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女子为官
作品:《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 黄承彦颔首微笑:“将军与老朽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然而老朽此来, 是想要推辞职务的。”
张春华邀请他坐下,张华的外貌大方坦荡的模样非常能令人心生好感, 有着英雄豪杰的直爽坦荡,也难怪会有那么多死忠于张华的人。
黄承彦见张华仍然没有生气, 说道:“做官没什么意思, 老朽年纪大了,受不得劳累,习惯了做一介山野闲人,正经职务恐怕是做不来的。不过将军若是缺少人手,老朽倒是要向将军举荐一个人。”
“黄先生尽可说来,”张春华说道。
黄承彦道:“宛城南面的山上有一隐士, 名崔钧,曾担任西河太守,后因避祸而隐居荆州,荆州乱起来后, 他便携带家眷隐居山林, 再也没出来过。老朽在山中与他结识, 知道崔钧对这天下大事仍然时时关注着,虽隐居山林, 却有出世之心,只是苦于未能遇见明主赏识。将军若需要人手,或许可以去试试,只看将军能否找的到他了。”
崔钧想让人找, 就一定能找到,他不想让人找,就是派遣大军掘地三次都找不到他。
黄承彦话已至此,张春华没有再勉强他,她打听过黄承彦的住处以后,亲自送他回到府中。
此后一连数日,张春华都会去找黄承彦谈天说地,或询问时事,或是问些天南地北的问题,黄承彦什么都会,没有答不出来的,相比起政务,他更善于五行八卦,对于排兵布阵独有一套见解。
张春华说道:“先生有这样的才能不出来做官实在是可惜了。”
黄承彦微笑:“我的心意不会改变,将军与其在我这浪费精力,还不如去找崔钧。”
张春华勾唇:“我已命属下去找崔钧了,来找先生,实在是因先生的妙语珠玑每每能令我茅塞顿开,先生的智慧令华钦佩。”
黄承彦推辞道:“不敢当,我也不过是比将军多吃了几年盐罢了。”
“华进出先生府中,观先生屋内时常有木头雕刻,正如这架子上的木狗,一看就非同凡响,先生除五行八卦之外,还善于木艺吗”张春华跑了这么多次,意图就是冲着黄承彦的女儿去的,她已经命鬼魂们打听清楚了,黄承彦之女黄月英待字闺中,才华横溢,这些木狗,木马可都是出自黄月英之手。
黄承彦拿下那木狗,自豪地说道:“这些都出自小女之手,老朽虽懂一些机括,但于手工一途实在手脚笨拙,倒是小女,巧思敏捷,做出了这些。”
张春华接过那小木狗,发现这木板竟是能开合的,惊奇道:“这其中竟机括巧妙,另有乾坤,令爱钟灵聪慧,可堪大家。”
黄承彦听她夸赞,倒是比夸赞自己还要高兴,然黄月英到底是闺中女子,张华则已有家室,黄承彦可不会让他见自己女儿,而是另启话题,与张华说起崔钧的奇妙之处。
张春华欣然听取,又闻崔钧今年已年近半百,心系天下百姓,曾追随袁绍讨伐董卓,又辞官归隐躲避兵祸。还听他说崔钧好酒,好结交英豪,为人公正耿直,心下已是有了成算。
崔钧是个神奇的人,他很会躲,像泥鳅一样滑溜!士兵们屡屡搜索未果,还是鬼魂们发现在山野溪流边铸造新茅屋的崔钧夫妇,这才回复张春华。
因有黄承彦的事先提醒,张春华没有直愣愣派兵去找崔钧,而是自己带上美酒与弓箭,跑去崔钧茅屋附近打猎,烧火煮汤,烤肉喝酒,那香味幽幽地飘向崔钧所住之处,勾得在茅屋中午睡的崔钧鼻头发痒,蹭一下睁开了眼。
崔钧的夫人撩开帘子,催促他快去看看:“深山老林的,哪儿来的香气,真是怪哉。”
崔钧小老头摸摸鼻子,又是好奇又是嘴馋,他顺着香味飘来的地方找去。
