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夜半惊魂

作品:《繁花如你

    修城墙这个事儿虽然县衙没给出什么理由, 说的像是正好碰上了一样,可这县城从来不缺聪明人。特别是那眼明心亮,又算的上消息灵通的关系户门,虽说未必有简放这样, 因为时机恰好, 从县令这边得了最具体的消息, 可一丝一缕的线索都足以告诉这些人精子,出事儿了还是那种危及到整个县城的大事儿,不然不至于急吼吼的开始往城墙上使劲。

    有了这么一个觉悟, 在这个一竿子下去,九成九是姻亲故旧的小地方, 那真是立马就全传遍了,甚至还发展处了不下十种猜测, 这开脑洞的本事, 绝对是很可以的。

    而有了这样隐隐灼灼的威胁在天上飘着, 这导致的结果是周围寺庙道观的香火直线上升,就是沈清明也业务量猛增。一天接个祈福单子,卖出五六张平安符那都是少的。最吓人的是, 早上天没亮就有人找上门来。谁自然是打更的了。

    “你怎么也跟着凑热闹, 就你那胆子,那命格, 用的上我那些个东西”

    看着更夫那因为常年少见阳光而显得有些苍白的脸猛地从门后探出,沈半仙被吓了一跳的同时, 又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打趣起来。

    这老儿为啥会得了这么一个活计因为他命硬啊一家子染了疾,其他的全死了,就他半点事儿没有,愣是硬生生的活了下来, 这在当年那可是连着府城都听说过的奇人奇事儿。若非如此,这算半个公务员的更夫职位也不至于落到他头上。

    什么更夫低下没人干嘿,那你就不知道了吧,别看这是个苦差事,还总在夜里行走,搞得和阴间地府做联络员一样,晦气的很。可这对没饭吃,没手艺,没人养活的孤家寡人来说,一样是个很不错的活计,哦,和简苍头当年在义庄的活计一样,好歹那也是旱涝保收的衙门人对吧,还是挺有竞争力的。

    所以啊,这样一个人人都觉得命硬,觉得鬼神辟易的人物,猛地也随大流,大清早来堵门求什么平安,你说是不是很好笑

    人更夫可不觉得可笑,这会儿他正神魂不定,满心忐忑呢。连着说话的声音都没了以往的温和,急促中夹杂出几许的尖锐来,可见是真被吓得不轻。

    “我说,半仙,别闹了,说正事儿,昨儿我好像遇上鬼打墙了。哎呦,那个吓人啊,我和你说,就在东湖边上,早年吊死过人的老柳树那儿,黑影子一晃一晃的。对了,还有风,明明我这身上没觉得什么,可那气死风灯里的火头却已经开始乱飘,你说这是个什么事儿乖乖,干了这么些年夜里的活计,老头我也算是有见识的,可这猛地一下不成,你这赶紧的还是给我去去邪祟什么的,不然我今儿晚上都未必敢出来了。”

    沈清明眼睛微微一眯,啥也没多说,只是这么静静的听着,直到更夫将事儿全说完了,这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边领着人往堂屋去,一边隐晦的给听到声响从厨房走出来的沈依依打了个手势,嘴上还絮絮叨叨的

    “行行行,都给你折腾一遍好不好放心,又没直接沾到身上,没什么打紧的,只要去去阴气,养养神,那就什么都过去了。对了一晚上了累了吧,来,赶紧的,正好早饭做好了,一起吃,我家这热粥里可是放了荤油的,一碗下去,肚肠都能一起热乎起来,舒服着呢。”

    在厨房听了个全场的沈依依默契十足,迅速的在锅里舀了几碗粥出来,递给帮着烧火的大郎,自己则手脚利索的将围裙那么一摘,将原本准备送到屋子里的粥往边上空着的瓦罐里一倒,然后放到篮子,胳膊上一跨,借着送粥的名义,消无声息的从自家跨到了隔壁跟着一起搬过来的简放家。

    “怎么这么早”

    简苍头正洗漱呢,看到沈依依推门进来,下意识的就看天,这一看就开始皱眉。这孩子怎么这会儿来昨儿简放轮到值夜,说好等他回来,爷孙两个去隔壁蹭饭来着,怎么突然就送来了还这个时候,简放可还没回来呢

    “爷爷,更夫来了,说是遇上了鬼打墙,就在东湖老柳树那儿。”

    沈依依根本没搭理简苍头的询问,一上来就说重点。可惜人简苍头没抓住重点,语文明显不及格。

    “哦,鬼打墙。什么他鬼打墙怎么可能”

    “重点不是这个,爷爷,东湖,老柳树那儿,那边离着上次咱们说的那个城墙的豁口可不远,您说,那会不会”

    说到这份上,好歹也算是胥吏世家的简苍头反应过来了,将手里的手巾一丢,快步就往外走。

    “爷爷,粥。”

    “等回来再吃,放着吧,我去衙门。”

    老头别看人老了,自打腿好了之后,走路依然带着风,看看,这速度,转眼就不见影子了。倒是让沈依依一时也跟着无措起来。

    这啥意思门开着就这么没人了将这家留给她了她可还没嫁过来呢。

    跺跺脚,沈依依转头进了边上的厨房,将篮子里的瓦罐拿出来,放到了铁锅里,灶里点上小火慢慢的温着。然后回到自家门口,对着在院子里开始劈柴的二郎招了招手,

    “二郎,一会儿爷爷问起,就说简爷爷出门了,没带钥匙,我帮着看会儿门。”

