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50 章

作品:《[快穿+红楼]我求生欲很强

    没有一个新将官敢不趴下, 他们相信自己要是不听贾代化的, 他现在就敢把自己踢出西北行营。这些人在原来的军中或升不上去或不招上官待见,要是再被踢出西北行营, 身上的官袍也不用要了。

    哪怕西北苦寒, 哪怕还有北戎之威胁, 可是从兵士到将官,这些人都是用命、用血熬出来的, 没了官袍就什么都没了。

    不是没有怨气的,现在却一点儿也不敢表现出来,贾代化相信,今晚一定有人去安慰这些被责罚的将官。这样多好,能一下子看清哪些是心怀异想、哪些是墙头草、还有哪些单纯就是不畏上。

    贾代化想象着晚上精彩的好戏,嘴角噙笑的看着行刑的兵士, 噼里啪啦的依次打过去, 觉得这声音还是十分悦耳的。等到行刑完毕, 贾代化看着一个个呲牙咧嘴爬起来的将官,笑了。

    这笑看在别人眼里如何刺眼,贾代化不在意, 他是真的想笑看看张贾与这些人的对比吧,受了十军棍的张贾,现在已经没事人一样慢慢走动起来, 为的是消散一下被打出来的於血。可是新将官们呢,一个个嘴撇的跟个瓢似的,生怕别人看不出他挨了军棍。

    对比, 新旧将官明显的对比,让贾代化心情不能不好,嘴上也不能不笑“我问你们,现在可能带着兵士操练”

    带着笑意的问话,让人听上去说不出的别扭,完全是兴灾乐祸的口吻。张贾原地站好,向着贾代化大吼了一声“能”在演武台上显得分外突兀。

    “你们呢”现在贾代化想知道这些新将官的想法。昨日加餐之后,后调入西北行营的七十六名将官,今日跟老将官同一时间到演武台的有十八名,刚才挨打的则是五十八名。

    “能。”台上有几个新将官也应了一声,加起来的声音还没有张贾一个人的大。

    很好,又多了七名。贾代化冲着那七人点了点头“归队。”

    剩下的五十一人不由交头接耳起来,简单的归队两个字,让他们觉得自己留下来,说不定有比军棍更重的处罚。果然,贾代化在张贾等八人归队之后,脸上刺目的笑终于淡了下去“西北军规矩,轻伤不下杀场。不过挨了五军棍,就想泡病号养伤不参加操练。所有人,官降一级”

    “贾将军,就为了不参加操练之事,还是因为身上带伤,就要把这么多人降级,有些不妥吧”开口的又是陈明。

    贾代化看了他一眼“有什么不妥”

    还有什么不妥,自己刚才不是已经把理由都说出来了吗大家拼着战场上流血图的是什么,还不是升官。现在你一句话就把人家多年的功劳给抹掉一级,凭什么

    见陈明不说话,贾代化好心的向他道“你是不是想着,我凭什么一句话就把这么多人都降级”见五十一人都点头,贾代化嘴角又挂出笑意来。

    脸不打不疼是不是,那就打呀“就凭我是西北军的主将,还凭我对抗过北戎,知道北戎人不会因为你负伤就对你手下留情。昨天我已经跟你们说过了,西北军的将官,不是官老爷,要身先士卒,你们都忘记了是不是”

    “儿郎们,你们的伍长、百夫长、佐领、参将、统领,有没有在你们身后出战的时候”贾代化突然提高了声音,转身向着演武台下的兵士吼了一嗓子。

    “没有”回应他的是地动山摇的吼声。

    “听到了没有,你们不能身先士卒,西北行营就容不下你。我不想让我的儿郎们,对上北戎的时候,还得分心护卫你们,生怕你们被北戎砍死他们吃挂落”

    贾代化说完这几句话,又有二十多个人陆续跳下演武台,回归自己本部。台上只剩下二十四五个人,让他满意的眯了眯眼睛。

    “小校,记名。”贾代化才不惯着他们呢,刚才跳下台的是识趣的,剩下的就是想看自己这个主将能不能言出必行那就让你们明白明白,我不是嘴上说说,咱们还是落笔为证的好。

    陈明咬了咬牙,不服气的道“末将不服。张副将在西北行营多年,行刑的兵士与他相熟,刚才行刑时一定手下留情了,他才能继续操练。”