那肉香,是真正的山珍野味,张春华猎到的野猪又肥又壮,更可气的是,她竟以酒来烤肉,这让躲在树后观察的小老头崔钧瞪大了眼睛,他进入山林以后可是有近半个月没碰酒了,为了躲避张华派来的人,崔钧都没下过山。
宛城底层官员都在传这张华凶神恶煞的,脾气也不好,还一言不合就杀属下。崔钧小老头摇摇头,才不去应辟为官呢!老黄那老家伙总是坑他,他可不信老黄的鬼话,不然老黄自己怎么不做官去
张春华放下酒坛子,摇动了一下架子上的猪肉,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她一拍脑袋,离开了此地,顺着山野中发出嗡嗡声的地方而去,果然在一个树上发现了野蜂窝。
崔钧好奇地蹑手蹑脚跟上,鬼魂们提醒她有个小老头在跟踪她,张春华勾勾唇,她左右看看,拿起了一枚石头,瞄准着就往野蜂窝砸去。
萦绕在外的野蜂瞬间钻入了蜂窝内,蜂窝掉落下来,张春华正要去捡。
树后偷瞧他要干什么的小老头崔钧惊呼一声:“小心啊!”他气地直跺脚:“那是野蜂,凶性十足的野蜂,你竟把它们窝给砸下来了,等下你就要被蜇死了,还不快跑!”
他这边在叫,野蜂们已经成群结队地飞了出来,张春华手心的勾玉一挥,阴气最盛,属阳的野蜂们惧怕不已,一窝蜂地被吓走了。
崔钧见那人仅仅挥出一掌,野蜂们就退散了,惊奇不已,他这是遇上高人了!
高人拿起野蜂窝,转过身来,俊美无涛的脸阳光又帅气,他咧了咧嘴:“老头儿跟了我一路,饿了没有”
崔钧眼睛一亮,舔了舔嘴唇:“这位英雄是要请客小老儿吃食”
“自然,还要谢谢老先生提醒,我这没什么东西,唯有肉和酒,老先生要来尝尝吗”
之前还是小老头,现在倒是改口成了老先生,感受到其中变化,崔钧高兴极了,他也有结交之心,乐于应下。
高人回到火堆,将野蜂蜜浇在猪肉之上,那上头的猪肉立刻就蒙上了一层金黄色,香味浓郁地刺激人的味蕾,崔钧只听见高人感叹道:“这附近的山上,就属这山头的野猪最鲜美。”
崔钧跟了过来,他见高人不拘小节,自己也不在乎礼节,一屁股坐在草堆边,他说道:“那是当然,这附近的荒山野岭,就属这座山的绿植最多,雨水也多,当然,这儿的蛇虫蚊蚁也多。”
张春华问道:“我看先生现在这身装扮,是住在这附近吗”
崔钧点头:“等天热一些,我就去对面山头,现在天气渐凉,我就与夫人住在这儿。”
张春华割下猪腿肉,递给崔钧,又将剩余的半坛就分给他一半,两人一来二去就聊熟了。
“山野之趣,其乐无穷。只是冬日来临时,山里头就太荒凉了,还是城镇里好一些。”
“可不,若非要躲着人,在冬天来之前我肯定要带夫人下山去的。你等等啊,我去拿些瓜果蔬菜来,”崔钧说完,赶紧就跑回去了,他与夫人在此种了些许蔬果,搭了个棚,养鸡养鸭,好不自在。
崔钧回到家中,让夫人炒上两个小菜,他想了想,索性将张春华邀请进屋。
崔钧认定了张春华是高人,一口一个英雄,两人天南地北的胡聊,聊着只觉得志气相投,心心相惜。
聊了许久,只听崔钧说道:“老朽名为崔钧,是一介山野闲人,昔日于茅庐结识卧龙,知天才少年,今日又在山野中遇上英雄,当真是三生有幸的运气,对了,还未请教英雄姓名”
张春华笑道:“免贵姓张,一名华。”
崔钧恍然大悟:“原来是张华小兄弟……”
他后知后觉想起来,张华,不就是他在躲着的人吗
崔钧哈哈笑道:“英雄倒是与宛城的大将军张华同名了。”
张春华也哈哈笑道:“可不就是宛城张华,没想到先生听说过我”
崔钧沉默了,他看了看酒坛子,又看了看面前的肉,突然之间说道:“你是故意来找我的”
张春华爽快应道:“可不,崔先生躲我躲的紧,还是黄老教我才得以遇上先生呢!”
