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

作品:《没有人能跑过我的马[西游]

    迎着徒弟们担忧的眼神, 天然子笑道:“不必担心我接受不来,和尚谁都能当, 自然会有品性不端的。”

    他没天真到觉得修佛的全是好人,不然历史上哪来那么多次灭佛举动。

    “你在看什么”

    街边的茶楼上, 男子顺着友人的视线瞥过去, 指尖摩挲着瓷器杯口, 眉心蹙出不悦。

    “哦, 和尚啊。皮相确是不错。”

    友人收回视线,把白开水倒进青瓷茶盅里,眼睛盯着热水缓缓倒下。

    语调亦是缓缓的。

    “他不错的何止皮相。”

    “你认识”

    “这是我第二次见他。”

    “我看你的样子, 可不像单和他见过两面。”

    因为……第一次足足见了百年。

    友人啜饮一口白水,眼中似乎洇着一段往事, 睫毛半掩时, 将所有反常眠葬。

    他岔开话题。

    “前几日你不是问我,何时想要回凤仙郡看看吗”

    “任有大小, 责有重轻。两年前凤仙郡出事, 你说忧心我初上位,我之于你是更重要的责任, 没有回去。现在已经过去两年,政权没有哪里不稳定,你是该回去看看——什么时候回来”

    “不确定。”

    “你去罢, 记得回来,法国不可以没有宰相。”

    “臣,遵旨。”

    友人走前没忘记先去柜台付账。

    算账的低声自言自语。

    “那两个人可真古怪, 天天来我茶楼,天天喝白水,白花那五枚铜板的茶位费。”

    那人追到天然子跟前,没说一句话,甚至连一声阿弥陀佛都没道,仅是手竖在胸前,对他微微一躬身。

    天然子回施一礼。

    看着好似只是普通的和尚间的对礼。

    对完,二人散开,那人转身,融入人流中。

    等到天然子换完关文出来,这人又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

    “一起”

    “一起。”

    令徒弟护法们摸不着头脑的,那人就莫名其妙和他们一起上路了。

    悟空打量着那人。

    身姿挺拔,气质儒雅,走路的距离竟是丈量过的步子。

    倒不像那些贼眉鼠眼,不安好心的。

    “师父你认得他”

    “故人。”

    那人自我介绍道:“我叫碧梧,碧绿梧桐的碧梧,是凤仙郡人氏。”

    “哦,凤仙郡……”

    八戒下意识接道。

    突然反应过来。

    “啊凤仙郡!那个许出不许进的凤仙郡”

    “对。不过,许出不许进是近几年的事情,且凤仙郡人是能随意进出的。”

    “独独许凤仙郡人进出哎呀,师父,我们得绕远路啦。”

    “不必,几位师父,我做保,带你们进去。”

    “咦,还有天降的好事但是,你保我们进去,不会损坏你的名声”

    “不会,我们凤仙郡人皆信佛,如果是师父们,我们是家家户户前来欢迎的。”

    “信佛信佛好啊,我们都是信佛的,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哪知,那人瞥八戒一眼,淡淡道:“我们不信阿弥陀佛。”

    “那信什么佛”

    “我们信的佛,尚且无名。”

    无名的佛,在凤仙郡中。

    然而到了凤仙郡第一眼,被吸引过去的不是佛寺,而是凤仙郡城门外的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方块字。

    “无论人与妖,入我凤仙郡者,皆需遵从以下律法:

    壹,人不得杀妖,妖不得害人,在郡外有纠纷的亦无例外,然血海深仇可不在此例。除此外,视情节轻重而定,判入牢三年以上千年以下;已发生命案者,斩。

    贰,禁偷盗,无论江洋大盗,亦或盗亦有道,凡是在凤仙郡中盗窃者,无论偷盗多少,皆服役三年,且在所盗财物上再加三成,赔偿失主。不论对方是否为富不仁,只要其财物不是烧杀抢掠而来,您皆无权决定去留,望知。

    叁,强|奸者一律处以阉刑,不论男对女,男对男,女对男,女对女。男子净身同时视情况而定或断手或剪舌或其他,女子阉割为缝合的同时视情况而定或断手或剪舌或其他。严重者强行实施偃甲人方案,既将记忆与意识转移到偃甲中,剔除七情六欲。若被侵犯者尚是幼童,强|奸者,斩。

    ……

    贰拾,在墙根或其他角落撒溺物或出恭者,弃灰于道者,杖六十。修行者以法宝杖之,切莫仗修为而肆意妄为。下同。

    ……

    伍拾贰,诸于城内街巷及群众中,无故走车马及其余坐骑者,笞五十。

    ……

    壹佰,凡诬告三四人或妖者,杖一百、入牢三年;五六人或妖者,杖一百,入牢十年;所诬重者,从重论;诬十人或妖以上者,凌迟处死。

    ……”

    八戒咂舌。

    “乖乖,规矩真多啊。”

    碧梧严肃道:“无规矩不成方圆。”

    沙僧赞同地点头。</p>

    <strong></strong>    “如同天条,要是缺少相应规矩,天庭早乱套了。”

    大鹦鹉却是注意到其他的。

    “恐怕不怎么好管吧”