    “张贾,上来。”贾代化不屑的看了陈明一眼,直接让张贾上台“去甲胄。”

    张贾听了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上身扒了精光,转过身来让陈明看他的后背。二十几个人一起倒吸一口凉气张贾的后背十条青紫的棍痕,洇出丝丝血迹,上头还挂着几条布丝,明显是刚才与衣裳粘在一起,张贾脱衣的时候生生扯下来的。

    “刘大柱,去甲胄陈明,去甲胄”贾代化等二十多个人都参观完了张贾的后背,向陈明与另一个新将官喝了一声。

    不去甲胄是不行了。陈明与刘大柱两个,动作生硬的去了自己上身的甲胄衣衫。剩下的人纷纷向二人的后背看去,他们的刚才去衣的时候,嘴里咝咝倒着气,听上去就比张贾身上的伤要疼。

    可是大家看过之后,却没有一个出声,看向贾代化的眼神都怪异起来。贾代化冷笑一声,叫那两个行刑的兵士过来“说,他们后背上的伤,为何轻于张副将”

    一名行刑的兵士上前一步“西北军规矩,初次受刑之人,行刑人手力可轻三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们两个退下吧。”贾代化挥手让两名兵士退下演武台,两人拖着军棍跑了。剩下的将官们面面相觑,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三张对比明显的后背不会有错,张贾的棍伤,的确比陈明二人的重上几分。

    陈明见新将官没有一人说话,便知行刑兵士所言非虚他来西北行营四五个月,频频向新调来的将官们示好,也收拢了几个人,如果行刑兵士说假话,那几个人会跳出来反驳的。

    竟然对自己手下留情了陈明难以接受这个认知。自己为何贾代化一回京便到了西北行营,他心里有数,相信贾代化也看明白了此中的猫腻。明知道自己有可能取而代之,贾代化还对自己手下留情,陈明觉得他太小看自己了。

    “末将误会了贾将军、张副将,还请贾将军责罚。”陈明穿好甲胄,向着贾代化拱手为礼,一副敢作敢当的模样。

    “这才是条汉子。”贾代化仿佛没看出陈明暗咬着后槽牙说出那句话,回答的云淡风轻“西北行营的规矩,一罪不二罚。即说了将你们降一级,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还留在台上的二十四五个人无话可说,纷纷跳下演武台。陈明留在了最后,他是都统,本就参赞着营务,没有实际带哪一营,想离开演武台,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贾代化等大家都归了队,也跟着跳下演武台,只是落脚之时身子明显歪了一下,也是一身甲胄的焦大扶了他一把“主子小心,腿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呢。”

    刚说完,就被贾代化推开,人已经向着中军最前头跑去。焦大急的在身后小声喊着,主仆两个谁也没发现陈明一直盯着贾代化的左腿。

    愣神之间,贾代化已经跑到位置,向着身后吼道“儿郎们,跟我跑起来。”说着自己带头绕着校场跑开了。陈明慢慢走下演武台,后背的疼痛让他记住了今日之辱,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自己便能报复回来。

    带着如此美好的期待,陈明跟在中军最后,一步一步跑着。可惜他自为将以来,已经很少操练,这一早晨又是跑又是使兵器,吃早饭的时候,他的手都在哆嗦。

    贾代化看起来轻松无比,吃过早饭之后便把自己关进中军大帐,开始给皇帝上奏折,重点自然是自己来到西北行营,一下子把二十多个将官都降一级的事。

    连续接到贾代化奏折的皇帝,心情没有写奏折的人那么轻松虽然贾代化头一份奏折里感谢了兵部给西北行营配齐了人马,可是也对将官们的人选隐晦的表达了不满。第二封紧接着就说降了二十几个人的级,好象就为了打兵部的脸一样。