崔钧吃得满嘴都是油,他拿来帕子擦擦嘴,耍赖说道:“敢情是老黄在坑我,不成不成,我可不要去做官,尤其是给你张华做事,你可以走了,出去出去!”
张春华说道:“黄老极力推荐我来找您,说您心系百姓,找到了您,您总会愿意随我下山的。”
张春华据实相告:“自襄阳迁徙而来的人太多了,我这宛城现在乱哄哄的,襄阳那边现在正在混战,若宛城不能安定,百姓们又能去哪里呢”
崔钧说道:“我听闻你随心所欲杀死手下属下。”
张春华报出了几个人名,严肃说道:“他们罪有因得,老先生既然时刻关注宛城动向,或许也听说过宛城亏空贪污一案这些都是石韬查出来的,他初来我手下用心做事,我可不能让他顶在前头,索性有我出面去收拾那些人。”
石韬是诸葛四友之一,除此以外,徐庶与孟建也都是与诸葛亮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他们一起游历天下,志同道合,时至今日,已然各奔东西,各为其主了。
崔钧对石韬之事略有耳闻,能与诸葛亮成为好友的,定是才华过人的正直之人,他脸色稍缓,又问道:“将军难道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吗”
“我为什么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这是庸人自扰,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因为传闻而远离我,他们会相信自己亲眼目睹的事,忠诚于我的人,不会因为传闻而背叛我,在我属下做事的人,也不会因为传闻而离开。”张春华认真道:“老先生真的不打算出山来看一看吗黄老若非是相信我的品德,又为何会向我举荐您呢您与黄老是好朋友不是吗”
崔钧闻言,吹胡子瞪眼:“谁和老黄是朋友,我才不和他交朋友。”
“是是,您不与黄老交朋友,那您之前想与我交朋友的事情,还做数吗”张春华好笑说道,她最近遇上的老头儿怎么都这么有意思
崔钧沉默片刻,突然站了起来,气哼哼地说道:“走了走了,我都被你找到了,这就随你下山去看看,你可别哄骗我,你要是想杀我,我准逃得没影!”
