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难静

作品:《铃儿响叮当

    到了开封,铃铛儿才大致了解到白家两兄弟此番来开封,是为了上延庆观拜访陆乾清道长。铃铛儿在长白山跟着花婆婆学艺这一年多里,江湖里最大的事,莫过于魔炎掌重现江湖。

    从白大侠遇害开始,魔炎掌就成为了江湖里最诡秘的魅影。神秘的是,魔炎掌出世与六十年前的嚣张大为不同,根本没人料得到魔炎掌会从何处出现,而死于魔炎掌之下的人,不仅有白大侠这样的正派名士大侠,还有铃铛儿在武昌见过的绿林头头许长江,甚至有被正派人士视为魔教邪派的人物。

    死在魔炎掌之下的人,又分布在大江南北,让人摸不着头脑,江西、浙江、湖广、南京,每次也是只死一人,魔炎掌就这么的来无踪去无影。白宁舜和白云山在这二年里,每听到有人死于魔炎掌下的消息,就立即赶去打探了解,本想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却每每无功而返,因为这些死去的人之间,很多根本找不到共通之处或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处。

    两兄弟又寻访了许多与父亲有旧的朋友,想了解父亲白大侠到底和什么人结过如此仇怨,但从来只听说过父亲施惠的,却听不到半点对父亲的抱怨之辞,那他们的父亲又是为什么惨遭横祸以致于歹人选在白宁舜成亲当日下手行凶呢这实在是另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回,白家两兄弟就是听说他们父亲曾与延庆观陆乾清道长有过交情,才特地到开封来拜访。

    延庆观以前叫重阳观,当年全真教王重阳西归终南山时途径开封,并于开封辞世,开封就建了重阳观以作纪念,并由他的徒孙主持道观内的事务,直到洪武年间才改名叫延庆观。

    延庆观就在开封城内,道观不接待女客,铃铛儿和张婉只好在外面候着。白家兄弟俩都有点担心她们两个姑娘的安全,铃铛儿笑着说,这大白天的不会有什么问题,况且她也会武功,一定保护好张姐姐。再三保证过后,兄弟两才进观内去。

    延庆观经历过金元年代战火的摧残,也曾经荒废过,洪武年间修缮过后香火恢复了鼎盛,但观内还是有多处颓败废旧了,铃铛儿在外面隐约瞅到几眼,也不由扼腕。更叫人遗憾的是,白宁舜和白云山进去没多久就颓丧地走了出来。原来负责迎客的知客道士进去回报观主没多久后就出来说,白大侠的旧友陆乾清道长多年前外出就失踪了,再没回到延庆观来。

    一行四人本是抱着满腔希望兴冲冲地来的,听到这个消息顿时都如霜打茄子一般蔫了下来。白宁舜一时悲痛,面容又纠结起来,张婉殷殷在一旁劝慰着,铃铛儿皱了皱眉,向白云山问道:

    “白二哥,你们就说了是来找顾道长的么有没有说别的比如提提身份什么的......”

    白云山沉沉地说:“大哥表明了身份,告诉知客说我们是来找父亲的旧友。”

    铃铛儿想了想又问:“可有提白大侠身故的原委”

    白云山摇了摇头道:“家门悲痛,大哥实在不忍......”

    铃铛儿真想骂他一句,别那么实在行不行啊兄台,连搏同情都不会,还是不屑

    立即对他说:“白二哥,我曾经听高人提到过,重阳观曾有一位武林泰斗余一真人避世多年,已有八十高龄,若能见到这位余一真人,说不定可以了解多一些与魔炎掌有关的事情。你不如再去一次,将原委详细说给知客听,即使不能见到余一真人,若能请观主亲自一见,说不定也能了解顾道长与白大侠一些旧事。”

    铃铛儿所说的高人,就是花婆婆花铃。这会她有点懊悔怎么跟着花婆婆不多了解一些武林旧事呢不然或许就能帮到他们了。

    白云山犹豫了一会,见她猛点头的催促,只好又征求大哥的意见,白宁舜不置可否,就是不反对了。白云山立即飞也似地又奔进观里去。白云山给铃铛儿留下的印象是很沉稳厚实的人,见他这样着急,就知道他的义父在他心目中是何等神圣重要的亲人。这样重情意的人,铃铛儿甚是尊敬,怎么也想帮上一帮。

    过了好一会,白云山随着一位中年道长远远地走了出来,后面又跟着两个年轻道人。看见他脸上已经有激动的神色,铃铛儿会心地笑了。那中年道长行近,看了他们三人一眼,目光定在铃铛儿身上,又向白云山问道:“刚才提起家师余一真人的可是这位姑娘”

    铃铛儿见白云山恭恭敬敬地点头应是,两个年轻道人又站在一旁低着头无比恭谨的样子,猜到这位道长身份在观中必是不低,立即微笑着恭敬地行礼道:“晚辈宫子铃,见过先生。正是晚辈狂妄,提了真人的名讳,先生可不要恼了我啊!”

