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秀一这媳妇
作品:《长媳》 当殷三嫂子招手叫住殷大娘的时候,殷大娘以为又是叫她出去遛弯,就说:“你等会儿我啊,我去把鞋底拿着,咱俩去大柳树那坐着去。”
殷三嫂子其实还有别的事情要跟殷大娘说,但是看着知初也在跟前,就笑着说:“行,你去拿吧,我先过去等你。”眼角笑眯眯的又说:“看你真是好福气,家里添了这么一个能干又俊俏的儿媳妇!”说完跟着殷大娘一起哈哈哈大笑起来,到是知初有几分害羞,扭身就进院子了。
等殷大娘和殷三嫂子在不远到了的大柳树根底,两人扯了几句闲话之后,殷三嫂子话头一转,就说到:“五弟媳妇,听说你家秀田也学字啦?”
殷大娘一边纳鞋底一边说;“是啊,毛孩子成天瞎玩也不是个事儿,跟着他哥瞎学呗。”
殷三嫂子用胳膊肘捅了捅殷大娘拿鞋底的那条胳膊,笑着嗔道:“什么跟他哥学啊?你还瞒着我干啥?”
殷大娘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问道:“瞒着啥啦?”
殷三嫂子笑着说:“我都问过秀田了,他哪是跟他哥学啊,他跟他嫂子学的是不是?”边说边挤挤眼睛,接着说:“有这么能干的儿媳妇,你还想瞒着呀?”
殷大娘看着她,一时也没说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哎,不是要瞒着你,也瞒不住。这不是自家娃子跟着认个字,也就认个字而已。要是到处嚷嚷着,显得多爱显摆似的。再说了……”
殷三嫂子还等着殷大娘接着说,殷大娘自己却停住了。殷三嫂子急着问道:“再说怎么的呢?”
殷大娘叹了口气,说:“因着夫子离开的事,那天你五兄弟去村长家也问过,都没问出个子午卯有。我还跟村长差点吵起来,你也知道,他家也有娃娃,人家不愁将来,我这里是真愁啊。现在新夫子没来,虽说是有儿媳妇管教,也是暂时的,说出去还像是跟村长抬杠似的。图个啥呢?”
殷三嫂子琢磨了一下她家秀一的情况和村长家娃娃的情况,还真是不好再说别的了。她放下这个话头,有点不太好意思的说道:“你都这么说了,按理说我不该提接下来的话了,但是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我家啥样你也了解,我……”
殷大娘看着殷三嫂子吞吞吐吐的,还有话要说,就直接说她:“有啥你就说呗,我还能把你舌头剁了不成?啥事儿啊?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看你这个样子!”
殷三嫂子一抹脸,说道:“其实,我是想跟你商量商量个事儿。你家秀一学业上那是一等一的好,既然秀一认你儿媳妇的学问,那肯定就错不了。我家小子贵成你也知道,才上学不到一年,现在在家就是瞎玩,毕竟才8岁干活也太小,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看着殷大娘有些诧异的脸,接着说:“我们也不求什么功名啥的,就是不当睁眼瞎就行。一个多月了都没有新夫子的消息,咱们谁心里都明白,能不能再来个夫子都是问题。你看,反正秀田都跟着学了,那个贵成也跟着秀田一起听听,行不?”
殷大娘没说话,眉头微微皱起。殷三嫂子看着殷大娘犹豫的脸色,心里着急。她接着说道:“虽说咱俩要好,但是孩子也不能白去上课,以前咱们怎么给夫子束脩,现在也怎么给你。”
殷大娘一直皱着眉头,听到束脩的时候,她拍拍殷三嫂子的手,示意她停下,说道:“三嫂子,不是束脩的问题。贵成也是好孩子。不过这个事儿,我真不能现在就答应你,等我回家跟你五兄弟商量商量,再给你信儿,可行?”