张春华哭笑不得,可到底是请到了这位山野奇人,崔钧这一来,倒像是给了隐居在附近的名士们一个信号,告诉他们张华的人品还算是不错
不然隐士里最会逃跑的泥鳅崔钧,怎会被张华不废一兵一卒请回府中呢
张春华请回了崔钧,宛城迎来了不少才俊,军政事务渐渐走上正轨,对黄承彦女儿贼心不死的张春华又想到了别的法子。
她见黄承彦丝毫没有给“张华”接触自己女儿黄月英的机会,于是就想用女儿身来做做文章。
比如戴上面纱,自己给自己封个女官当当。
张华现在把控了整个宛城,封个女官自不在话下。
在汉初,女子地位还不像现在这样,曾经在朝中也设有女子官职的,只是官职不高,负责范畴也多为内务。
封女子为官,虽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比如夏侯渊身侧的夏侯姬,就是有官职的女将,能力绝不输于男儿。谏于夏侯姬乃夏侯渊的女儿,或许也不算是太过出格,人说上阵父子兵,人家虎父无犬女也没什么不对不是。
张华力排众议封了个女官,宛城上层倒是起了些许波澜,有人以女子怎可为官公然反对,深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女官的官职也不算太高,负责的却是人事调动,手段雷厉风行,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威信。而此前叫嚣封女子为官是侮辱自己名士人格的跳梁小丑,则做了出头鸟,被那女官各方面碾压,无论是从个人素养上,还是做事能力上,都被一阵狠削,丢脸丢尽了。
人们都道张华眼光毒辣,敢于用人不疑,女官绝佳的治下手段,将张华帐下的人事官吏管理地清清白白。她整日里带着黑色的面纱,做事严谨细致、干脆利落,又因任职将军长史,人们都私底下称呼她为黑纱长史。因听闻该女子姓张,于是有人猜测或许是张华本家亲属,上头又有大将军张华顶着,在出头鸟被削走后,再无人敢怠慢她。
不满于此的人私底下商议阴谋企图为难于她,他们自诩为才子,怎甘屈于女子之下
有人建议道:“不如以一石二鸟之计,借徐庶背叛将军的流言,陷害徐庶,以黑纱长史的性格,必定严查徐庶,如此她就会与石韬对上,到时候且看大将军如何抉择!”
“妙啊!如此,既能让他们斗起来,又可以借黑纱长史之手除去石韬!”
商议过后,他们很快就命人到处散布徐庶联系襄阳的消息,人云亦云,说得似是而非,当人人都说徐庶要叛变时,不少人已经信了确有此事。
徐庶不想连累石韬,打算辞官离去,石韬急了,忙拉住他说道:“将军并非是会听信传言的人,任何事情都要讲证据,你根本没有背叛将军,为何要离开呢这不是等同于告诉别人你心虚了吗”
徐庶叹道:“我只怕我再留下来,会连累了你啊!广元一直盼着能够出仕,今有将军知遇之恩,看中你的才华,将你提拔为郡守,你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我都看在眼里,我又怎能因为自己而害你丢了官职呢你越是维护我,这些人越是要紧盯着你不放,给你也扣上个谋反的罪名啊!”
况且张华的随手杀人的血腥名声令徐庶心有余悸,他心想不行,还是趁早离开为妙。
徐庶回到家中,见一女子带着一队人在搜罗他的屋子,那女子带着黑色面纱,严肃地站立在他的家门外,见他归来,命人抓住了他,上前来对他说道:“徐大人有人执你的亲笔信交给将军,说您私通外敌,证据确凿,还请徐大人随我走一趟。”
徐庶心头咯噔一声,否认道:“不可能,我的字迹非常人所能模仿!”
徐庶写字有着自己的小习惯,这些习惯,足以让他的字迹与众不同,张春华将那亲笔信交给徐庶看过,徐庶打量过后嗤笑道:“拙劣的模仿,丝毫没有笔锋底蕴。”
见他否认自己的字迹,黑纱女子点了点头,客气地将他请回了郡守府。
石韬听闻此消息,焦急地赶来,与黑纱长史对峙,黑纱长史对他说道:“是否有罪,需要证据,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一切都等将军决断。”
石韬失声道:“人证,哪里来的人证”
黑纱长史叫来一位老农:“就是他,他说亲眼看到徐庶派人去给襄阳传信。”
她又让人压来了一个哆哆嗦嗦的男人,指着他说道:“他自称是替徐庶传信的人。”
石韬愤怒道:“这是栽赃陷害!”