    看看你们给西北行营配的都是些什么人。

    皇帝觉得这脸打的不是兵部,而是他自己。这让心情不好的皇帝,脾气越加暴躁起来,罕见的在大朝会上就把兵部尚书给骂得狗血喷头。

    听出自己挨骂是因为贾代化,兵部尚书觉得自己可以当没听见皇帝的咆哮了凡是沾上贾代化的边儿,自己好象就没得到过好。为些挨骂,多这一次不多,少这一次不少。

    不过既然皇帝提起了贾代化,兵部尚书干脆破罐子破摔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禀圣人,贾代化临行之前,圣人曾答应给西北守军多配两套冬衣。可是臣几次到户部都没能取得拔银,若是下次贾代化奏起”锅该谁背,给个准话,别下次又骂我。

    没等皇帝发火,户部尚书已经出列“臣启圣上,兵部若替西北守军全部增发两套冬衣,需要白银十三万二千两。户部,实在拿不出这笔银子。”

    柳阁老听的直皱眉,刚想出列,便感受到了张阁老的目光,把脚步一顿。这时首辅严阁老已经站了出来,向户部尚书道“各地今岁的税银,不是已经押解入京了吗”

    户部尚书脸色苦了起来“首辅大人,各地税银没进京前,该用于何处就已经有所安排,现在突然要支出十几万两银子,这,这户部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兵部,给贾代化回复,让他把二十四名将官职名明白上报,准他降等之请。”皇帝比户部尚书还知道税银的去向,就是说出来实在丢脸,不愿意听他们在大朝之上就嚷嚷出来。

    为了不让所有人都知道,有很大一部分税银直接进了自己的私库,西北行营几名将官降级,算不得大事。

    柳阁老与张阁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无奈,他们心里清楚,此例一开,原本还由兵部掌握的西北行营将官升降,自此要落到贾代化的手里了。

    接到兵部的批复,贾代化又微笑了一下,奏折一来一往要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里,新调将官已经有五十七名向他表过忠心了。

    陈明不是没私下里鼓动过被降级的将官,想大家一起写折子到兵部,期望法不责众。跟他一起上折子的有十一人,还有八人在观望。

    有了这份批复,那八个人就该明白自己在西北行营的份量。至于陈明等十二人

    脸色一个个憋成了猪肝色有没有贾代化欣赏了一会变脸,才向陈明道“一会儿陈明与李森交接一下,异日立功之后,本将军自会向圣人替你请功官复原职。”

    陈明的牙都快咬烂了“将军,末将此来参赞营务,是有兵部勘合的。”

    贾代化笑眯眯“是呀,我也奇怪兵部怎么就敢把你调到西北行营来。我手里的也是兵部的批复,上头已经同意把你降级,如今李森与你品级相当,我觉得他参赞营务比你合适。”

    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怎么样

    陈明恨声道“末将不服。”

    贾代化很想告诉他不服憋着,脑海里灵光一现,有了个好主意,笑得更灿烂了些“你不服也好,如今本将交给你一事,你若办成,本将马上奏请圣人,将你官复原职如何”

    陈明眼神一缩,显然对贾代化的说法很心动,本能的又觉得贾代化没有这么好心,内里是不是有什么圈套。可是想做官、想做高官、想做一言九鼎自己说了算的高官的念头,战胜了贾代化有阴谋的猜测。

    以陈明想来,贾代化有谋略,他自己也不差。而他背后有圣人撑腰,贾代化却被圣人忌惮。就算贾代化有什么阴谋,他也可以轻松化解。

    几经权衡之后,陈明还是向贾代化道“将军请讲。”

    贾代化笑容很灿烂“我离开京城的时候,圣人当着兵部的面,说要给西北守军增发两套冬衣。可是你也看到了,现在已经快到大雪封山的时候了,这冬衣还见不到影子。兵部那些官油子不挤不出尿,不如你往京中走一趟,只要把冬衣给大家要来,便算你大功一件,如何”

    哪怕陈明想到贾代化说的事不好完成,也没想到是这样的送命题。这个时候去京中,路上没有一个月都看不到京城大门。算算日子,等他到京城的时候圣人都快该封笔了,别说是西北守军一人两套冬衣,他自己能要来两套冬衣御寒就得念佛。

