿荣国府名声担保,他必不会唐突了鸾丫头。”

    温瑛看时辰还早,再看贾母说得恳切,便笑道“老太太都这么说了,我不应下,也太不近人情了。”她对贾瑚沉了声儿道“今儿全是看在老太太和你娘面子上,你可仔细些”

    贾瑚忙着谢过贾母温瑛等,来至王熙鸾身边请她。

    王熙鸾半是假装半是真有些不好意思,含羞带怯的行了礼,和贾瑚往旁边侧间行去。

    贾母等看了他两个情状,自然要笑话几句。说话间,贾母又说天晚了,让乳母们把贾迎春三个孩子都抱回屋里。

    温瑛知机,笑说“原来老太太是在这儿等着我呢。好个张姐姐,和老太太婆媳两个算计我。”

    张问雁本不知是何事,见这样倒有几分明白。她不好在贾母跟前儿辩这事和她没关系,便忙站起来要赔礼。

    倒是贾母先开口笑道“温夫人误会了,这不关我这老大媳妇的事,是我老婆子突然有话想和夫人商议。”

    温瑛忙道“老太太有什么话只管说,不必如此客气,叫我心里过不去。”

    贾母先和张问雁笑说“快给温夫人斟茶”

    张问雁依言,真亲给温瑛斟满了茶。

    温瑛捧杯笑道“老太太这副阵仗,难道是今日便想抢走我鸾儿”

    贾母笑呵呵道“我倒是想今日就让鸾丫头变成贾家的人,又怕温夫人再也不肯迈入荣国府的门儿。”

    看气氛差不多了,贾母方说正事,先从今日贾珠和秦可卿婚事说起,说到贾珠秦可卿和贾瑚王熙鸾都是差着六岁,贾珠已经成婚了,她做祖母的不忍心贾瑚再等到二十来岁。

    “瑚儿是后年正月出孝,那时鸾丫头十三,说小确实小些,若不是瑚儿出孝就十九,我也不会和夫人提这事。都说成家立业,也不是我吹捧自家孩子,大后年春闱瑚儿下场,十有八九能中,那时也不知这孩子是外放还是留京。若留京还好,可若万一外放,那时还没成婚,倒不好办了。所以我想着,亲家家里能否通融一二,等后年瑚儿出孝两家就预备婚事,先把这桩大事落定,往后瑚儿是春闱也好,做官也好,心也就安定了。”贾母郑重和温瑛说。

    看温瑛凝神思索,贾母还道“两个孩子是从小儿一处长大,夫人知道瑚儿这孩子有多看重鸾丫头。再者鸾丫头也是我和瑚儿母亲看着长大的,她若过来,我们家里半分儿委屈都不会给她受。还望亲家夫人将我的话转告亲家老爷。若能应准,我们家让瑚儿一天一趟的往府上拜谢。”

    听得贾母这一番话,张问雁不禁心下意动,紧盯着温瑛不放。

    温瑛是早和王子腾商议好,愿意让王熙鸾早出阁两年。

    但此时在贾母张问雁面前,温瑛半句口风都不透,反略有几分为难道“老太太的意思我都明白,鸾丫头是从小在贵府里上学,瑚儿这孩子说是我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老太太想让孩子们早日好好过日子,我也不是不想。”

    “但您也知道,我和我们老爷一辈子就鸾儿一个亲生的女儿,爱她如珍似宝,前些年本想多留她几年才放她出阁。因定了瑚儿,我们知道瑚儿比鸾儿大这么些,怕多留不了鸾儿了,想的是好歹能留鸾儿到十五六,及笄了再让她出阁。可老太太今日的意思,是等鸾儿十三,不到十四就办婚事,算算只剩不到两年,真是叫我心里舍不得。”温瑛说着,不由真落下泪来。

    看温瑛红了眼圈儿,话音都哽咽了,贾母先给张问雁使眼色,自家也起身来到温瑛面前,婆媳两个围着温瑛,贾母道“夫人的话我也懂,就比方我们家里元春丫头,也是说话就要出门子了,我这心里也就是亲家老爷夫人不答应,我心里也毫无怨言的。”

    温瑛把贾母扶到主位上坐了,拭泪道“这事还容我和我们老爷商议。好歹两府上离得不远,我还想求老太太一件事,若两个孩子真成了婚,许我们偶然接她回去住两日。”

    贾母听温瑛这话里有戏,忙道“别说接鸾丫头回去住两日,便是让瑚儿跟去孝顺亲家老爷夫人,也是他做女婿的应该的。”

    找到能治王明玥的药了。

    和王熙凤把话说开了。

    贾珠看开,想和秦可卿好好过日子了。

    这一处隔间里就她和贾瑚两个人,王熙鸾面上的红晕一直没下去,眼睛亮晶晶的,说的都是高兴的事儿。

    贾瑚微微笑着,看王熙鸾语笑嫣然,眼中神色越来越温柔。

    说完最后一句,王熙鸾终于觉得被贾瑚看得受不住,禁不住嗔他“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贾瑚凑近王熙鸾,嘴唇在她耳边张合。

    “我喜欢”