    “一开始确实不好管,大家抱着:我不过是路过一下你的郡城,凭什么需要我受到管辖的心态。我们是先礼后兵,在城门口立好规矩,第一次犯小错又确实是不认字的,可以有官兵念给对方听,再犯便强制实施处罚。有反抗的罪加一等。开始时往往演变成全武行,尤其是一些过路妖精和修士,仗着懂妖术道法,想要把我们的规定变成空话,我们唯有动手一条路。

    后来,所有来凤仙郡的生灵,都清楚要守规矩。不愿守规矩的,我们可没求着他们过来。反正进来我们的城,就得守我们的法。”

    天然子道:“你们维护秩序十分辛苦吧。”

    一直表现得稳重随和的人,露出腼腆中带着些许激动的笑容,宛如年岁不大的大男孩。

    “这种事情,总要伴随着流血的,从我们当初做下决定跟从我佛时,便做好了心里准备。”

    凤仙郡说是郡城,竟是以一株参天大树为城池,生灵在树上活动,由机关控制着站台上下,碧莹莹的绿叶遮天蔽日,枝干是半透色,有水流其中。

    “要想晒太阳,上到树顶去,选一片叶子一躺,阳光照射过来时,就不怕被树荫遮住。”

    “要想用水,有专门取水的地方,你们应该看得出来,我们脚下的大松是一件蓄水的器物。用意取自:古有仙人好食松实,食之不饥不渴。每一片松叶,每一道枝干,皆蓄满了水,三年大旱一直大旱亦是不惧的。月之精生水,望舒一日挂在天上,我们一日不缺水。”

    确实是有神佛的世界才能做到。

    ——没有神佛,也无需去苦恼雨雪冰雹等有可能形成天灾的东西是神佛操控的了。

    大鹦鹉挥着翅膀往上飞,到最顶端,扫视完全郡后,回来问:“我看你们树上不长土,如何种植粮食”

    “你看树上挂着的松果,多不多”

    “多。”

    “那里容易晒到太阳,运土上去,开个天窗,想吃什么自家种。”

    “那浇水还挺麻烦的吧”

    “不麻烦。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名曰夔。郡中有居民原身是夔,平时喜欢泡水里不出来,哪家要给地里浇水的,请他从水中出来便行。”

    碧梧含笑。

    “倘使哪天出现意外,月亮掉下来,或是破碎开,有夔在,就有雨水。要知道,太古时期,天庭未建,天地间照样有风雨雷电啊。我们仅是想要这权柄回归天地,而非由同样有喜怒哀乐的生灵掌控。”

    九天神雷自苍穹破下,声势浩大。

    纵是齐天大圣亦不敢说自己可以全然挡下雷霆。

    玉帝是发狠了。

    他不介意容忍凡人闹脾气,将他的牌位扔到地上,如同容忍小猫伸爪子挠他,顶多是关上一段时间以示惩罚。

    但绝不允许有人想推翻天庭。

    此为——

    大不敬!

    大树扎根地底,沉默等着天雷降下,树叶沙沙,是猎猎悲风。

    雷霆与碧叶相触之机,团团荧光升起,把神雷托住。随后,有金光在碧叶之上,摊开巨大“卍”字。

    九天之上,玉皇大帝腾地自龙椅上站起,惊怒之色溢于言表。

    “净土”

    谁的净土

    灵山在反对他

    燃灯释迦摩尼拘留孙孔雀大明王

    灵山之于天庭,是臣与君,下与上,如此作为,岂不让玉帝觉得自己威仪有损。

    “金蝉子……”

    二郎神喃喃道。

    什么!

    众仙家拨开云雾望去,青冥之下,树桠之中,相比雷霆渺渺如一粟的佛子盘腿而坐,双目阖起,合掌默念经文。

    净土响应,无数金光涌入卍字,使其缓缓升起,托着神雷归天。

    人与妖自各房门走出,合掌前行,一路虔诚到佛子周围,闭目诵经。

    衣衫无垢,面容洁净。

    ——不垢不净,不见真佛。

    升到九霄,雷电化光,与卍字一同泯灭,落下茫茫光点。

    佛子

    不,该称他为佛了。

    玉帝亲下九天,凝视着天然子。

    “金蝉子,你要反天”

    私心而言,玉帝是最不希望金蝉子与天庭作对的。

    与辩论无关,与歌声无关,与灵山无关。

    佛子是他欢喜,看好的小辈。不说如来的私库,他的私库他同样开放过给小混球进去,任他挑选。

    情感上,不愿为敌。

    天然子摇头。

    “天庭亦是三界的一部分。”

    天庭没有对不起人间,玉帝也不负他三界之主的位置。

    “凡人是否要求神拜佛,由他们自己决定,我无权干涉。”

    “我只是……”

    天然子起身,眸子不染纤尘。

    “想让人间成为净土。”

    作者有话要说:  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

    ——《唐律疏议》

    凡诬告三四人者,杖一百、徒三年;五六人者,杖一百,流三千里;所诬重者,从重论;诬十人以上者,凌迟处死,枭首其乡,家属迁化外【正文中有适当修改】

    ——《诬告法》

    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名曰夔

    ——《山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