    “知道了,那大姐,粥要给你端过去不”

    “不用,你们先吃着,估计回来快的很。”

    是快的很,沈依依回到简家,刚帮着将院子清扫了一圈,简苍头就回来了,不过是领着王捕头和几个捕快一起回来的。

    “更夫呢”

    “我爷爷那儿呢。”

    “走,去隔壁。”

    王捕头利索的一个转身踏进了沈家的门,时间不长,这一群人又领着更夫匆匆的离开,看方向像是去衙门的样子。这一窝子的人过去和沈清明还有那更夫说了什么这个沈依依就不管了,她已经做了她应该做的事儿,剩下的那就该是衙门里的人干的活儿了。

    “大丫,大丫。”

    “唉,爷爷,怎么了”

    “你一会儿多买点肉回来,王捕头他们中午要过来吃饭。另外,大郎,二郎,你们去和隔壁的人家说,衙门要招人做工,工钱一日15文,一日还给两个馒头,问问他们做不做,做的话赶紧的,去衙门报个名。”

    沈依依对买肉请客没啥反应,自打搬过来后,沈清明请客的次数直线上升,隔三差五就有这么一遭。沈依依也理解沈清明这么做的缘故,老邻居住的远了,隔壁都是不怎么亲近的,老人自然感觉难受不习惯,平白的串门又感觉别扭,所以弄个热情好客的人设什么的挺好,好歹也算是维护交情,熟悉新环境的巧方了。像是他这样的半仙,交情什么的,那也是关系到客户圈,生意多寡的对吧。新交旧友的喝一顿,热络起来总能扩散几分名声什么的,不算白瞎,所以沈依依挺支持。

    不过这帮着衙门传招人的消息想想刚才自己想到的事儿,沈依依的背脊寒毛都炸了起来。

    “招人修城墙的这是要赶速度了”

    沈清明看了看沈依依,脸上没什么表情,嘴上却高声痛快的应答着

    “可不就是这个,县令大人也是痛快,知道光靠劳役不成,后期必定要用银子,想着与其拖拖拉拉,不知道弄到什么时候,索性一开始就把银子撒出来,多召集些人手,四处同时开工。看吧,这人一多,你追我赶的,速度肯定不差,弄到最后许是还省银子呢。”

    虽然他这理由说的不错,不知情的除了感慨一下县令手笔大,肯花钱不会多想,可站在院子里听了个全程的沈依依却脸色一变。

    小心的看了看周围,发现没什么人,就是弟妹们也正忙着吃粥,顾不上她这边,忙快步凑近到沈清明的身边,压低了声音说到

    “真有人进来了”

    “许是本就有的,小偷小摸什么的,什么时候少过,你心里有数就好,不要说出去,免得乱了人心,给别人钻了空子。”

    对,对对,不定就是县里那些个游手好闲的呢。甚至可能是旁的,比如山里下来的动物对,这也一样有可能,那烽火台不是半点警示都没有嘛,许就是她想错了。对,就是这样,不能什么都往最坏处想。

    自我安慰了一下沈依依用手抚了抚胸口,压下那一股子说不上来的慌乱,重新稳定了一下心神,继续问道

    “那,这城墙真能快起来”

    “县令大人说要块,那自然就会有快的法子,比如最中心用石头垒起来,那就比土砖快,省下不少粘合的时间,只要外头包裹的好,三层叠加一样结实的很。”

    最近跟着学了不少的沈清明这会儿许是一样缓过了神,说话倒是透出了几分轻松,而就在他们说话的功夫,隔壁得到通知的匠户人家们却喧闹了起来,好些个直接跑到了沈家门口,朝着里头就喊

    “沈半仙,你孙子说话真的可是你孙女婿带信回来了”

    这称呼的,什么孙女婿,他家大丫还没嫁呢沈清明瞪眼了,大踏步的往外走,边走边喊

    “你们这帮混球,吃了我几顿的酒,一听见挣钱,这立马就倒向了隔壁,什么意思我家大丫可还在家待嫁呢啊”

    “快了快了,这都住隔壁了,那简家小子还能让到了嘴边的肉溜了不成对了,简苍头你在家啊那成,正好直接问你。”

    喝,这是过河拆桥了刚才问嘴的是谁以后都不给进门了。

    沈清明胡子都吹起来了,满脸你们不讲究的表情。可惜,这恼怒的样没人当真,就像是那几个人说的那样,都住隔壁了,亲家亲的和一家人一般了,说几句笑话说不出事儿来,斗嘴也不过是图个热闹而已,都是常规操作,大家懂着呢

    懂的很的匠户们热热闹闹的打听完了消息,然后又一股脑的往衙门去,一路急赶,那当仁不让的样,看的街面上的人都忍不住侧目。

    难得如此瞩目的匠户们走路昂首挺胸的旁的事儿许是争不过别人,可这技术活没了他们,这城墙想快速修起来,那简直不可能。这时候不赶紧的出个头,难不成还等着人县尊来请啊矫情那也要分时候、分人的好不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最后一句有问题呵呵,匠户们也不傻光一个赶工,就足够让生活经验丰富,又底层挣扎看多了的他们感觉出了不一般来。毕竟智慧的高低从不以职业划分。即使身处最底层也一样。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