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第 68 章

作品:《瑟瑟幕

    一连几日, 禁军都要将整个汴京城翻个底朝天了, 可还是没能找到傅知意与李熙宁的踪迹。皇帝在震怒之下, 一面下令叫晋王带兵继续搜捕这两人,一面却颁下了一道震惊了天下的圣旨。

    他终于将十四皇子赵安棠封为了太子。

    此旨一出, 暗潮涌动的汴京终于连表面的平静都无法维系下去了。饶是赵明珠一直守在自己家中,也能察觉到这外面的动荡。

    但对十四皇子成为储君这事反应最大的不是澜澜,而是魏致。

    赵明珠自己也未从这震惊中缓过神来, 自然体谅这魏大人的心情。可魏致所思所想的却与她不同, “公主, 您知道这么多皇子之中谁最不可能成为储君吗”

    答案自然是十四皇子。

    赵明珠当日就是这样回答自己的父皇和顾阮的。可如今, 现实却挥下了重重的一巴掌。

    她的十四哥, 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十四皇子, 已经成为了这大魏朝的储君。

    而这正是魏致要说的, “十四皇子是丽妃所出, 有着一半北蛮血统, 这大魏朝的天下怎能交托给一个外族之人”

    明眼人谁都能看明白的事情,那睿智谨慎的帝王不会不懂。

    这只是一个饵罢了。

    建文帝想要用这个诱饵来除掉那些居心叵测的人, 给真正的储君铺路。但代价就是这大魏朝自此之后的动荡。

    十四皇子当上太子是走运了吗倒不如说是走上了一条绝路。从今往后, 他就是所有兄弟子侄们的眼中钉。就算明日就没了命也不足为奇。

    魏致显然就是在担心这件事。

    “我巴不得他暴尸荒野, 但不是现在。”说话时,他忍不住瞥了一眼那站在门外的姑娘。

    赵明珠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 正看到澜澜在为傅知蕊煎药的场景,心下了然,忍不住垂首笑笑。

    而像是察觉到了他们对自己的“惦念”似的, 十四皇子,不,新封的太子爷赵安棠竟然带着妻儿登门拜访了。

    他特意带着妻子儿子,想来就是担心妹妹会将自己拒之门外。而赵明珠哪怕再厌恶他,也不至于狠下心来把杨氏和侄子也关在外面。

    心里暗暗骂了自己兄长几句,赵明珠先嘱咐澜澜将傅知蕊藏好,才叫下人将新太子请进前院。

    这偌大的公主府到处都是皇帝的眼线,为了谨慎起见,顾阮带易了容的傅知蕊回来之后并未刻意藏起她,而是将她安插在新买进府的几个粗使丫头中,每日光明正大地走在那些眼线的眼皮底下,反倒不会引人注意。但十四皇子不同于旁人,赵明珠还是多留了点心眼。

    只是这一次赵安棠却不是为了妹夫逃狱一事而来,他带着妻子杨氏和儿子上门,张口闭口都是家长里短,倒真像是亲戚来做客一样。

    反倒是赵明珠顾忌着杨氏在场,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心里早已转过千百个念头。

    兄妹两个假意寒暄的时候,赵安棠的大儿子赵澄就懂事的坐在一旁,每当姑母问起什么的时候,都规矩有礼地答了。赵明珠本就没比对方大上几岁,看他一副少年老成的性子,更是忍不住感慨。

    赵安棠却是个没正形的,见儿子如此稳重懂规矩,反而伸出手轻轻捏了下对方的脸颊,“小孩,没事多笑笑。”

    赵澄脸颊上那一点点肉全被他捏起来了,却又不敢推开他的手,只能用眼神望过去,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

    到最后还是杨氏看不过去了,拍开丈夫的手,轻轻揉了揉儿子的脸,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却暗暗瞪了夫君一眼。

    他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像是那道圣旨从未打破过生活的平静。相较之下,一直想着兄长还有什么阴谋诡计的赵明珠倒显得有些疑神疑鬼了。

    但眼下这个形势怎能容她不多想。快要沉不住气时,险些直接开口去问对方的心思。

    好在没多时赵安棠便开了口,“明珠你可知最近京中发生了什么大事”

    大事在封了太子这件事面前,连傅知意逃狱一事都算是小事了。

    赵明珠不禁摇了摇头。

    而赵安棠接下来所说的话却让她颇感意外的。

    “李熙崇,死了。”

    赵明珠足足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李熙崇是李温韦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李熙宁的庶弟。这个纨绔子弟流连花丛,是京中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李熙宁提到他的次数不多,可也说过几次。

    这样一个人,怎么就莫名其妙的死了,而且京中没有传出来半点风声</p>

    “很快就要传出来了。”似是看破了她的心思,赵安棠始终云淡风轻地笑着,“我也是今日才听说了这事。”

