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番外、皇后重生——探春大婚元春回家
作品:《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春日渐暖,探春大婚。
一等将军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探春身着霞帔凤冠,容光焕发,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
探春的夫君,郭儒林,如今在工部织染所担任大使,是个九品官。
虽然官职不高,但胜在为人正派,学识渊博,且家风清正。这门亲事,在如今贾府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也算得上是稳妥体面了。
何况,郭儒林还年轻,好好做,总能往上升一升的。
趁着探春的婚礼,出嫁好些年的元春倒是借口带姑娘进京拓展人脉,带着丈夫前妻留下的女儿赵霜,回了娘家。
元春此番回来,带着不为外人道的目的。
元春嫁入赵家多年,却一直无所出,膝下空虚,这让她心底十分焦急。
她的丈夫赵存仁是续娶,元春嫁过去时,赵存仁已经有一对儿女。虽然她努力维持着表面上的和睦,但夫妻感情却一直不好。
尤其是王家出事之后,连带着荣国府也不再是国公府了,赵存仁对元春就很不客气。
看到同样回府的迎春,元春就更是气闷。
如今的迎春满身气派,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自信与从容,再不复当年唯唯诺诺的模样。
而且迎春的丈夫竟亲自送她回来,夫妻二人举案齐眉,恩爱有加,那份默契与敬重,是元春在赵存仁身上从未感受过的。
元春心中五味杂陈,妒火中烧。
毕竟当初,迎春的这门亲事本来是她的!是她自己嫌弃李家官位低微,又嫌弃李家上头有长嫂,自己嫁过去没法子掌管中馈,没法子管家。
哪知道世事弄人,当初她嫌弃的李茗,如今竟凭着自己的本事,做到了刑部湖广清吏司的郎中,官位已是五品。
更让元春难以接受的是,迎春嫁入李家后,先是生了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后来又顺利诞下麟儿,如今儿女双全,福气绵长。
而她自己,膝下空虚,备受冷落。看着迎春那圆润光泽的脸庞,以及眉眼间流露出的幸福,元春能清楚地感觉到,迎春婚后过得极好,不仅容貌未损,反而变得更漂亮了。
探春大婚后,贾府的热闹渐渐平息。
元春在府里住了几日,终于寻了个空档,去见贾母。她知道贾母素来疼爱自己,也深知林如海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元春先是恭敬地向贾母请安,又说了些姐妹情深、探春婚事圆满的客套话。待气氛融洽后,她才渐渐将话题引向了自己的丈夫。
“老太太,”元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孙女嫁到赵家这些年,虽然也尽心尽力,但夫君的前程,似乎有些停滞不前。”
她小心翼翼地措辞,言语间都是希望贾母能出面,去跟林姑父说说,能不能提携提携自己的丈夫赵存仁。
“林姑父如今官至尚书,又深得陛下信任,林妹妹又是郡王妃,若是林姑父能稍加提点,或者在陛下面前提及一二,想来夫君的前程,便能有所起色了。”元春试探着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哪知道贾母的脸色当即就难看起来,原本慈祥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
她放下手中的茶盏,重重地叹了口气。
“你这丫头,倒是还记得林姑爷!”贾母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怒意,声音也提高了八度,“你可还记得当初,为了你的婚事,我老婆子舍了这张老脸,去求了林姑爷,才给你找到李家那样的好人家!”
“结果呢?是你自己嫌弃对方官位低,嫌弃人家家规严,嫌弃上头有长嫂管家,说什么自己嫁过去不能做主!如今瞧瞧迎丫头,过得多好,日子多体面?当初若不是她嫁过去,我们贾府可不真是亏大了!”贾母十分不满。
“你当初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嫁得更好,瞧不起李家,一心要嫁到那赵家去!现在倒好,过得不如意了,又想去求你林姑父?你不嫌丢人,我老婆子还嫌丢人呢!”贾母的语气里充满了旧事重提的愤懑。
元春被贾母这番劈头盖脸的训斥,说得面红耳赤,见贾母态度坚决,明确表示不愿帮忙,绝望之下,当即嚎啕大哭起来。
“老太太!”元春扑倒在贾母脚边,哭得声嘶力竭,“孙女知道错了!孙女那时候年轻不懂事,被一时的浮华蒙蔽了眼睛!孙女真的知错了啊!”
她哭着,又说起了自己的委屈:“那姓赵的,他对孙女一点都不好!如今嫌弃孙女娘家没有助力了,便愈发肆无忌惮,竟然都有了两个妾室!夜夜宿在她们房里,根本就不把孙女放在眼里!”
元春越哭越伤心,仿佛要把这些年所有的委屈都倾泻出来:“孙女嫁过去这么多年,又没有个孩子傍身,膝下空虚,将来不知道该依靠谁啊!老太太,孙女真的没有活路了!”
她哭得鼻涕眼泪一把,狼狈不堪,声音尖利,充斥着整个屋子。
贾母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既有恨铁不成钢的怒气,又有被吵得心烦意乱的烦躁。
但到底也是自己的亲孙女儿,眼睁睁看着她在赵家受委屈,贾母也不能真的完全不管。她叹了口气,挥手止住元春的哭声,心中暗自思量对策。
思来想去,贾母只好先叫来王熙凤。只是,贾母心中也有些犯难,毕竟王熙凤如今快生产了,身子不便,不该再为这些烦心事操劳。
然而,眼下除了王熙凤,贾母实在不知道该找谁商议这桩棘手的家事了。
贾母愁眉不展地将元春的哭诉和求助一一道来,王熙凤认真听着,心底却是很是瞧不上元春这般作态。
说到底,元春当年为了虚荣,放弃了一桩好亲事,如今在婆家受了委屈,便又哭又闹地跑回娘家求助,实在是自作自受。
王熙凤略微思忖片刻,觉得此事自己一个人不好拿主意,便向贾母回道:“老太太,媳妇知道了。这事儿牵扯甚广,媳妇怕自己思虑不周。不如让媳妇先回去,与琏儿商议一番,再给老太太回话,您看可好?”
贾母想着如今贾琏是府上唯一做官的,便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