看着天色完全黑了,两人也就收拾起东西,各自回家。
其实听到秀田说自己可以读书的消息时,村里也有其他人动了心思的。原来读过书现在孩子还不满十岁的也有四五个,放家里跟着大人干活吧,身子骨还小。不让跟着干活吧,就是一顿疯玩。猫狗都嫌的年纪,真是让家里的大人头疼的不行。
而村长那边对于新夫子的消息,又迟迟没有,所以一听说殷家的儿媳妇能教孩子认字,就来都有心思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知初继续读书,也不是白读,按照束脩一样的费用照旧给殷家。这不,其实殷三嫂子是个打前站的,她第一个来探探口风。
接下来几天,秀一爹娘陆续遇到前来打听消息的人们。碍于乡里乡亲的面子他们不好拒绝,一来二去孩子越来越多了,除了村长家的娃娃,殷家村原来读书的孩子俨然都回到了课堂。
孩子们结束了撒欢的日子,殷家村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因为知初,夫子的离开对他们影响不大。但是,其他村子却不一样,迟迟等不到新夫子过来的消息,让今年的农忙时节,在家里多了一个帮手的情况下,没有轻松起来吧,空气里还是掺杂着几分焦躁。
每逢大集,农人们也会去交换货物,购置用品,看着其他村子里的人还在不断打听新夫子的消息,而自己家的孩子都在安稳的读书,这样对比下来,殷家村的村民们,不由得胸前升起一股自豪感,说起话都是声音高人一等。因此殷家村的孩子却有机会读书这样重要的消息,像是长腿儿了一样在姻亲相互勾连的各个村庄飞快传播。这不,虽然农忙未过,来殷家村走亲戚的人早晚都能看见。
殷大娘除了应对自己的亲戚之外,还得防着突然出现在自己周围的陌生人,虽说明知没有恶意,但是这样的打探,着实让人心烦。自家儿媳妇毕竟是个姑娘家,这样的情况让殷家人不得不每天下午孩子们一放学就早早关闭大门。
期间,殷大娘无数次的婉拒其他村庄想要送孩子来读书的亲戚。一来知初年岁尚轻,孩子太多精力照顾不周,对孩子也不好;再者,知初毕竟是女孩子,现在时没有人的情况下,大家承认知初是很好的人,但是谁也保证不了将来怎么谈论知初;另外,秀一家因为知初,已经名声远播,可是村里不断有人前来探听消息,好的不好的,村长至今都没有表过态。这样下去,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所以拒绝更多的人,是秀一爹娘和知初商量之后,共同的想法。
殷家村多数人因为秀一爹娘的对孩子们的善意,都更加佩服他们,这难免让有些人心里不平。这天,殷大娘再次婉拒了他人,远远向村口送人的一幕,正好被坐在柳树下纳凉的人们看见。秀一的爹娘最近可是话题的中心,这一次也没能例外。
看着殷大娘远去的身影,殷三嫂子轻快的跟同伴们说:“看看人家,也算是捡到宝贝了,有这么好的儿媳妇,又能忙乎家里,又能教书挣钱,咱们殷家的大嫂子啊,这是好福气!”
周围人都应和着,家里有孩子跟知初上学的,纷纷赞扬起秀一爹娘为人厚道,束脩少要不说,孩子们都在自己村子,大人们放心很多。大伙七嘴八舌的说起秀一家的事情,说道高兴处,殷五婶不禁赞扬道:“秀一这个媳妇,也真是不错。真是个眼见着的好人才,毕竟是京城官家小姐出身,就是不一样,你看,关键时刻,人家就能把事情给你扛起来。”
大伙纷纷应和,这是事实,孩子们读书是大事儿,人家真就给扛起来了。殷五婶说完,殷三嫂子也接着说:“可不是嘛,人家待人也好,说话也好,从来没有过瞧不起谁的脸色。”
“可真是,我家大小子回来还说,知初夫子教的也很有意思呢!”吴家二儿媳妇笑着说道,“别说,听着孩子学话,要不是年纪大了我都想去听听。”
说完,周围人哄堂大笑。
“那是咋个有意思呢?”不远处的吴大,粘粘的声音,这时候传过来。众人笑声断了一息,不过没人搭理他,大伙接着说别的事情。
吴大看大伙没说话,刚要接着问,就听见他媳妇吴嫂子骂骂咧咧的声音嗷嗷从门后传来,原来大伙纳凉的这棵柳树,离吴家距离不远。而且吴嫂子对知初看不惯,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你个不要脸的吴大!咋的?好听你去听啊?这几天趁着别人去他们家看学生的时候,你贼溜溜的跟过去,当我不知道啊?苍蝇跟着狗屎飞,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吴大脸上登时一沉,反手推开门,就要打吴嫂子,吴嫂子也不怕,而且吴嫂子骂人那是从来不到她痛快绝对不停,这句骂人话,她才刚开始。因此,她梗着脖子接着骂道:“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娼妇,装模做样的像个人似的,一群瞎了眼的狗屎货还当她是个人物!你们把孩子送过去,就不怕也变成不人不鬼的夯货大脓包?到时候,别怪老娘今天的话没提醒你们……”
大伙见她越说越难听,也知道这个人看不得别人好的毛病又犯了,不想跟她像疯婆子一样的糊涂人有啥瓜葛。大家就这还没有全黑的天色,相互招呼着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