    “怎么,你不想去那就快些与李森交接。”贾代化不给陈明犹豫的机会,直接将军。

    中军帐里的将官们已经交头接耳起来,张贾品级高,跟贾代化的时候又长,许多将官便冲他挤眉弄眼,让他问问贾代化说的是真是假。

    贾代化很肯定的向大家保证,他走之前皇帝就是这么说的。他只是担心兵部或是户部从中作梗,所以想派能员进京催一下。

    大家听了露出由衷的笑意,不乏人鼓动陈明接下这个差事。在他们心里,皇帝都已经答应下来的事儿,兵部与户部就算想拖一拖,这时间也够长的了,去催不过是走个形式。说不定那冬衣已经在路上了。

    “若是兵部已经将冬衣发出,末将岂不是白跑一趟”陈明也听到了大家的议论声,知道自己若是不跑这一趟,就会变成全营的罪人、失了军心,就算圣旨下来让自己接管西北行营,这兵也不好带。他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向贾代化问道。

    从说起冬衣起,贾代化脸上的笑都没断过,现在听陈明问自己,回答的也很亲切“誒,我不过是想找个借口,好让陈将军尽早官复原职。你放心,只要冬衣进了西北行营,不管是你在京城催来的,还是在路上接到的,都是一样的替兵士们解难,大功一件嘛。”

    说完由着陈明自己想得失,贾代化已经向还在说笑的将官们道“眼看着冬衣一时半会儿还到不了,不如让那些小子们多跑两圈去去寒气。今晚继续紧急集合,哪个营要是落到后头,统领自己找人领军棍。天寒地冻的,我可不给你们数数。”

    一句话让中军帐里有抽气的,有哀号的还有大笑的“老四,这回老子的四营一定比你三营集合的快,你信还是不信”

    “快个球,你四营一个个躺下去跟死猪一样,能听到号声才怪呢,这回你们四营还是垫底,你就等着挨军棍吧。”三营统领焦会翁声翁气的冲着四营统领孟白怼了一句。

    孟白也不恼,冲着中军统领贾喜挤眼“老哥,你吹号前让人告诉我一声行不行”

    一营、二营的统领就上前把焦会按到地上一顿好捶“将军本来还肯把时辰告诉老大,你这么一嚷破了,今天吹号的又得换成焦大。”

    陈明在大家的笑闹声中默默出了中军帐,即是不得不走,那就不如早些出发。让他没想到的是,贾代化竟然亲自把他送到营门口,又给他带的人额外多配了两匹马“这一路行走不易,多备两匹马替换着骑,也能早些到京城。更可以防不时之需。”

    陈明还没什么表示,跟他的十个兵士已经抱拳行礼“多谢将军体恤。”

    陈明也不得不跟着向贾代化行礼,感谢贾代化来送他,得到了贾代化善意的微笑与鼓励“陈将军此去为西北行营兵士谋福,代化先代全营上下谢过陈将军劳累,陈将军一路辛劳。”

    等陈明带人走后,贾代化觉得整个西北行营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在次日便拿出自己这些日子完善的练兵之法来“前些日子总让大家伙跑步,想来都跑烦了,这次咱们来个新鲜的。”

    将官们听了议论纷纷,一看就知道这法子的实用性,恨不得现在就操练起来。只有李森一脸纠结“将军,是不是换个人来管营务,末将还想回中军操练。”

    “你只要替我推荐一个比你心细之人,我便让你回去,如何”贾代化不怀好意的看了李森一眼“人家别的兵营,为抢这个差事都打破头,你还往外推。怎么回事,粮食见底了”

    李森脸上的苦意更明显了“别的营里让喝兵血,管营务有银子捞。跟着将军我敢喝兵血吗粮食倒是没见底,可是天天操练这么苦,连点子肉星都见不着,你们从上到下都骂娘,我自己不想吃肉呀”

    这还真是个问题。贾代化这段时间的精力都放到操练兵士与完善练兵之法上,没过问癸字与西羌的商路打通了没有。只好向李森道“你别急,一会儿我让焦大出去想想办法。”

    张贾听了不干了“让焦大想办法。哪次说让焦大想办法,不是将军自己往里头贴银子。将军不用听李森这小子的,他才接手,就骂也骂不到他头上。”