    学问精深、修炼有成或德高望重的道士要么尊称为先生,或称为真人,铃铛儿张口就称先生,毕恭毕敬的,后面那句却是带了亲近的意思。

    道长打量了她一下,微笑道:“这声先生贫道先收下了。贫道乃延庆观现任住持,号三洞。女施主既然知道家师,说不定就不是晚辈了。家师说近日会有有缘人来访,没想到居然是位女施主。因观内接待女客多有不便,家师请几位小友在左前小殿稍候,片刻即来见各位小友。”

    铃铛儿顿时大喜过望,没想到一句话这么管用,江湖这水还真深啊,得避世已久的余一真人亲自出来见他们,那得多大张脸。也不虚伪客套,立即笑眯眯地说:“那就多谢先生了。”

    三洞观主见她率直,反倒甚为欣赏的样子,对她微笑示意道:“随我来。”

    一行四人跟随三洞观主到了左前小殿,小殿虽有些冷清,却也打扫的纤尘不染,甚为肃穆。小道早已备了茶奉上,三洞观主只做了个请的手势后,就不再开口。他们四人也不好开口,白家兄弟和张婉都有点正襟危坐的样子,铃铛儿却淡然地笑笑,举起茶盏旁若无人地喝起茶来。

    这是她从席慕那里学来的本领,越是不明所以的时候,就越要放松心情,从容淡定。平日她那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对付俗人可以,伸手不打笑面人骂,笑着谁也看不出你的具体心思。可是对着三洞观主这样的人,就要显得云淡风轻,不能轻佻了去,也不能拘泥于俗礼。

    果然三洞观主又赞赏地微微一笑,白家兄弟见状,终于放心地喝起茶来。

    又过了一会,远远就见着一位白衣飘飘老道人象风一样飘近,后面的小道要小跑着跟来,这位老道人必是余一真人无疑了。几人纷纷站起来恭敬相迎。余一真人飘到近前,大家才看到他身上的白袍,是洗到发白的,白发美髯都梳得一丝不苟,目光精湛,好一派仙风道骨。传说全真教道人都修炼内丹,不知余一真人内丹修得如何

    余一真人轻轻扫过他们四人,最后停在铃铛儿脸上,哈哈大笑,声如洪钟般说道:“眼神狡黠,就是你了!”他声如洪钟,在他身边的人却听不到有一丝气息起伏,真是高深。

    铃铛儿咯咯大声笑起来说:“原来前辈高人都是依照眼神来分人的,以后我得把眼皮子搭拉着才行。”

    余一真人和三洞观主相视而笑,铃铛儿才规规矩矩地行礼道:“晚辈无礼,扰了真人清修,请真人责罚。”

    白家兄弟也垂手低头,铃铛儿分别一一介绍过后,才自报家门道:“晚辈从花铃花婆婆处得知真人在这里清修,只因几位友人家门遭遇不幸,晚辈心切,才惊动了真人大架。”

    余一真人一听到花铃的名讳,又再打量了铃铛儿一番,微微点头道:“你们性子或许是一路的,难怪有点渊源,坐下说话吧。”

    铃铛儿知道他说的是自己狡黠,才对了花婆婆的胃口,嘻嘻一笑不说话。众人待余一真人坐下后才规矩地就坐。

    余一真人只微微看了一眼他的弟子三洞观主,三洞立即示意白云山将来意复述了一遍。

    三洞观主沉吟片刻,才娓娓道来。原来陆乾清道长正是三洞观主的师兄,也是余一真人的徒弟之一。以前确实曾经见陆乾清与白大侠有所往来,白大侠也曾经到访延庆观,二人之间似乎也有书信来往。永乐十五年正月里,陆乾清只说是出门远游,离观后再也没有回来,观内人在江湖上多方打听也无果。

    陆乾清离观前,私人物品也整理过,书信手札余下不多,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三洞观主提到顾师兄当年离观之前,好一段时间里练字手书都写的“难静”二字,似乎是遇到了什么为难的苦恼,但清修之人多有遇到难过的课题,想来也不是太重要的事,之后顾师兄离观时,也是极平静的。

    说到此处,白宁舜和白云山知道三洞观主已经是竭力回忆相助了,心里虽然遗憾,但也没办法再说什么。见他们面容沉重悲痛,一直旁观的余一真人提了一提,白宁舜便将父亲遇害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尽管余一真人清修避世已久,对魔炎掌重现江湖一事还是十分吃惊,看了看徒弟三洞后,三洞点头,表示确实有这样的传闻。余一真人沉思了一会,沉沉地说道:“若真是魔炎掌重现,中原江湖怕又要不平静了。”

    魔炎掌是前元朝时期出现的绝学。至正二十年,天下兵荒马乱,无人可以避免卷入战祸。那一年,中原武林出现了一位蒙古游僧,自称魔炎君。魔炎君自称在中原从未遇到可与之对敌的对手,气焰极为狂妄嚣张,先后向各大门派下了战书,被约战的武林名士不知几许。魔炎君以一双红得发黑的魔炎掌,相继力挫中原武林高手。

