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走过春秋(三十八)
作品:《我与长生》 春夏秋冬四季之轮。
渡过下山时生意凄凉青黄不接只能吃老本的纠结不安后, 日子渐渐风生水起。
山里清闲日子太长, 太闷。
羲和一则生钱,二则松骨, 四海为家奔走两年后, 手里存着的木简也都一清二白散干净了。
她并非见到人就送木简,遇到那些大夫诸侯,商户士卒, 一看能有生意来往的都不容错过。除此之外, 简单的钱货两讫即可。
从此走走停停,或游或行。
连跑了两个月的生意, 羲和打算找个地方落脚。正巧, 她又遇到了有过几面之缘的下将军。
两人从他国路经的时候, 曾有缘驻步时擦身慰问, 以至于两人来不及寒暄又匆匆离去,更不知彼此姓名,但有着几分印象。
羲和若要打听也简单, 但她更喜欢听到本人来说, 便想下次见面把车上皮袋里的竹酒相送。
当是交个朋友。
可惜, 他却没有这个福气。
羲和站在山后, 看着其国君悲恸拉棺前行,以一棺两椁之礼将他厚葬。
她提着皮袋, 思量再三对着棺椁方向手臂微转,小心翼翼的将袋口倾斜向地。
极小的一滴,两滴。
第三滴的时候淅沥沥的流出来。
山丛清风, 将细流吹散。
羲和连忙收回,抱着皮袋自己饮下一大口。
“一路走好。”
回去的路上她预备回骊山拿东西,竟然收到了有人寻她的消息木简。
来信者是吴国大夫,伍子胥。
让她惊喜的是,伍子胥来信言寻到一对擅铸兵器的夫妻奉吴王之命要去吴国。
木简在十日前就到了,羲和算着日子估摸那对夫妻已经往吴国而去,故而她拍着吉量的大臀转向吴国。
吴国要攻打楚国,其吴王好剑,故而身为大夫的伍子胥听命要为士卒们打造一批精良兵器。
羲和赶过去的时候,官窑已经打开。有着伍子胥的庇护,她将半成品的马槊呈上,“我虽打造出来,却不能如尝合上。”
以至于一根棍子分成两根短棍。
莫邪见此想笑,倒是丈夫干将眼眸一亮,臂膀有力的捧着细长石剑,“这是姑娘亲手所铸”
“铸了几年的功夫,石剑常火炼不得所以要辛苦二位了。”
“能有幸为姑娘相助好兵器也是干将之幸,但要等上一些时日。”
望着两人身后热火朝天的火窑,还要被叫来做苦差的半光身子的男人们,羲和禁不住将目光在那结实好看的肌肉上欣赏一遍,轻声答应,“好。”
在伍子胥的府上落脚为贵客,羲和刚到的时候受到了其夫人意味深长的打量。
羲和并不在意,只是很欣慰伍子胥的知恩图报并闲说两句。虽然没有故意,但言语之中免不得透露出彼此之间这些年发生的事,一开始时其夫人还有心插上两句,后来就被伍子胥轻描淡写的支开。
那夫人比伍子胥年轻许多,容貌秀丽,显然是老夫少妻。
却不是她曾见过的恩爱夫妻模样。
伍子胥也只是蓦然饮酒,不理夫人离去希冀哀怨神色敬了羲和一爵。
羲和无畏,但夫人失礼实在不该。
看着眉间已成型的折痕模样,仿佛是用刀子刻下去般,无声的倾诉本人的心事重重。
伍子胥的笑并不轻快。
“你诚心准备要攻打楚国”
“是。”
楚国如今却是是昏君当道,吴国攻打而来无可厚非,毕竟在伍子胥多年来与吴王相辅壮大后,也并非是以卵击石。
但,“为了伍家”
“是。”
羲和不说话了,只是望着坦诚以对的伍子胥报以一笑,“原来如此。”
“羲和也是要劝子胥”
“不,人无完人,你的磨难并非常人能比,也非常人能懂。我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人,只是希望你莫要牵连无辜。”
楚国百姓何其无辜,大军倾轧死伤千万,若是吴国大胜其多半会成为奴隶,实在可怜。
虽说数家诸侯皆有长短,楚国在其中并不讨她喜欢。但也不喜欢在世间中,多上一抹压抑浓墨的地狱,不喜欢。
伍子胥不语,羲和转眸想到一人,“说来你到了吴国多年,可与当年的渔夫有过再见之缘”
自然是没有的。
已然是一头自然白发的伍子胥些许落寞,神色肃然。
显然羲和的言语他并非听不进去,但他又天生性情如此,家仇在前埋在心中多年,要他轻轻放下是决然不能的。可若是不牵连无辜,他又如何进楚以报心中大仇</p>
人人都有抹不过去的心事,此事之后两人不再提起。