    新将官们被这样的对话给惊着了,在他们的认知之中,就没有不喝兵血的主将,不想贾代化不仅不喝,还要贴银子补贴兵士们的伙食。

    五万兵士,就是赶十头牛过来一顿都不够,主将得扔多少银子进去一年,这西北行营主将的俸银才多少。

    “你别做梦了。”贾代化笑骂张贾一句“就算是焦大去想办法,营里该出的银子也得出。我只出多出来的那些。”

    新将官们便想起将军回营的头一顿加餐来,那餐每个人肉管够,将军往里也没少搭银子吧。许多人看向贾代化的目光不一样了,这样的主将,让人不得不信服。

    焦大是在出营十日回来的,跟在他身后是一身边民打扮的癸一等人,带回了足足六十头牛,让正在练队形的兵士们个个两眼放光,被各自的参将或是百夫长吼过,才恋恋不舍的重新操练起来。

    “还是主子的法子管用。”癸一悄悄对焦大说“一会儿见了主子,焦大爷替咱们美言两句,我怎么看着兵营里操练的法子,跟我那里有些不一样”

    焦大得意的抬起下巴“这是主子回营之后,又完善了的法子。不然我怎么会把你带到营里来,都是主子的意思。”

    下午的时间,贾代化都留给了癸一,理由是想通过癸一,了解一下西北百姓的生计。癸一汇报的很详细,他们通过榆林的一位参将,跟冯唐搭上了线,现在已经开始小规模的跟西羌人交易起来。

    这次带来的六十头牛,便是西羌人卖的,花了足足一千两银子。贾代化安慰的向癸一道“别替你主子心疼银子,等明年你开始买西羌人的羊毛,用乙字带的粗瓷换,银子就回来了。”

    一同回来的,还有西羌对庄子的依赖。只是这话说来为时还早,慢慢来吧。

    “主子,”癸一多自己带的褡裢里掏出几样东西“乙字带回了这几样东西,我看跟主子画的差不多,就带来给主子认一认。”

    赫然就是玉米、土豆跟红薯,贾代化真诚的笑了起来“没错,就是这几样。让乙字不惜代价的收,有多少收多少。明年庄子上就种这三样。”

    癸一脸上就带出不好意思来“主子忘了,我们学的都是杀人的手段,这种庄稼,没有人会。”

    “你主子会。”贾代化的心情很好,这几样东西在现世的时候记忆太深刻,哪怕经了末世,又经了几世红楼,还刻在自己的心里“等回头我把如何种植写成册子,你教给那些孩子怎么种。”

    自己为什么会,怎么又能写出册子来,只用一句在古书里看到的,完全可以遮掩过去武将不比文人心思细腻,焦大与死士们对贾代化又是打心里敬服的,有个理由就成。真到推广的时候,还得个两三年才成,到时候谁还去追究是谁先会种的。

    “有多的种子,记得送到各处庄子上,连种植的册子也一并抄了送去。”贾代化不放心的叮嘱一声。这三样东西种成了,明年秋天开始,就不用受治于皇帝了。

    癸一就算不知道主子为何如此高兴,也不耽误他替主子开心。高兴的向贾代化道“庄子里的遗孤们,想给家人写信。我想着冬日无聊,便按着年纪大小,让人教他们识字。好些孩子记性不错,能认四五百字的就有一千多人。”

    贾代化得到提醒,向癸一道“日后我会派人给你送些册子,给那些孩子上课的时候读给他们听。要记住,首要的一条,他们得知道感恩,知道是谁让他们吃饱穿暖的。”这个人不是皇帝,而是他贾代化。

    癸一起身领命,恋恋不舍的向贾代化辞了行,手里摆弄着一锭银子,让人觉得他脸上的笑容,是因为得了将军的赏。带他出营的兵士开玩笑“是不是头一次见这么大的银锭子,不如我拿铜钱跟你换吧,免得你花的时候不方便。”

    癸一一脸你蒙我的表情“俺娘说了,她还从来没见过银子,让俺这次无论如何都把银子带给她看。”说的兵士哈哈大笑“你就是肯,我也不敢跟你换,让将军知道了,十军棍跑不了我的。”

