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7章 炸藕饼

作品:《灵厨杂役的现代生活

    看完枫叶回来,于承禹没有进一步有什么表示,许秧也就当不知道。

    王海那边慢慢的恢复了,继续上班,偶尔会约上齐舟夫妻俩上许秧这来喝酒。

    他们都迷上了许秧酿的酒。

    他们过来也不空着手,每次来要么带自己的拿手菜,要不就带些不错的食材,厨房里交流。

    三人都是厨师,话题也不只在食物上,什么都聊,不过说得最多的,还是现在风风火火的网红事业。

    他们师兄弟打算合伙拍视频,问许秧有没有兴趣。

    许秧其实是有考虑过这个行业的,最后还是放弃了。

    她现在小日子过得挺好的。

    又是一次聚餐,齐舟准备了一只鸡,打算带去许秧店里做烤鸡,再研究个新菜式。

    齐嫂子把自己新做的酱萝卜放进去,问齐舟“你说海子对秧秧有没有点想法要不撮合下他们”

    齐舟一下子就被口水给呛到,看着齐嫂子说“可别,这样就挺好的。”

    陈显没有收许秧为徒,但是他们来往的多,齐舟和王海都把许秧当小师妹看待了。

    如果期间关系出现变化,很可能打破眼前的平稳状态。

    “把人娶进来,不应该是更好吗”齐嫂子有点不明白。

    齐舟想了想解释道“可能是我的直觉吧,我觉得他们不合适。”

    “为什么”

    “两个厨师在一起,日子可能不大好过。”齐舟实话实说。

    像是他自己当了厨师,回到家里就不愿意天天做饭,偶尔碰到大节日才做。

    如果两个都是厨师,对于家里的事情,还能照料得到吗

    许多的事情看起来很平常,可是真的生活进去,就会发现矛盾重重,一点小事也会发酵成大事。

    齐嫂子若有所思“你说得也没错。”

    “再说了,师父三年都还没过呢,海子不会想找对象的,最起码今年不会找。”

    夫妻俩刚在食肆附近停好车,就见到前方有个眼熟的人。

    齐嫂子说“这个男人是不是对秧秧有意思,我撞见好几回了。”

    齐舟看着前方提着袋子的于承禹,“有可能。”

    “如果是他,海子估计是没机会了。”齐嫂子遗憾地说,不论是家庭还是相貌,甚至是学历等,王海和于承禹都相差甚大。

    齐舟赞同地点头。

    于承禹发现王海、齐舟他们经常过来跟许秧探讨厨艺,或是聚餐,这让他升起了不少的危机感。

    他想做点具体的,却发现不知道该做什么。

    想到上一次的看枫叶,两人独处,气氛和谐,于承禹想再次约许秧出行。

    此时食肆的忙碌已经到了尾声,把最后的西芹百合炒虾仁送上桌,许秧就指挥两个学徒用剩下的菜联系,她在一旁指点。

    “老板,于先生来了。”小秋低声提醒道。

    许秧走出厨房,很自然地说“你今天过来得晚了点。”

    于承禹点头,把手中的袋子拿给许秧,“去朋友拿了几盒进口樱桃,等会当饭后甜点。”

    他停顿了下,声音低沉了一点“你下次休假什么时候我发现一个地方不错,一起去吧。”

    于承禹看似很自然的说出这话,实际上他心里很紧张。

    许秧正低头查看袋子,听到于承禹的邀请,心里并不那么惊讶。

    她想了想“好啊,我下次休假是下周一。”

    许秧对于承禹感官不差,两人也认识了很多年,她愿意试着多给点机会,让双方都多了解一点。

    齐舟和齐嫂子进门,就听到许秧的话,两口气对视一眼,差不多知道王海没有机会了。

    第二次两人单独出行,于承禹带了水果,还特地带了自热包、小锅,以及从某知名酒楼里买的早点。

    他想尽力安排得更好一点。

    这会于承禹带许秧去的是一个公园,非节假日,游人并不多,两人找了个草坪停下,前方就是湖泊,身后是怒然盛放的三角梅。

    湖里有天鹅,许秧见了,很高兴地上前观赏。

    两只大鹅带着几只小鹅在水面上游着,非常悠闲,冬天的温度对它们似乎没有一点影响。

    许秧拍了两张照片,后面到来的于承禹伸过手,袋子里有馒头和小鱼干。

    “可以喂它们。”公园里的这些天鹅是人工饲养的,吃的的东西杂,倒是不用担心它们会吃坏肚子。

    许秧有些惊喜,没想到于承禹准备得这么齐全。

    她把馒头掰成小块丢到水面上,大天鹅游过来,戳了两下吞下去。

    她又喂小鱼干,津津有味地看着天鹅一家子吃东西。

    于承禹没有动,阳光落到身上暖洋洋的,他的注意力始终在许秧身上。

    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许秧的身上似乎发着光,整个人柔和了许多。

    这次出行,许秧还是挺开心的,于承禹也开心,回去的路上,他就趁势提出了下一次出行。

    许秧没有拒绝。

    于承禹把人送回家,就回了天盛小区的房子,许秧的房子也买在这里,就在隔壁栋。

    于承禹坐到电脑前,把手机里的照片转到电脑上,仔细修了修,存进了一个加密文档。

    这个文档里头,存了不少的照片。

    对于下一次的出行,他已经有了计划。

    许秧似乎挺喜欢小动物的。

    许秧回到家里,许澈刚把文文从幼儿园接回来。

    文文一看到许秧就像只小炮仗一般冲过来,“姑姑,姑姑你回来啦,我好想你。”

