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4章 第 84 章

作品:《大宋仁宗皇帝本纪

    寇准辞官了, 赵受益终于解决了通往亲政的道路上最后一块巨石。

    晏殊那边也传了消息给他,说是寇准在清北大学谋了个教职,专门给学生讲解儒家经义。

    春秋左传, 诗书礼义,也算是不浪费他苦读这么多年积攒下的才学。

    听说莱国公要来清北大学讲学了,全国各地的学子们又一次骚动了。

    若说晏殊在学子心目中是个行事古怪的大才子的话, 那寇准就是行走在人间的神祗了。

    寇准达到了读书人心目中的至高理想封侯拜相,名利双收,三朝元老,两度托孤,娶妻后族, 外孙还是皇帝唯一的子嗣。

    这不是人生的巅峰,这是人生的三十三重天外天。

    他来清北大学任教的消息一经传出, 便搅动了全国学界的风云。

    名人效应嘛, 不难理解。反正清北大学地方大, 容得下从四方赶来的学子。

    寇准已经离开了朝堂, 他留下来的官位得有人替代。

    范仲淹受封集贤殿大学士, 监修国史。这份任命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因为朝野皆知范仲淹是皇帝近臣,且能力人望都能服众。

    虽然稍显年轻了些范仲淹今年未及不惑, 对于一国宰相来说这个年纪可以说是毛头小子了。但毕竟这届京官是在寇准手底下混了十几年的, 而寇准又是个最爱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各种破格任用, 三十几岁当宰相这种事情已经撼动不了各路人马的神经了。

    但另一件任命, 则掀起了轩然大波。

    皇帝有意将枢密使之职授予瀛州节度使狄青。

    众议哗然。

    狄青这个名字,最近在汴梁城中可是炙手可热。

    一是因为他生擒了伪帝李元昊,立下了滔天的战功。二是因为他长相过于俊美,牵动了半个汴梁的闺中少女的心绪。

    最后这个如意郎君花落范家,皇帝赐婚当晚,不知多少闺秀泪湿沾襟。

    但是

    此人就是再俊美、再讨小姑娘喜欢,叫他来当这个枢密使,是否有些过于儿戏了

    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能降到这个程度吧

    就算他确实是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这这

    少年人不经历磨炼,怎么能轻授名器

    这不是胡闹嘛

    赵受益坐在崇政殿里,好整以暇地看着殿内众臣被他刚刚掷下的一颗炸雷惊得语无伦次。

    他清了清嗓子“众卿,先肃静一下。”

    刘恩道“肃静”

    群臣都安静了下来。

    赵受益笑道“众卿也不必过于激动,此事暂且没有议定,只是朕的一个想法。众卿如果有异议,尽管提出来。”

    封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人当枢密使,这是本朝从未有过的事情。他本就没指望在今天之内把这件事情解决了,先抛出消息试探试探,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反对,反对的力度究竟有多大,然后徐徐图之。

    反正狄青这个枢密使是当定了,借此机会探一下朝臣们的接受程度也是好的。

    他以后要做的事情可不只是封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做枢密使那么简单,如果朝臣们连这件事情都接受得无比困难,那他之后要做的努力可要比预料之中的多得多。

    最先开炮的是御史们。

    御史们平日里无事也要生非,到处抓宰辅们的小辫子告御状。这回皇帝要让一个年轻得不能再年轻的后生当枢密使,这后生还是狄娘娘的外眷,也就是皇帝的表弟

    这里面可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毕竟皇帝你可是从南清宫被过继到宫里的,你现在这么亲近南清宫一脉的人,是不是说明你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当作先帝的儿子,而是还将南清宫当作自己的家还将八贤王当作自己的父亲

    这帽子可就扣得太大了。

    皇帝之所以是皇帝,就是因为他是先帝的养子。他若是还将自己当作八贤王的儿子,那他就没有资格继承这个皇位。

    为了提拔一个年轻人,动摇了自己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这笔买卖可就太亏了。

    赵受益面带微笑地听着殿中这位年轻御史慷慨激昂地内涵自己以叔为父“叔”指八贤王劝自己疏远外亲,亲亲有别,专心当先帝的好儿子,心里踏实了一些。

    果然还是这些老一套。

    他早就预料到了这种场面,要么他为什么要专把刘娥拉出来呢。

    赵受益偏头看了一眼一旁垂下的珠帘。

    珠帘后,是最近身体好了所以日常出来听政的刘娥。

    母后啊,该你出场了。

    太后的珠帘从外边看不清里边的人影,保证了太后摄政之时不会被外臣看见。从里边倒依稀能看见外头的人物,毕竟你也不能让太后当个睁眼瞎。

    刘娥看见赵受益的神情,知道这时候该自己出场了。

    她扬声道“王卿家,不必再说下去了。”