    不提癸一怎么回榆林,只说贾代化得了他的提醒,向将官们提出,每日晚间闲的难受的兵士,可以跟识字的人学字,一下子把将官们给炸的不轻。

    自来兵士让人看不起,除了生死无定,还因为大字不识。别说一般的兵士,就是做了伍长或是百夫长,不识字的也一抓一大把。

    现在将军突然让这些人识字,里头是不是有什么深义

    贾代化高深莫测的向大家点头“军中认字的人太少,有个军令只能靠口口相传。传令兵口条顺的还好,记性差一点儿的,传错了令会误大事。”

    见大家觉得理由牵强也不恼,接着说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理由“咱们的兵,凭什么一辈子都做大头兵。要是他们识了字,将来有机会便可做伍长、百夫长或是参将。到时看不懂自己的勘合,岂不让人笑话。”

    老将官们听了会心一笑,是呀,要是自己带的兵升上来了,自己对营里的掌握就会更强一分。就算是朝庭掺再多的沙子又怎么样,为头的是自己带出来的兵,是沙子也能给他冲散了。

    新将官们也想到了这一层,他们现在虽然对贾代化越来越信服,心里仍怕贾代化把他们这些后来的当成别人的耳目。如果自己带的兵出息了,将来要行营里自己也算有所倚仗。

    就这么的,西北行营开展起如火如荼的识字运动。贾代化有时还会亲自教学,他讲的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而是“不想当将军的兵士,不是好兵士。”

    这样的话题哪个兵士不爱听,就是将官们也觉得可以代入一下,是不是能换成不想当主将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人的精神劲鼓起来不容易,最应该的是趁热打铁。

    贾代化深谙此道,接着自己写了几首歌子,先让各营的将官们学会了,再教给兵士们传唱。歌的内容自然都是拿来主义,可是贾代化觉得只要好用,谁写的不重要。

    他可是记得现世之时,军训听到那些军歌自己热血沸腾的情景,不信这些古人比信息爆炸时代的自己,还见多识广。

    有幸被他选中的,是团结就是力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西北军歌、大刀向北戎人的头上砍去还有小白扬。拿出这些歌的时候,贾代化把少部分歌词改动了一下,更加符合西北行营的口吻。

    要是陈明还在西北行营,说不定会发现,这些歌讲勇猛、讲团结、讲纪律、讲爱国,讲孝悌,唯独没有讲忠君。可是现在认字认到兴头上的兵士们,个个以先学会唱歌为荣,哪里注意得到这个。

    他们最想做的,就是把歌唱的更响一点,别在全行营列队的时候输掉,免得集体挨上几军棍。相比西北三州的守军,贾将军一不喝兵血二不拖发饷银,时不常的还自己贴银子让兵士们吃上肉,就是太爱打人的屁股,让人又爱又恨。

    现在整个西北行营,真正做到了队列集会有歌声,贾代化又赶鸭子上架,让将官们每十天要给自己的部属讲一讲西北行营的战史。

    不会讲别的,你自己上没上过战场,杀没杀过北戎人,讲这个也能过关。从别处调来的将官们开始为难,他们不光不知道西北行营的战史,也没杀过北戎人,这可怎么办

    贾代化有办法,让他们讲自己原来呆的军营的见闻,不用说什么驻地繁华,你得说说你这将官是怎么当上的。没杀过北戎人,你总操练过,总剿过匪、受过伤对不对,说这个。

    伤害来的那么明显那么快。受到伤害的都是新调任来的将官们,他们很快发现自己与西北行营原来将官们的差距,不光是在操练场上,更是在给兵士们讲战史的大帐之中。

    老将官们开讲,底下不管老兵还是新兵都听的嗷嗷叫,恨不得马上就有北戎人在眼前,自己也能如将官一样,手起刀落把人砍到马下。

    就算是被北戎人砍伤了,也能如那些伤痕累累的将官们一样,带着伤、合着血、唱着大刀向北戎人的头上砍去,把最后的胜利锁定在自己手中。

    新将官们一讲,说的是江南水秀山清,他们三四百人的队伍,去剿几十人的山匪,还要几次才能成功,或是干脆连山匪的影子都摸不着,让人给耍的团团转。兵士们不敢发出嘘声,只能昏昏欲睡,到最后整个大帐里鼾声震天。