    许秧拍拍文文的头,点了点他额头的小红花“文文今天表现不错,都得到小红花了。”

    文文咧嘴一笑,收到夸奖让他非常高兴,“姑姑,你今天不上班吗要在家里吗我想吃你做的饭了。”

    “我今天休休息。”许秧轻轻捏了文文的脸颊,“你这只小馋猫,说吧,想了吃什么”

    一听到许秧要下厨,文文不由欢呼道“姑姑,我要吃藕饼,藕饼。”

    “又想吃油炸的,小心上火。”许澈话是这么说,却同样期待地看着许秧。

    “没事,我再熬个白茅根荸荠汤。”许秧上楼把东西放好,把带回来的两朵三角梅花夹进日记本里。

    莲藕去皮,部分打成泥,部分切成碎颗粒,再加入少许的肉泥、淀粉,加入适量地调味料并搅拌上劲,而后下油锅炸。

    第一遍炸熟,复炸定型,保持酥脆的口感。

    炸好的藕饼成扁圆形,非常香,外面酥脆,内里嫩,又有莲藕颗粒,保持爽脆的口感,又能吃到肉香,非常诱人。

    文文小朋友可以一口气吃下七八个。

    除了藕饼,许秧还做了简单瘦肉粥和炒茼蒿,配着藕饼吃正好。

    许秧拍了照片发小群里,以往她一发照片,小伙伴们就冒泡哇哇直叫。

    而现在,大家工作忙、学习忙,过了好久,才陆陆续续冒泡,无一不是哭泣脸。

    就算是在同一个城市里,也很难再像以前那样,想吃许秧的手艺,就能够任性地跑过来了。

    许秧安抚了大家几句,承诺今年亲手给他们做一批脆肠。

    刘莹和许澈现在不做脆肠,许秧也没做,微店关了之后,大家想再吃到他们家这个风味的脆肠,难度可谓不小。

    杨霞卿他们高兴得哇哇大叫,每个人都要几十斤不止。

    许秧有些无语,直言他们是想要累死自己,话是这么说,但她还是会认真准备的。

    大家都忙,但这个群里的联系并没断,彼此之间也会寄东西。

    在群里水了几句,许秧退出来,想了想,把刚才拍的藕饼发给于承禹。

    “你刚做的”于承禹看到照片,没出息地咽了口口水,他还真有点饿了,中午是野餐,看似吃饱了,实际上没多少东西。

    “文文想吃,我就做了,你想吃的话我帮你装点,你等会过来拿。”

    “我这就过去。”于承禹马上抓起手机和钥匙,换鞋出门。

    许秧舀了一碗白茅根荸荠汤给文文,看到于承禹的信息,嘴角弯了弯。

    “姑姑,你刚才笑得好好看。”文文捧着碗大口喝着,大眼睛却咕噜咕噜转着。

    许秧捏捏他的小脸;“好喝吗”

    “好喝,姑姑做的最好吃了。”文文嘴巴甜甜的,“真希望天天能吃到姑姑做的饭。”

    “那可能没办法了,要不你跟姑姑学做饭”许秧逗着文文说道。

    文文纠结了下,摇头说“不要,我长大后要当英雄,来拯救地球。”

    许秧闻言不由哈哈大笑,小孩子的童言童语可真是可爱。

    许澈看到于承禹,热情地打招呼,这些年下来,他们已经很熟了。

    他高兴地给于承禹推荐藕饼“秧秧做的藕饼,非常好吃。”

    他可是知道厨房里还有半盆没有炸呢。

    “谢谢。”于承禹喝着粥,吃着藕饼,临走还带了一小袋,感觉今天很是圆满。

    吃过晚饭,许澈把文文丢给许秧,自己跑去商场找刘莹,看小女儿。

    “放微波炉热下再吃,秧秧做的,可香了。”许澈把袋子递给刘莹,开心地说着家里的事,重点是文文的小红花以及藕饼。

    刘莹热了藕饼,分心地听着许澈的话,“你刚才说,秧秧今天休息,于承禹来家里吃晚饭”

    “对啊。”许澈用力点头,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刘莹却若有所思,秧秧休息竟然到傍晚才回家,再加上于承禹,容不得她不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