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来到战国(五十一)

作品:《我与长生

    又玩了半个月, 店铺的东家跑来张望。羲和看见后, 他这才硬着头皮上前问,“请问你这生意还做吗”

    羲和丢拿着麦芽糖磨牙,燕国的吃食她都吃得惯, 就连他们东街家的麦芽糖都比着更甜。她买前尝了小指头大,含在嘴里甜丝丝的很喜欢便阔手买了半斤。小二称秤的时候就笑, 说能吃上许久。羲和听了不以为然,没想到她磨了半天还没吃下一颗来。

    听闻东家问话,羲和点头, “做,明天就开张。”

    “诶, 也也不用这么急。”

    “无事,反正我也无事可做,就劳烦你走一趟送豆子过来。”

    羲和丝毫没有客气, 她虽然没有太大的欲望,但是日日吃喝时日长了也没有那么大的意思了。说来说去, 还是劳动赚钱才是长计。

    东家听到差遣他, 心中发恼却不敢吭声,笑呵呵的应下让她等着。不多时, 就有小二扛着一袋豆子过来。

    东西送来了, 羲和自然就要忙活了。有赖于当年的木匠进修, 手动力十足的羲和早早准备的做个水电力发动的木头人磨豆子,后来有吉量在遂没有用过。如今无人陪伴,羲和将木头人从杂物房里抱出来, 对着木头人的肚子倒下两瓢水来,再帮着轻轻一推。

    哗哗水声流动,木头人缓缓推着石磨转动。

    羲和坐在门梯上,看着木头人在原地摇曳腰部推磨,看似动作柔软却是个没有感情的模样。想了想,翻出一件旧衣套上去。

    “你说那个吉云草真的存在吗”

    ‘哗哗哗’

    “千年的吉云草就拿给喂马,多浪费啊!”

    ‘哗哗哗’

    “是吧,你也这么觉得吧草没找到,他现在还……”

    因为和吉量的交流无障碍,羲和觉得马语进修的差不多了,信心大增之下对着另一种品种也产生了兴趣,而且劲头是说不出的勇猛说得不停。这个新对象不会反驳,也不怕被笑,甚至可以畅所欲言。

    只要不被第三个人听到就好。

    黄昏落日,家家户户炊烟四起。忙碌了一整天的人都赶着归家去,邻里与她一般住在铺子后的一家子都在,热热闹闹的自然没有闲人爬墙来看她。

    原来就吃了不少东西,羲和觉得不算饿也懒得再做。将耗费时间的做了放在一侧,她便自觉的上床睡觉。

    漫漫长夜,也无甚可以打发。

    次日天未亮。

    擦亮火星子,丢进柴火里尽职尽责的燃烧生命。灶上的大锅里装着的豆汁很快就咕噜噜的冒泡,羲和一手叉腰,一手将泡沫飞走。虽说有了这头锅就能做些炒菜一等,但是印象中的许多调料还未能有,自然的烹饪方面依旧保持着炖煮蒸烤,但这不妨碍她做豆腐的技艺越来越熟稔高超。

    天色蒙蒙亮,豆腐已经差不多了。

    本能的打了个哈欠,抹掉眼角的一抹泪珠,眼看着还有时间又做了一份豆花饭给自己做早餐。

    支开窗板,刻上今天要卖的豆腐和少许豆花价钱。喝了一碗热热的豆花汤,羲和一面等着客人一面兀自吃起来。

    这让已经以为她不做生意的人侧目。

    有人看了过来,羲和眼角都不带专心吃自己的豆花饭。有买过几回豆腐的妇人走进来看,看着与豆腐相似却要老上一些,沾上红色的酱料,吃的羲和更是眉飞色舞唇色大红。

    “店家,一样半斤。”

    抹了抹嘴,羲和笑着收钱交货,“常来。”

    “好,你也要常开。都以为你不做了,家里孩子前两天还说要吃呢!”

    “没事,以后会常开的。”

    赚钱的事情,谁都不会嫌。钱越来越多,人也会越来越精神。

    羲和扫了会儿的苍蝇,很快又来了生意。除了照料家中的妇道人家,还来了个家境不错的小公子身穿不菲绸衣,领着两个仆人前来。

    如今还是诸夏历史中的上古时期,男子多是身形高挑修长之辈,这个公子踩在外面略矮的街道上反而还比羲和高上半头。因此,羲和留神了他的模样。

    北方男儿生的浓眉大眼,气概如虹,看身形行走间也是个常年习武的人。偏偏他走了过来,面上带着刻意的浅笑,神色隐隐绰绰的看了两眼,“风姑娘安。”

    上门的都是喊店家,只有这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少年郎才会这样作态称呼。

    都是礼貌爱美的好孩子,羲和表以笑意点头。

    “风姑娘的伤可好了不若请一人来帮手”

    “不用了,铺子小,人多反而不便。”