    最后新将官们不得不救助自己说得上话的老将官,只求人家给自己多讲讲西北行营的战史。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西北行营自设立之后,就没有一年没被北戎攻打过,有时是主战场,有时是侧翼波及。

    现在主将贾将军的父亲老宁国公、叔父老荣国公,都曾镇守过西北行营,要不圣人也不会直接夺情,让贾将军来镇守贾字旗一出,北戎人的肝就得颤两颤。

    也有新将官问“北戎人既然如此害怕贾字旗,怎么敢年年犯边”

    老将官个个与有荣焉“咱们贾将军与北戎,是不死不休的生死世仇。你们等着吧,总有一日,贾将军会攻破北戎人的王庭。”

    有点儿跟着热血上涌是怎么回事新将官们个个怅然若失人家西北行营的兵将,才是真的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真汉子,自己原来沾沾自喜的功绩,在这里徒增笑柄,日后还是别提了吧。

    全营上下都把西北行营战史倒背如流的时候,贾代化又出了一招考试

    他不考操练情况,出其不意的要考大家对西北行营军规知道多少。这下子又炸了庙了,平日大家用得上的军规就那么几条,能完整说出所有军规的,全营都超不过十个人去。

    得了,没别的说的,兵士们不也都认字了吗,背吧。不背,没人强迫你一定要背,不背是你自己的选择,只要你看着背会的人多拿一个月的饷银,将来升伍长有优势,不眼红、不嫉妒就行。

    然后西北行营之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两个兵士走个碰头,其中一个开口便问“西北军规第八条是什么”另一个条件反射的回答“受俘不屈,不卖祖求荣。”

    “不错,背的好。”问问题的兵士深沉的点点头“将军说了,不光要会背,还要刻在骨子里。只有这样,将来真有那么一天的话,才不会丢了祖宗的脸。”

    听他提起将军,被问的兵士身子一下子站直了“谨尊将军教导。”

    两个人就此顺利分开,那个问问题的兵士已经碰到了下一个人“西北军规第八条是什么”

    这个明显还没背到第八条,期艾半天没说出来,问问题的兵士急了“身为西北军兵士,不知军规,临敌行事就会举止失度。还不回去快背”

    被训的低头快哭了,连连向他保证自己今天晚饭不吃也要把第八条背熟了。等人走远,问问题的兵士才昂着头,阔着步向前走。别的兵士见他来了,远远就绕开免得被问。

    “这人谁呀,他是不是把军规全都背下来了”

    “屁个全背下来了,他就会背第八条,逮到谁都是问这一条。”

    “那他不怕别人反问他别的”

    “问他你不会背他骂你,你好意思问他你会背了他把将军的话说一遍,那可是将军讲的话,琢磨几遍都有道理,你还顾得上反问他”

    好象是这么个道理。连贾代化听说了都要喷笑,觉得西北军里还是有人才的。不过大家既然对军规如此重视,总要检验一下结果不是。贾代化大手一挥,各营要组织军规大赛。

    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头的将官们集中在中军大帐,想知道这大赛怎么个比法。贾代化让李森替大家解惑,让李森一下子觉得自己都有学问起来。

    “将军觉得快过年了,营里也不能每天除了操练就是操练,总要给大家增加些别的活动。加之近日兵士们背军规热情很高,所以组织这次军规大赛。”

    下头的将官鼻孔朝天的鼻孔朝天,翻白眼的翻白眼,不是在中军帐里,早把他给干趴下了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说这些用不着的做什么。

    这让李森有些尴尬的看了贾代化一眼,看到的是将军鼓励的微笑,一下子觉得自己与这些大老粗更不一样,这些道理,自己不说他们能说得出来吗

    他们不能,所以不管鼻孔朝天也好翻白眼也罢,都是在嫉妒自己。清清嗓子,李森声音比刚才还大些“这次大赛,是西北军头一次军规大赛,所以将军自己出百两纹银,用做对前两名的奖励。”,,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