“石大人若要救徐庶,现在该做的是找到能够反驳的证据,以证明他的清白,而不是在我面前愤怒,”黑纱长史冷静地说道:“你若想要申辩,可自去找将军。”
石韬又去寻将军,张华却对他避而不见,下属们都没能找到失踪的将军。
不久,徐庶因证据确凿被黑纱长史下令处斩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石韬悲愤好友之死,要去找张华辞别。
达到了目地的作祟小人欢呼雀跃,连夜给了那老农安家费用,让他即刻出城去避祸,实则派遣人紧随其后,意图杀人夺财。
“却说那明晃晃的刀紧跟而来,惊慌失所、悔不当初的老农惊恐万分,他口中连连求饶,妄图让贼人留下他性命。”茶楼之中,说书人一拍醒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激动说道:“千钧一发之际,有一女子从天而降,手执长剑,一霎那的光华闪过,那拿刀行凶的贼人轰然倒地!”
“贼人死后,老农获救,感激淋泣,他蓦然抬头,发现这女子带着黑色面纱,眉目有丝丝冷意,正是黑纱长史!待黑纱长史再问起,吓破了胆的老农什么都招了。”说书人摇起折扇,缓缓说道:“这时候,有一男子在其后哈哈大笑,夸赞道‘还是张长史’有主意啊!老农惊愕不已,他瞪向那男子,颤抖着唇叫道:‘你,你是徐庶!你竟没死!’”
“却原来,这一切都是设好的局,是黑纱长史与徐庶共演的一场戏,为的就是引蛇出洞,好叫污蔑他的贼人不打自招,而一直对石韬避而不见的大将军张华,则早早就顺藤摸瓜,将那些陷害同僚、结党营私的贪官污吏一并抓获!”说书人丢下醒木,喝了一杯水,摇头晃脑说道:“今日午门,血流成河,杀得都是犯了死罪的大贪官,是搜刮民脂民膏的大恶人,将军此举可谓是大快人心呐!”</p>
“好!——”
说书人说完了,低下听客们只觉得热血沸腾,纷纷拍手叫绝,以往的说书他们都听腻歪了,今日这出一波三折的黑纱长史察抄贪官污吏,可谓是听客满座。
宛城有一奇女子,秉公办案抓贪官,巧设妙计引贼人,名动天下惊世人。
可怜被蒙在鼓里的石韬,还真以为徐庶死了,大悲大哭之下竟是病倒了。
徐庶听闻此事,忙去石韬家中赔礼道歉,照顾石韬。
石韬烧得糊涂了,他抓着徐庶的手就哭道:“元直,没想到我吹一夜凉风就病死了,能在死后再见到你真是太好了!咱们一起投胎,下辈子还做好兄弟!”
徐庶哭笑不得,又有些感动,经此风波,倒是让徐庶渐渐看开,接受了张华给他的官职,开始认真做事了。
黑纱长史名动宛城的事迹,为人津津乐道,不仅黄承彦听闻了此事,崔钧也听说了,还特意去听了一场书,听后连连点头。
张春华摸透了黄月英出门的规律,自己也换上女装,企图以黑纱长史的身份去勾搭一番。
她翻箱倒柜想找一件漂亮的衣裳,结果翻来翻去,竟掏出一件粉红色的肚兜来!
鬼魂们唏嘘一阵,还有人问她怎么会在外衣之中藏肚兜
张春华不好意思道:“这是关羽穿过的肚兜呀!这件衣服,是之前在荆州郡守府中的舞女衣服。”
鬼魂们:“……”
张春华想了想,还是将这肚兜给藏好。
吕布脸色青青红红:“你藏关羽穿过的肚兜做什么!”
张春华答道:“等以后有机会,就将它还给关羽做个纪念。”
鬼魂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陈宫出列来劝说道:“将军还是不要这么做为好,以免关将军恼羞成怒,与你不死不休啊!”
张春华奇怪道:“若他没有魂魄时候的记忆,应该不记得这是他穿的才是,我就是把肚兜放在他面前他也认不出来。”
陈宫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将军是为试探啊!”
陈宫被绕了进去,想想不对劲,魂魄回身体没有记忆是有目共睹的事情,将军何需再试探关羽呢
孙策一脸菜色:“张华送关羽肚兜……这画面,怎么那么让人一言难尽呢!”
