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9章 三块领域

作品:《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贺时年点了点头,对于杨发光的回答还算满意。

    贺时年戴着草帽走在前面。

    杨发光,何光武等人穿着皮鞋,西装革履地跟在后面。

    这景象既滑稽又搞笑。

    当然,除了贺时年自己可以笑,这些人都是不敢笑的。

    非但不敢笑,反而要一脸严肃的跟着。

    走了一圈,这时对面走来了一个看似老板模样的人。

    此人杨发光认识,见他走来,连忙道:“老李,这片地是你的吧?还不赶紧来给贺县长介绍一下情况。”

    被称为老李的男子神情很是激动,显然没有想到镇长书记会来他的甘蔗地视察。

    同时也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个贺县长,他扫视了人群一圈。

    并不知道杨发光口中的贺县长是谁。

    目光看向何光武,又看向赵海洋。

    在老李看来,赵海洋的穿着或许就是杨发光口中的贺县长。

    因为何光武等人他都见过,也面熟。

    总不至于穿着运动鞋运动裤,还戴着一顶草帽的贺时年才是贺县长吧?

    果然,老李不懂得官场之道。

    那就是不管领导穿了什么,永远走在前面。

    而下属都是一脸恭敬地走在后面。

    老李走到赵海洋面前,恭敬道:“贺县长,你好,我是这片甘蔗地的老板,李阿彪。”

    李阿彪的话音落下。

    除了贺时年,几乎所有人的脸都黑了。

    尤其是杨发光的脸色几乎都要尴尬出水来。

    赵海洋连忙摆摆手,目光看向贺时年:“不,不是,你搞错了,我不是贺县长,贺县长在那,他才是!”

    杨发光也道:“老李,你搞什么?这才是贺县长,你眼睛瞎了?”

    李阿彪闻言,老脸一红,面色尴尬得紧。

    “对不起,贺县长,我······我认错了我······不好意思。”

    贺时年笑道:“没事,你这片地应该有个几十亩吧?”

    “回贺县长,这片地一共37亩?”

    “今年价格怎么样?每亩投资多少钱?”

    李阿彪道:“今年价格还不错,每公斤可以到两块三,两块四。”

    “至于投资,全部成本加起来,每亩应该是在五千元左右。”

    贺时年点了点头,每亩的产量在6吨左右,也就是六千公斤。

    如果按照两块四,每亩也就一万二千多块钱。

    扣除运输和人工成本,每亩的净利润应该在四千元左右。

    37亩也就十五万的利润。

    想到这个数字,贺时年点点头。

    “你种植的甘蔗甜吗?”

    李阿彪连忙道:“甜,甜得很,男女老少都喜欢吃。”

    杨发光连忙道:“老李,你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削几棵来给贺县长尝一尝。”

    李阿彪会意,连忙道:“是是,我马上安排!”

    说完,安排自己的人,三下五除二削了几根又脆又甜的甘蔗递过来。

    书记何光武接过一根,连忙递给贺时年。

    “贺县长,你尝一尝我们镇的甘蔗怎么样,看看甘蔗之乡的美誉是不是空穴来风,亦或者过度宣传。”

    贺时年并未第一时间接过甘蔗,而是道:“你们数好了,我们吃了几根,待会儿你们镇政府可要买单。”

    “不能白吃老百姓的,听清楚了吗?”

    说完,众人都是哈哈一笑。

    何光武笑道:“贺县长放心,我买单,待会儿我买单。”

    贺时年这次接过了对方递过来的甘蔗。

    李阿彪道:“贺县长,还有各位领导,使不得,使不得呀!”

    “你们吃我的甘蔗,我脸上有光,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收你们的钱。”

    贺时年笑道:“老李,一码归一码,我是想尝一尝,但也不能白尝。”

    “要是谁来了,都想免费吃白食,你这块地还不被吃光了,我们可不能成了吃甘蔗的蛀虫。”

    说完,众人又附和着笑了起来。

    贺时年咬了一口,嚼了几下。

    果然很水,很甜,满口喷汁。

    见贺时年开吃,其他人也不客气,各自吃了起来。

    吃过甘蔗,贺时年和阿彪说了几句话后折身返回。

    何光武让党政办主任连忙掏出一张红爷爷递给李阿彪。

    对方说什么也不肯收。

    见贺时年走远,党政办主任直接将钱塞了过去,小跑跟去了。

    接下来,贺时年又看了竹源镇的烤烟种植。

    时值七月中旬,正是考验采摘的季节。

    贺时年边走边看,还亲自用手触摸不同品种的烟叶。

    同时,也不时和田里农忙的农民交流几句,了解情况。

    看完烟草种植,贺时年又看了莲藕种植。

    七月的荷花开得挺漂亮,有些人开着车慕名来观赏荷花。

    还有些人在荷花池里垂钓,不管能不能钓到鱼,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是有的。

    相比于烤烟和甘蔗,莲藕的采摘是最不容易的。

    要将田里的水放干,然后顺着栽种的顺序,将里面淤泥一点点深挖刨除堆砌,才能将地下的雪白的莲藕拿出。

    看了一圈,已经临近五点。

    贺时年本想返回,但何光武说道:“贺县长,您看,你好不容易来一次竹源镇。”

    “请到镇政府坐一坐,就今天视察给予我们指导意见,我们也好聆听你的指示。”

    贺时年想了想,他们要是不跟着来,贺时年打算看完就走。

    但既然来了,陪同了一下午,就这么走了,似乎也说不过去。

    同时,贺时年确实有些话对他们说一说。

    “也好,那就去竹源镇政府坐一坐吧!”

    上了车,前往镇政府。

    来到会议室,那里早已摆上了水果茶点。

    “贺县长请主位就座。”

    贺时年当仁不让地坐在了主位上,这里原本属于党委书记何光武。

    会议开始,就今天的视察调研,贺时年说了几句。

    这些话相对就有官腔的味道了。

    整个竹源镇的情况,在刚才视察的过程中,何光武已经陆续介绍了很多。

    贺时年也基本了解了这个镇的情况。

    “对于甘蔗和烤烟,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至于莲藕我有一点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宁海也盛产莲藕,勒武的竹源镇也是。”

    “莲藕除了当做蔬菜销售,满足日常饮食所需之外,还可以考虑多重用途。”

    “比如,制作藕粉,藕露,藕饼,藕糕等。”

    “宁海县做藕粉这条路是正确的,销路打开了,销往了外省,据我所知,销量挺不错。”

    “竹源镇有这个地理,水源条件,可以考虑一下。”

    “同时,今天我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很多人都慕名开车来竹源镇,为的就是欣赏荷花,拍照,放松。”

    “我觉得竹源镇可以朝这方面考虑,将莲藕的种植和旅游业结合起来,这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