    这个消息几乎是与封他做太子的旨意一起传到他耳里的,而且相较起来,后者反倒不如前者更让他觉得惊讶。

    皇帝封他做太子是什么意思,就连赵明珠这个天真的小姑娘都明白,难道他还能看不破他不过是没想到,父亲竟真的能做得这样决绝,这种时候做这样的事,拿他当靶子,几乎将他的路都给堵死了。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温韦的儿子死了……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巧得像个诡计。

    说着话,他忍不住瞥了一眼身边的姑娘,见她神色惊疑不像是知道内情的模样,便了然地笑了,转口问道,“明珠,李熙宁在何处”

    赵明珠心下一惊,神色却未变,抬头看他时,目光先落在了杨氏和赵澄身上,意思再明白不过——他就不顾忌着妻儿在此

    可赵安棠却像是看不懂她眼神的深意一般,继续说着,“小十七说当晚是李熙宁劫狱,在我看来却不尽然。他与那李熙宁本就有嫌隙,借此诬陷也不奇怪。可现在李熙宁确实不知所踪,若这事不是他做的,那就是当晚还有其他人在,不仅劫走了傅知意,还打伤十七,劫走了李熙宁……”

    他这一番话说下来,几乎将真相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赵明珠听得心惊肉跳,掩在衣袖下的手指无意识地搅了搅,想要自然地应对过去,却怕自己一开口便被紧张的嗓音暴露了。

    而赵安棠说完之后不等她回答就咧嘴一笑,“我乱猜的。”

    赵明珠恨不得立刻伸手撕烂他那副笑脸,却还要淡然地看过去,“十四哥就是为了与我说这些才过来的吗”

    “倒不如说,”赵安棠漫不经心地答了,“为了见你一面才想出这些话来。”

    “我……”

    “明珠。”压低声音唤了她一声,十四皇子的神情似乎在一瞬间收敛了一些,“今日过后,你我兄妹二人恐怕很难再见了。”

    他突然的正色,让赵明珠有些恍然。过去十几年里,她的十四哥也曾多次故作严肃逗弄她,但从未有一次玩笑,像这次一般让人怔愣,却对此深信不疑。

    从今往后,他是东宫太子,这大魏朝的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那荣华背后,是不知何时会离弦的万箭齐发。

    或许真的是没有多少机会再见了吧,不论他与她想与不想。除非他站在那万万人之上,成为最后的赢家。

    赵明珠无意识地张了张口,却又不知道这时该说些什么。回过神时,赵安棠已经带着妻儿准备离去了。

    杨氏和赵澄都寸步不离地陪在他身边,他在与妹妹说话时,他们便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不问他来此的缘由,也不理会他说那些话的目的,只是再纯粹不过地陪伴着他罢了。

    不知怎的,见那几人的身影越走越远,赵明珠在片刻的茫然后还是倏地站起身跑了出去。但她并没有追上赵安棠,只是在不近不远的地方忽然开口,“十四哥。”

    赵安棠应声顿住脚步,接着便听到那小姑娘说了句,“我不后悔。”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聪明过人的赵安棠都怔了怔,仔细想了想她说的是哪一件,但很快又回过神来。

    还能有哪一件,她在这十几年来遭受过许多意外,可最艰难的一次选择,不是多年前成婚那一次,而是重逢顾阮之后所有的一切。

    这样看来,他还真是给她做了媒。

    无奈地摇摇头,虽说这事是自己最初所求的,但现在看来,却怎么也不是个滋味。

    而在这十四皇子带着妻儿彻底离开后,澜澜才从围廊下闪出身来,默默注视着那空荡荡的门扇,始终没有开口。

    赵明珠体谅她心中难过,本想叫她做些别的事不要再想,可一抬眼却看到了这姑娘脸上的笑容。

    “公主,他做出选择了。”轻飘飘的一句话,放下的是多年的执念。

    赵明珠半天才恍过神来,忽然就明白了赵安棠带着妻儿来此的目的。

    他不仅仅是来探望这个妹妹,也是在无声地与心中的那个姑娘做个了断。

    可这样的离别带给澜澜的却是从未有过的释然,面对公主的不解,她唇边笑意未减,只说道,“这些年来,或许一直是我想错了。”

    她心中的赵安棠不择手段,并不会放弃这获利的机会。这些年来,她也一直是这样提防对方的,将他的每一分示好都当做刻意接近的手段,始终没有给对方利用自己的机会。

    可是到头来,他却在最需要这纠缠不清的关系时,果断地斩断了两人的情意,连声道别都没有说,走得头也不回。

    仅仅是为了一别两情,从此是死是活再无牵扯吗

    仅仅是如此。

    作者有话要说:  十四真是个既专情又无情的人呀他待明珠和澜澜,利用是真的利用,真心也是真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