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来到战国(八十九)

作品:《我与长生

    窦姑娘那副见鬼的模样, 还有倒地时利落的姿势, 皆让屋中众多女人反正不及。

    安静的屋中甚至能听到有人长舒口气, 而后看向来人。

    羲和不高兴的抬起手, 摸着那张泡澡都要顾影自怜的脸, 是很好看的呀!

    众人面色迥异, 唯有窦夫人让婢女将女儿扶到床上,自己则抓着羲和的手更用力了。她眼眶发红,眨眼便落下泪来, “神医啊!”

    “……”

    闻风而来的窦家家主站在门外激动喊道,“快, 去准备薄酒好肉!”

    底下家奴婢女自然一阵荒乱。

    “……”

    羲和觉得这家子不是撞鬼了, 是根本脑子不太好,“还是先等我看看吧。”

    窦夫人恍然点头, 似乎才想起这不是方士而是医者,摸去两行眼泪请道,“是是是, 神医请。”

    等到婢女收拾好,羲和坐在床前把脉察色,淡定面容下心中不由一惊。

    人可以说谎,但身体是诚实的。

    表面上脉搏平滑有力,只是比常人衰弱细虚一下。但她医术也非常人, 只要细心探索便知其脉象隐隐浮取应指,急促细虚。这分明是长时间的惊吓虚弱之脉,却在她把脉的片刻急速平缓下来。

    羲和有一瞬以为她偷吃了救元丹。

    但她没有, 只是在人群中看了自己一眼。

    羲和觉得有些狐疑,尤其是那张睡下后面色苍白的脸,她还记得刚才照面时一片发青。隔着门外,她都能听出窦姑娘的声色尖锐癫狂。

    正常人不会那样,更遑论大家闺秀。

    真有鬼

    羲和垂眸,盯着窦姑娘那白嫩柔荑陷入沉思。

    “……”

    窦氏夫妇面面相觑,原本欣然的面容惶恐不安,在许久得不到反应后更是胆颤心惊酸了鼻。

    只听一声,“儿啊!”

    窦夫人扑在床侧,经月以来惶惶难眠的瘦削脸上簌簌落泪,并一把拽着窦姑娘的手臂嚎啕大哭。

    脉象变了。

    羲和后觉抬头,发现窦家主竟然也在床前扁着嘴巴忍泪,老脸纵横很是难看。

    主人家是这样,底下的奴仆少不得也是一片伤心哭泣的样子。

    一阵嘤嘤哭啼传荡开。

    这是战国年代现代剧,快乐的窦家人

    羲和滑稽不已,只能冷着脸将脉象转述,并开一剂清心调理的方子。两夫妻这才后觉闹了笑话,窦夫人哂笑擦脸,窦家主扬声又是大喊,声色高扬,“布膳!”

    话音一落,屋外便是爽快利落的应答声。脚步轻快疾速,想来早有吩咐。

    窦家做的还算得体,应该是提前打听过羲和的饮食爱好,整整三大桌子肉食美酒摆在面前。跟着同来的王夫王白被挤在后面,眉头高拢的看着两个婢女在旁殷勤倒酒夹菜。而窦氏夫妇眉开眼笑夸赞吹嘘先生的好,这让两人都与有同焉的得意与自豪。

    窦姑娘在内院,二人不便跟随进去也就不知详情。但是本着对先生的信任,本能觉得医治一个小姑娘不算什么难事。

    至于窦氏夫妇将先生吹上天的话,不善言辞的二人眼眸微闪,默默听在心里,想着日后能挪出来用一用。指不定哪天先生听得高兴,又传授两句也未必不能。

    看似这样和谐一堂,却不知道当事人哭笑不得。

    在心底里掐指一算,除了沉睡千载,她风羲和也是活了五百五十年的人!竟从未见过如此仁善之人!

    自己分明毫无作为,却有人心甘情愿将功劳按在她头上。还殷勤小心的伺候着,叫羲和有些下不去手。她倒不是不好意思,实在是有些奇怪,“你就认定是我救了”

    “神医一来便散了满院的阴气,自然是您救的!”

    “……”

    “阴气”

    道家有阴阳两说,比人而言女子为阴男子为阳。她分明是女的,怎么会驱散阴气

    难道是她杀气太重

    但她进门时是笑着的。

    “姑娘明明是晕厥,又怎么肯定是我救了”

    窦氏夫妇也明白有些古怪,遂笑着解释,“张方士说这山与县相连,沛县昌盛,山中气运华盖。山鬼威势厉害,缠上我儿叫张方士不敢得罪送走。后来山鬼总在赶集走场时弱几分,张方士察后才知是因为先生乃大恩德的善人,身有金光大道,鬼怪邪物自然被惊吓屏退。”</p>

    <strong></strong>

    羲和点头,她记得的,赶集这种事情她一次不落。

    窦氏夫妇对自己的话深信不疑,见她这般更是眉开眼笑,似乎他们信了,说出来别人也会信了一般。

    “……”

