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祸水金口玉言
作品:《一刀一个渣系统(快穿)》 那些个原先颐指气得意万分的官老爷们,站在六部二十四司的府衙门口,这才得知他们头上的乌纱帽早就保不住了。
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地回了府,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事儿不对。于是便纷纷去了儒家门生常去的聚礼阁。
等到了那里,他们见到了同样被扫地出门的同僚们。这才得知,原来他们这些跪谏的,基本全被撸了官职。
江誉登看着众人愁眉苦脸,他拍了下桌子,说道:“我就不信晋王真的敢这么做。我们负责着六部的运行,对朝中大小事务了如指掌。
再加上在京中任职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晋王一定只是想要立威,过一阵吃到了苦头,就得请我们回去。”
虽然这么说,但是他心里却十分没有底气。他想起了那个在先帝大丧时一身亮色红衣的女子,心中有些不安。
那样的妖女,说不定真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一定是她挑拨的晋王此行事。
还没等他们苦着脸商量出个结果来,不知何时聚礼阁的周围就聚集了无数百姓。
这些百姓们都是因为大旱的事情遭受了损失,听别人说这些人都在聚礼阁。就纷纷撸起袖子跑了过来。
等百姓们看着他们出来了,有人高声喊着“就是他们,就这群人!”
还没有等这些刚刚出了聚礼阁的官老爷们反应过来出了什么事,就劈头盖脸地就烂菜叶子臭鸡蛋砸了一身。
那些百姓们发泄完了,也怕被抓,便都轰然而散。
等到这些前任官老爷松开遮掩的袖摆,气急败坏地想要捉住这群生事者,门口却空无一人了。
这些原来一个个志得意满的官老爷们此时被撸了官职,浑身一股腐臭味,有的身上还挂着臭鸡蛋青,浑身湿黏黏的。
他们赶紧回家换了衣服沐浴,这才得知百姓们口中的传言。
听完之后,他们一个个脸上都青青白白,再加上他们此时被撸了官职,看着那些下人和侍妾们有些微妙的神色,一个个脸上就都挂不住了。
他们后悔不迭,但是也只能怀揣着一份侥幸:只要自己的老师还是当朝首辅,他们就还有翻盘的可能。
是啊,首辅位高权重,手中握着六部大全,哪能像他们一样被撤职呢?
而此时在皇宫之中,萧靖宣正在与颜夕说着此事。
大周朝一直沿用的是六部加内阁制,内阁管辖六部,内阁首辅相当于是大权独揽的丞相。
既可推行政令,又有监督百官、选拔人才的职能。所谓一人身集六部权。
那些六部和内阁的大小官员还好说,可是这首辅的确不是说换就能换的。乍一时间,根本就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代替柳首辅。
但是柳首辅不换掉,相当于前功尽弃。
颜夕瞧着他又眉头紧锁,直接伸手敲了敲他的额头,然后说道:
“你傻呀!既然没有人能代替得了他,那么不如我们干脆废了这首辅内阁制,设立三省,分别管辖六部。
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设立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还、驳正诏令,尚书省则负责监察、执行诏令。设三省长官为丞相。将集权分而化之。这样,就没他首辅什么事了。
一家独大终有弊端,三权分立才是最稳固的。颜夕穿梭了这么几个世界,见识了每个世界各朝各代的制度。再加上又是曾经做过女帝的人了,自然对这些如何分权、如何集权谙熟于心。
所谓“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而行之”,这一制度,的确最合适目前的形式。
萧靖宣听闻此言,体味了良久,才深深感叹一声:“母后之智,非我等凡人所能理解。”
颜夕听了此话,被表扬地有些飘飘然了。
自家儿子这么嘴甜,真是孝顺。
萧靖宣其实并不嘴甜,这句感叹发自他的肺腑。
若是此事处理得当,可将一人之大权分成三份,且可互相监督纠察,避免了有人一家独大的局面。大周朝的江山可固百年。
一开始的时候,萧靖宣一直觉得这个十五岁的娇娇少女不过是有些小聪明,靠这些小机灵才勉强压住了柳舜和。
但是随着他天天汇报朝政给颜夕听,他才发现这个女子内里深不可测。表面好吃懒做,但事事皆有章法,句句都发人深省。
她面上的嬉笑怒骂、不顾礼法,不过只是她这个人的冰山一角罢了。
