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3章 玩

作品:《从奶娃诸侯王到天下共主【基建】

    一出海打鱼的船主大概率商户,小概率渔民,找上门了也轮不到陶郢亲自接待,可大王就有这本事。

    魏恪带着弟弟找上门,两人打扮的很接地气,除了脸。

    等敲开了坞堡的大门,英明神武的大王就听不懂人话了,他十分冒昧的要求在坞堡住两天。不给住,大有在门口打滚的趋势。

    魏恪一脸心疼看向陶氏的管家,“舍弟第一次跟出来,十分不适应海上生活,因为带了他,也耽误了行程,走到这里物资也用尽了,只能匆匆靠岸寻到尊府这里。吾希望能借尊府让舍弟歇息一两日,我们补齐物资就走。还烦请卖给我们一些淡水和青菜,银子一分不少。”

    不管怎样,管家是做不了这个主,看大王可怜兮兮的小眼神,只答应去回禀主家问一问。

    陶郢当然不想在这个档口多生事端,如今的世道空有慈悲心,反而会坏了自家的性命。

    当听说对方加个小少年也就五个人,是孩子不堪船上摇晃的生活想在陆地歇两天,他想了想又同意了。就当发回善心给阿檀积德了,只让管事去查清楚对方身世。

    陶氏坞堡近千人,没得怕了五个外乡客,反正这坞堡……他们也住不了太久了。

    大王就这么住进了陶氏坞堡的客院,和魏慎俩人就像那瓜田里的猹,对坞堡里的人事建筑保持着十万个好奇心。

    “原来坞堡里是这样!只在外面看过,还是第一次进来。”

    “比本王想象的拥挤多了,长时间躲在里面也挺不好受的吧?人很多,住的太集中了。”

    魏慎无语,“你这参照的不会是你王府吧?长安那个比起王府来都不宽裕吧?”

    大王闭嘴了。

    入住坞堡半天,大王知道了陶家是丹阳陶氏的分支,以制香闻名,是密阳第一大地主,巨富。

    睡觉前大王认识了陶家阿檀,睡一觉起来第二天,大王和阿檀已经是‘无话不说’好朋友了。

    魏慎佩服极了,“……这算什么,忘年交?”

    大王不理他,只要他想,周晃那种神童都被他忽悠瘸了,别说五岁的阿檀。

    没到中午大王已经知道这座坞堡的主人得了重病,陶家想离开东海郡南下避难,并且正忙着变卖家产。大王在海上飘了这么久,也是才听说去北境的路都被朝廷给堵了。

    他向朱提求证了一下,下午就带着魏恪坐在了陶郢见客的地方。

    小阿檀说东海迟早被两只老虎吃掉,大王一听没有他这一只,觉得损失了五百万。

    陶郢对借住的客人非要见他表示费解,等他忙完还是去了,姑且看看对方有什么打算。

    一进会客厅,看清魏氏兄弟的脸,他立马皱了皱眉。

    虽穿着打扮一般,但这通身的贵气,精致的长相,居然跟他说什么?广阳郡来的打鱼的?

    这俩人的气质哪里像渔船主的儿子了?!

    昨天他没工夫去海边,这会儿他对所谓的‘大船’到底多大有了怀疑。

    双方简单寒暄,魏恪直奔主题,代大王转达了他的意思。“舍弟和尊府的公子玩了一天,听说东海郡处境尴尬,陶氏想要举家搬走,又碍于朝廷对要道的管制不能前往北境避难?舍弟对小公子印象颇好,不知道…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忙?我们可以顺路用海船帮助陶氏迁去北境。”

    大王在旁边老实状点头,这会儿他是一心一意为朋友的活雷锋。

    陶郢心里转过八百个念头,出口毫不意外拒绝了。

    大王不以为意,他还有的是杀手锏。

    “阿檀很是担心和他父亲分开,听说他父亲病了?没猜错的话,他父亲不准备拖着病体和你们一起走的吧?

    是呀,不管南下还是西去长安,这一路都不轻松,重病的人很难带走。我爹也在我像阿檀那么大的时候没了,所以看到阿檀这样特别希望帮一把。

    我只告诉你一个消息,北境曾经拍卖过的回春丹,还有一个升级版,叫再少年。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只要有口气,吃了都可以拖一拖,延寿个八九十年没问题。北境浮屠楼拍卖会新年时候会开启第二次,再少年会出现。”

    “此消息当真?!”陶郢面色大变。

    那是他亲兄,只要有一丝丝希望,他都不想放弃。

    大王老神在在,“只要你出得起钱。”

    钱,陶家真有。

    陶郢平复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才开口,“……两位公子真是广阳郡人士?”

    大王笑眯眯,“本公子已经是阿檀朋友了,也不怕告诉你实话,我们来自幽州。”

    陶郢听到拍卖会的消息,就知道这俩才不是什么广阳郡的,“……那,不知两位公子有没有办法让陶氏全族迁去幽州避祸?”

    这回魏恪接话了,“可以。不过我们这刚出来鱼还没打几条,还不能返程。这样吧,二十天后,你们在海边等着,等渔船满仓,可以乘我们的渔船北上,捎你们一程。”

    陶郢看着这哥俩心里告诉自已,这俩绝不是一般的幽州人,看仪态也像出身士族。他心里已经隐隐有了方向,但理智又告诉他绝不可能。

    “萍水相逢,陶郢不敢平白受这么大的恩情,不知道陶氏能为两位公子做点什么?”

    大王起身了,“安顿下来,给凉州捐两座学堂。”

    陶郢一听,心里的猜想的坐实了大半,他起身客气恭送魏恪和大王出了门。

    他倒没想过这就是大王本人亲至,他听说人家姓魏,再想着大王的母家魏亭侯,只以为了不起是魏家的兄弟,北境王的哪支表兄弟罢了。按正常逻辑,哪个诸侯王会亲自出海打渔?还是在船舶技术如此落后的时代,没有人会往那想。

    “情报短短两句,哪能概括这里面的暗潮汹涌。照我们今天打听到的,老二和王氏私下一点没闲着啊!啧啧,有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感觉。东海不是什么必争之地,就如此人心惶惶了呢……”

    魏慎扔掉叼着的小野花儿,“你想说什么?”

    “不如,打完鱼我们走陆路回北境?”

    魏慎转身就走,“孩子疯了,你这是不顾家里老头子们的死活啊!我和魏恪就当没听到。”

    大王踢他,“你当本王在玩?我们这是去摸清江南局势!”

    魏慎:“哦,你还要去江南。”

    大王急急寻找同盟,“大表兄,你说句话啊!”

    魏恪面色倒是淡定,“不敢当。你这么玩,说不定我得叫您大表兄。”

    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