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来到战国(六十九)

作品:《我与长生

    蒙学半年也可为一期, 年节狂欢后阿丑就被丢进去上学。

    入学时还闹了些许笑话。

    白起在旁高声叫名,让学生上前去拿牌子。充当家长的羲和站在一旁,眼看着点到名字阿丑后仍旧东张西望很是新鲜, 她手指勾了勾。

    察觉到的阿丑抬头笑, “先生”

    “白先生叫你。”

    阿丑惊疑的上前,结果还和白起有了争执。

    “我叫阿丑!”

    “那是小名,大名为赵政。”

    “不, 我就叫阿丑!”

    小脸不高兴的耷拉下来, 只是记着先生所言要尊老爱幼才强忍着伤心说道。但他年幼, 多少显出几分委屈模样,小手捏成拳头连校牌都不肯要了。

    羲和无奈,帮着接过将孩子拎到,抬手就是一个大脑崩。

    “先生!”

    “秦王阿氏”

    阿丑摇头, “赵氏。”

    他记得来的使者们自称, 又有先生叮嘱少说多听,别的不说哪一国的氏这种简单事情自然清楚。

    “别人都尊你秦太孙, 那你说自己叫什么”

    “阿丑!风阿丑!”

    这个名字听着都丑。

    羲和无语,“哪来的风”

    “先生啊!白先生上次说的, 他母亲拜先生为师, 所以跟先生一个姓氏。”

    白起也是到了老顽童的岁数, 心思分神的总会飞两道眼光看来。羲和猜想他是喝醉了酒, 随手拉的阿丑说的话。但孩子总是有些莫名的天真,以至于羲和不得不讲究人的姓氏由来。并表示从官方来说白起之母也不姓风,只是对于养育的些许恩情罢了。

    当初带着小妞, 早在与秦缓一同游医时路径她的故乡。只是旧事过往,再回去又不见家人,小妞这才彻底死心的改名换姓跟着羲和这个不像话的师傅。

    阿丑很是失落,心底犹发的紧张让他拽紧羲和衣袖,“那先生以后等我嫁人,也不要我了”

    “你要入赘”

    “入赘是什么”

    阿丑很是虚心好学,羲和想了想,“谁说的嫁人”

    “伙房的张大娘,她说刘姐姐要嫁人了!”

    “她和你说的”

    “我听到的。”

    其实嫁娶在羲和的意识里相对薄弱,更倾向于说两人一同过日子看谁更强势罢了。还有入赘,想来有作为有志气的男子都不会答应。如今年纪小不懂事,日后回想也定然是哭笑不得。

    羲和将这件小事记在心上,等多年后的某日再提才有意义。而眼下帮阿丑把牌子挂上,语重心长道,“好好上学,听先生们的话。若有不懂就要问,这些事情等下学后我再与你说。”

    “好。”

    阿丑乖乖点头,背着小背包默默地走到白起身后。他本来就是在学院里长大,身边也有熟悉的面孔,因而并无其余学生的纠结不舍。甚至下学时还高高兴兴,自觉的敲开办公舍门。见到没有旁人,他连忙坐到对面的高椅上,习惯性的说起这一日里的事情。

    都是琐碎小事,这个孩子哭了,那个孩子摔了。

    阿丑都尤其骄傲的笑,自觉地认为自己好多了。但他的笑脸也在求问嫁娶入赘之事,羲和低声和他解说其中意思之后落了下来,整个人情绪低落起来。

    孩子性情作怪,羲和没有管他,只是过用饭后阿丑特意去了伙房里。出来时得意道,“张大娘说了,我长大后是娶夫人的,不嫁人不入赘。”

    “嗯,以后记得就是。”

    阿丑甩着小腿,跟着羲和放缓的脚步慢慢回到小院子里去。因为冬日雪后融化,路面滑溜容易摔跤,他不敢像以前那样乱跑乱跳,反而是小心走着并伸手牵住羲和。

    羲和自然的牵住他。

    阿丑仰着头看着昏黄天色,层层暖橘染着入目的所有天地。寒风拂来,白雪染上橘色,映着些许光色。初春山间依旧寒凉,在人人都努力添衣难免有些惧寒瑟缩时,羲和依旧是不动声色的单薄衣裙。

    衣裙都是浅色为主,皆看衣铺的姑娘想要她穿什么,送来羲和就穿。除了每日出门前费神的发髻之外,羲和都从容不迫。只是她本来就容貌出挑,略做装扮后漫步山间,更显得自在逍遥别具一格。

    手心是热的,阿丑仰视着那张姣好侧脸,“先生”

    “嗯”

    微微低头,眉眼衬得更温柔来。

    “你以后也要嫁人吗”

    羲和无法想象自己有一天小鸟依人的模样,本能地觉得依靠他人总不如自己给的安全感可靠,“不太可能。”