    王熙鸾觉得她从头发丝儿到指尖都开始发烫。

    “鸾儿如今越来越容易羞了。”贾瑚的轻笑让王熙鸾的耳朵烧起来。

    “越来越像小孩子了”贾瑚遗憾地离王熙鸾远了些,轻声却认真说道。

    “真的吗”过了好一会儿,王熙鸾看向贾瑚,“你真这么觉得”

    贾瑚笑了几声,柔声对她说“真的,鸾儿难道没发现你想想以前是什么样儿,现在又是什么样儿。”

    “算了,鸾儿还是别想了。”贾瑚颇带几分揶揄,“看你现在脸就这么红,若再想起以前,那还了得”

    “你再这样我可不理你了”

    这话一出口,贾瑚笑得眼睛都弯起来,王熙鸾自己也愣住了。

    这还是她吗

    正愣怔间,丫头们在外道“大爷,亲家夫人要走了,老太太让您把鸾姑娘好生送过去。”

    贾瑚站起来,对王熙鸾弯腰“鸾妹妹,请。”

    王熙鸾舒一口气,拿手背贴着脸,先贾瑚一步迈出隔间,努力深呼吸,好让身上的热散去些。

    偏路上贾瑚还悄声问她“琏儿托我问你,今日凤妹妹怎么没来”

    王熙鸾只能告诉他几句话,说完听贾瑚道“原来如此,这就不奇怪了”,脸更红了。

    幸而天色已黑,荣庆堂各处虽然点着明晃晃的灯烛,但终究比不过白日亮堂。温瑛已在门口等着王熙鸾,王熙鸾尽量往阴影里走,走到门口时,自觉已经和往常差不太多。

    看到王熙鸾两颊带着红晕,眼睛里水汪汪的,温瑛深深看了贾瑚一眼。

    贾瑚低头行礼,面上分毫不见心虚,正经得不能再正经。

    贾母把温瑛送到二门,张问雁更是亲领着贾瑚送她们母女上了车。

    这么大的阵仗,让王熙鸾心中疑惑。

    车行出宁荣街,王熙鸾便问“娘,怎么今日老太太和张伯娘都这么客气”

    温瑛待要和王熙鸾说,想到王熙鸾出来时的神情,又怕姑娘大了,知道事儿了,和她说了让她心里多想,一个不好坏了规矩,便只道“不是你现在该知道的,先别问。该你知道的时候你自然知道。”

    看她说完没过多久,王熙鸾双颊又泛起红晕,比她才从荣庆堂出来还甚,温瑛无奈叹了一声。

    孩子太聪明有时候也不是好事,想瞒她什么都瞒不过去。

    温瑛只得拉着王熙鸾的手,把今晚贾母和她说的事告诉了她,殷殷叮嘱“今日珠儿成婚,他媳妇只比你大一岁不是离过年只有两个月,你也要十二了。本朝的规矩是女子十二就能成婚,你在我做娘的眼里还是小孩子,但在外人看来,已经长成能出阁。往后若还和瑚儿见面,千万注意着不许越礼,不然人家不说瑚儿,都只说你做女儿的不守礼。你们尚未成婚,吃亏的还是你。”

    王熙鸾知道这里女子的“名节”有多重要,看温瑛面色凝重,她也极严肃的应下。

    温瑛还道“多说三四年,少说一二年,你就要出阁了。别让瑚小子觉得娶你多容易,咱们此时越抻着他家,他家才越知道难得,才越尊重你。你今日也看了珠儿媳妇,娘不想你有半分可能也成那样。”

    这都是娘在这里宝贵的人生经验,王熙鸾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极认真的答应了。

    荣国府内,张问雁一路往荣庆堂走,一路笑着也和贾瑚说了今晚的事“如今你可高兴了若定安伯府答应,只要再等二年,鸾丫头就是咱家的人了,你就能天天见着她,再也不用想见她一回费尽心思。”

    谁知等了半日,张问雁也没等着贾瑚说话。

    她疑惑问“难道你竟不高兴这倒让我糊涂了。”

    “能早日和鸾儿成婚我自然高兴。”贾瑚终于开了口,“但两年后鸾儿才十三四,还没及笄,说来是个孩子,就要在这府里当家管事不得歇,我又舍不得。”

    张问雁听了无奈道“罢了,你不如直说想让鸾丫头再清清静静高兴几年。你舍不得她劳累,我还撑得住,再替你们管几年府里就是了。”

    贾瑚住脚,对张问雁作揖“多谢母亲。”

    张问雁摇头,才要说话,前边来了几个人,传贾母的话“老太太说天晚了,让太太和大爷不必再过去,请各自回去罢。”

    “我自己回去,你也去罢。”张问雁对贾瑚摆手。

    目送张问雁行得远了,贾瑚才往他内书房行去。

    贾琏在贾瑚内书房等了一个多时辰,看贾瑚终于回来,他迎上去殷勤给贾瑚摘斗篷,问“大哥,凤妹妹今日到底为什么没来”

    贾瑚待要说,看温修昀也在屋内,倒不好说了。

    作者有话要说来啦

    感谢在2021040923:52:412021041023:50: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7345020108瓶;小舒同学10瓶;毛毛糙糙2瓶;鱼非鱼、疏影横斜水清浅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