但无论是她活灵活现嬉笑怒骂的鲜活,还是熟谙朝政事事了然于心的胸有成竹,都让萧靖宣觉得自己在遇到她之前真是白活了一遭。
从他那天进宫,看到那鲜衣怒马的女子站在高台之上拿着圣旨缓缓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眼、他的心神就粘在了她的身上,再也离不开了。
但是他却知道,这世上他唯一不能靠近也不该靠近的人,便是眼前的女人。
一想到这里,萧靖宣的眼神便黯淡了下去。
颜夕看着他眸子里的光明明灭灭,便又如同慈母般地敲了敲他的额头,含笑问道:
“想什么呢?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吃了一斤苦瓜。”
萧靖宣摇了摇头,压下了心底那浅浅泛起的苦涩,喃喃地说了一句:“没什么。”
这世上女子百般美,可再也没有一人,如同眼前的女子一般如此鲜活动人而又明亮。
可是这人却不该是他奢望的。他心里清楚,自己日日与她相对,绝对不能让她看出半点端倪。
六月初五,金陵终于迎来了三月大旱的第一场雨。雨水润泽了大地,花草树木都焕然一新。
六月初六,晋王登基,君临天下。朝堂随即迎来了大震动,内阁被废。新帝锐意改革,设三省、立丞相。至此大周朝开国百余年的首府一职,被彻底废除。
朝堂乍变,引得百官轰动。但是明眼人却早就能看得出,萧靖宣早已筹备多时,废内阁不过是迟早的事罢了。
新提拔的官员大多都是些寒门之后,有的信道,有的奉儒,有的信奉法学,正所谓百家争鸣,才能让一个朝代更加蒸蒸日上。
大周朝立国之本的儒学不再一家独大,大儒们也一个个都察觉出了些不对,新帝可能并不看好儒家礼学。
于是他们个个都在聚礼阁里贴出自己的文章。言辞之中将礼法奉为天理,将违背礼学者鞭笞地一文不值,希望以针砭谏言得到新帝的重视。
柳舜和作为首屈一指的大儒,此刻却无暇顾及这么许多,他带领着柳氏家眷跪在江府门口,听着内侍官宣读废除首辅的圣旨。
内侍官念完了圣旨,他半晌没有抬头,在内侍官不耐烦地多次催促后,他颤抖着手接过圣旨。
自此之后他将不再是这大周朝名声赫赫的万人之上。
而此刻他们柳氏一门有府邸却不能着家。只能全靠借宿在自己的门生府中。他曾经权倾一时,一声和百人应。怎么现在会变成这样?
刘老太太琢磨了半晌才明白这圣旨的意思,差点当场晕厥过去,还是被一旁的柳薇扶着,才没有搞瘫倒在地。
“我儿子乃是当朝首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废了他!这个不孝的孙女!怎么能让皇帝废了自家叔伯的官!”
柳舜和被江誉登扶起身,此刻他听到母亲的话,这才回过神来:是啊,这一切都和那妖女脱不了关系!
一想到这里,被废后有些颓然的柳舜和,就又燃起了斗志:
就算他已经不是首辅,但是自己三千桃李,誉满天下。作为当朝大儒,就算是被贬被废,也必要是要将那祸水除掉!以免她继续做恶!
柳薇一边抹着两滴眼泪,装作替爹爹伤心的模样,心里却在暗恨:就是因为这柳夕,才让她们家鸡犬不宁。自己也跟着吃苦受累。
她们此时寄人篱下,居无定所。可就算是想要出门找处宅院,但凡被人认出是柳府的人,便会被百姓们纷纷怒目而待,弄的现在连门都不敢出。
柳夕,自己绝对不会让她嚣张太久的!
此刻身在皇宫之内的颜夕不知柳家二房心里的弯弯绕绕,不过就是知道了,她也只会拍手称赞。
毕竟知道二房一家过得不好,她也就放心了。
午后刚刚吃完八宝鸭和糯米鸡的颜夕正在御书房里,听着萧靖宣给她汇报今日朝堂上的大事。
她打着哈欠用手托腮,耷拉着眼皮,眼看就要睡着。
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冬眠,更何况是正酒足饭饱思睡觉的时候。
萧靖宣看着眼前的女子头一点一点的,恐怕困得连他说了些什么都听不清,只是嗯嗯的发出娇娇软软的声音。
他嘴角上扬,看着眼前女子的头即将撞向桌案。他赶紧伸手一扶,将那小巧精致的下巴托住,然后轻轻地将她打横抱起,放在一旁的美人榻上。
萧靖宣在一旁取来剪绒毯子,将毯子轻手轻脚地搭在她身上。
他的手随着毯子由下而上,隔着衣衫轻轻触过那正睡得香甜的女子身躯。
此时,他俯着身,离这睡得无知无觉的佳人仅有半尺之遥。他闻着身下女子淡淡的体香,如同那莲花幽香一般淡雅,却又沁人心脾。
她那素白的面庞,白嫩的如同莲花中最嫩的一片花瓣。红唇微微开启,如同初绽的花蕊,等着人去采撷。
这莲花初绽,红的红白的嫩,诱惑着旁人前去摘取蜜蕊。
萧靖宣喉头上下滚动,他不由得低头俯下身去,看着身下那绝色的女子红润光泽而微微翘起的樱唇。
什么礼法仁义廉耻,在此时此刻,他通通都想不管不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