    魔炎君其人出手毒辣,认为习武之人应有许身武学的精神,败于其手下的人,他认为生无可恋,既不敌他人,就不该苟活,所以输在他手下的人没有一个能留下命来。就连当时的少林掌门人,号称武林泰斗的忘嗔大师这样的世外高人,也避不过他的挑战,最终死在他的魔炎掌下。

    当时武林中人,有名人士无不惶恐,人人自危,生怕见到魔炎君的战书,而魔炎君更是势不可挡,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没有人将他打败,只怕他会一直这样嚣张地杀戮下去。直到至正二十二年,天机先生出世,就在开封大相国寺约战魔炎君,在天下群雄面前,同样以一双肉掌与魔炎君对敌,最终大破魔炎掌不败的神话。

    魔炎君败后,竟在群雄面前大叹,一生得一对手并败于对方手下,已经了无遗憾,当场自绝心脉就地坐化。当时在场观战之人,只记得魔炎君运功出掌时,他一双手掌就如同燃烧着火焰一般噬人,但他终究是败了,还是无人真正见识到魔炎掌夺人性命的过程,而传奇一般的魔炎掌,也随着魔炎君一同死去彻底消失。

    余一真人回忆起当时天机先生与魔炎君对决的场面,只用了“不可形容”四个字来描述,他感叹道:“至正二十二年,我还是十八岁的小道人,只因大相国寺也在开封,才有缘随先师前往观战。当年大相国寺,武林中人无不争相前往观战,当时大相国寺的主持广缘大师道,不知天机先生能否制住魔炎君,一旦失手,怕魔炎君凶性大发引起更多杀戮,便命人禁闭寺门阻止更多的人进寺。可当时先师和其他武林人均已打定主意,倘若天机先生不敌,他们也要群拥而上将魔炎君歼灭。能叫正道之士不顾道义下这样的决定,魔炎君当年的威风可见一斑。如今已经过去六十二年之久,天王殿前那场决战回想起来还是触目惊心,武学之境界能达到那样的高峰,试问世间还有几许!当时我还年少,连他们出招都看不清。先师说是二百二十七招,又有人说是一百多招,没有人能说出相同的招数来。天王殿前几寸厚的青砖都被他们二人踩得彻底碎裂。对决二人,魔炎君自绝而死,天机先生只为停止杀戮而出世,之后又再遁世,二人的绝世武学都失传于人世,憾兮福兮可叹,可叹!”

    四人连同不懂武功的张婉在内,都听得一身大汗。

    余一真人望向铃铛儿说道:“小友可是为了听这段过往”

    铃铛儿有点不好意思地笑道:“正是,晚辈和花婆婆一起时,并没有留心这些久远的事,对江湖过往也不清楚,见友人有难,才想请真人提点。”说着俏皮地吐了吐舌头,难得的难为情了一回。

    余一真人微微点头,很和蔼地说:“花姑娘当日也在场,比我出道早许多,也可算是我的前辈,花姑娘的小友,我也就说那么多。我以避世多年,不欲再过问俗事。”

    铃铛儿知道这是在送客了,四人立即都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道谢。

    余一真人微微扫了他们一眼,淡淡说道:“年轻人,心中无事才能求进。”

    几人立即低头说受教。余一真人才挥了挥手说了声“去吧”,他们四人才又拜谢告辞而去。

    余一先生说的心中无事,是提点他们内心要保持纯净清明才能看清前途,进而前行。听在四个人耳里,却各有不同反应。

    走出延庆观,白宁舜紧紧地捏着拳,狠狠在空中挥了几下,又捶在自己胸口上,狂躁地说:“心中无事,怎么能做到心中无事!父亲死得不明不白,你们也都听到了,魔炎掌如此可怕,身为父亲唯一的亲生儿子,叫我如何平静!为什么走到哪里都是死胡同!我恨啊,我恨啊!”

    白云山怕他自伤,拽住他的拳头切切地喊着大哥。白宁舜大力地一把推开他,怒声道:“你滚开,你非父亲的亲生儿子,怎么懂我心里的痛苦!”甩手就大步行去,张婉看了一眼白云山,也快步跟上前去。

    铃铛儿一看白宁舜那性子,发了狂就连嘴巴也管不住了,对自己的义弟什么伤人的话都能说,也不知道白云山他......有点担忧地向他望去,只见白云山直直地站在那里,那双被白宁舜推开的大手沉沉缓缓的垂下,眼里闪过伤痛,无语沉默。

    铃铛儿担心地喊了一声:“白二哥――”一时间竟找不到词语来。

    白云山看见她关切的神情,露出淡淡的笑容,反而为白宁舜辩护起来道:“大哥只是一时心情难过,宫姑娘千万不要见怪。”

    铃铛儿见他展颜,看看他眼里又是一片清明,掩下心中疑惑,也微笑起来,点头说:“恩,会好的。”

    白云山爽朗地笑了起来,乐观又温和的笑容看起来叫人感到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