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五人考试团

作品:《长媳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早早集合完毕,五个学生的家长仍然不放心,各自派出一人跟着前去县城里安顿孩子。

    新和县不大,呈回形字样把县城分成三圈,中间两条大路纵横贯穿,又把县城分成东西南北四方,而最中间是县衙。考试的书院,位于县城东侧,取“紫气东来”之意。

    刚进新和县,翠娇派来在城门等着的仆人,便赶忙上前迎着一行人。村长领头,众人随着仆从去往翠娇家里走。

    不多时,便到了翠娇夫家捕头吴三的宅子。翠娇家在三层回字街坊的第二层靠里的位置,两座院落,一个两进一个三进,被合成一个大院场,翠娇独占一座二进院子。众人到达之时,翠娇和吴捕头已经在门口等待多时。村长和吴捕头寒暄过后,翠娇便引着众人前往住所方向走去。

    这回学生们来考试,她把学生们安排住进她的二进院子的外院厢房,晚上外院小门一锁,又成了一个单独的院落,安静得很。白天外出,走的是外院的廊道,出了门周围大路宽敞,出行甚是方便。

    村长和妹夫去往主院拜见吴老夫人,知初和众家长便着手安排学生们的行装。整理完毕,已经下午,大人们对各自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依依不舍的放下孩子,跟村长和翠娇道谢过后,趁着天色不晚纷纷离开。

    晚上饭菜十分丰盛,是翠娇早早吩咐好厨房准备的。翠娇和村长一起陪着知初和五个学子一起吃饭。吴捕头本来在主院吃饭,没想到饭后不久,他居然来到翠娇院子里,和村长拉起家常来。

    学生们奔波了一天,看着天色昏暗,准备早早休息,吴捕头却迟迟不离开。翠娇也不好带着知初先行休息。

    翠娇带着知初,是打算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正房休息。因为翠娇也没想到家长们没有留下,反倒把孩子托付给知初就离开了。如果都是男人,和自家的小子们凑乎一夜,厢房宽宽敞敞的面对面两个大间,地方很充足。

    可是现在知初留下,就不能让她去凑乎了。所以,她提出让知初和她住上房,地方也宽敞,知初觉得也不错。这样安排的前提是,吴捕头去主院住的情况下,现在看来,吴捕头没有离开的意思。

    吴捕头虽然和殷村长说话,目光却不住地瞄向知初。翠娇看见了也只能暗暗着急,不能当着哥哥的面跟吴捕头撒娇耍赖,也不能硬拉着吴捕头走。

    殷村长看着这架势,没想到吴捕头的心思居然有别的想法,他没有别的动作,村长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互相不尴不尬的聊着。

    知初稳坐不懂,面上什么也瞧不出来,仿佛根本没有看到吴捕头的目光。她身旁的秀一,看到后眉头微微皱起,然后看着天色见黑,吴捕头还没有走的意思。目光探究且不怀好意,看来,是要耗下去了。

    秀一看看其他四人,张盛和自己同龄,已经摇摇晃晃,三个年岁大一些的李奕、李远、刘乃元显然也疲惫不堪。他左思右想,不能让知初跟翠娇去上房了,那是吴捕头的地盘,知初一个人势单力薄出了意外没法应对。

    因此,想了又想,趁着村长和吴捕头的话头又落了下来,他有几分不好意思的说道:“村长,我姐能不去翠娇姑姑的上房吗?我想让她留下来给我作伴……”

    村长和吴捕头全都看向他,他更加不好意思了,脸上红红的,不住的搓着衣角,接着说道:“那个……,村长,后天就要考试了,我太害怕了,我爹我娘也不在,现在我的心都咚咚的使劲跳,觉得要喘不过气来来了,晚上肯定也睡不着,怎么办呢?”

    他刚说完,李奕李远两兄弟就噗嗤笑了起来,翠娇楞了一下,也捂着嘴不住的笑话他。刘乃元眉头紧锁,悄悄的观察每一个人的神色。到是知初没言语,知识拧着眉头看向他。

    村长也笑了笑,看着五个人中各自最小的秀一,再怎么说也是自己同宗孙子。他了然似的问道:“可是想家了?怎么考试能怕成这个样子呢?”

    秀一懵懂的抬起头,搓衣服的手还是没有放松,说道:“村长,我就是怕啊,怎么办?”后面都带着哭腔了。

    他这样一说,凄凄惨惨的,张盛也跟着难过了,他也想家,他也紧张,他父母也没在身边,现在最熟悉的人,除了几个同窗,便是夫子了。如果夫子留下来,他决定他应该能感觉安稳点。因此他也说道:“村长爷爷,让夫子留下来吧,我也害怕……”

    这时刘乃元也跟说:“村长爷爷,后天就要考试,我这里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夫子,能否让夫子和我们在一起,方便我们及时请教?”然后李奕李远两兄弟也不住的点头。

    殷村长看看几个孩子,又低着头想了想,说道:“那就这样吧。夫子留下来,我去上房。妹夫意向如何?”