    那正在说话的小御史姓王。

    王御史听见太后开腔了,忙刹住话头。

    刘娥道“本宫看那狄青倒是个好苗子。他是八王妃的侄子,与我皇家也是亲眷。小小年纪,居然就能生擒伪帝,这份功勋,依着本宫看,做个枢密使,也够了。”

    赵受益道“母后圣明。”

    狄青和南清宫、和皇家的关系太微妙了。

    微妙到赵受益在被御史指着鼻子说他过于亲近叔父一家的时候都不能自己光明正大地反驳回去。

    毕竟你要提拔狄青是事实,狄青过于年轻也是事实。

    那你凭什么一定要让这个年轻人做枢密使呢还不是因为他是你表弟

    你要是说不,我就是看上了他的功勋才华,那可太假了,假得没人信。

    你要说我亲近他是因为他是八王妃的侄子,但我没把八王妃当亲娘,我把八王妃当婶婶。婶婶的侄子不也是我家亲戚我就不能特殊照顾一下我家亲戚

    这也显得有点假,不足以驳斥众议。

    这个时候就需要刘娥出场了。

    刘娥身为先帝的遗孀,天然就是皇家正统、先帝世系的化身。

    赵受益不能说的话,都可以由她来说。

    所以那王御史听见刘娥的这一番话之后,彻底蔫了。

    你可以说现在的皇帝、先帝的养子心里向着八贤王一家,但你不可能说先帝的遗孀向着八贤王一家吧

    她图个什么呢

    而且狄青还是八王妃的侄子。

    八王妃是皇帝的生身之母,和身为皇帝养母的太后天然就有一种竞争的关系。

    虽然狄娘娘当不得太后,但一儿两母,双方的关系总不能算太好。

    因此,刘娥为狄青说话,说他是皇家亲眷,且年少有为,值得当一个枢密使,这是谁也挑不出毛病来的。

    王御史黯然退场。

    赵受益微笑“还有哪位卿家有异议”

    朝臣们反对的第一个点,是他对南清宫一系人员的过于看重。

    说到底还是“你爹到底是不是你爹”的问题。过继的就是这点不好,和那边太亲都是毛病。和养父一系太亲显得忘恩负义,和生父一系太亲皇位就别想安安心心当皇帝。

    太难了。

    看看真实历史上的宋英宗,和大臣隔空骂战了好几年,终于折腾完“到底谁是我爹”了,结果每两年就死了。

    为什么死得这么早,闹心闹得呗。

    至于后世明朝那个哥们儿那就不能以正常人类来度之了。人家是万岁帝君呢。

    但反正没关系,他没在南清宫这边押太多的宝,也就是一个狄青,当时为了给他洗刷曾经入狱的黑历史,才给他找了狄娘娘当姑妈。

    除了狄青之外,他不会再重用任何一个南清宫相关的人员。

    夏玉奇不算是南清宫的人,等晏殊那边的房子建好了,就可以从南清宫搬出来了。

    这个雷点不必在意。

    这时又一个朝臣出列“官家,臣有话要说。”

    赵受益悄悄瞥了一眼刘恩,刘恩做了个“庞”的口型。

    赵受益道“庞卿家,请讲。”

    此人约有三十余岁,看他周身服色,应当是个宰辅上下的高官。

    联想到“庞”这个姓氏,赵受益悟了。

    这应该是之前接替夏竦担任枢密副使的庞籍庞醇之吧。

    他略有些同情地看着庞籍。

    兄弟,你被后世人编排得好惨,你知道吗。

    庞籍道“臣以为,官家要将狄青任命为枢密使,此举不甚妥当。”

    赵受益道“那庞卿家以为,此举究竟哪里不妥当呢”

    庞籍道“臣想请问官家,官家从今往后,还打算再兴兵戈吗”

    赵受益微笑“这是何意”

    庞籍道“若官家打算从此休兵,东南西北再也不兴战事,即使南越反叛、侵我领土,辽人南下,虏我臣民,也任人宰割,一兵一卒都不动用的话,那么臣以为,陛下可以任命狄青为枢密使。”

    “若官家不想如此,那么,即使是任命一位三岁小儿为枢密使,也比狄青来得妥当。”

    赵受益道“难道庞卿家认为,狄青从西夏回来就江郎才尽,从此一场胜仗都打不了了吗”

    庞籍愣了,摇头道“当然不是。臣以为,狄青战无不胜,乃是当世战神。”

    “所以,陛下才不能让他做枢密使。”,,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  ,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