她换上美丽的女装,戴上黑纱,找来一块帕子,将葫芦包起藏在身上,准备往郡守府外而去。
她视线一花,见不远处屋顶上竟有个姑娘爬了上去,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她仔细观察,可不正是近日越发不安分的孙尚香
张春华仗着自己身手好几步就跳上了那屋的屋顶,盯着孙尚香的动作看。
孙尚香爬上来后抹了把汗,刚一抬头就见有个带面纱的姑娘对着她,吓了一跳。
张春华刚要开头,孙尚香冲了过来,捂着她嘴说道:“嘘声,安静!”
张春华没明白她要做什么,于是点点头,看上去很是配合。
孙尚香闻到面纱姑娘身上淡淡的幽香,脸上一阵发烫,她细细看这姑娘的眉眼,小声说道:“是你!你不是刘协的嫔妃吗”
张春华一愣:“你记得我”
“当然!”孙尚香高兴道:“你的眼睛这么漂亮,像是会说话,我见第一面就深深记得你了,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你。”
孙尚香的颜狗性子作祟,全然不知自己说出口的话就像是花花公子在撩妹,张春华被她说得摸了摸自己眼角,若有所思。
吕布鬼魂噗一声滚落在地,哈哈哈哈笑个不停,孙策鬼魂脸色古怪极了。
“你在屋顶做什么,是想要逃跑吗”张春华问道,她眼神严肃认真,吓着了孙尚香。
孙尚香说道:“张华他派人看着我,不让我出门,我又待着无聊,现在我的家人都去了北方,我又能逃到哪里去呢真搞不明白,这男人太小家子气了,处处都防备着我。”
张春华挑挑眉,陆逊现在可是留守在许昌,孙尚香逃回许昌去,可不就能与陆逊汇合了
孙尚香观察着张春华的反应,心里猜测着她的到底是谁,却听张春华同情地说道:“原来你就是嫁给了张华的倒霉蛋啊!”
孙尚香吃惊道:“姑娘何出此言”
张春华面不改色忽悠道:“你既然是他妻子,可有与他圆房”
孙尚香猛摇头:“不不不,张华没碰过我。”
她恍然大悟道:“他果然是个阉人!”
孙尚香低声说道:“漂亮姐姐,你看,我们之前在许昌宫里见着也是算是有缘分,你不如就当没看见我,我也当没看见你,咱们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如何我也不过是想要溜出去玩儿罢了,天黑之前一定神不知鬼不觉地回来。”
孙尚香是个小骗子,却不想自己面前是个道行更深的大骗子,张春华看穿了她的谎话,认真地说道:“可是我是张华的属官,大将军夫人若逃走,会很麻烦的,还请你好好回去待着吧!”
“你是张华属下!”孙尚香惊了:“你不是刘协妃嫔!”
张春华说道:“我曾经在许昌宫做女官,后来幸得将军提拔,现任将军长史。”
孙尚香吃惊说道:“他是看上了你的美色才会让你做官的啊!你怎么就这样跟他来宛城了呢!”
张春华说道:“怎会大将军不近女色啊!我之前就很同情你嫁给了他,那是因为我知道他的秘密,他不行,可是你不能因此而诋毁他的人品!”
孙尚香见她有些怒意了,心凉了半拍,她万万没想到这位美人姐姐竟是大将军张华的人,好在她还有机会。
孙尚香哀求道:“我是真的待在屋里憋闷啊,张华他不喜爱我,却禁锢我的自由,我整日待在屋内,都要憋出病来了,这才想要出去逛一逛。”
她灵慧的眼眸骨碌碌转着,一看就是在打坏主意,张春华才不会上当,她说道:“既然如此,你与我一同出去逛逛如何天黑之前我定要将你送回来的。”
孙尚香突然爆起,出手佯攻,企图趁机逃跑,张春华抓着她手腕,与她过了数招,武艺不凡可见一般。
孙尚香吃惊不已,心知自己敌不过此人,只能暂且收手,服软说道:“不打了不打了,能随你出去也好。”
孙尚香的能屈能伸,可谓是出乎了张春华的意料,她出手时犀利狠辣,示弱时又如温顺的猫咪,这样的女子,心思深沉多变,非常人可控。也正是这样危险的女人,才让张春华心动不已!