    然后他看向吴捕头,吴捕头哈哈一笑,伸手捏住翠娇的小手,看着一群人说道:“考试要紧,你们方便就好。那咱们就先回去吧,孩子们也早些休息。”

    翠娇的手握在吴捕头手里,脸上明显的有细微的松动,她缓缓的松了一口气。吴捕头的心思来去都快,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吴捕头说完,握着翠娇的手慢慢踱着步子离开了。知初等人起身相送,翠娇路过知初时,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说不出情绪。倒是村长走到门口,又停住,像所有老人嘱咐孩子一样,嘱咐知初等人锁好门窗早些休息。

    众人离开后,知初跟秀一等人说明接下来安排。明天上去跟着村长去看考场,后天早早的起来出发考试。说完以后,检查好门窗,五个男孩子一间厢房,知初去往另一间厢房。除了张盛嘀咕着有些紧张以外,没有人再提刚才的话题。

    大家分开时,秀一跟知初说道:“姐姐,如果害怕,你就喊我们一声,我们人多。”

    知初笑了笑,伸手摸摸他的头顶,说好的。然后各自离开,一夜安歇。

    第二天七个人吃过早饭,边去考场。翠娇家离考场只有3条街的距离,考场本就是县学的书院。两刻钟的时间,众人便走到了。书院宽敞明亮,周围古木参天,不断有学子进进出出,看来不仅仅是他们提前来看场地了。宽阔的路面将书院和周围隔离开,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门口出示了联保证件以后,几个人进去转了一圈,知初提点着考试时的注意事项。一路上,五个人激动不已。转完考场以后,众人在路边简单吃了一碗三文钱的阳春面,便回去翠娇家里。

    下午时间,村长去和翠娇拉家常,知初则带着五个人,本想着把父亲批改的卷纸拿出来,再让每个人逐个的看了一遍。可是邻近考试,五个人完全看不进去的样子。

    张盛升上来的时间最短,所以他最紧张,下午看卷子的时候,开始手一直抖个不停。看他紧张的额头一直冒汗,其他人也明显神游天外,根本看不进去。这样的心态,别说考试,非常容易自己过度紧张心态崩溃。

    因此,知初让大家把手里的材料放下,每个人都认真的默写千字文,知道第三遍的时候,大伙的情绪终于平复下来了。看着几个人的情绪,从亢奋紧张慢慢的平静下来,知初有些欣慰。然后重新温习每个人文章的批复,帮助大家整理破题的思路。

    一夜飞快消逝。五月四日这天,五个人早早起床,将笔墨纸砚收拾好,放进提前准备好的书包里。同时将提前准备好的婴儿拳头大小的杂粮馍馍也装进去,因为别的粮食也没用,检查的校验官都会给你掰开变成小块,还不如一开始就拿空心小窝头,中午对付一下,一天考完就结束了。

    待到学院门口,早早等待的生员已经排起了长队。五个人也按照到来的顺序,赶紧排上去。新和县各地的生员都汇集在此,乌泱泱的人群里各个年龄的人都有。

    本来紧张的不行的张盛,看到隔壁队伍里一个胡子花白的看似年纪不小男人,顿时乐了起来,他拉着近前的秀一笑了一会儿,居然忘了紧张。

    几个人等待的时候,知初不断嘱咐大家作答注意事项,并且安慰大家要冷静,心静自然能答的好。因此,张盛那边发现年岁大的考生,这件事让大家缓和一下紧张,也是好事情。同时,知初也提醒大家,认真作答,不然也会一辈子都来考试。然后大伙轰然大笑,果然轻松很多。

    旭日初升之时,学生们也都陆陆续续的进到考场之内。一天学生都会在里面考试,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号子里,因此,这一天也不是很轻松。

    待学生们都进去以后,村长就打算带着知初回翠娇家里等,但是知初没有同意。她说:“村长您先回。我还是在这里等吧,万一有什么事情,孩子们出来,也有个能给拿主意的人。”

    殷村长说:“你就在院门这等着吗?”

    知初看看四周,说道:“不会。五爷爷前天说,今天会领着家长们提前来接学生,我一会儿找找他说的那个柳树,去柳树下边等。等孩子们的家长都到了,一起等等就好了。”

    殷村长点点头,表示同意。然后转身就要离开。知初忙叫住村长,说:“村长您稍等,还有一件事得请你帮忙。”说着,伸手递过来一个布包。她说道:“这里是前几天家长离开时,留下的一点钱。拜托您拿给翠娇姑姑,这几天没少给她添麻烦。钱虽不多,也是大家的一番心意。”

    殷村长推脱几下,知初再劝了几次,便收下了,然后回去之后交给翠娇不提。

    此刻,殷村长也没勉强知初,他回翠娇家里等的同时,也会帮知初他们把打包好的几件行礼拿过来,然后约定好考试结束的时间,过来和他们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