    “是我莽撞了。”说罢少年郎又垂眉看了看板案上的豆腐,都是白白嫩嫩的方状,面上由白布遮盖。他眼下很快,将那青葱玉手揽在心里,“还是一样,一样一斤吧。”

    羲和隐约的笑意露了出来,面上如沐春风,“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p>

    羲和的动作是依旧的麻利痛快,只是仆人帮忙拿豆腐的时候竟问了一句,“不知道风店家这里可能做送货生意”

    “嗯”

    少年郎眉眼放低,俊朗面容透着和煦笑意,“是我家中祖母,她牙口不好最爱吃姑娘做的豆腐。前几次仆人手上不知轻重,回去后烂了一半,祖母为此很是生气。若是姑娘方便送上门来,想来买的也能更多。”

    羲和目光放到仆人身上,看他两人小心的捧着叶子包好的豆腐。这是她特意挑选的叶子,叶骨有些硬,花点功夫就能折叠成小盒子状。按道理说,买了就心知肚明要小心对待,怎么也不该说烂了。但是人家的连理由借口都说了,送上门的生意怎么也不能推辞了。

    只是吉量不在,拉回来不算难,但是还要另出一大份的粮草豆子。怎么算,都觉得有些不划算。难不成,去买头驴

    可惜驴还是稀罕物种,重金买来也是不划算的。

    眨眼间羲和的心中各种思量,面上却是应道,“看看吧,如果方便就会写在板上。”

    如果没写,就不用再来说了。

    自觉得今日已经多说许多,彼此也有了很大关系进步的少年郎心中欢喜不已,他眉梢一动就被仆人看在眼里。

    一众人离去时,他声色不高不低,让后面的羲和听得一清二楚,“府后北街的铺子开了,可要去给老夫人买点点心”

    少年郎闻言点头应下。

    羲和耳朵本来就尖,这样的声响是再清楚不过了。这让她有些苦恼,在心中开始盘算这上门生意做不做,该怎么做才好。

    人总有些毛病,不知道的事情还罢。但是摆在面前一清二楚的高处总是打动人心,虽然难处也是清晰可见,但无端放弃又有些可惜的心态让人放不下去。

    本来就为此烦心,偏偏对面有个年轻人数次走过张望,更是让人烦闷不已。

    直到他走到面前来。

    羲和以为又是一个被脸迷惑的年轻人,没想到还真是。只不过他扭扭捏捏的模样并无任何男女之情,反而是好奇与敬仰。

    敬仰

    “你认识我”

    “是。”年轻人点头,他打着胆子抬头看着羲和,想了想问道,“敢问店家可是从贵生学院而来”

    羲和挑了挑眉,仔细的看着他的样貌姿态,“我从未见过你。”

    别的不敢说,学院之中她见过的师生都在她的脑子里有着印象。尤其是来问过学业功课的,她甚至连名字都记得。

    年轻人知道自己真的没有认错人,虽然穿着打扮变了,但是模样姿态总是记得的,他连忙作揖,“院长学生入学第一年曾在台下,有幸听得院长作期末论坛,胜却十年书。”

    在院外得到学生的追捧,这本就是羲和开山立院曾臆想的景象,也是在学院中数次睡前的幻想。但是臆想成真,实际情况却不太美妙。

    羲和将热乎的一板子豆腐端出来,看着热气氤氲而起,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好歹整装秀雅,也没有穿做家务的围布。也怪不得人家见到了,也犹犹豫豫的不敢相认。

    越想她心中越坦荡,本来人生之中顺顺当当的事情就不多,这点遗憾反而觉得本该如此,就不能想象太过美好。

    羲和语气自然,“第一年”

    “是,后来听闻院长出门去了。”

    “那你如今”

    “学生是兵科乙班乐中。”

    “燕国人。”

    “祖上曾是,如今随父而来便回赵国。”

    乐中的衣衫装扮皆是士家贵族模样,不似是经商之人。再想他的三言两语自我介绍,羲和心中了然望向大街上显目的一队车马,“你可知那是谁”

    乐中随之转身去看,“如今的燕国太子。”

    “你们认识”

    “算是。”

    羲和更加肯定了猜想,“你回去前有空就来帮我,如今先拦住他,就说我不见他。”

    说罢,就麻利的收摊关门数钱去了。

    羲和动作雷厉风行,乐中眼巴巴看着眨眼间木板挂休息二字,豆腐收回去木板再勾着。一整年店铺木板平整,不留丝毫缝隙。

    乐中惊愕,再转身时却满面春风。

    作者有话要说:  乐中,设定为乐毅之后,了解的都知道又是一个功劳很深的大臣。但是人家干脆利落,你这个燕王不稀罕,我就去赵国后来被封君。

    那个不稀罕他的,就是燕惠王只是少年积事看他不顺眼而已。后来后悔了,想要道歉挽留反而被乐毅说了一顿,改成了他文字上的得意之作,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反正又是一个你今日对我爱答不理,明日让你高攀不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