张春华与孙尚香逛起了宛城集市,顺着黄月英会去的地方,与她一起去往了胭脂店里。
孙尚香以前对胭脂水粉不太在意,现在有了喜爱的郎君,倒是爱美起来,随着张春华挑挑拣拣,孙尚香也跟着聚精会神看了起来。
孙尚香不会化妆,因为父兄的影响,母亲又过世的早,对此甚至毫无概念。
张春华深谙此道,一一向她解说,什么都懂的自信模样最是迷人了,孙尚香不由看得痴了,满脸崇拜。
黄承彦有一女名月英,传闻是个丑女,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智慧谋略过人。
黄月英整日里带着面纱,她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是因为曾经在烈日下做木马时晒黑的,至今没能白回来。
黄月英也到了爱美的年纪,她有一头黄色的卷发,似乎是因祖上有异域人的血脉,她鼻梁挺翘,眼眸深邃迷人,只是似乎是因为容颜与众不同,她一直自认为是个丑女。
黄月英不是为此自怨自哀的女子,只是私底下,她也会戴上面纱来到胭脂店里,试试看白/粉与胭脂,看看妆容能否掩饰一些她的“丑陋。”
这一日,她又一次到了自己常去的胭脂店内,她见店内已有两位姑娘在挑选胭脂,于是避开她们,转身去看了白/粉的区域,并且尝试着颜色。
“你的肤色偏黄,不适合这种颜色的粉,”不知几时起,那两位姑娘已经来到了她的身边,其中一位戴着黑面纱的姑娘温声提醒了她一句。
黄月英诧异望去,见那姑娘拿起了其中有些偏黄的粉末推到她面前,向她眨眨眼:“试试这款,会有惊喜。”
黄月英怔怔的,这还是第一次有同龄姑娘愿意与她说话,在以往的社交中,那些女孩们都不乐意与她这个“丑女”相处,时间久了,她也就不外出社交了。
另一位姑娘叽叽喳喳地在旁问这问那,黑面纱的姑娘都一一耐心解答了,真是个温柔的人啊!
黄月英感叹一声,低头去试那有些偏黄的粉末,淡粉很好的与手背融合在一起,涂抹匀称以后,整个手背的肤色浅了一层,还丝毫没有违和感,令黄月英非常惊喜。
此后几次,黄月英每每都能在宛城偶遇这位姑娘,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上了,也知道了她就是近日在宛城鼎鼎有名的黑纱长史。
张春华见时机成熟,对黄月英说道:“你懂得奇门遁甲,五行八卦,还会做机括木艺,这些都是对大军有帮助的地方,你那么聪慧有才学,甘心就这样整日在闺房之中埋没自己吗”
黄月英感叹道:“世道对女子苛刻,正如小春你,若非有张华大将军的支持,那些自诩高贵的文人酸儒就会用唾沫淹死你。”
张春华说道:“真正有才华的郎君,是不会因为女人太厉害而忌惮她们的,更不会以女儿身为攻歼理由来中伤女子,我欲向将军举荐你做官,月英的才华,不能埋没在深闺之中啊!况且你难道不想出来看看,外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吗难道不想接触更优秀的郎君,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夫婿吗”
黄月英脸上一红,她小声说道:“我已经有婚约了,只是还没定亲呢,现在出来做官,合适吗”
张春华稍愣,她欣然笑问道:“你有婚约了也不知道是哪家郎君这么好运,能娶到我们大才女呢”
黄月英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对张春华悄悄说道:“此前父亲与结庐而居的诸葛亮有所约定,要将我许配给他,只是后来因为一些变故,父亲生气了,就带我来了宛城。”
张春华讶然,身边的鬼将们则炸开了锅。
吕布惊道:“她是诸葛亮的未婚妻!”
