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第 34 章
作品:《末世天变》 “少希,蝗虫来了,绿园这边交给你。”关文杰朝身后大喊一声,便头也不回往前跑。边跑,他边打电话通知父母亲人,等到车棚,跨上电动车就风驰电掣奔向最近稻田,一路上还不忘扬声高喊通知附近村民。
关文杰其实可以不必将柳少希留下,净华珠有驱虫功效,将近两年过去,净华珠作用范围不断增大,已经能将整个绿园都笼罩住,但他不敢冒这个险。
听闻蝗虫过境,村民顿时急得不行。有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些反应快,拿起箩筐等就往菜地冲。
三湾村土地紧张,宅基地普遍不大,基本不存在后院这种东西,前院倒是小半都有,但都建成庭院样式,鲜少有人种菜。
搁以往,谁也不担心这点吃的,常日买菜吃的都为数不少,现在则不然。前年那频繁天灾还历历在目,影响刚消下去没多久,人们看似逐渐忘却,到底不一样,一旦被触动,神经立即紧绷,更遑论令人闻之色变的蝗灾,村民无不想方设法自救以减少损失。
这其中最幸运的就是那些家中有遮阳网薄膜一类用品的人家,得了关文杰提点,直接扛着就朝最近的田地赶去,能保一点是一点。
村民心慌意乱,关文杰却异常冷静,他目标明确。
紧赶慢赶,见终于赶上,关文杰松了一口气。他以最快速度将遮阳网放下,贴着作物盖住。未免蝗虫通过四周空隙钻进去,他顾不得心疼被毁庄稼,将遮阳网边角往里收,或直接压入泥土中,或用泥巴盖住。
只是时间终究不等人,未等关文杰全部处理完毕,嗡鸣声就近在耳旁,飞蝗铺天盖地朝他逼近。
霎那间,天地变色。
想到来不及保护那些更远的田地,关文杰难免心痛,只是再心有不甘,也只能赶在飞蝗大部队到达前返回。
蝗虫来得快去得也快,过后留下满目疮痍。
望着寸草不留的田地和光秃秃的山丘,饶是现在不愁吃穿的村民也欲哭无泪。
这可是蝗灾、蝗灾啊!
要知道,安祁县从未发生过蝗灾!
一时间,人心惶惶。
但并非所有人都沉浸于此,一些心思敏捷的,顾不得伤痛,拿上钱就直奔县城,进行疯狂采购。其他人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纷纷效仿。
不出几天,安祁县物价飞涨。
遭遇蝗灾的并不只安祁县一地,蝗虫过处,情况大同小异,若非国家紧急出手干预,平抑物价,事情还不知会发展到何种境地。
绿园,小楼一楼客厅。
关文杰和柳少希两家人尽数到场,众人围桌而坐,气氛有些沉闷。
沉默半晌,关文杰率先开口打破一室沉寂,故作轻松道:“爸、妈、爷爷,不就绿园这边没被蝗虫光顾吗?这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我家才这样,附近几家都如此,可能这里存在某种蝗虫厌恶的东西。”
“文杰说得有道理。”众人相继出言附和,神情却没轻松多少。
蝗灾过后,粮食还好,哪怕夏粮绝收,秋粮前景也不容乐观,一时半会却还不会出现缺粮情况,菜却是眼见着就要断顿。
农村多多少少还留下一部分,再加上一些农家保留着菜干腌菜制作传统,忍一忍倒能熬过这段缺菜吃的时光,等候新一批菜从未发生蝗灾的地方调来。
城里人却等不得。
而且,天天吃腌味干货也不是个事。现在人生活富裕,胃口都被养叼了,就爱吃个新鲜,没有选择也罢,有挑选余地,自不会亏了自己的嘴。
关文杰家在蝗灾中损失同样不小,但比起大部分村民却要好过太多。有遮阳网拦着,纵使没时间处理的田地,多少也留下一些,就更别提其他。
搁以往,谁会看上这点东西?现在却成了香饽饽,不光亲朋好友频频打电话询问能不能匀他们一些,就连村里,都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
当然,得此待遇的并非只关文杰一家,大伯家更甚。没办法,关文杰家保留的作物是多,但架不住大部分都是粮食,而大伯家不同,他们是专业菜农,光菜地就有好几亩,又反应及时,将遮阳网拉下,虽然免不了损失一些,大部分却得以保全。
说来也是,满目黄色中,夹杂成片绿色,想不显眼都难。
关文杰家都如此,可想而知,大伯家有多焦头烂额。
净华珠造成的异样随便找个借口就能糊弄过去,瓜果蔬菜如何处理却实在令人犯难。
众人正商量间,韩雅芬手机响起。
“喂,文豪……不是刚给你送过吗,怎么还要这么多……送了不少给你丈母娘那边?行,明天我就让文杰给你寄去。”挂断电话,韩雅芬一脸不悦。
现在物流发达,想吃菜其实并不难,只是价格奇高,很多人舍不得罢了。
韩雅芬为人精明,却不会小气到连点菜都不肯给,前几天寄给关文豪那些就包含了大儿媳父母的份,但大半都被要走,这就有些过了。谁家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自己舍不得,她还心痛呢!