    再与王夫王白两双茫然又好奇的目光,羲和全然无力反驳,只剩下心中疑虑的点头问,“张方士在哪”

    “回家去了,说神医愿意见他便来日登门拜访。”

    “不用了。”

    羲和否认坚决,“江湖人士,混口饭吃不容易。”

    张口谎话连篇的人不是少数,她也曾于热闹前旁观说笑,但若是事实,人自然会不请自来。

    静候就是。

    光看此事,便知道神医与方士的差距。古往今来都是弱者上门拜访强者,羲和这般淡若清风漫不经心的模样,越发让窦氏夫妇觉得是高人之姿,合该如此。

    窦夫人跟着出门,“那我儿”

    “放心吧,窦姑娘情绪大起大落,就是难得能好好睡一觉而已。准备些清淡养胃的吃食候着,过两天就能活蹦乱跳上山玩了。”

    “不上了不上了!”窦夫人脸色发白,惊魂未定的摆手,“姑娘家大了,该收性学着管家才是。”

    虽然话没有说完全,羲和却禁不住的滑下嘴角笑意,如今没有女戒女训这种狗东西就自觉的束缚自己,真是扫兴。

    三人没有逗留,收了钱就匆匆离去。

    窦家主见神医原来神情生动并不严厉,偏偏最后走的时候显得沉闷,连忙拉着夫人在旁听问。

    身后还有低低切切之音,三人出门后转了两圈。崔斯特前两月包袱款款回家,算着差不多又过来了。羲和想着第一时间去挑东西,特意的转去了西城竟然遇到了刘邦。

    在父亲面前大放厥词的聪明小子,正在诸位朋友拥趸下步子大摆的走着。因没有长辈在不讲究规矩礼仪,稚嫩的脸上扬着大笑,与友人勾肩搭背间,脚下更是轻快的蹦跳步伐。后面所谓的小弟们则拎着一纸包,一甩一喊的在街上招摇过市。

    一看就知其出身高低。

    倒不是看不起,只是带着几分偏见不满。

    王白撇嘴,“小泼皮。”

    正是兴头的刘邦转眼不见踪影,羲和不难想象他看见自己后是什么表情,但她最近也试探了许多次。对于十来岁的孩子,羲和还是很有宽容心的。尤其是看见他的一瞬,她陡然想起刘邦都不知道信简,也想起院子里放着的箱子和青铜旧器。

    因对鬼怪流言好奇,当时真的是抬脚就出门。

    羲和仰头看天色,尤不放心道,“回去吧。”

    反正崔斯特两人都会单独留下她要的东西,亲自过去不过是游逛的借口罢了。

    羲和没了兴致,王夫王白自然不会多嘴去问。他们知道崔斯特不是外族凶民,但两人长相大不相同,又不能如先生一般数日后便能学会外语,过去了两人也就傻子似的帮着端端抬抬,不去正好。

    定好了主意,三人便大步流星回去。

    开门进去,羲和笔直就往后院木箱前咚咚咚的开始做箱子,再放小心宝贝物件进去。这些都是匠人亲自打的东西,除了略有破损外,后面送来的许多都是完好无损。羲和不知道能收藏多久,只是尽量的让它完整的存在着。清扫置放,再做标记与笔记。

    习惯性的铺在一件事上,再加上身边有人负责一日三餐加点心甜汤,羲和整个人沉浸其中全然没有察觉时间的走动。

    待她大功告成时,刘邦已经无功而返两回,窦姑娘也在两天前登门拜访。

    窦姑娘不过舞勺之年,还是天真烂漫时,再次登门笑吟吟的见礼,望着羲和夸道,“神医长得真好看。”

    这样不将就措词,真心实意又直接的夸赞深得羲和欢心。

    “好孩子快坐。”

    羲和自然的浅笑,察色的同时让她伸手来号脉。窦姑娘的气色很好,脉象平稳。只有些许郁色,但在她坐下后自然的埋怨家人只准她习字管家不能出门也就明白了。

    小姑娘活泼,不用羲和问便对救命恩人表以善意,很自然的就说到了山鬼上。

    “山鬼什么样子”

    “有点奇怪,”窦姑娘用手比划两下,“山鬼头上有两个角,和头发一样是红的,嘴巴和野兽般,大牙又尖又长。其他和人也差不多,就是浑身都发青的,也穷得很没有衣裳穿,只能穿半身叶子遮羞。”

    “……”

    窦姑娘连忙道,“我还画了一幅,您看。”

    说着就用怀里拿出一张折起的白布,两手将其展开铺平。羲和皱着眉头看了半晌,“这角”

    “我怕别人看不见,特意画大的。”

    羲和看着那张比划的手指,犯起狐疑,这不就是部落里正式装扮吗

    作者有话要说:  掐指一算,别说我写得慢了,一百来章度过了五百来年,真的蛮快了……

    山鬼这里抛砖引玉,只是为了后面和羲和贴切的一件事情,很快会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