羲和很少在吴国逗留,这一处原来是小国,才刚成国时还在晋国国君的指使大军压向楚国等地。虽是小国,但气势凶狠,咬着人就不松口很让诸侯头疼不已。如今止干戈开阡陌,治理经济整顿军事多年,名声愈发壮大远扬叫人不可小觑。
加上不同的风土人情,羲和在此过得如鱼得水,其中还出行做了一趟生意。
途中在饭馆落脚吃饭时听到近处有众人百千深色宽衣,昂首阔步,口中念念有词颇有韵律。前者一语,后必有一人接一语。
许是地势缘故,声音传荡散开听不仔细。但是隐隐约约的,羲和竟觉得有些耳熟,似乎曾经听见过。
但这千百文士出行之壮观,她却是头一回见。
小二见她怔愣窗外,提醒道,“那是鲁国智者孔子和他的学生们。”
“孔子”
“是啊,许多诸侯还对他礼待有加,前些年还与老子一同相交。”
“老子”
仿佛是山里来的野人,竟对两位大智者不曾听闻,小二觉得奇怪却又兴奋的与羲和说了起来。如他们这种的平民百姓,只顾得肚子温饱,自然对饱读诗书,懂天地学问被诸侯敬重的文者钦佩不已。
羲和听得眸子发亮,以前的记忆太过久远,但是铭刻在木简上就有老子孔子两人。偏偏她行走多年没有听到,心中不是不狐疑。
如今一闻心中竟然说不出的欢喜和安然。
窗外看着千百人,但在小二言说未尽时就与她擦身而过。
没来由的,她想到了伏羲。
当初部落众人随着伏羲而走,那样的神色欢喜也是如此,远远看着就叫人喜欢。
可见世道总会好的。
可惜千百人中似乎都是男子,她贸然上去估计心得无法交反而被他们防备。
应该寻个出名的人做筏子。
羲和如此想着,回去的路也短了起来。飞扬的好兴致一路前去,直到到了吴国后却是大为扫兴,甚至难掩怒意。
“我的剑连窑子不进,只是让干将帮我打一打,他凭什么要我的剑!”
伍子胥叹气,“我与国君说了,他”
“带我去见他!”
事实上,爱剑的吴王不需挪步再见。羲和去拿她那把大功告成的马槊时,正好看到吴王与一大夫一首一尾的抬着马槊赏阅。
观衣裳知何人也。
羲和大步流星向前,单手向前一把将马槊举起甩在身后。
欣长沉重的马槊在空气中甩出沉闷气声,呜呜作响干脆利落。
再看主人竟是个红衣绝色佳人,吴王心中更是大喜,原来想说笑旁人拿不起的话也都收了回来,身形倾前去,“这就是风先生”
“呸!”
羲和怒发冲冠,部落儿女除了吃的,最看重的就是手里的兵器。如今有人敢垂涎她的东西,只恨不得打的他跪地求饶才好!
一侧大夫伯嚭面色阴沉,“你这个女子,竟然敢对国君不敬!来人啊!”
收回马槊,羲和睥睨一眸,“吴王再不济,可我与他说话,哪轮得到你插嘴”
“你!伍子胥!这就是……”
石剑与长矛相接,羲和轻轻一指,槊尖几乎抵在伯嚭的脖子上。他瞪大瞳孔,惧怕跳到了嗓子眼见他无声无力。
吴王皱眉,又忍了忍面上一派和煦之色,“误会了,寡人只是”
“呸!”
羲和不耐打断,众人面色一颤,跪在一侧的干将莫邪更是心惊。
“这种事情还用说!他人之物怎能贪婪!枉你还肖想踩着楚国做霸业美梦”
“我看是做梦!”
“大胆,你竟敢!”
“我有何不敢国君无德无能,被我说破还要杀人灭口不成”
羲和看他犹如傻子,想到伍子胥蠢货一般为吴国卖力,他看自己时还带着一丝意动,没来由的就是火冒三丈,“我看你还不如回娘胎再学一学为人之德,为君之礼!再好好看看人家楚庄王是如何称霸的!”
为了公正,羲和吹起骨笛时还回身骂了伍子胥一嘴,“傻子!”
女子怒骂国君,传出去贻笑大方。士卒们回神来想要去阻拦,却听国君喊住。
吴王望着车上女子, “是寡人之错。”
故意痛骂的羲和见吴王如此,撇了撇嘴,觉得伍子胥也不算尽然眼瞎。
无人追赶,羲和便任由吉量漫步出行,直到一声牛声渐近,她捂着平坦的肚子坐起。
牛上老人看着吉量,待她起身后两人恰然对视一眼。
见是有主的青牛,羲和神情有些可惜。
“羲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还没摸到电脑,就被通知又是要去听两天课……然后只能穿插着用爪机啪嗒啪嗒ノ`?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