    阿丑却不懂她的意思,满面诚恳道,“那先生你等等,等我长大了娶你。”

    “什么”

    “入赘也可以。”阿丑以为她不愿意,他从小在学院里长大,对比之下那些偶尔见到的秦国使者并无多好感。

    羲和的手被紧紧拽住,也在无声的告诉他的真心。</p>

    被三五不时的童言无忌哄,羲和笑着没有再说。反正长大后,阿丑可以嫁人但赵政不能。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蒙学的学业不重,由浅至深由少变多,慢慢地在潜意识里给孩子们打下基础并培养基本的学习爱好与习惯。

    前期一年磕磕碰碰再到后面,阿丑也偶尔会跟着闹过,但都被耐心不足的白起无情镇压。再兼之并非全都是枯燥学习,有许多是因个人爱好学习,阿丑很快度过了三年的快乐蒙学时光,以不错的表现与哼唧直升进入贵生学院。

    因为成绩不错,阿丑进了乙班。

    赵异人闻知后特意又送来东西,都是学生入学所需,其中还有一封家书。羲和没有看,就让使者亲自递到阿丑的手里,而自己也有一份。左不过就是那么几句,羲和一目十行看完就把其烧了。

    使者见她动作自如流利,垂下眸子看阿丑。

    阿丑坐姿大方,将家书收在袖中,“家父家母可好”

    “哎,还是老样子。只是身子还好,就是太孙不在,公孙子楚时时惦记偶尔犯症。”

    “有劳大人走一趟,还请家父家母莫要多虑。此处有先生照顾,我必然是安然无忧定心入学,不辜负家父的心意。”

    阿丑言说得体,顺着使者的话模样乖巧懂事。直到那人离去后,他才落下神色来看着家书。到底是自己的至亲骨肉,羲和也是有问必答,从不遮掩他是赵异人亲手送来的事实。因而从未逢面,对于亲人阿丑始终保持着应有的亲近与好感。

    他总盼望着相见的一日,也会在使者来时不在犹疑之外的对父母询问安好。

    可惜,使者的嘴里总是那么几句话。

    赵异人与赵姬处境不佳,为了阿丑赵异人忍痛父子别离,而今多年惦记在心久后成病……

    这些话阿丑初时还懵懵懂懂的,但在入学后所见所闻,渐渐地也明白使者话里的真假。但赵异人的初心之善让阿丑没有意见,但除此之外也会让他越发惦记自己的生母赵姬。

    “你母亲我从未见过,你若是想要见她也未尝不可。”羲和算着自己在此又呆了六年,适时的丢下好处来,“只要你进了甲班。”

    “当真”

    “我何时骗过你”

    “谢谢先生。”

    阿丑当即应下,生怕羲和还要丢下别的要求,并拿着身旁的春秋看起。

    这不是如今的春秋,是他在后院里发现羲和小书房里珍藏的一卷。藏书馆里也有一份,但他未能上到三楼,当时翻了两页察觉其中内容不同后缠着要看。也是仗着关系亲近,阿丑得以允可自己抄下来细细阅看。

    其中多少事都是羲和所闻所见甚至亲身亲历,不论阿丑求问什么她都能对答如流。

    阿丑对此受益匪浅,学业上奋发图强。学生们不论尔身份贵贱,只以学问相交,他的表现很好的将自己融入学院之中,也很快的进入甲班去。

    当日,羲和将老车再重新敲敲打打维修一遍,叫来吉量一同前去秦国。

    阿丑并不知赵姬仍在赵国,一路上期盼欢喜的在城中客舍落脚。

    “不去找父亲”

    “手拿来。”

    阿丑伸出手掌,几颗石头放在上面,“先生”

    “你轻轻的丢一下。”

    阿丑听话的丢。

    “再丢。”

    如此反复三次,羲和拍他肩膀,“你的好日子来了。”

    “先生说的什么”

    “明天你就知道了。”

    阿丑不明所以,却默默遵循的等待所谓的好日子。

    次日天蒙蒙亮,羲和让他换上一身素色的衣裳出门。

    两人坐在客舍里用饭,秦人好黑衣,许是二人衣衫素淡让人不免多看。

    “先生”

    “快吃。”

    羲和催促他,兀自的低头喝了口茶汤,“今日有许多事情要忙,不吃会饿。”

    说罢,从包袱里拿出两条白布。

    客舍里人见此自觉的避开。

    “先生这是”

    “给你用的,守孝。”

    阿丑茫然想询问双亲之事,偏偏羲和低头用饭很是认真。

    直到耳畔忽然响起阵阵钟声。

    其声悠长沉闷,从远处缓缓延至此处。

    热闹的客舍里当即寂静下来。

    “秦王崩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仓促完结肯定是不好的,努力完善尽量写完,但是真的是文章太冷了,没人看┐t.t   t.t 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