庞统鬼魂惊吓过度,飘来飘去:“诸葛孔明的未婚妻,我天,卧龙的未婚妻到了张华手底下做事,这是什么事儿啊!”
张春华心头跳了跳,她正色道:“这件事情,你不若去问一问黄老先生呢做女官的机会千载难逢,大将军张华绝不会因你是女儿身而轻视你的,反而会保护你,我们女儿家不输给男儿郎,凭什么要被约束在闺房里,整日里面对方寸天地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像郎君们一样,读圣贤书,游历天下,参政议事我们也能够独当一面啊!”
黄月英大受震撼,她此前从未像张春华这样想过,甚至不敢想这些问题,现在被这么一说,顿时有醍醐灌顶之感。
是啊,同样是智慧谋略不输男儿,为什么她们却只能在一方天地之中经营,为何不能有更广阔的世界呢
张春华见自己墙角已经撬动了大半,不再逼迫,转而以大将军张华的身份招募宛城有才之人,标明重点:不限男女!
黄承彦听闻此事,暗暗嘀咕:“这张华也是个胆子大的,可谓是男人里的头一份了。”
招募女子为官,这样的魄力,这样的胸襟,也难怪月英都按耐不住了。
他知道黄月英与黑纱长史交好,黑纱长史的事迹,在他们宛城可是盛名在外,因此,在宛城之中,招募女子做官的命令并没有被百姓们所排斥,反而随着说书人的故事而逐渐发酵,但凡是家境富裕一些的人家,都纷纷上行下效,教导起自家女儿学识来。百姓们的诉求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能让他们安定生活,他们就跟随这个人。
现在张华满足了他们的诉求,还手握重兵保护他们,对于张华的命令,几乎无人会反对。
黄承彦暗道:有黑纱长史的影响,也难怪月英也想要去试试出仕了。
黄承彦问起黄月英:“你可想清楚了若为官出仕,有利有弊,你将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清闲自在,此前的婚约,或许也会因各为其主而烟消云散。”
黄月英坚定道:“父亲,我已经想清楚了,这是唯一能让我踏出后院的机会,哪怕从此会有苦累,女儿不会后悔。女儿自认才识智慧不输郎君们,亦有建功立业之心,所以女儿想去闯一闯,去亲眼看一看这乱世天下的真面目。”
至于婚约,那是什么诸葛亮长得是胖是矮是高是瘦她又没见过。
远在荆州的诸葛亮拒绝了刘备好心为他相亲的事,他正色道:“亮已有未婚妻,只是此前因变故而未能成婚,主公好意亮心领了,此事不必再提。”
他想着等黄老消气好将女儿嫁给自己,黄承彦之女他曾偶然得遇,心悦诚服于这姑娘的巧思敏捷,难以忘怀她与众不同的魅力,只可惜黄月英并不知道那日与她一同破阵的书生名为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来得及说出口。
也不知老丈人几时能消气,好将他看中的媳妇带来
诸葛亮想到黄老一家去了宛城,就忧心忡忡,他转移话题,与刘备商议攻破江夏的计划,丝毫不知道自己约好的媳妇飞了……
冬天悄声无息在一城清冷的雨夜来到宛城,此时的孙权已经连续攻下三座城池,打了鸡血一般地打算渡将去攻曹操的老巢邺城。
自河内而来的叛军分散“溃逃”,在秋冬之季三三两两的小队纷纷到达了宛城驻军之处。
清冷的雨夜中,一辆马车悄声无息地到达了张华的府邸之外,仆从前去通报,迎来了匆匆而来的大将军张华。
作者有话要说: 还没捉虫,让我看看有多少优质蛋白质!
感谢温德蒙亚与风无影的一颗地雷,还有cherik的两颗地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