要知道,寻常菜也罢,韩雅芬寄过去那些可都是无污染绿色蔬菜,平日里价格就高,现在就更贵。谁知亲家居然如此恬不知耻,自己吃还不够,转手就拿去做人情,要不是看在大儿子的份上,她连根毛都不会给,
韩雅芬最恼的还不是这些,毕竟亲家跟她隔了一层,她气的是大儿子把不住东西,大儿媳太顾娘家。
气归气,韩雅芬还是心疼大儿子,准备明天再给他寄去一份。不过事情可一可二不可再,要是大儿子再守不住东西,她就不管了,只按照正常频率寄送,不够吃就自己想办法去。她可不想连亲家都一并养着。
“妈,别气了,就一点菜而已……”关文杰出言安慰,岂料不但没令韩雅芬消气,反而惹得她更加火大,关文杰话还未说完,就被她打断。
“什么叫一点菜而已?你知不知道现在菜有多贵?”韩雅芬语调高扬,声音带出几分尖利。
如今北方旱情严重,一应吃喝就靠南方输送,供不应求下,导致南方菜价也应声而涨。现在南方不少地方遭了蝗灾,以至于连寻常土豆萝卜都要十几块钱一斤,更别说绿色蔬菜,送一回就几百上千,不怪韩雅芬心疼。
关文杰有些讪讪,正好看见柳少希端着盘切好的冰镇西瓜向他使眼色,当即接过,借花献佛讨好道:“妈,这西瓜是我自己培育的,拢共就没多少,您吃块消消气。”
韩雅芬瞪了关文杰一眼,看在柳少希的面子上,不再数落他,拿起一块西瓜狠狠咬了一口,好似这西瓜跟她有仇,顿时,一股脆甜的滋味在味蕾中爆开,烦躁下去不少。
见母亲心情好转,关文杰这才有空招呼父亲和柳爷爷。两人乐呵呵各拿了一块,尝过后,都说这西瓜不错,又甜又脆,口感极佳。
很快,气氛便得以缓和。
吃完西瓜,几人接着讨论,商议许久,最终决定减少一部分酒楼供给,将多出来那些一分为二,一部分留着送亲友,其余低价卖给村民。
蝗灾造成的损失极大,到底敌不过人类自调节能力,有着外部源源不断供应输送,菜价维持了一段时间让普通市民难以承受的高价后,开始逐渐回落。
只是好景不长,不等菜价跌回蝗灾前,旱情便加重,南北交界地带江河断流,田地开裂,连自给自足都难以办到,哪还有能力外售?
安祁县在沧江以南,并不处于南北交界带,吃水倒是不缺,但灌溉用水也很是紧张。
三湾村水库水位不断下降,周边不少地方河流引水困难,需要用水泵抽水才行。
这又是旱灾又是蝗灾,人们再难以淡定。
蝗虫过后,三湾村不少多年未曾下过地的村民也开始重拾手艺,田里先后补种上抗旱作物,菜地更是几不见荒废。
关文杰站在小楼顶,望着周围光秃秃只剩枝干,见不到几点绿色的山峦,心情沉重。
“少希,家里还有多少钱?”观望良久,关文杰下楼来到客厅。
“没多少,不到百万。”柳少希抬头,目带疑惑,“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你需要用钱?”
“嗯,我想到有样东西能放很久,我们去买酒吧,泥封坛装的那种。”关文杰眼中愁绪不再,取而代之以雀跃。
“好。”柳少希想也不想便答应,甚至发散思维,由酒想到烟,还有一种,未经加工的蜂蜜,据说天然防腐,放个数百年都未必会坏,只是不好弄到。至于盐和糖,之前就准备了不少,暂时不做考虑。
两人分头行动,关文杰去买蜂蜜,柳少希去采购烟酒。
因着蝗灾之故,蜜源被毁,养蜂人不是转移阵地就是已经放弃,以至于关文杰跑了不少地方才买到足够多的量。
柳少希这边则极为顺利,很快就联系到厂家拿货。可惜,钱不多,烟入手的少,倒是酒,足足买了好几车,大部分都是廉价的黄酒,既可用来做菜,也可以当酒水喝,只少量为高档酒。
关文杰回来得比柳少希晚,一进村口,他就感觉气氛有异,当即问柳少希:“村里怎么这么热闹?一路过来我看到好几张熟面孔。”
“东广那边打工做生意的不少都回来了,那边物价太高,工资又不见涨,一个月下来剩不下几个钱,自然待不住。”柳少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